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陰陽如何成爲支撐宇宙運行的基本力量,又如何指導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深刻辨析“陰陽”與“道”“一”“氣”“太極”之間的複雜關係,透過“陰陽”的千變萬化,看懂古老的中國












國內第一中醫藥學府舵主徐安龍校長攜團隊創作,從東西方雙視角解讀傳統中醫理念和健康養生知識,講解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和對人體的獨特認識,以及7類日常症狀、30種常見疾病的醫學常識和簡易中醫療法,圖文並茂,生動風趣,幫助讀者從中醫學的角度認識身體發現健康問題信號,並進行自我調理。本書爲融合出版物,配有健康自測、一鍵查閱藥膳譜、中醫功法視頻等多種融合出版資源,讓讀者輕鬆瞭解中醫、體驗中醫,掌握自我保健常識。

引言
東方與西方
揭開神秘面紗
中醫的核心思想教會我們整體地看待身體與健康
東西方對比
理解兩種醫學思維的差別,才能更好地融合利用它們
東西方結合
爲什麼將來醫學應該同時運用東西方兩種方式來促進健康、延長壽命
東方精髓
迷你醫學院
瞭解中醫體系三大支柱,助你保障養生一臂之力
中醫辨證治療的玄機
中醫是如何因人而異地進行診斷和治療的
飲食的陰陽
用廚房中的智慧重新打造你的食譜,平衡飲食,守護健康
中醫可以解決的主要問題
享受性愛的每分每秒
睡眠之痛
腸胃不適
何以解憂
免疫衛兵
美容之道
累癱了?來補充能量吧
中醫治療指南
動起來
腰痛
頸肩疼痛
關節疼痛、關節炎
痛風
肌肉疼痛(纖維肌痛綜合徵)
源頭?就在頭部
頭痛
顳下頜關節紊亂(下頷疼痛)
耳鳴、聽力損傷
面子問題
溼疹
痤瘡
銀屑病
你的每一次呼吸
咳嗽
哮喘
喉嚨痛
過敏性鼻炎
“下水道”
胃灼熱
消化不良
痔瘡
難言之隱
前列腺增生
膀胱過度活動
陽痿
女士們的煩惱
經前綜合徵和痛經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子宮肌瘤
更年期
不孕
但說真的
肥胖
糖尿病
冠心病與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
癡呆(含阿爾茨海默病)
附錄
附錄1:食譜
附錄2:五行元素備忘錄
致謝


★ 從作爲術語的陰陽概念到作爲範式的陰陽思維,通過陰陽的實用化歷程看中國傳統文化的演變
“陰陽”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它並非某個宗教或思想流派的專屬,本書也並不打算在這方面對其加以區分。相反,作者選擇了從陰陽如何填充宇宙、建構世界、指導生活、幫助修身等實際問題入手,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挖掘典籍資料,豐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在此過程中,“陰陽”不再侷限於字面意義上的狹隘理解,而是不斷蔓延至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我們也得以藉此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 比較哲學的視角 中國語境的闡釋,材料豐富,視野廣闊,從多個層面解讀陰陽
在本書中,作者不斷引用中國古代典籍和西方哲學經典,也不斷引用中國當代學者和外國漢學家解讀陰陽的作品,試圖儘量做到不偏不倚,從多個面向、多個角度解讀陰陽。不過,本書雖然引用了外國學者的相關解釋,也借鑑了一些西方哲學術語,但始終與西方哲學的假設、範疇、框架和概念保持一定的距離,始終在中國的語境中來解讀陰陽。
★ 立足當下,重新發掘古老的思想資源在當代的實際效用
“陰陽”是一個已經過時的概念嗎?陰和陽本該是對立統一、彼此平衡的,然而在中國古代,男性和女性之間的不平等往往正是在“陰陽”的名義下被合理化的。這到底是對陰陽的錯誤理解還是有意曲解?在兩性平等意識受到越來越多人認同的當下,重新全面解讀陰陽,有助於推動兩性之間的平等,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

“陰陽”是中國思想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陰”和“陽”這兩種力量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然而,這一概念的真正意義卻更爲複雜和微妙。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卻又充滿矛盾的二元概念是如何構成中國古代宇宙論、本體論、倫理學之基礎的呢?“陰陽”又是如何作爲一種修身之法、行事策略,在人們的家庭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呢?
本書通過征引大量的歷史和文本資料,考察了“陰陽”概念的範圍和作用、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不同層面的意義,以及它與中國眾多的哲學流派和哲學傳統之間的關係。本書將“陰陽”放在明確的哲學基礎之上,放在中國諸多文獻典籍的原文當中來考察,使其與西方哲學的假設、框架和術語保持距離,以中國哲學的視角,全面而精準地還原了“陰陽”的本來面貌。

王蓉蓉(Robin R. Wang)
美國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亞太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海內外知名學府擔任教授或兼職教授,曾任亞洲與比較哲學協會(SACP)副會長。她還是斯坦福大學行爲科學高級研究中心2016—2017年度的伯格魯恩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爲東西方哲學和倫理學。著有《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女性形象:以從先秦到宋代的文本爲例》《理性與悟性:東西方對倫理智慧的追求》《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哲學》等。

致 謝 / i
第一章 導 論 / 001
第二章 陰陽宇宙論:道、氣、易和太極 / 041
第三章 陰陽矩陣:建構世界 / 083
第四章 陰陽謀略:在世界中的功效 / 119
第五章 陰陽身體:修身與超越 / 163
第六章 陰陽魚圖(太極圖):通過視覺呈現來認識 / 203
注 釋 / 229
參考文獻 / 275
出版後記 / 292

《陰陽》是一本少見的好書。其好有三:第一,視野宏闊,貫通中西;第二,資料宏富,便於參考;第三,語言清通,雅俗共賞。
——劉笑敢,著名道家哲學學者,曾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現爲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特聘教授
從四個方面來看,《陰陽》一書值得重視。一是將“陰陽”作爲“範式”來對待,二是着重以哲學方法來考察、處理和詮釋“陰陽”觀念,三是認爲“陰陽”包含了矛盾、相依、互含、交感、互補和生成、和諧的特性,四是具有中西比較哲學的學術背景。同時,本書六章主題不同,彼此互補,共同構成了一幅思考和描繪中國古代“陰陽”的優美畫卷。總之,本書是一部優秀著作,必將成爲國內相關學界研究“陰陽”觀念及問題的重要參考書。
——丁四新,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
王蓉蓉以我們前幾代漢學家的優秀成果爲基礎,從歷史、哲學和宗教的角度,將“陰陽”概念定位在整個中國敘事之中。通過對“陰陽”概念及其在中國不同知識領域中的應用的理解,王蓉蓉建立起了解讀中國哲學文本所需的解釋性語境。
——安樂哲(Roger Ames),中西比較哲學家、漢學家,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
對於你想要知道的任何關於“陰陽”的問題,這本書都可以給出答案……以王蓉蓉的學問之深厚……任何人都能看出,她以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爲我們展示了一種古老文明驚人的豐富性以及西方世界很少認真考慮過的思考自然和人類世界的方式。
——R. T. 李(R. T. Lee),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榮休教授




本書深入探討了古天文曆法的沿革、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之間的淵源等,並對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一些重大典故和傳說,提出了新的重要詮釋。既有旁征博引,又有別具一格的論述方法和結論,令人耳目一新。
本次增補的“論‘三正’之說”部分,涉及古代曆法的起源和演變,乃至夏商周三代的歷法,對讀者從總體上認識陰陽合歷的創建和演變過程、西周曆法在陰陽合曆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承上啓下的作用。

趙沃天
1942年出生於遼寧錦州正黃旗滿族世家,1965年大學畢業,長期從事科研工作。自2016年開始,曾任國際易學聯合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擅長以古天文歷法探索《周易》之奧秘。曾發表《論<周易>與古天文學之四象》《論“三五以變”》《綜論<周易>大衍之數》等作品。

序 言
導 論
第一章 論大衍之數 1
一、歷代對大衍之數的詮釋概述 4
二、“大衍筮法”一章的基本架構 9
三、詮釋“大衍之數” 13
四、司馬遷論大衍之數 21
五、試論大衍秘術及其傳承 29
六、本章重要結論 36
第二章 古代推步曆法的誕生——西周曆法 39
一、大衍之數與古《周曆》的歷法原則 41
二、西周的朔日與頒朔制度 44
三、孔子論八卦用事十二月與置閏規則 51
四、推步古周曆 57
五、本章重要結論 63
第三章 文王演《周易》 65
一、從筮數易卦到大衍筮法 67
二、筮數與筮數易卦 71
三、以《說卦》解讀“筮數易卦” 74
四、文王演《周易》 77
五、五筮數的“一” 80
六、五行與筮數 82
七、“兩儀生四象”的本質 85
八、本章重要結論 87
第四章 從伏羲觀天法地到帝嚳序三辰 91
一、“大衍”是日月星辰創造萬物 95
二、論伏羲觀天法地 102
三、從觀天法地到帝嚳序三辰 105
四、曆法要素和二十八宿體系的形成 122
五、干支紀時 127
六、對於古代曆法發展階段的重新認識 130
七、本章重要結論 136
第五章 論“三正”之說 139
一、關於“朔日始見” 145
二、曆法建正的演變 150
三、虞夏曆法與夏禹受命 158
四、商湯受命改正朔 165
五、殷商曆法與朔日 170
六、文王受命改正朔 176
七、伶州鳩天象 179
八、西周的朔日施政制度 181
九、朝享、視朔與祭祀制度 184
十、補記 188
十一、本章重要結論 188
第六章 論五行起源 191
一、中國近現代學者對五行起源研究的概述 195
二、胡厚宣先生、楊樹達先生、沈建華先生對五行起源的研究 199
三、五行的本質是曆法概念 205
四、從古代社會發展探尋五行的起源 209
五、早期五行要素的命名 219
六、五方的確定與多種五行要素的命名 221
七、禹與地道五行 225
八、對“金”的再認識 229
九、本章重要結論 233
第七章 大衍之數非“五十有五” 235
一、“‘大衍之數五十’有闕文”說 237
二、陳恩林先生的“乾封詔書”說 241
三、宋人陸秉的“六虛之位”說 251
四、從《周易》筮法看大衍之數的“脫文” 253
五、鄭玄的“大衍之數五十有五”源自《乾鑿度》 256
六、從宗教文化看《周易》筮法 258
七、本章重要結論 260
後記 對文明起源的認識 263

本書對於中華文明的探源和一些遠古時代的重大典故和傳說,提出了新的重要詮釋。書中既有旁徵博引,又有別具一格的論述方法和結論,令人耳目一新。故推薦給研究《周易》,探索天道和人道,考究上古文明的學者和愛好者閱讀和探討。
——丘亮輝(國際易學聯合會第一、二屆常務副會長、國際易學聯合會榮譽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研究員、太湖書院山長)
研究目標意義重大,成果值得同行關注。
——董光璧(國際易學聯合會第三屆會長、國際易學聯合會榮譽會長)
用古天文曆法解釋大衍之數的方法和結果是對的,很有價值。大衍之數幾千年來一直沒有定論,應該寫一本書,讓大家看看。
——盧央(易學與古天文學家)

再版序言
本次增補,主要是正文第五章的“論‘三正’之說”。“三正”之說,指夏商周三代迭替,必定要“改正朔”以示“受命于天”,所以“夏正建寅,殷正建醜,周正建子”。其涉及古代曆法的起源和演變,乃至夏商周三代的歷法。近代以來的古天文學家普遍認爲,直到春秋後期纔出現的古四分曆,即古六歷(指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六種曆法),其歲實皆爲366 又1/4 日,閏法皆爲十九年七閏,標誌着古代曆法已經進入科學歷法階段。他們據此認爲,夏、商、西周三代尚處於觀象授時的歷史階段,無所謂曆法和建正,更沒有“三正”之說。又,近代以來的古天文學家還認爲,《詩經· 十月之交》所謂的“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是現存的歷史文獻中對朔日的最早記載。經考證,這次日食發生在周平王三十六年十月辛卯朔(前735年11月30日)。他們由此得到的結論是直到西周後期,時人才開始認識朔日,而在此之前是沒有“正朔”概念的,也就沒有“建正”,又何談“改正朔”呢?因此,近代以來的古天文學家對“三正”之說乃至夏、商、西周的歷法,多持否定態度。
古天文學家之所以以“古六歷”作爲古代推步曆法的開始,是因爲從春秋開始,纔有了可靠的文獻記載作爲考證古代曆法的依據。據傳由孔子修訂的《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之間共242 年的重大歷史事件。
《春秋》以“朔”爲月首,記載了許多重要的天象,如有關冬至日的觀測和37 次日食的記載等,爲後世學者考證古代曆法提供了極爲豐富的歷法數據。春秋後期的魯國曆法,已經對十九年七閏有了一定的認識。戰國時期,古六歷進入十九年七閏的四分曆時代,雖然未能見到當時的曆法文獻,但《漢書· 律曆志》《續漢書· 律曆志》《新唐書·歷志三》《開元佔經》等文獻中都保留了不少關於十九年七閏的記載,即是其證。
古天文學家之所以主張西周及之前還處在觀象授時階段,主要是因爲從五帝到夏、商、西周的漫長曆史時期中,沒有發現古天文曆法的專業文獻記載可以作爲考證的依據。這一狀況,姑且稱之爲“古代曆法發展的階段性嚴重缺失”。 在1996—2000 年實施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西周曆法“嚴重缺失”,專家組成員對於作爲推步曆法基礎概念的“朔日”是否存在尚未形成統一認識,遑論西周是否已經建立推步曆法這一問題了。要想考證西周王年,首先要建立西周年代學;而建立西周年代學的前提,則是西周曆法。“夏商周斷代工程”儘管確立了“西周曆法”這一專項研究課題,但對此遠未形成共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界開始了對西周王年的考證。在先秦典籍、周代青銅器銘文中大量出現的“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統稱“四月相”),是周人獨有的“月相”及“月相紀日法”用語,對它們作出準確的界定,是解決西周王年問題的關鍵。但由於對西周曆法的認識不同,學界對“四月相”的解釋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目前,較爲流行的觀點有:第一,持西周仍處於“觀象授時階段”說的古天文學家們,在以“朏”爲月首的前提下,建立了二點二分法的“四月相”定義,把出現最多的“初吉”排斥在“四月相”之外;第二,主張西周已經建立了頒朔制度的歷史學家,根據先秦文獻中的有關記載把“初吉”確認爲朔日;第三,沿用王國維先生的“四分段法”。此外還有一些觀點,不再贅述。對於西周曆法的不同認識,不僅導致“四月相”定義的差異,還影響到西周王年的考證結果。因此,唯有先明晰“四月相”的定義,才能建立科學的西周年代學,採取具體嚴謹的研究方法,實現“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目標——爲探索中華五千年文明奠定可靠的基礎。
“三正”作爲曆法概念,是春秋戰國時代不同地區所使用的不同的歷日製度,三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歲首的月建不同。只有確定了首月,才能創建曆元,完成曆法的推算;只有從認識“三正”入手,才能逐步建立夏商周三代的年代學。雖然三代曆法“嚴重缺失”,但是我們在認識三代曆法的過程中,不必像對待古六歷那樣,通過詳細的考證來計算和確定各種曆法的具體參數,只需原則性地確定不同時期的歷法發展階段,建立宏觀的總體認識即可。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擺脫對《律曆志》之類的歷法專業文獻的依賴,採用不同的方法對不同時代的歷法進行研究。以陰陽合曆起源的時代爲例,首先,藉助於《山海經》《創世神話》中有關帝嚳與曆法的神話性記載,結合古代文獻中關於“帝嚳序三辰”等的記載,還原帝嚳創建曆法的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偉大貢獻。其次,從詮釋“大衍之數”入手,來認識和釐清西周曆法。最後,在對平裝本進行增補修改的過程中,通過描述虞夏時代帝王的“巡狩”之禮來粗線條地總結虞夏時代的歷法特徵。這些不僅有助於我們對陰陽合曆的創建和演變過程有一個總體性的認識,還有助於我們認識西周曆法在陰陽合曆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這些認識和了解,對於我們探索前西周時代乃至上古文明都非常重要。
我長期關注陰陽合曆的起源、研究西周曆法,主要是希望探索和建立西周年代學,進而實現“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目標——爲探索中華五千年文明奠定可靠的基礎。
最後,特別感謝《天道鉤沉》一書的熱心讀者們。我在網絡上看到許多讀者的留言,對我很有啓發和幫助。他們的鼓勵和建議,是我繼續從事西周曆法研究的最大動力。又,很高興再次與九州出版社合作,增補版的問世,離不開九州出版社的支持和推廣。
趙沃天
2023年11 月4 日於南京


《傷寒論》辨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是一個以“基於器和生化的升降出入”和“基於藥物針刺的升降浮沉”爲特征的“五階四維(或‘五階三維時空輪迴’)”複雜組織化系統。
全書涵蓋了《傷寒論》辨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的主要內容,包括天之陰陽術數(曆法術數)的基本推算和演變史、地之陰陽術數(五運六氣術數)的基本推算和天文學依據、辨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的推算和方法等內容均,進行了詳細論述和舉例。

韋義展
廣西中醫藥大學《傷寒論講義》教師,師從傷寒名家、廣西名中醫黃家詔教授,從事中醫本科《傷寒論講義》教學14年。長期對古天文曆法進行專研,着力追溯陰陽五行、四時八卦、河圖洛書、五運六氣的古天文學本源,重塑陰陽術數系統第二階子系統的天之陰陽術數系統、地之陰陽術數系統、人中之陰陽術數系統構成,對陰陽術數系統各層次的結構、內在連接和功能進行系統化的推演,並儘可能地描述這些推演邏輯背後的思考。在臨證時,將三陰三陽術數與“四氣五味”配伍相結合,調用經方,藥貴精而不在多,並對毒性中藥的使用,有獨到的心得。









嘉義劉**[0998***690]
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中王**[0966***706]
7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中周**[0978***607]
1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南孫**[0938***288]
半小時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北陳**[0986***809]
7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基隆錢**[0933***922]
11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南孫**[0951***547]
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竹孫**[0966***871]
1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嘉義黃**[0918***284]
1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北劉**[0933***880]
2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北孫**[0946***888]
2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基隆方**[0988***324]
1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中周**[0933***994]
20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高雄孫**[0960***273]
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北王**[0938***664]
11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北陳**[0998***511]
11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中楊**[0978***182]
1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北仲**[0920***267]
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嘉義趙**[0978***495]
20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北黃**[0956***186]
11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嘉義鍾**[0968***794]
11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南王**[0978***421]
1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中趙**[0956***526]
11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北楊**[0932***500]
7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高雄鄭**[0998***398]
1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高雄張**[0956***897]
20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南方**[0960***317]
2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桃園錢**[0918***627]
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北張**[0998***145]
1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桃園黃**[0920***445]
20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南周**[0918***960]
4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基隆陳**[0986***502]
11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嘉義周**[0986***487]
1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桃園符**[0946***283]
4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竹鄭**[0951***376]
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北錢**[0988***477]
2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桃園張**[0978***283]
2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北李**[0932***166]
1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南柳**[0918***806]
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嘉義符**[0920***950]
12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基隆周**[0960***131]
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竹鄭**[0966***661]
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南張**[0998***144]
半小時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竹黃**[0951***559]
1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高雄柳**[0978***914]
4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竹陳**[0938***832]
20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新竹周**[0966***665]
20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嘉義劉**[0960***443]
半小時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臺北李**[0978***413]
半小時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高雄吳**[0918***366]
5分鐘前【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 【陰陽遊+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天道鉤沉:大衍之數與陰陽五行思想探源+陰陽術道論】全四冊

NT$2200
【中國古代星占學】配套星圖3張(天文分野之圖+舊藏天象列次分野之圖+天象列次分野之圖)

NT$1000
2025新書推薦:漫畫講透【易經+道德經】全2冊

NT$1570
易學史(全三卷)

NT$1760
周易基礎+周易超強助記法 : 周易卦爻彖象辭精解巧記(全兩冊)

NT$1690
周易本義+圖解易經+運程+命理運程夢佔(全4冊)

NT$1299
圖解易經+周易大全(全二冊)

NT$1599
張其成講《周易》系列(全二冊)

NT$1600
周易正宗(上下冊)+週易正本通釋:百年名家說易(上中下冊)共五冊

NT$1750
增補高島易斷 布面精裝【正版古書2冊】

NT$1300
故宮珍本叢刊 · 術數(三本套)魯班經+梅花易數+水龍經

NT$1700
中國古代重大科技創新:【天文觀象.日月星辰】+中國古代氣象觀測與量測科技:【一隻早飛千年的鳥】

NT$1350
【中國古代星空解碼】+【中國古代天文曆法】+【中國古代二十八星宿】

NT$1900
【中國方術考】+【中國方術續考】(典藏本)

NT$1935
周易相學:入門+通解+精粹+點竅

NT$1650
【從黃帝內經說古天文曆法基礎知識】+【古代天文曆法講座】

NT$1450
【奇器圖說】(繁體2卷)

NT$1500
開元占經星學大成(共四冊)

NT$2500
陰陽五行太極八卦-黃銅手把件

NT$1880
星空帝國:【中國古代星宿揭秘】+燦爛星河:【中國古代星圖】

NT$2200
《校正古本地理五訣·清刻本手工宣紙線繁體豎排》

NT$2500
尚氏易學存稿校理-周易古筮考焦氏易詁(套裝四冊)精裝繁體版

NT$1650
周易折中(易學典籍選刊·全3冊·繁體豎排)套裝上中下冊

NT$1500
古代紀曆文獻叢刊1欽定協紀辨方書(上中下)套裝3冊

NT$1180
黃帝四經今注今譯

NT$1980
六壬神課金口訣(上中下)

NT$1800
神相鐵關刀+神相全編+柳庄神相+圖解麻衣神相+水鏡神相(全5冊)

NT$1950
周易5冊套裝(周易講座+周易全解+梅花易數精解+周易納甲筮法+周易古筮考精解)

NT$1980
珍本演禽三世相法[唐]袁天罡著

NT$1980
《易經中的生命密碼》+《內在小孩解道德經》+《孫悟空出世西遊記金丹揭秘》+《大智慧之心》+《願解西遊真實義》+《道德經中的聖人》(韓金英悟道全六冊)

NT$1890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