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內容簡介:
中國近百年的科學心理學與過去2000多年的中國傳統心理學基本上是脫節的。如何將二者有效銜接起來,是一項亟須深入開展的工作。《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旨在對中國儒道佛文化傳統中的部分心理學思想進行現代詮釋,在義理詮釋的基礎上,通過認知神經科學的實證詮釋對儒道佛中的心理學思想進行創造性轉化,探索建立中國心理學的可能途徑。這對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心理學研究的創新具有深遠意義。
目錄:
CONTENTS
叢書序(楊玉芳 吳艷紅)
序
前言
縮略語表
第一章 為什麼研究儒道佛中的心理學思想? 1
第一節 「心理學在中國」與「中國心理學」 1
第二節 儒道佛心理學思想使建立中國心理學具備*大可能 3
第三節 如何研究儒道佛中的心理學思想? 7
第四節 認知神經科學在儒道佛心理學思想研究中的價值 9
第二章 創造性與頓悟 13
第一節 「頓悟」乃「創造」的必經之路? 14
第二節 禪修與創造 24
第三節 詩從「悟」中來 34
第三章 創造性與道德 43
第一節 創造性與道德的正向關聯 44
第二節 為什麼創造性與道德存在正向關聯? 58
第三節 「仁且智」何以可能? 63
第四章 知情合一 69
第一節 倫理認知 70
第二節 情感為本 80
第三節 情投意合:人際關係的儒家境界 94
第五章 共情作用 109
第一節 「萬物一體」是一種共情心理嗎? 109
第二節 慈悲:基於共情機制的神經科學分析 128
第六章 心身調節 143
第一節 「信則靈」的實證闡明 144
第二節 情志調節 156
第三節 慈心禪與心身健康 165
第七章 為人之道 183
第一節 致良知與幸福感 183
第二節 仁者何以不憂? 197
第三節 人何以為貴? 209
參考文獻 219
後記 241
精彩書摘:
第一章為什麼研究儒道佛中的心理學思想?
西方科學心理學自被引入中國至今已超過百年,但總體上而言,中國近百年的科學心理學研究與此前2000多年的中國傳統心理學是脫節的。難以否認的是,百年來中國的心理學研究依然處在「心理學在中國」的階段,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心理學」。所謂「中國心理學」,即意味著擁有一個自己的心理學體系。蘊藏在儒道佛(儒家、道家或道教以及佛教)等傳統文化中的中國傳統心理學使現代中國心理學的建立具備了*大可能,這使得我們今天對儒道佛中的心理學思想進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另外,當代認知神經科學已經解決了過去心理學中的「意識模糊」「人獸不分」「心生混淆」等問題,也為我們研究儒道佛中的心理學思想提供了一個*恰當的切入點。
第一節 「心理學在中國」與「中國心理學」②
「心理學」這一名稱當然是西學東漸的產物。如果將1917年陳大齊在北京大學建立心理學實驗室看作中國科學心理學創立的標誌,那麼迄今為止,科學心理學在中國已逾百年。在這一百多年中,中國心理學界的諸多前輩歷盡艱難曲折,為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極盡篳路藍縷之功。當今,中國心理學研究的學科門類、論文發表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以中國心理學研究隊伍的發展為例,中華心理學會是*早成立的心理學會,從1921年成立之初,*盛時學會會員達235人(趙莉如,1980),1931年後學會活動停止;1937年1月成立的中國心理學會,僅半年之後因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而停止活動;現中國心理學會從1950年開始籌備,1955年成立,發展到2019年,會員已經超過13 000人③,並擁有理論心理與心理學史、普通心理和實驗心理、生理心理、發展心理、教育心理、學校心理、工業心理、醫學心理、網路心理、心理測量、體育運動心理、法律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與諮詢心理學、軍事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工程心理學、決策心理學、老年心理學、民族心理學、護理心理學、語言心理學、音樂心理學、社區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情緒與健康心理學、心理學腦成像、眼動心理研究、腦電相關技術、心理學質性研究30個專業分支學會。從會員人數和學會分支機構的數據統計來看,目前的中國心理學正處於百年來*好的發展狀態,其盛況前所未有。
中國心理學研究隊伍的發展壯大,自然使中國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數量明顯增加。據張耀翔1931年編輯出版的《心理學論文索引》(張耀翔,1931),中華心理學會自成立至1931年,學界共發表心理學論文851篇,論文作者共431人,其中以張耀翔、高覺敷、陳鶴琴、杜佐舟、謝循初、陸志偉、廖世承發表的論文居多。據言,當時的各界名流如胡漢民、梁啟超、蔡元培、陳獨秀、章士釗等都曾對心理學有很大興趣(張耀翔,1983)。此後,1935年,張德培出版《心理學論文引得》,據張德培雲,其實乃《心理學論文索引》之續集,其論文索引共收錄1930年7月—1934年6月學界發表的論文934篇,論文作者共314人,其中以杜佐周、陳選善、鄭文漢、沈有乾、高覺敷發表的論文居多(張德培,1935)。中國心理學會從開始籌備、成立到現在,學界發表的心理學論文數量急劇增加,遠非民國時期可比。1986年,陳遠煥出版的《中國心理學文獻索引》收錄了1949年10月—1984年12月的心理學文獻題錄和書目數量達25 000條(陳遠煥,1986)。1985年至今發表的心理學論文索引尚未見系統的編輯整理,鑒於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數量在1985年之後呈加速擴大的趨勢,完全可以肯定,此期間的論文數量相對於1949—1984年的論文發表量只會更多。
中國心理學研究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國內,也表現在國外。早在民國時期,心理學家郭任遠就以其反本能論的觀點和實證研究揚名於國際心理學界,促使行為主義學派創始人華生成為堅定的環境決定論者,郭任遠在國際上被稱為「著名的中國心理學家、實驗胚胎學家」。除了郭任遠,艾偉、汪敬熙、周先庚等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閻書昌,2015)。自2000年以來,中國心理學研究者在國際上發表的研究成果開始逐漸增加,其國際影響開始重新顯現。
百年來,心理學在中國走過了一段非常曲折的道路,由於老一輩心理學家持續不斷的努力,科學心理學終於在中國生根、發芽。在此,我們應該對他們表示深深的感謝。但是,由於受到了極其複雜的環境因素的影響,相對於歐美等國家的心理學發展而言,中國心理學的發展終究顯得有所欠缺。這種欠缺的*突出表現就是,多年以來,中國的心理學研究大多數是追隨國外的重複性研究,原創性的研究成果較少(霍湧泉,2015)。迄今為止,中國的心理學研究依然只是處於一種「心理學在中國」的局面,還沒有出現「中國人創造之心理學」(張耀翔語),或者說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心理學」。正如心理學家羅勁教授所說:「創新的本質特徵是創立新範疇、新概念,就此而言,中國心理學有些先天不足。目前國內心理學研究雖然在實證層面提供了一些新的有價值的證據,但就開創性貢獻而言尚顯不足,沒有那麼深的理論素養,能設計新實驗,但提不出新概念。」④
早在民國時期,張耀翔先生就認為,「『中國心理學』可作兩解:(一)中國人創造之心理學,不拘理論或實驗,苟非抄襲外國陳言或模仿他人實驗者皆是;(二)中國人紹介之心理學,凡一切翻譯及由外國文改編,略加議論者皆是。此二種中,自以前者較為可貴,惜不多見,除留學生數篇畢業論文(其中亦不盡為創作)與國內二三大膽作者若干篇《怪題》研究之外,幾無足述」⑤。在這裡,張耀翔所說的「中國人紹介之心理學」就屬於本書所指的「心理學在中國」,「中國人創造之心理學」就屬於本書所指的「中國心理學」。
第二節 儒道佛心理學思想使建立中國心理學具備最大可能
「中國心理學」的實質和內涵在於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心理學體系。在心理學的國際比較視野中,中國心理學意味著心理學的中國學派的出現。只有擁有了自己的心理學體系,「中國心理學」才算真正建立,從而為人類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做出自己的貢獻。就外在因素而論,中國心理學的建立一定是在心理學的國際交流的基礎上不斷自我反思的結果。就內部因素而論,中國心理學是心理學在中國發展到一定程度,基於內在的發展邏輯必然出現的結果,儘管其出現的時間無法判定。
既然中國心理學意味著有自己的心理學體系,那麼擁有深厚積澱的儒道佛等中國文化資源使中國心理學的建立具備了*大的可能。
三四十年前,以潘菽、高覺敷、燕國材、楊鑫輝為代表的心理學家通過不懈努力,從中國文化典籍中挖掘出了豐富的心理學思想,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是潘菽所著《心理學簡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中的部分內容,以及由高覺敷主編(潘菽任顧問)的《中國心理學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這裡所指的心理學思想,其參照是現代科學心理學,即以西方的現代科學心理學的眼光審視中國文化的結果,恰如潘菽、高覺敷所說:「『我國古代的心理學思想』的意思應該是『我國古代的科學心理學思想』。」⑥以此審視之後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過去有心理學思想,但是沒有心理學,如高覺敷所說:「在西方心理學傳入中國之前,我國是否就沒有心理學呢?不錯,我們沒有心理學,但有心理學的思想。」⑦目前,這似乎也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可。
然而,如果我們以全局的視野審視東西方人對自我心理的探究歷史,就可以注意到,至少在1582年西方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傳教之前(由此上溯至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中國與歐洲對人類自我心理的探究是各自獨立進行的。誠如張耀翔所說:「中國自春秋以來二千五百餘年對心理學一向重視,不斷有貢獻 西洋心理學發源於蘇格拉底的『自知』學說及亞里士多德的《心理研究》;惟蘇式出世則在孔子卒後九年,亞氏不過和孟子同時。」⑧毫無疑問,中國過去至少擁有2000年的心理研究歷史,在這2000多年的時間中,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人類心理的研究是自成一體的。考慮到這一點,即使心理學是一個來自西方的辭彙,我們仍有充分的理由採納「心理學」一詞,認為中國古代擁有自己的心理學。正如哲學是中國固有之學,心理學亦當為中國固有之學。這裡的心理學當然不是現代心理學,為以示區別,可稱之為中國傳統心理學,其內容主要存在於儒道佛等文化體系中。
早在民國時期,梁啟超、張耀翔、程俊英、余家菊、汪震等就敏銳地注意到了中國傳統心理學。1940年,張耀翔在其論文《中國心理學的發展史略》中敘述了先秦諸子的心理學思想(張耀翔,1983),這大概是中國心理學界首次對中國古代心理學研究進行初具系統的評述。這是民國時期中國心理學界的一種文化自覺意識的體現。
中國傳統心理學究竟包含哪些內容?中國傳統心理學與西方心理學是否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術體系?這是比較中西方心理學時繞不過去的兩個關鍵問題。對這類問題的分析和解答,似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一類問題的源頭來自百餘年前的新文化運動有關中西文化比較的論述。
百餘年前的新文化運動中經常出現類似「東方文明是精神的,西方文明是物質的」等非此即彼式的表述,例如,杜亞泉在《靜的文明與動的文明》一文中說:「西洋文明,濃郁如酒,吾國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腴美如肉,吾國文明,粗糲如蔬 西洋社會,為動的社會,我國社會,為靜的社會;由動的社會,發生動的文明,由靜的社會,發生靜的文明。」⑨這種中西比較的思維模式在近百年來影響深遠,並波及中西方心理學的比較研究,例如,歷史學家錢穆在20世紀80年代初撰文《略論中國心理學》說:「西方心理學屬於自然科學,而中國心理學則屬人文科學。」⑩2014年,社會心理學家翟學偉教授撰文《中國與西方:兩種不同的心理學傳統》,認為西方心理學傳統中的一元論、決定論、機械主義與操作主義等造就了今日的西方心理學,即科學主義心理學,而中國傳統中的神秘主義、整體論、無意志的宇宙有機論以及「象」之方法及其實踐等成就了中國的心理學傳統,翟學偉稱之為「踐行主義心理學」(翟學偉,2014)。
上述有關中西方思想和中西方心理學之差異的表述是表面的、盲人摸象式的,帶有明顯的想當然的成分,它制約了我們對中西方心理學之異同的深層次理解。對這個問題的充分討論,需要另外撰文展開。簡要地說,討論這一類問題必須找到一個普遍性的基本原則,否則就會導致自說自話,無法溝通。只有找到這個普遍性的基本原則,才能準確把握中西方心理學之異同,從而達成中西方心理學的對話與交流。在筆者看來,人性的普遍性原則就是這樣一個基本原則,它是未來中國心理學建立的哲學前提。
所謂人性的普遍性原則,即認為人具有永恆不變的普遍屬性。也就是說,只要是人,不管其在哪個地域或國家,都存在普遍的人性。例如,從人的自然本性看,不同地域的人都有飲食、男女、住行之所需,都有知、情、意的心理活動,等等;從人的社會屬性看,不同地域的人都有憐憫、同情之心,都有自尊的需求,都存在對自由與愛的渴望和追求,等等;從人的精神屬性看,不同地域的人都有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追求,等等。正因為人性是普遍的,所以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存在於人類豐富多樣的心理和行為之中。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儘管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地域存在不同的風土人情,但正是基於普遍性的人性,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人才能得以溝通和交往。這正如宋儒所謂的「理一而分殊」,即是說世界之超越性的「理」是同一的,具有普遍性,但其表現卻千差萬別。也正如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序言中所說:「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
中國傳統心理學正是普遍性的人性在中國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人類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諸如儒道佛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心理學思想和內容(如「仁且智」「致良知」「情志相勝」「禪修頓悟」等),既具有人文特色,也富含科學成分。中國的地域環境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典型的如《易經》中展示的取象比類的「象」思維方式),並發展出中國特有的傳統心理學,成為明顯不同於西方心理學的一個獨*體系,有效地彌補了西方心理學的某些明顯不足。
以情志(情緒)相勝
新竹趙**[0933***768]
7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新北鍾**[0986***905]
2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嘉義謝**[0951***349]
2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新北趙**[0988***746]
11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北符**[0998***676]
2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桃園王**[0978***761]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新北李**[0951***813]
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嘉義陳**[0968***453]
7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新北鄭**[0986***658]
12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桃園李**[0951***437]
1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南周**[0938***565]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高雄仲**[0933***151]
12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北周**[0968***915]
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北仲**[0938***785]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新北謝**[0998***858]
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基隆吳**[0918***737]
2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基隆方**[0932***973]
1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高雄朱**[0946***758]
2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高雄鍾**[0946***175]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桃園周**[0920***459]
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桃園符**[0918***656]
2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中仲**[0918***379]
2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高雄孫**[0960***128]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桃園謝**[0938***164]
12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桃園符**[0933***487]
7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新北鍾**[0956***257]
2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中鄭**[0933***613]
7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中趙**[0988***520]
4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南張**[0918***838]
11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南方**[0986***499]
11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中陳**[0918***100]
12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基隆李**[0978***172]
11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中鄭**[0978***651]
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嘉義劉**[0988***924]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基隆楊**[0920***357]
11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北吳**[0978***224]
4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新竹孫**[0932***879]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嘉義鍾**[0951***329]
11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北劉**[0968***620]
11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基隆仲**[0920***485]
7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中錢**[0998***772]
半小時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嘉義陳**[0986***512]
半小時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中劉**[0933***114]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中仲**[0986***555]
12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桃園符**[0966***314]
半小時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北周**[0946***502]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中符**[0938***167]
20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臺南王**[0918***872]
11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嘉義劉**[0933***783]
15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嘉義柳**[0960***554]
2分鐘前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 儒道佛與認知神經科學
NT$1320
2025年新書推薦:周國平哲學研究典範之作【尼采與形而上學+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全兩冊
NT$1150
2025新書推薦【通天手段+馭事兒+鑒人高招】全三冊 限時優惠價1150
NT$1740
馮唐成事智慧【正道+有本事+有底氣】全三冊
NT$1650
審時度勢+藏在成功者信札裡的10字秘訣+生存三做+十二種性格決定十二種命運+為人處世取捨之道(全五冊)
NT$999
博弈論+心理學的詭計全集(全兩冊)
NT$1800
一句頂萬句【爆款文案+優勢談判+銷售話術+邏輯說服+高效演講+關鍵提問+幽默溝通+魔法聊天】全8冊
NT$1250
中華經典藏書:【鬼谷子】智謀策略
NT$1110
管理中的心理學詭計+銷售中的博弈論詭計+社交中的心理學詭計(全三冊)
NT$1250
《變通受用一生的學問》+《方與圓的人生智慧》+《不聽老人言》全3册
NT$1050
2024新書推薦【天下無局+成大事者】全兩冊
NT$1150
2024新書推薦【中國謀略制勝奇書: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鬼谷子】全3冊
NT$1500
漫畫版【變通+智囊+鬼谷子+菜根譚+墨菲定律】全5冊
NT$1699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NT$1540
自我覺察+組織的邏輯(全2冊)
NT$2350
思考力套裝(學會提問+學會據理力爭+學會說不+專注力+邏輯思維簡)全五冊
NT$1668
2024新書推薦:讀懂《資治通鑑》裏的處世韜略【世事洞明+成事之道+德必配位】全三冊
NT$1699
生活中的心理學(套裝4冊)
NT$2299
名人傳共5冊:拿破崙傳+尼采傳+愛因斯坦自述+潛意識與生存:榮格自傳+群星閃耀
NT$1699
提升理性思維共3冊:談談方法+第一哲學沉思集+純粹理性批判
NT$1199
漫畫圖解中國式溝通智慧(全五冊)
NT$1580
曾仕強教授: 歸心+圓通+明理(全三冊)
NT$1399
中國式(人情世故+禮儀+場面話+社交藝術+溝通藝術)全5冊
NT$1588
認知三部曲:認知破局+認知覺醒+認知驅動
NT$1120
每天懂一點變通思維(全2冊)
NT$1499
2023新書推薦:加博爾心理療愈套裝(共2冊,空洞的心+身體會替你說不)
NT$1850
繪畫心理團體輔導實務+引導式繪畫與創傷療愈(全兩冊)
NT$999
博弈論的詭計+心理學的詭計(全兩冊)
NT$1450
讀懂尼采(共3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哲思錄+尼采傳
NT$1650
金玉良言:頓悟+覺醒+靜心+修己+包容(全5冊 )
NT$1790
沙因過程諮詢三部曲(全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