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NT$2000NT$2999

在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當中,對於草原文明的關注度始終偏低。被忽略的草原文明,有其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歷史屬性。


提醒.jpg

详情1.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本書展示了僧格、噶爾丹、策妄阿喇布坦、噶爾丹策零、達瓦齊、阿睦爾撒納等準噶爾領袖的性格命運,及軍事決策、後宮內鬥、兄弟廝殺、部落吞併等內容。通過本書,展示了準噶爾由強盛走向衰落的過程。

内容简介蓝色.jpg

以時間爲軸,敘述了清代我國西北地區草原帝國準噶爾的興衰史,敘述了清王朝平定準噶爾叛亂的準清戰爭,這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爲統一西北地區並將其納入版圖與準噶爾貴族進行的多次戰爭。從康熙二十七年(1688)正式打響,一直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宣告結束,長達七十年。清朝統治者統一西北、平定準噶爾叛亂中剿撫並用,爲國家統一而戰。

作者简介蓝色.jpg

袁燦興,歷史學博士,副教授,央視法律講堂主講人,出版有《大清內務府》《軍機處二百年》《晚清裱糊史》《無錫華氏義莊:中國傳統慈善事業的個案研究》《國際人道法在華傳播與實踐研究》等。

目录蓝色.jpg

第一章 草原代有英雄出

衛拉特各部分合

和碩特人主高原

謀殺僧格

殺運方興噶爾丹

統一衛拉特

無暇旁顧的中原

驅馳天山南

雪域盟友

第二章 聖上君南我長北

兵指喀爾喀

侄兒策妄阿喇布坦

烏爾會河之戰

烏蘭布通之戰

康熙親征

昭莫多之戰

噶爾丹落幕

第三章 茫茫雪域起戰事

策妄阿喇布坦的經營

再徵天山之南

雪域紛爭

多情倉央嘉措

大策凌敦多布人藏

拉藏汗之死

清軍兩次遠征

疲憊不堪的交戰

第四章 雍正經略準噶爾

羅卜藏丹津叛亂

策妄阿喇布坦之死

衛藏戰爭

雍正七年的謀劃

和通淖爾大敗

光顯寺之戰

第五章 兄弟內耗苦輪迴

熬茶與貿易

駐藏大臣的密謀

無盡的兄弟廝殺

雪中奔襲伊犁

阿睦爾撒納降清

第六章 彎弓射天狼

瑪木特人卡事件

格登山勒銘

大小和卓復歸

天外狼之死

黑水營之圍

香妃與烏什事變

土爾扈特東歸

後記

......

在线试读.jpg

大策凌敦多布入藏

策妄阿喇布坦的位妻子,是拉藏汗的姐姐。拉藏汗的兒子,又愛上了策妄阿喇布坦的女兒博託洛克。

1713 年,在拉薩的拉藏汗,收到了策妄阿喇布坦的一封來信,信中除了一些軍政要務外,也提出了兩家聯姻一事。衛拉特各部之中,聯姻是爲常見的政治手段,策妄阿喇布坦提出將自己的女兒,也就是與拉藏汗姐姐所生的女兒博託洛克,嫁給拉藏汗的長子噶爾丹丹衷(以下稱丹衷)。

策妄阿喇布坦來信道:“呵,貴公子若娶了吾女爲妻,無疑美滿如意。凡足智多謀,武藝高強的人及美麗智慧的女子,都是世間至寶,如同曇花一般。”

策妄阿喇布坦給出了豐厚的嫁妝,將陪嫁十萬兩銀子,不過要在準噶爾部舉辦婚禮,待完婚之後,再返回西藏。

對於姐夫策妄阿喇布坦這個老狐狸,拉藏汗一直是警惕於心,當年他通過聯姻,干涉土爾扈特部,一口氣吃掉了一萬五千戶。這次送女兒上門,又開出豐厚嫁妝,其中必有伏筆。

噶爾丹丹衷是個多情種子,自幼被父親所溺愛,對於從未謀面的博託洛克,一直聽聞她的美貌,心中暗戀已久。此時這段婚姻突然降到自己頭上,被幸福衝昏了頭腦的丹衷,期待着早日啓程,去那天山北路的伊犁,迎娶佳人。

不想老父拉藏汗卻對此段婚姻充滿疑慮,認爲此事不妥,其中必有蹊蹺,再三勸阻兒子不要去趟這渾水。“丹衷你要娶妻,老父給你找幾個出身名門的美女就是了。”

可兒子丹衷,卻認定了這門親事,非博託洛克不娶。丹衷如同撒野的大象一般,橫衝直撞,被情慾支配後的人,總是任性地胡作非爲。

“父王如果阻止我去準噶爾迎親,失此良緣,我就要自殺。”

說罷,丹衷抽出隨身佩戴的小刀,在自己肚皮上劃出了一道長口子。欲天之矢,糾纏不休,極其鋒銳,難以擺脫。看着兒子這模樣,拉藏汗於心不忍,安慰兒子:“孩兒,切莫如此。世上找得到女伴,卻難獲再生。你一死,要到下世去和那個女孩成親嗎?別胡思亂想了,你會如願以償的。”

拉藏汗帶了兒子,去找大護法神螺頂梵天祈求指示。大梵天給出的指示是: “強迫無濟於事,當知珍惜之理。”兒子只看前面一句,認爲強迫無濟於事,父親只看後面一句,要兒子當知珍惜之理。

父子的分歧,請示了大梵天也無濟於事。終如浮雲無法蔽日,拉藏汗同意了這段婚事,讓長子帶了三百名侍衛去準噶爾。可拉藏汗的兒子迎娶策妄阿喇布坦的女兒,這會讓康熙生疑,以爲二者結盟。爲了打消皇帝的疑慮,拉藏汗又讓二子蘇爾扎前往青海,表示效忠。

一路前行,長途跋涉之後, 1714 年,丹衷順利到達伊犁,如願成婚。成婚之後,丹衷被策妄阿喇布坦拘禁,失去自由。

康熙五十五年( 1716 ),策妄阿喇布坦以護送噶爾丹丹衷夫妻二人返藏爲名,派準噶爾名將大策凌敦多布率六千人入藏。另派一支三百人的小部隊前往青海,劫持在塔爾寺的噶桑嘉措,然後兩軍在那曲會師,以護送達賴的名義進入拉薩。

大策凌敦多布是策妄阿喇布坦的堂兄弟,“他曾在日喀則寺廟學習過,本性熱情、精明、勇敢、自信、剛毅而好戰”。

十月,準噶爾軍從伊犁出發,繞過戈壁灘,經過葉爾羌、和田,翻過崑崙山脈的克里野山。行軍時,準噶爾軍做了充分準備,每人配備了四匹馬,駱駝兩峯,還攜帶了大量的羊與糧食。攜帶馬匹不但是爲了駝運,更因爲馬乳是軍糧的重要來源。一名士兵配四到五匹馬,一匹馬要配七隻羊,這是蒙古人遠征時的標準配備。

派軍奇襲西藏也是一場豪賭,這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行軍,途中全軍覆沒的比例極高。克里野山是前往西藏的要道,連綿千里,淤泥積雪,煙瘴繚繞,難以通行。準噶爾軍行軍至克里野山時遭遇大雪,馬駝死亡頗多,糧食耗盡後,就吃狗肉。得病後不能前行的五百名士兵,被留在了克里野山。

1717 年七月,準噶爾軍抵達西藏納克產地方之後,通過搶劫獲得了補給,弄到了五百頭牛,三千隻羊。大策凌敦多布揚言,此番帶了兩萬五千人來討伐拉藏汗,又派出前鋒二百人作爲斥候偵探。

西藏阿里的總管康濟鼐,通過葉爾羌的貿易商隊,得到了準噶爾軍入藏,並在向拉薩推進的消息。康濟鼐將消息彙報給了在達木(今西藏當雄境內)圍獵的拉藏汗,拉藏汗對此將信將疑,就派了小部隊去查探。自顧實汗進入西藏後,爲騎兵選擇了水草豐美的達木作爲牧場。在西藏的和碩特王公,每年都要到此處來圍獵,同時鍛鍊騎兵。

七月初八,在碧藍如天空一般的納木錯湖畔,雙方的斥候互相廝殺。拉藏汗的斥候看到敵方背後滾滾而來的大軍,立刻返回報告,此時準噶軍距離拉藏汗大營只有三日路程。

茫茫之中起漩渦,邊境險地有戰禍。

拉藏汗與二子蘇爾扎隨即集合了兩千餘蒙古兵,七千餘藏兵,共萬人到達木。拉藏汗很是忐忑,準噶爾軍倒底是兩萬五千人還是三四千人,還不能確認,只能全力調兵,做好準備。

精幹的將領頗羅鼐,看到庫堆山雄渾若巨人盤腿打坐,山前是開闊地帶,周圍水草豐茂,是一座天然堡壘,就建議將大炮安置在此。

不想拉藏汗的岳父卻譏諷道:“頗羅鼐,你個西藏娃兒,不是能征善戰的蒙古人。你什麼也不懂,閉上嘴待着吧。我打過仗,久經沙場,深知敵人攻來,只有迎頭痛擊,絕無死守山岩之理。”頗羅鼐見自己的意見沒人重視,又是藏人,只好閉嘴。

七月十九日,大策凌帶了兩千四百人,翻山越嶺,直撲拉藏汗軍營。大策凌的軍隊,風塵僕僕,穿着皮子、羊毛、牛毛等縫製的襤褸衣衫,頭上的帽子形似半截衣袖,高高聳起,馬尾巴打了結,執着長矛、長槍、大刀、短劍等武器,蜂擁而來。這支看似叫花子的軍隊,讓拉藏汗及部下頓生輕敵之意。敵軍到來後,立刻佔據了庫堆山,修築堡壘,與拉藏汗對峙。

次日,拉藏汗全軍出動,列陣作戰,象徵拉藏汗的白黑二色戰旗,迎風獵獵作響。草原上,兩方軍隊步步進逼,戰旗遮天蔽日,火藥槍發射聲此起彼伏,發出陣陣清脆鳴聲。行近之後,雙方再張弓射箭,如雨點般掠過天空,箭矢落下之處,濺起無數血花。之後又是近身肉搏,士兵們滿面怒容心若狂,大聲狂吼咆哮,戰馬奔馳沙塵四起,強弩猛地擊殺勇將,流矢突然刺中驕兵,刀劍雖無情,士卒則無怨,無奈王侯之爭,只好奮力求生。

拉藏汗身前的一批侍衛,抵擋不住準噶爾軍的進攻,四散逃潰。頗羅鼐上前,用火藥槍命中敵方一名將領,才挽回局面。戰至中午,各自收兵回營。

七月二十五日,拉藏汗、蘇爾紮帶了萬餘人,分兵三路偷襲山上堡壘。不想有人事先泄漏情報,準噶爾人早設下埋伏,領兵的將領剛一擡頭,就被一槍斃命,手下畏縮不前。此後由於準噶爾人的煽動,稱入藏是打擊拉藏汗,而不是與藏人爲敵,藏人打仗不肯賣命,出工不出力。

八月初九,準噶爾軍後軍三千人趕到,加入戰局。十日,拉藏汗向康熙奏報戰況,請求支援。猛將頗羅鼐在戰事中腳受傷,其他藏人勸告他不要太賣命,這是蒙古人之間的戰爭,與藏人和關。頗羅鼐的記錄,反映了戰況越發不利於拉藏汗,“敵軍一天天強大,我軍一天天疲憊、厭戰”。

八月二十五日,五世班禪出現在戰場,勸說雙方罷戰。大策凌敦多布揚言道:“我等豈敢不聽班禪之言?惟策妄阿喇布坦既差我等攻取拉藏,若聽班禪之言,和好返歸則殺我等。倘若歸降,也不能當拉藏之奴僕。”拒絕了班禪的調解。

拉藏汗雖然兵多,但憂慮後方拉薩不穩,在九月初四退兵拉薩。在拉薩城外,蒙古兵與藏兵互相不滿,彼此敵視,將士們都心灰意懶,滿身疲倦。頗羅鼐列舉了現在兵丁厭戰的狀況,建議拉藏汗帶少數隨從,去青海搬兵求援。拉藏汗卻聽不進意見,要留在拉薩拼搏。

大策凌敦多布沒有立刻進攻,他在扎木草原休整了一個月,等待前去青海襲取的小部隊抵達。前往青海的小部隊,在八月的一場遭遇戰中覆滅。靖逆將軍富寧安領兵從烏魯木齊向畢留圖行軍時,遭遇了這三百準噶爾精兵。富寧安展開軍隊,加以攻擊,準噶爾軍人少,戰敗後逃竄山中,帶隊將領陣亡。

大策凌得知攻襲青海部隊的敗訊後,是繼續前行,攻擊拉薩,還是行軍千里,退回伊犁?

向前還是向後,這是艱難地選擇。



详情2.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蕭太后是一位開明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果敢睿智的軍事家,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奇女子。作爲女性,她感情細膩真摯,對丈夫、子女關愛有加;作爲皇后,她外對強敵鬥智鬥勇,內治守腐敗和分裂絕不手軟。她主宮四十年,權力傾朝蓋世,成爲歷史上堪比女皇武則天的大遼傳奇太后。

内容简介蓝色.jpg

《契丹女雄——蕭太后》一書詳細介紹了遼朝太后蕭燕燕傳奇的一生。蕭燕燕這位鎮國太后不同於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武則天,她不僅是一個開明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果敢睿智的軍事家,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一位全才女性。作者在前半部分用了適當的篇幅敘述大遼與契丹的來歷,以及遼前期的傳位之爭。中間的大部分篇幅描繪了蕭燕燕從一個純真爛漫的少女成長爲一名果敢睿智開明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經歷和過程,並將蕭太后所處的時代背景呈現筆端。爲了讓讀者對大遼的消亡有一個整體概念,在本書的最後作者又簡單地介紹了蕭太后子孫後代的情況。本書史料豐富、情節生動,再現了歷史上這位果敢睿智的女性政治家、軍事家的全貌,兼具知識性、文學性與可讀性。

作者简介蓝色.jpg

王同禎,1940年7月生,原籍山東,北京史地學者,退休前供職於北京市郊區旅遊開發總公司。現爲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茅以升教育基金會古橋研究會會員,長期從事北京歷史文化學習和研究,對公主墳和北京的水環境及奧運場館歷史地理做過深入研究,發表過多篇專業及文化性論文和專著,曾參與編制《北京郊區旅遊指南》,合作出版《京水名橋》,單獨出版《老北京城》《北京的橋》《水鄉北京》《寺廟北京》《九門深處軼聞多》等專著。

目录蓝色.jpg

目录1.jpg

目录2.jpg

目录3.jpg

目录4.jpg

在线试读.jpg

书摘1.jpg

书摘2.jpg

书摘;3.jpg

书摘4.jpg

书摘5.jpg



详情3.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匈奴從何而來?如何崛起?緣何興盛?又因何衰亡?這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書卷,寫盡匈奴數百年的更替興衰!

★不理解草原文明,就只能讀懂一半漢文化

★五千年華夏文明,數百年匈奴史書。他們是草原文明的締造者與開拓者!

内容简介蓝色.jpg

匈奴從何而來?

如何崛起?

緣何興盛?

又因何衰亡?

在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當中,對於草原文明的關注度始終偏低。被忽略的草原文明,有其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歷史屬性。

實際上,數百年間縱橫草原的遊牧生活,塑造了他們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歷史屬性,兇悍,頑強,尚武而鐵血。作爲草原文明的締造者與開拓者,匈奴於商周之際慢慢崛起,至秦漢時達到鼎盛,在南北朝以後滅亡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幾乎是伴隨着400年大漢王朝而共存的。

全書站在一個更高的歷史維度,跨越數百年的時間線,貫穿了54位部落首領的鐵血生涯。本書論述了匈奴的存亡與興衰,在政治格局、軍事鬥爭、經濟文化、社會構成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作者简介蓝色.jpg

左文寧

歷史研究者,魏晉南北朝吧等歷史類貼吧的吧主,好鉤稽史料,喜行走湖海,多有熱帖、精華帖。

曾爲《大明江山三百年》等作品的特約編輯。

待出版《謀斷十六國》《大理簡史》《南越國史》等通俗史作品。

目录蓝色.jpg

代 序

第一卷 匈奴建國

第一章 匈奴起源

第二章 陰山鳴鏑,冒頓奪權

第三章 秦漢交替,冒頓得志

第四章 漢匈初次交手

第五章 和親是個好辦法

第六章 挑釁呂后,結好文帝

第二卷 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第七章 宦官的小心思

第八章 和平與發展

第九章 軍臣單于的戒心

第十章 勁敵不好惹

第十一章 反套路出牌

第十二章 匈奴遠遁

第十三章 攻守之勢異也

第三卷 稱臣於漢

第十四章 斷匈奴右臂

第十五章 逆向思維

第十六章 匈奴始衰

第十七章 五單于爭立

第十八章 匈奴稱臣

第十九章 漢匈再度和親

第二十章 傳說與歷史

第四卷 南匈奴和北匈奴

第二十一章 忍無可忍

第二十二章 矛盾一再激化

第二十三章 春秋大夢,休矣

第二十四章 匈奴一分爲二

第二十五章 一亡一叛

第二十六章 編戶齊民

第五卷 立國中原的短暫榮光

第二十七章 劉淵建漢

第二十八章 首箇中原政權的隕滅

第二十九章 赫連勃勃建夏

第三十章 迴光返照,退出賽道

後記 千載悠悠,一笑休休

參考書目

媒体评价蓝色.jpg

三千年前,以駿馬、彎刀爲器,匈奴一再南下,或爲釁邊,或爲搶掠物資。中原帝國不堪其擾。由於生活、生產方式,乃至思想觀念的不同,雄踞於草原的匈奴民族,一直崇尚勇武、崇拜武力。爲了滿足生活所需,他們往往採用搶掠的手段,而非和平的方式。

故此,在世人的眼中,他們似乎甩不開“野蠻”的標籤。但這不是他們的全部。

正如眼前這一隻展現“雄鷹俯瞰狼羊咬鬥”場景的匈奴鷹頂金冠飾一樣,圖案雖然充溢着野蠻的氣息,但它卻又是那麼熠熠生輝,引人流連。

——靈犀(文史作者、編劇)

在线试读.jpg

先秦時期的匈奴部族

先秦時期,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部落聯盟。他們的勢力較爲分散,力量並不強大。不過他們也絕非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周朝初期,周文王、周武王先後兩次出征,迫使當時的西戎向周朝進貢。到了周穆王執政時,西戎其中的一支叫犬戎的部族,並沒有按時進貢,這招致了周穆王的不滿。周穆王以此爲藉口征伐犬戎,但僅僅得到“四白狼四白鹿”的戰利品,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犬戎崇拜白狼,他們以白狼爲精神圖騰。周軍的做法,徹底激怒了犬戎。從此之後,邊遠的民族再也不來朝見周天子。而周朝與邊境民族的矛盾,也逐漸加深。

到了周懿王時,國家內憂外患,頻頻遭到獫狁(犬戎的別稱)的攻擊。《詩經·小雅·采薇》裏說道:“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啓居,獫狁之故。”因爲不停地打仗,纔有了我們所熟知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悲慨。(《采薇》所寫的背景是否爲周懿王時期,學界也存在不同的說法。)周懿王兩次對外族用兵,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尤其是北伐犬戎的失敗,使他清楚地看到了西周軍力的衰弱。

到了周宣王時,情況有了一定的好轉。周軍連續擊敗外族,“宣王中興”使人們一度又看到了希望,然而周宣王晚年窮兵黷武,屢戰屢敗,國內形勢又開始惡化。宣王死後,他的兒子周幽王即位。

衆所周知,周幽王貪圖享樂,不理政務。他任用虢石父爲上卿,自己當起了甩手掌櫃。這個虢石父是個典型的奸佞之臣,在內善於阿諛奉承,拍幽王的馬屁;在外則貪污受賄,屢屢加重對百姓的剝削。一時之間,民怨沸騰,巨大的統治危機開始浮現。

周幽王寵愛褒姒,爲博美人一笑,幽王做出了兩千多年來,後世君主無人敢於模仿的行爲藝術——烽火戲諸侯。這一“戲”,褒姒笑了,周天子的信譽也降到了最低點。

幽王似乎並無所覺。褒姒爲他生下兒子後,他又繼續“作妖”——廢黜了自己的王后申後與太子宜臼。這種行爲立馬招致了國丈申侯的強烈憤懣。

眼看自己的女兒與外孫受到欺負,申侯一不做二不休,聯合繒國與犬戎,氣勢洶洶地發兵攻入西周的都城鎬京,殺死幽王,西周滅亡。

幽王死後,申侯與諸侯們一同擁立宜臼繼位,是爲周平王,史稱東周。

周平王遷都洛邑,再也沒有了以往的威嚴,各個諸侯們也對周天子陽奉陰違,各自爲政,甚至覬覦王權的事層出不窮。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時代終於到來。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山戎(也是匈奴的祖先之一)不甘寂寞,頻頻入侵東方的齊國和燕國。北方的戎翟甚至一度攻入都城,驅逐了周襄王。好在晉文公適時地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打敗了戎翟,重新迎回了周襄王。

春秋初期,晉國與秦國最爲強大。他們對鄰近的戎族有一定的震懾力。晉國驅逐戎翟,而西戎的八個主要部族也向秦國臣服。此時的遊牧民族已經初見規模,從東北至西北,分佈着多達一百多個“戎”“胡”族羣。

不過他們仍然處於最原始的部落形態——彼此獨立,沒有形成集權與聯盟組織。在草原內部競爭和與南邊中原競爭的雙重壓力下,只有爲數不多的部落能夠生存下去。

三家分晉(晉國分爲趙、魏、韓,春秋戰國之間的分水嶺)之後,最北邊的趙國承擔起防守遊牧部落的重任。我們熟知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背景下。爲了擺脫困境,趙武靈王讓百姓穿起短袖的胡服,學習騎馬射箭,對抗遊牧民族。

當時,中原諸國之間的戰爭大多是以車戰爲主,而機動性較強的騎兵並不多見。所以“胡服騎射”的改革,無異於給趙國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使之一躍成爲當時的軍事強國。趙武靈王越戰越勇,也藉機消滅了心腹之患中山國,並驅逐林胡、樓煩等部落,向北開闢了雲中、雁門、代郡,修築了趙長城。

與此同時,秦國吞併了義渠的所有土地。相信看過電視劇《羋月傳》的朋友,也能瞭解一些來龍去脈。

本來秦國與義渠打得熱火朝天,不死不休。哪知,秦國在宣太后主政期間,宣太后與義渠王發生關係,生下兩個孩子,兩國的關係也隨之緩和。

政治婚姻,從來沒有什麼兒女情長可言。宣太后和義渠王的“愛情故事”,很可能從一開始就是個騙局。你以爲生了兩個孩子,就能真正困住一個女中梟雄嗎?

不!在與義渠王交往三十多年的一次宴會上,宣太后趁其不備殺死了義渠王,並奪取了義渠的土地。失去主心骨的義渠殘部,只能向北逃竄,徒嘆奈何。

位於現今京津冀地區的燕國也沒有閒着。燕昭王招賢納士,任用秦開北伐東胡,拓地一千多裏,把遼東收入囊中,並設立上谷郡、漁陽郡、遼西郡、遼東郡,構築燕長城。與此同時,東胡人不得不開始向西向北遷徙。

在趙、秦、燕三國的打擊下,北方部族的大批胡人只能離開故土,向北方尋找一片棲息之地。

此時,匈奴人剛剛崛起,南來的部族不失時機地歸附匈奴,由此北方草原的部族由零散逐漸有了向心力,他們的力量也越來越強大。

李牧擊退匈奴

初生牛犢不怕虎。自信滿滿的匈奴人再次殺了回來。

之前被秦燕趙欺負?呵!以前怎麼挨的揍,這次就要你們全部償還。

首當其衝的是趙國。

匈奴多次入侵趙國北方邊境,趙國收縮防線,堅守營壘,不肯出戰。

制定這種防守策略的人,叫李牧。

被後世稱爲“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非常善於防守。他十分重視對匈奴人的偵察,特別規定“看到烽火臺起煙時,所有人必須回防,不許擅自交戰,違者斬首”。

就這樣,幾年下來,匈奴人沒有掠奪到任何戰利品。

呸,沒勁!有本事像個爺們一樣戰個痛快啊,李牧真是個包。

匈奴人罵罵咧咧地回去了。

不光匈奴人這麼認爲,就連趙國內部也有同樣的觀點。首先,前線的士兵憋了好幾年沒打仗了,渾身難受,他們認爲李牧膽小畏敵。其次,消息傳到了國都邯鄲,趙王也開始搖頭。雖說李牧沒有造成什麼損失,但長此以往,不僅乾耗糧食,還長了他人志氣,也不是個辦法啊!

本着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的想法,趙王派人責備李牧,督促他速速出戰。沒想到李牧依然故我。趙王一怒之下,就把李牧替換掉了。

真是皆大歡喜的結果。

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大戰一場了!

雙方本着“公平競爭,誰害怕誰就是孫子”的原則,展開了一場殊死決戰。本以爲是場酣暢淋漓的戰鬥,沒成想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趙軍的戰鬥力明顯不如匈奴,沒多久,就被打得丟盔棄甲,“被人踩在地上摩擦”。

遭遇“開門黑”,趙軍自然不會甘心。等到匈奴第二次來,他們仍然正面應敵,不做戰略調整,得到的結果還是一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趙軍屢敗屢戰,士氣越來越低,自然會屢戰屢敗,傷亡也越來越大,惡性循環,周而復始……

不到兩年光景,北方邊境的老百姓屢遭劫掠,苦不堪言,根本沒法放牧,更不用說耕種。趙王只能再次請李牧出山。李牧也是個有脾氣的人,稱病不見。

趙王沒轍了,只能強行命令李牧統領邊境兵馬進行防守,李牧這才提出一個要求:要我去抵禦匈奴人,可以,但我還會用我之前的老辦法。否則,我不接受命令。

趙王也顧不了那麼多了,點頭許諾。

這下輪到匈奴人不痛快了。李牧保持一貫作風,不打正面,就這樣又耗了好幾年。匈奴搶不到東西,只能吐槽李牧膽怯畏戰。

而李牧呢,他知道匈奴人長期爲患一方,簡單的小勝不足以使他們畏懼。故而李牧一邊對士兵施恩,經常賞賜他們;一邊向士兵們灌輸一雪前恥的思想。久而久之,戰士們都願意爲李牧賣命殺敵。

李牧見時機到了,便暗中挑選出一千三百輛戰車,一萬三千匹戰馬,五萬衝鋒的精兵,以及十萬名善於射箭的弓手進行訓練,以備一戰。

呵,你們不是喜歡找我玩嗎,那咱就玩個大的。

怎麼玩呢?李牧先把大批牛羊趕到山上吃草。

當牛羊佈滿山野之時,匈奴人頓時兩眼放光,心說:“這可正是我們要的東西啊!”

匈奴的小股先頭部隊,不由分說衝了上去。李牧佯裝敗退,還丟下了幾千人不管。

這情形,可把匈奴人樂壞了:“哈哈哈!我就知道這個李牧怕我們怕得要死,果然,真的是不堪一擊啊!”

匈奴單于聽說後,不做他想,立刻帶領大部隊前來收割戰利品。孰料,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李牧提前布好的埋伏圈。隨着李牧發動進攻的號令,趙軍正面的弓手亂箭齊發,左右兩個側翼同時包抄匈奴。

匈奴大敗,陣亡十多萬人。一同跟隨匈奴而來的襜襤被消滅,實力稍強的東胡被擊敗,林胡則就地投降,匈奴單于落荒而逃。此後十多年,匈奴人不敢侵犯趙國邊境。

真是一勞永逸。

奴隸社會的推手——頭曼單于

單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領,最高統治者。被李牧擊敗的那位匈奴單于,史書並沒有留下他的名字。而第一位被明確記載的匈奴單于,叫作頭曼。

於是有人提出一個疑問:李牧擊敗的那個單于,有沒有可能就是頭曼呢?

關於頭曼的生卒年,《史記》《漢書》均沒有記載。只能確定他生活於戰國末年以及秦並六國以後,大致上和秦始皇是同一時代的人。而裴駰在《史記集解》裏,引用徐廣的說法,認爲頭曼死於公元前209年,僅僅比秦始皇多活了一年。

《史記·匈奴列傳》記載:“頭曼不勝秦,北徙。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畔秦,中國擾亂……於是匈奴得寬。”蒙恬和秦始皇是同一年死的,即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間是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說,頭曼至少是在秦始皇統一前就成了單于的。李牧死於公元前228年,也是同一時代的人,他與頭曼交戰,在理論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且說,慘敗後的匈奴人開始反思,他們見識到了中原國家詭異的軍事戰術,精良的武器,高超的指揮,不敢再小覷他們。

反思之後,他們還認識到,此時草原形勢已經逐漸明朗,弱小的部落或被消滅,或被整合,已經沒有那麼多獨立的小部衆了。匈奴東邊是東胡,西邊是月氏,南方則是戰國七雄。他要做的就是繼續恢復實力,再趁機吞併三個方向的對手。

頭曼單于最大的貢獻是把分散的部落整合起來,建立起國家機構,使匈奴逐漸從原始社會轉型成奴隸社會。一個國家,若沒有唯一的最高行政指揮,它只能走向四分五裂。

史書沒有記載頭曼的具體事蹟,不過我們也不難看出,他是個有一定人格魅力的人物,否則也不會被那麼多人擁戴,成爲單于。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就在頭曼不斷整合力量時,一冊“天書”從天而降,砸得頭曼腦袋瓜疼。

他怎麼也想不到,中原王朝竟然會主動向他進攻。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沒有放鬆下來。他自號“始皇帝”,開啓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時代,並頒佈了一系列的制度:除諡法、全國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爲三十六郡)、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這還不夠,秦始皇身體力行,進行全國範圍的巡遊,以此來警示震懾六國的流亡分子。當然,對他個人而言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儘快找到長生不老藥。

他派一個叫盧生的方士去海上尋覓。盧生沒有帶來長生不老藥,卻拿回來了一冊“仙書”。秦始皇不看則已,一看驚出一身冷汗,好傢伙,上面赫然寫着“亡秦者胡也”。

哦豁,這還了得!看到“仙書”的讖語,秦始皇立馬警覺起來,他第一反應就是這個“胡”,代表的是匈奴!

因爲在統一六國後,匈奴已然成爲秦朝最大的敵人,秦始皇下意識地認爲“亡秦者胡也”指的是匈奴人,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甚至有可能,秦始皇早就想對匈奴發起戰爭,這個讖語的出現,加速了秦北伐匈奴的進程。

關於秦始皇攻打匈奴的時間,《史記》的記載前後矛盾。《秦始皇本紀》明確記載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出征匈奴。前文說過,蒙恬死於公元前210年,也就是說,按照《本紀》的記載,蒙恬在外對抗匈奴總共只有五年。

然而《蒙恬列傳》稱,蒙恬“暴師於外十餘年”,顯然出征時間要早於公元前215年。《匈奴列傳》記載頭曼被蒙恬擊敗後向北遷徙,“十餘年而蒙恬死”,正好與“暴師於外十餘年”吻合。如果說頭曼死於公元前209年,那麼《蒙恬列傳》和《匈奴列傳》更能說得通,也就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那一年(公元前221年),蒙恬就出徵匈奴了。也有可能,蒙恬出征匈奴不止一次,《秦始皇本紀》沒有記錄第一次。

蒙恬帶領三十萬軍隊,連戰連捷,一路北上,佔領了鄂爾多斯地區、河套地區以及河南地等地區。

這裏的“河南地”,並不是現在的河南省,也不是中古時期“黃河以南”的區域,它是指位於陰山以南、河套平原西方的一片土地。所謂“黃河九曲,唯有一套”。這裏黃河比較平緩,易於灌溉,無論是農耕還是放牧都非常適宜。也正因如此,河南地成爲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爭奪的焦點。

當年,蒙恬把匈奴人徹底驅除至陰山以北後,匈奴頭曼單于被迫向北退卻七百餘里。隨後秦始皇在河南地設置了九原郡,共三十四縣。在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北遷三萬戶充實九原郡,開發河南地。

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抵禦匈奴人的反撲?

秦始皇讓蒙恬率領大軍長時間駐紮於此,並下令把以前的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相連接,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鴨綠江(今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東南部地區),構築萬里長城,用於保護北部邊疆的安寧。

修建萬里長城,就算放在當今社會也算是一項很大的工程,更不用說是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僅僅五年竣工似乎有些困難。

再回到“秦始皇攻打匈奴時間”的問題上,這個細節似能印證《蒙恬列傳》的記載更爲靠譜。



详情4.jpg

详情5.jpg

详情6.jpg

详情7.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一次八百年時空穿越之旅-一這裏是比絲綢之路更廣闊的歐亞大通道,這裏有歷史上令人驚歎的遊牧民族,他們暴風般的征服重塑了整個世界,也在廣袤的帝國疆域內創造了繁榮與和平。

一段深入蒙古腹地之行一一草原、高山、冰峯、湖泊,蒙古包、那達慕駿馬和豪爽的蒙古姑娘,與途中邂逅的各色旅人暢談,聽蒙古族的後裔追憶帝國的榮光。

一段故紙堆中的神遊一一中國人、波斯人以及蒙古人自己書寫的蒙古歷史丘處機的筆記,馬可·波羅的遊記,教皇與大汗的往來書信……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梳理出鮮活生動的蒙古史和獨具一格的民族誌。

一程用雙腳丈量的艱辛騎行--一個人,一輛破單車,一個二手馱包,26個晝夜,2000 多公里,挑戰極限的騎行,成就獨一無二的人文之旅。

内容简介蓝色.jpg

一個人,一輛破單車,一個二手馱包,26 天,2000 多公里,從一次“搶劫”開始,在蒙古人最後攻克的土地結束,越過草原、荒漠、高山與湖泊,橫跨蒙古國,追尋偉大遊牧民族的遺蹟。

“歷史文化行者”郭建龍在茫茫草原間孤獨騎行默默凝望千年的遺蹟,走過成吉思汗苦澀的童年和勢不可當的征服路,走過蒙古帝國的繁盛與衰落,走過蒙古的昨天和今天。 在書中,他不僅用文字與照片記錄了沿途的瑰麗風景,並且帶領讀者一同遭遇那些在蒙古大地上存在過的、已經消失的和繼續生存的民族,在這獨一無二的人文之旅中感受思想的激盪,領略歷史的風采。

作者简介蓝色.jpg

郭建龍,自由作家,社會觀察家,曾任《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主要研究方向爲中國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近十年來,實地探訪幾乎整個中國以及非洲、歐洲、中東、中亞、東南亞等地數十個國家用遊走的方式觀察和記錄世界。 善於從不同的宗教、文化根源入手,多視角叩問地域文化,帶領讀者在歷史和現實之間穿梭,透視千年文明的興衰存亡。

已出版歷史暢銷書《汴京之圍》、《盛世的崩塌》《絲綢之路大歷史》、“帝國密碼三部曲”《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中央帝國的軍事密碼》,歷史遊記《穿越非洲兩百年》《穿越百年中東》等。 譯有甲骨文叢書《一把海貝:從奴隸貿易興起到革命年代的西非》《墨洛溫王朝:創建與變革》等。

目录蓝色.jpg

序言.探尋蒙古帝國的影子 - 001

引子.去往蒙古國的旅行 - 009

第一部.遊牧搖籃的雨季

第一章又一次瘋狂 - 016

第二章進入異域 - 028

第三章從天而降的汽車城 - 038

第四章哈拉和林之殤 - 056

第二部.沙漠中的跋涉

第五章烏里雅蘇臺 - 082

第六章沙漠之湖 - 108

第三部.雪山下的西征

第七章遊牧女王的兩千年守護 - 130

第八章阿爾泰冰峯 - 158

第九章最後的旅程 - 167

尾.聲

迴歸現代 - 191

前言.jpg

序言

探尋蒙古帝國的影子

不管是在寫作本書之前還是之後,我都在不斷地與蒙古帝國和元朝打交道。2002年,我利用長假,獨自坐飛機從北京前往烏魯木齊,又經過了數次轉車,前往北疆清河縣的三道海子,去查看被發現不久的一座超大型石冢,因爲那可能是蒙古大汗中唯一被發現的陵墓,據稱貴由汗去世的橫相乙兒就在附近。但後來的研究表明,那是更加久遠的遊牧民族留下的。我在蒙古境內也看到了許多類似的規模較小的墓葬。這一切都記錄在了我的書中。

而在前往蒙古國之前,在我去往中國西藏、印度、緬甸、泰國、越南的旅行途中,關於蒙古人的記載和傳說總是不時出現,這一切,我也都記錄在書中。

《穿越蒙古國》是我在寫作中感到最輕鬆的一本書,由於時間久遠,我無法記清它的資料和行程準備花了多久,但從上路之後,我只用了一個多月就完成了旅程。等安頓下來後,我在廣州只花了一個多月就一氣呵成寫完了稿子。我寫作有一個毛病,就是寫長篇時只要沒有結束,就放不下睡不好,這個毛病第一次犯就是在寫這本書時。

在書的最後,我寫道:“我所經歷的蒙古,也和其餘人的經歷一樣,沉澱爲微不足道的歷史的一部分,退入了永恆的時光中。”但這句話並沒有實現,之後我並沒有把蒙古人清除出腦子,相反越來越頻繁地和蒙古人邂逅。

《穿越蒙古國》出版之後,我去了中東和中亞,在這裏,蒙古人的影子繼續跟隨着我。到達阿富汗在機場換錢時,我一擡頭髮現了一個“中國人”。我立刻用漢語和他打招呼,但對方卻不會漢語。我這才意識到,他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哈扎拉人。哈扎拉人是阿富汗的第三大民族,有蒙古人的血統,與中國人的相貌幾無二致。他們居住的主要地點,就是那兩座巨大的立佛所在的巴米揚穀地。而在蒙古人第一次西征中,巴米揚被成吉思汗屠城(本書中有記載),原住民可能從此滅絕。隨後,在巴米揚出現了哈扎拉人。因此我推測,這裏可能和雲南一樣,有着一支蒙古駐軍,並留下了後代。

在整個呼羅珊(伊朗、阿富汗、土庫曼斯坦交界)地區,都有着很強烈的蒙古人存在感。阿富汗北部的大城市馬紮裏沙里夫的得以崛起,緣於旁邊更加古老的巴爾赫的消失,這座古城曾經被認爲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而巴爾赫的消失就是蒙古人乾的。在伊朗西部的大城市馬什哈德,也是因爲同樣的原因取代了不遠處的尼沙卜爾,土庫曼斯坦的馬雷取代了絲路名城木鹿。尼沙卜爾和木鹿都是世界級的絲路名城,但蒙古人到來後,都變成了一片荒丘。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人的墓葬,那就是著名的莫臥兒帝國的開創者巴布爾。莫臥兒其實就是當地人對蒙古的稱呼,而巴布爾的父系是突厥人帖木兒,母系就是成吉思汗後代的察合臺支系。作爲混血,他認爲自己是蒙古人。雖然經過多次戰亂,但巴布爾的墓葬並沒有被完全破壞,至今依然保存在喀布爾。中亞人將他提到“三大征服者”的地位,僅次於成吉思汗和帖木兒。

中亞古城、烏茲別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的城外是一大片廢墟,那裏曾經是成吉思汗毀滅之前的城市所在。而新城區的建設,應該歸功於蒙古人的察合臺汗國,但是它的大規模建設卻發生在帖木兒時期。帖木兒雖然是突厥人,但他更加願意顯示的身份,那就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女婿。所有的征服者必須以成吉思汗的名義,纔有可能獲得足夠的尊重,哪怕他貴如帖木兒或巴布爾。

在伊朗西北部的蘇丹尼耶,有一座巨大的陵墓,它是蒙古人黃金時代僅有的汗級大墓,屬於伊爾汗國(波斯汗國)的第八位君主完者都。這座陵墓已經採用了伊斯蘭樣式,有着巨大的藍色穹頂,在陽光的映襯下讓幾百年後的人們都能體會到汗國的威嚴,它比後來中亞的帖木兒陵墓、印度的泰姬陵都要早得多。而這座墓葬的存在,不僅告訴我們蒙古人在他的時代已經融入了當地,變成了穆斯林,還告訴我們,蒙古帝國當初的邊界有多寬廣。

這裏只是追尋了一小部分,但事實上,我遇到的與蒙古人有關的場景還有很多,在未來也必然還會遇到,但這些都無法反映在這本書裏。不過,它們會出現在我現在正在寫作的另一本書中,以及未來還會寫作的其他書裏。總之,研究蒙古人已經成了我的興趣,我會將這份熱情持續下去。

在线试读.jpg

引子.去往蒙古國的旅行

到達蒙古國的第一天,我就策劃了一次“搶劫”。

那一天恰逢蒙古國最大的節日——那達慕節。那達慕是蒙古國的春節,同時也是競技的日子,蒙古國各地紛紛舉行體育大會,各路健兒在摔跤、射箭、賽馬的場

地上一爭高下。

當北京至烏蘭巴托的火車拖着長長的尾巴,在進站前做最後的減速時,我看到了鐵路兩旁那些穿着盛裝的蒙古人。從烏蘭巴托城內去往那達慕體育館要橫穿鐵路,交叉路口聚集了不少穿着民族服裝的人,大人悠閒地拉扯着孩子,孩子手裏拿着氣球、肉串、棒棒糖、飲料。處處洋溢着微笑和從容,迎接着這一年中最美好季節裏最快樂的時光。

而下了火車的我,卻決定在這個好日子進行一次“搶劫”。

我的“搶劫”目標是車站的行李庫房。但說實話,剛下車時我甚至連行李房在哪兒都不知道,只能詢問車站的一位警察。身材魁梧、略帶肥胖的警察顯得非常友好,他會一點英語,可以用單詞和手勢與我交流,通過他的指點我確定了庫房的位置。那是一棟巨大的蘇式倉庫,裏面堆放着從北京、莫斯科及蒙古國各地往烏蘭巴托託運的貨物。不過倉庫的大門緊閉,還上了鎖。

“再過一會兒,下午兩點時,庫房就開門了。”胖警察離開前告訴我。那時,送貨車會把我乘坐的列車拉來的行李存放進去。

大約兩點半時,我的“搶劫”行動正式開始。在這之前,我和倉庫的記賬員說了一會兒話,記賬員是位漂亮的蒙古國姑娘,是我見過的蒙古人中最美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她的辦公室在倉庫旁的一個小窗口裏。我們說話的時候,一位身材不高、體格瘦弱的倉庫保管員打開了大門,又轉身走到外面指揮着把貨物搬進來。

我知道機不可失,連忙撇開了姑娘,衝進了倉庫。這裏面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有從中國運過來的蘋果和西瓜,還有從俄羅斯運過來的各色食品,各種建築材料、鐵絲、布匹,應有盡有,我彷彿回到了幾百年前的一個大貨棧。

我的目光快速掃過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最後鎖定在一輛自行車上。這輛紅色的美利達被改裝過,前把上焊着一個鐵製的前貨架,後貨架也用鐵條加固過,一看就是爲長途騎行準備的。在自行車之上,壓着一堆白色的木條和幾捆鐵絲。我衝向自行車,費力地把木條和鐵絲推翻在一旁,把車子扶起來,扛着車穿過衆多障礙,向着大門口走去。

記賬員姑娘反應了過來,她衝到門口試圖阻攔我。

“你不能這樣,你不能拿走!”她急切地說。

“讓開,不關你的事兒,讓我跟保管員去說。”我粗魯地對她說,繼續推車向外走去。走到門口時我停頓了一下,從褲兜裏拿出錢包,從裏面掏出了20元人民幣。由於還沒有來得及換蒙古國貨幣,我只能使用人民幣了。

對,我不僅要“搶劫”,還要行賄,這下所有的罪惡都全了。

在外面的倉庫保管員聽見了姑娘的呼叫,已經摺身朝我衝了過來。他死死拖住自行車不讓我走。我把錢遞了過去,他一把把錢推開了。

“Please,”我故作哀求說,“讓我把車拿走吧!”

但他聽不懂。我也聽不懂他說什麼,只能看出他的臉色很難看,似乎是威脅要把我抓起來。也許他嫌錢少,我想,於是連忙拿出錢包,準備抽出一張粉紅色的“毛爺爺”。

不過一切都晚了,這小子在慌亂中已經摸出了手機,邊拉住我的車邊撥通了電話——他報警了!

就這樣,我製造了一樁“搶劫”案。也許過一會兒,電視裏面經常上

演的劇情就會發生:警車呼嘯而至,從上面下來荷槍實彈的警察,而我作爲“搶劫犯”在劫難逃。

這就是不幸的我在蒙古遭遇的第一件事。容我解釋一下事情的原委:那輛自行車是我的,我在“搶”自己的東西。在乘坐火車的前兩天,我從北京把自行車發往烏蘭巴托,指望下車後直

接提取,開始我穿越時空的騎行之旅。

然而事與願違,下車後我卻被告知,由於那達慕節,整個蒙古國都在放假,我無法提取自行車。由於各地的火車還會繼續把貨物拉來,倉庫保管員和記賬員會照舊入庫,卻不辦理提貨手續。下面就是我和記賬員姑娘的對話片段。

“也就是說,我的自行車就在倉庫裏,我卻只能站在外面,不能帶走它?”我心有不甘地問道。“對,你今天拿不走它。”姑娘禮貌地說着,她甚至面帶微笑,火車站是蒙古國的窗口,她要給外國人留下好印象。“可是,你和保管員都在呀,我的票據也都在,難道我不能把貨票給你們,把車帶走嗎?”“不行,今天不辦理。”她生怕我不明白,又給我講了一遍那達慕大會放

假的事。“可是……車就在這兒呀,爲什麼……”“因爲海關,”她又解釋說,“除了把貨票給我們之外,你還要辦貨物的

通關手續,而我不知道海關的人上不上班。”我攤開了手,彷彿認命了。既然今天拿不出來,也許明天就行了。“那我什麼時候來拿?”我隨口問了一句。姑娘回頭望了望牆上的日曆,又用計算器比畫了幾下,才告訴我:“第四天的時候,也就是 14號。 ”她的回答讓我絕望了:這次騎行我已經準備了兩個月,簽證的停留期卻

只有一個月,我計劃的路程至少有 2000多公里……可是爲了自行車,我卻要在烏蘭巴托無所事事地待上四天。這樣的浪費我承受不起,在路上,我已經把行程演練了千百遍,沒想到這一切在第一天就卡了殼。

“請你幫我想想辦法吧。”我把自己的困境告訴姑娘。我的心裏已經暗暗在詛咒,不應該在那達慕節的當天趕到蒙古國。實際上,在買火車票時我根本不知道當天是節日。後來意識到的時候,我還以爲自己很幸運,趕上了最熱鬧的一天,卻不料節日帶給我的卻是不幸。

书摘蓝色.jpg

书摘11.jpg

书摘12.jpg


书摘13.jpg

书摘14.jpg

书摘15.jpg

1608384496965923.jpg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NT$2000
最新訂購
  • 臺中趙**[0978***768]

    1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中周**[0938***962]

    1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南趙**[0968***236]

    11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嘉義吳**[0988***919]

    半小時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新竹張**[0951***388]

    20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桃園朱**[0986***770]

    1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南李**[0988***356]

    半小時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新北陳**[0920***992]

    1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中謝**[0933***758]

    1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南錢**[0918***923]

    1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嘉義黃**[0986***965]

    1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北趙**[0978***685]

    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南李**[0932***444]

    半小時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高雄趙**[0960***843]

    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北鄭**[0932***873]

    7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基隆劉**[0960***989]

    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北柳**[0938***792]

    4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北陳**[0986***991]

    7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中符**[0986***871]

    1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北錢**[0946***335]

    半小時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南謝**[0998***446]

    4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中謝**[0938***724]

    20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新北周**[0986***217]

    1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高雄王**[0956***549]

    11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高雄黃**[0968***912]

    1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高雄朱**[0933***663]

    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桃園鍾**[0951***948]

    1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桃園王**[0998***734]

    1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北仲**[0986***851]

    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新竹王**[0951***684]

    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嘉義周**[0966***652]

    2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嘉義柳**[0956***583]

    1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新北鄭**[0966***412]

    20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北柳**[0966***779]

    7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南孫**[0968***906]

    4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新竹鄭**[0933***572]

    1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中孫**[0978***584]

    20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桃園劉**[0920***738]

    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高雄朱**[0918***592]

    12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中陳**[0920***897]

    11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桃園周**[0956***830]

    7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北王**[0978***173]

    4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高雄鍾**[0988***996]

    1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新北鄭**[0966***697]

    半小時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高雄王**[0978***752]

    半小時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北趙**[0988***860]

    1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臺中張**[0946***816]

    2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新竹黃**[0998***164]

    4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基隆黃**[0946***904]

    7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基隆趙**[0968***327]

    5分鐘前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 草原帝國準噶爾+契丹女雄:蕭太后+匈奴帝國史+穿越蒙古國(全四冊)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