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從旅店住宿到賞花購物,從市井日常到節令狂歡;從宵禁逃生到夜遊平康,從胡姬醉舞到文豪家宴,基於浩瀚史料的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一部現代人重返長安的旅行指南。




● 天選穿越手冊,一本在手,全景揭秘古人衣食住行的生活圖譜與休閒雅趣。都知道長安 108 坊,到底什麼是 108 坊?
● 本書主線脈絡清晰,旁支又細密如星,隨時隨地如解鎖盲盒一般開啓碎片式歷史知識,把盛唐的各種生存圖景與歷史鮮活的人與事相融。讓讀者在正史中進出自由,隨時享受八卦與趣聞,如同拿着放大鏡觀察長安,越看越上頭。
●本書博採韋述、宋敏求、李好文、駱天驤、徐鬆、嚴耕望、史念海、李健超、辛德勇、妹尾達彥等古今中外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對唐長安城的動態性、社會性及生命力進行立體闡釋,重塑“活的長安”。它不僅是將歷史知識浪漫化的旅行指南,更是一部流動的長安史詩——既點燃盛世燈火,也照見人間真情。
● 本書參考資料遍及正史、政書、類書、詩文、筆記、小說、敦煌文書、碑刻墓誌、書法繪畫、文物與考古發現,以獨到巧思貫通各色史料,融冶一爐,力求在文筆靈動之餘,做到言皆有據。
● 通過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本正倉院等數十家機構的館藏珍寶,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受真實、絢麗的唐人生活風貌。
● 精心編排“唐人有話說”“當地人的推薦”“出沒名人”等趣味專題及大量圖表。輔以數百張手繪插圖,圖文互映,使文字描述在腦海中輕鬆形成畫面。另有隱藏章節彩蛋,驚喜貫穿始終。
● 作者將“敦煌-長安”這一中古史互補研究範式融入書內,爲讀者帶來一場連接考據與想象、制度與日常、精英與庶民的奇妙導覽。書中還穿插來自敦煌與吐魯番的《甘州丈人家書》《祭驢文》《趙義深家書》等感人書信,紙墨經時不朽,深情千年猶溫。
● 全書以嚴謹考據爲基底,融入大量唐人生活瞬間——玄奘回京時的萬人空巷、新昌坊平民與典當行的互動、科舉放榜後舉子的悲歡百態、平康坊姑娘在歡場中的辛酸,種種細節躍然紙上。
● 從初到長安,落腳館舍、出行覓食,到穿梭喧鬧集市、恣意購物,在熙攘戲場中盡情歡笑,讀者將一路親睹眾生百態,窺見高門深宅的氣派,體會寄居異鄉的冷暖;置身繁弦急管的盛筵,見證曲終人散的寂寥……

歡迎加入這場跨越千年的旅行,回到唐代去丈量長安,在歷史的塵埃中發現這座無數人嚮往的傳奇古都的繁盛與沒落。
作爲唐代長安旅行指南,本書將爲讀者提供深度文化體驗與靈感啓發。從初入長安的注意事項,到災害預警;從citywalk路線規劃,到坊市風物人情;從住宿飲食、購物賞花,到造訪名人宅邸、遊覽平康坊、觀看節慶演出……在豐富史料的基礎上,本書融合了生動的敘述與感官想象,讓人猶如置身於一座“活”的長安城。
作者不僅詳盡標註出曲江、大慈恩寺等熱門景點,還揭秘了冷門坊巷中的寶藏小店,更安排了現代遊客與白居易、裴度等唐代名人的久別重逢。通過數百幅文物影像及手繪插圖,讀者將真切觸摸這座豪門饗宴與市井煙火交織的千古名城,穿越紙上坊巷,親睹真實的長安。

高瑞梓
香港理工大學博士,目前執教於深圳高校。長期專注唐代歷史文化和敦煌、吐魯番文獻的研究與寫作,致力於以史料爲基礎,爲讀者還原真實可親的唐代世界,在《中華遺產》《新京報》《北京晚報》《讀庫生鮮》、澎湃新聞等發表多篇文章。譯有《圖說世界文明史:兩河》《圖說世界文明史:希臘》《回到羅馬做主人1》《回到羅馬做主人2》等。

第一章 初到長安
旅行時段 / 這個朝代 / 到達 / 貨幣與金融服務 / 郵政服務 / 氣候與自然環境 / 四季 / 極端天氣和災害 / 城 / 坊 / 冷清與熱鬧區域 / 蕃人區 / 路況 / 道路規則 / 時間 / 街鼓 / 犯夜 / 節日和國忌日 / 人口 / 長安人的性格 / 語言 / 社交禮儀 / 着裝 / 謹言慎行 / 女性出行 / 遇到危險 / 公共衛生 / 流行疫病 / 用水及健康事項 / 個人衛生 / 泡溫泉 / 就醫須知 / 死後事宜 / 禁止亂塗亂畫
第二章 住宿與出行指南
入住館驛 / 入住私家旅店 / 寺院住宿 / 交通工具租賃
第三章 食物指南
饆饠 / 蒸餅 / 胡餅 / 鱠 / 粽子 / 餛飩 / 餺飥 / 其他點心與外賣
第四章 飲品指南
酒水 / 雜飲 / 茶
第五章 逛街購物指南
換匯 / 退稅 / 服裝 / 彩妝與個人護理 / 日用雜貨 / 金銀器 / 寶石與寶石製品 / 瓷器與陶器 / 漆器 / 文化用品 / 武備 / 其他 / 傳奇食肆 / 逛街小食 / “市”間百態 / 刑場
第六章 賞花指南
牡丹 / 芍藥 / 玉蕊 / 蓮(荷花) / 桃花 / 杏花 / 長安城內其他常見名花 / 再難重逢的盛唐之春
第七章 名人宅邸家訪指南
爲什麼要跟團? / 衣冠家名食 / 與古人互動 / 林園雅集 / 遙看繁華 / 特色家訪 / 走進傳奇 / 諸王宅 / 公主宅
第八章 平康坊指南
平康坊北里三曲遊覽 / 進入北里 / 特別策劃:歡飲之夜 / 她們的結局
第九章 演出與慶典指南
長安城的街頭慶典活動 / 戲劇與俗講
跨旅局致所有遊客的一封信














1. 700年華夏盛世,漢與唐兩種表達,拂去2000年時光塵埃,看清楚何以中國
漢唐長安,不只是古代中國的中心,也是世界文明交流的橋樑,是信仰匯流之地,是制度之源,是東方世界的中軸線。它吸納佛光道氣,承載絲路千帆,誕生制度規範,雕刻信仰圖騰,匯聚百工巧思,是“大國之都”的極致表達。重讀長安,就是觸摸中華秩序的源頭,理解中華文明如何在衝突與交融中綿延不息。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長劉慶柱扛鼎之作
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開啓漢長安城遺址的系統研究,近七十年來,幾代考古人紮根黃土,從殘垣斷瓦中打撈文明密碼。考古學家劉慶柱以歷代考古成果爲基,結合典籍文獻,3次精修打磨,終成集大成之作《盛世長安》。這部書不僅是個人學術生涯的結晶,更是跨越半個多世紀的集體智慧——新增近百幅高清彩圖與最新行政區劃考據,讓沉睡的黃土開口講述中華文明的根基與榮光。
3. 實景還原 考古成果 文獻印證,全景式呈現長安從漢到唐的城市細節
以考古研究爲根基,以出土文物爲證,以史書典籍爲脈,用實景圖與手繪復原圖全景串聯,將長安從地下重喚於眼前。歷史不再是模糊的符號,而是觸摸可感的鮮活現場。
4. 上百張精選插圖,帶你紙上穿越,親眼見證歷史的精彩瞬間,沉浸式感受歷史的脈動
遺址航拍、建築復原、出土文物、壁畫細節——圖文並茂,紙上有光,頁頁有證。未央宮、大明宮、西市商隊的駝鈴,一幅幅畫面皆躍然眼前。你看到的是歷史的身影,讀到的是文化的溫度。

兩千年煙塵落定,一座城猶在光中。它曾是漢家天下的中樞,是大唐萬國的歸心;駝鈴起處,萬商雲集,禮樂交織,星辰可步。
《盛世長安》以六十餘年考古成果爲基,融匯文獻之脈絡、圖像之細節,重現漢唐長安的壯闊圖景。從未央宮、大明宮,到坊市、學府、佛寺、道觀,這不僅是一部城市的復原圖譜,更是一種文明的記憶修復。
在這本書中,你將觸摸到中華秩序的源頭,感受到古人理想的溫度。讀長安,不僅是回望盛世,更是理解何以中國的鑰匙。

劉慶柱
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前所長,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都城與陵墓考古研究。主持漢長安城、唐長安城等重大遺址發掘,著有《中國古代都城考古發現與研究》《古都問道》《漢長安城》等學術經典。

一 古代長安的自然地理環境 / 001
地理位置 / 003
山脈與塬地 / 005
河流與池澤 / 007
二 漢代以前的關中歷史 / 011
三 漢長安城的營建及其形制與佈局 / 017
漢長安城的營建 / 019
漢長安城的形制與佈局 / 023
四 漢代長安的宮殿及其離宮、苑囿 / 063
西宮——未央宮 / 065
東宮——長樂宮 / 111
后妃之宮——桂宮、北宮和明光宮 / 118
“度比未央”的建章宮 / 124
上林苑——皇室公園 / 131
避暑勝地——甘泉宮 / 140
五 禮制建築 / 147
明堂(辟雍) / 150
靈臺 / 153
宗廟 / 154
南北郊 / 160
社稷 / 161
六 西漢諸陵和諸陵邑 / 165
西漢諸陵及陵園 / 167
西漢諸陵陪葬墓 / 186
西漢諸陵邑 / 190
七 漢代長安的治安管理 / 195
軍事設施和衛戍部隊 / 197
京師的社會治安與管理 / 201
八 漢代長安與周邊地區及域外的文化交流 / 207
九 漢代長安的經濟狀況 / 219
發達的農業 / 221
先進的手工業 / 228
繁榮的商業 / 240
十 漢代長安的文化面貌 / 249
全國的學術中心 / 251
最高學府——太學 / 251
皇家圖書館 / 254
音樂與舞蹈 / 256
美術 / 259
十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長安城 / 263
十二 唐長安城的形制與佈局 / 271
隋文帝徙都及大興城的營建 / 273
唐長安城的建設與佈局 / 276
唐長安城的外郭城 / 277
十三 唐長安城的皇城、皇宮與池苑 / 287
長安城的子城——皇城 / 289
宮城 / 292
東內——大明宮 / 298
南內——興慶宮 / 314
禁苑與西內苑、東內苑 / 320
曲江池與南苑 / 323
十四 唐代長安的皇家離宮 / 329
皇家離宮的分佈與建設 / 331
九成宮 / 332
華清宮 / 337
十五 唐代長安的宗教 / 345
佛教在長安 / 347
古剎名寺遍長安 / 348
道教在長安 / 365
祆教在長安 / 369
摩尼教在長安 / 370
景教在長安 / 371
十六 關中唐代十八陵 / 373
唐陵陵區的分佈 / 375
唐陵的形制 / 377
十七 唐長安城的行政管理 / 409
唐長安城的行政機構 / 411
唐長安城的治安管理 / 412
十八 唐代長安的社會經濟 / 417
長安的農業與郊區莊園 / 419
傳統與新興的手工業 / 422
商業市場與商業活動 / 433
十九 唐代長安的文化 / 441
最高學府——長安國子監 / 443
唐詩與長安 / 444
長安樂舞 / 447
長安美術 / 455
體育運動——擊球 / 460
二十 國際大都會——唐長安城 / 463
長安城中的少數民族居民與外國使者 / 465
在長安供職的各族酋長與外國人 / 467
長安城中的外國商人及其商業活動 / 469
二十一 唐代以後的長安 / 475
後 記 / 481
參考文獻 / 483

序言
西安古稱長安,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國家組織編寫《祖國叢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領導考慮我當時是漢長安城考古隊負責人,就把這個撰寫工作交給我了。1988 年 6 月人民出版社將我撰寫的《長安春秋》出版了。本書主要是通過有關古都長安的歷史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介紹長安的歷史。限於篇幅,該書簡要介紹了漢唐時期都城長安的輝煌歷史。
21 世紀之初,不少出版社與我商談,希望《長安春秋》能夠再版。但是由於我當時田野考古工作任務比較重,一直沒有答應。直到 2014 年 6 月,“絲綢之路起點: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聯合申遺成功,長安作爲絲綢之路的起點得到國際公認。西安當地的一些出版部門希望再版此書,這就是《長安春秋》第二版(《地下長安》)撰寫與出版的原因。相較於《長安春秋》,《地下長安》的主要特點是,增加了大量漢唐長安的考古新發現。更爲重要的是,《地下長安》充實了絲綢之路開通後都城長安與“國家文化”相關的諸多內容,包括漢唐帝陵、都城社會管理、域外宗教與東西方文化交流等重要方面。
近年來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史備受國內外關注,而漢唐長安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盛世”突出代表,也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集大成,我認爲當前需要重新認識“地下長安”,不僅要介紹古都長安的歷史,更要通過《盛世長安》的出版,更加清晰地回望、理解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的“突出特性”。
漢唐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之“盛世”,人們常說的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其中前三位均在“長安”,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漢唐”當之無愧,而其都城長安,更是中國歷史上“盛世”的典範!漢唐盛世的輝煌,集中體現在其國家政治統治中心、軍事指揮中心、經濟管理中心與文化禮儀活動中心——漢唐長安上。
通過漢唐長安的歷史,可以認識到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這體現在其都城規制思想所蘊含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中“中”與“中和”這一核心思想。因爲人類歷史的延續,正是基於正確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如始於漢長安城城門的“一門三道”形制,和戰國時代楚國都城湖北江陵“紀南城”的西城牆之北城門與其南城牆的西城門各有三個門道的形制很類似,二者均爲“一門三道”,只是“紀南城”並未形成城門定製。楚國先後是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之一,而“楚文化”與“漢文化”有着極爲重要的文化“親緣”,因爲“漢文化”的締造者實際上就誕生於楚國故地(豐沛),如漢高祖劉邦及其朝廷的重要軍政高官蕭何、曹參、王陵、審食其、周勃、周亞夫、樊噲、夏侯嬰、周昌、任敖等均爲楚人。這種文化傳承也使得“漢唐盛世”的漢字、漢人、漢族、漢文化圈由此走向世界,世界也走向中國。如果人們再看一看都城附近的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墓乾陵司馬門前真人大小的 60 多尊蕃臣石像,可知唐太宗李世民爲何被世人稱爲“天可汗”,這堪稱世界史上的奇蹟!這是中華文明“和平性”與“包容性”特質的實證。
漢唐長安城的規制,體現了中國古代都城“居中”的理念(如太極宮位於宮城中央,東宮與掖庭宮分佈於其東西兩側)。從考古發現來看,至遲在商代都城(洹北商城)的宮城已位於都城中部。此後,略晚於漢長安城的北魏洛陽城的宮城、宋開封城、元明清北京城的都城規制基本繼承了漢唐長安城的規制,這也就佐證了中華文明都城規制發展的“連續性”。
漢唐形成的古代都城規制思想延續至元明清。大金王朝海陵王認爲“燕京乃天地之中”,因此他建都“燕京”(北京),其都城名爲金中都,“中都”之名體現出古代都城“擇中建都”、都城之內“擇中建宮”、宮城之內“擇中建殿”的理念。蒙古族建立的元大都、清代滿族建立的清王朝都城北京城,都是例證,這種“國家文化的認同”,更加凸顯了中華文明的國家
至上與各民族之凝聚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形成、深入民心。
唐長安城是中國古代都城與宮城正門從過去的“一門三道”發展爲“一門五道”的重要里程碑,這裡體現的是中華文明“國家認同”理念的進一步強化與深化。上述都城規制變化,使國家至上的政治理念得到充分體現。
中國古代都城規制發展所體現的“連續性”,與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創新性”密切相關,歷史在發展,都城城門從漢長安城“一門三道”發展爲唐長安城(外郭城)與宮城正門的“一門五道”,正是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創新性”的見證。這一規制爲後世所繼承,直至元明清,北京城皇城正門天安門便體現了這一規制,天安門前增設的金水橋,更加凸顯了都城及其宮城至高無上的地位。都城作爲國家的縮影,不僅是政治與權力的中心,也通過空間佈局象徵性地體現國家的自然地理與宇宙觀。一些皇城內安排了“水池”,如漢代未央宮中的“滄池”、建章宮中的“太液池”,唐長安城宮城中的“四海池”,這一制度一直傳承至元明清,北京城中的“中南海”“北海”等都有所體現。其實秦始皇陵的地宮中就灌注了大量的汞,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地宮之中“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這些無疑強化了國家觀念中的“海洋”意識。隨着中華文明不斷髮展,國家的概念越來越完整。
中華文明在不斷的創新中一代又一代地發展着。“漢唐盛世”時期,大唐王朝都城長安的國際地位,唐太宗李世民被國內外稱爲“天可汗”,長安城中的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建築及宗教碑刻,以及唐代歷史文獻記載的域外商人、政界人士在長安的數量之多、地位之高、影響之大,充分反映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與“和平性”。至今西安保存的
“大唐景教流行中國碑”,就是中華文明“包容性”“和平性”的歷史佐證。可以說《盛世長安》生動展現並佐證了中華文明的這些突出特性。

地理位置
古代長安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地處關中盆地中部。關中盆地,南倚秦嶺山脈,北臨北山山系,西起寶雞,東到潼關,整個地形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間低,渭河河槽南北兩側爲不對稱的階地和臺塬。階地地勢平坦,臺塬之上地面廣闊,發展農業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這對於以農立國的古代中國顯得尤爲重要。
關中地區的地理形勢十分優越。所謂關中,就是說此地在關塞之中,其東、西、南、北的關塞分別是函谷關、散關、武關和蕭關。
函谷關以函谷得名。函谷東自崤山,西至孟津,東西 40 里。谷道兩邊是懸崖峭壁,山崖之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松柏。蒼松翠柏遮蓋着狹長的谷道,更增加了函谷之中的險要氣氛。由於谷道深險如函,因而得名函谷。秦漢時代,此地也稱爲崤函。函谷關歷史上有兩處:一是春秋戰國時代、秦代到西漢中期的函谷關,位於今河南省靈寶市王垛村。西漢中期,函谷關遷徙至今河南省新安縣,又稱漢函谷關,此關作爲絲綢之路起點的第一關,已經成爲世界文化遺產。漢函谷關之關城建於過關的古道之上,東西160 米,南北 110 米。關城東北與東南分別是傳說的雞鳴臺和望氣臺,這或許就是函谷關的東闕。漢代函谷關遺址考古發現的“關”字瓦當,成爲漢代函谷關的重要佐證。
關中西界散關,因關塞在大散嶺上,所以取名爲散關,或稱大散關。又一說,散關因臨古散谷水而得名。還有一說,散關所在地因西周時代爲散國而得名。散關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鎮二里關村,這裡曾出土西周青銅器散氏盤,其上銘文有“周道”,周道應該是西周時代秦蜀之通道。此關適於秦嶺咽喉之地,扼川陝交通要道,自古以來爲兵家必爭之地。
武關爲關中南部之關,春秋時代稱少習。戰國時代,秦國於少習置武關,爲秦之南關,劉邦就是從武關進入關中、滅亡秦朝的。武關遺址在今陝西省丹鳳縣武關鎮武關村。關城遺址平面爲長方形,面積約 4 萬平方米。
關中北界的蕭關,是長安與西北地區的交通要衝。蕭關位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東南 15 公里的古城鎮,關城平面爲長方形,東西800 米,南北 500 米,牆基寬 2 米。城外置護城壕,城壕深約 12 米,寬約30 米。蕭關是“長安咽喉,西涼襟帶”。
從以上所述不難看出,關中地處我國華北、西北、西南和中南幾大地區的交界之地,西北通戎狄,西南連巴蜀,東北接三晉,東南達楚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漢唐時代,長安又是世界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
山脈與塬地
長安處於秦嶺和渭北塬地之間。秦嶺是長安附近最著名的山脈,東西橫貫中國中部,爲中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廣義的秦嶺西起甘肅、青海兩省邊境,東至河南中部,海拔 2000 —3000 米,山勢巍峨壯麗。長安面對的秦嶺山勢巍峨,群峯林立,東西分佈有太白山、終南山、萬華山、觀音山等 40 餘座海拔 2000 米以上的山峯。狹義的秦嶺,爲陝西境內商洛至寶雞的一段,秦嶺諸山之中,終南山與漢唐長安距離最近。終南山在今西安市南 40 多公里處,是秦嶺西自武功、東至藍田縣境的總稱,包括翠華山、南五臺、圭峯山、驪山等山峯,文獻亦稱此段秦嶺爲南山。歷史文獻記載的終南山,又名中南山,是因其山被古人認爲居天下之中、首都之南而得名。終南山又稱太乙山、太一山,元封二年(前 109),漢武帝在終南山修建了太乙宮(或稱太一宮),祭祀太一神(太一神是天神中最尊貴的神)。終南山附近土地肥沃,謂天下陸海之地,故又稱之福地,是長安南部的天然屏障。
如果說終南山山勢雄偉、蒼松翠柏、氣象萬千,那麼渭北塬地則又是另外一番自然景象。它猶如一條氣勢磅礴的黃龍,首飲黃河,尾銜西天。漢唐時代著名的甘泉宮、池陽宮、扶荔宮、仁壽宮與九成宮、玉華宮等,都分佈在渭北塬地之上。渭北塬地地勢高亢、地面平坦。這類塬地在長安附近也多有分佈,如少陵原、白鹿原、銅人原、細柳原和咸陽原等,大多是高而平的地形,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它不像山地那樣瘠薄,坡度較大;雖高平,但其間河流縱橫,用水並不困難;雖近臨河水,但高差較大,河水氾濫對其影響甚微。因此,我們祖先早在遠古的史前時代就生活在這裡,出現過舊石器時代的藍田人、大荔人等,創造了白家文化、北首嶺文化、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與姜寨類型、楊官寨類型、客省莊二期文化等燦爛的史前文明,爲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這些塬地理,保存着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
少陵原位於今西安市東南,地處滻(chǎn)河與潏(jué)河東西之間,南起長安區大兆街道司馬村,北至何家營,南北 20 餘千米。少陵原,因西漢孝宣許皇后的陵墓——少陵而得名。
白鹿原位於今西安市東南,其西爲滻河,東爲灞河,北起西安東郊紡織城,南至秦嶺北麓,南北長 20 多千米,東西寬約 6 —10 千米。據說周平王時,有白鹿遊於此。古代白鹿被視爲祥瑞動物,爲紀念白鹿降臨的瑞兆,所以取名爲白鹿原。西漢初期,漢文帝在此修築了霸陵,因而此原又稱霸陵原。白鹿原地勢險要,歷來爲兵家所重視。劉邦攻克武關,佔領嶢關,進入關中以後,就屯兵於此原之上,然後西取咸陽,東扼項羽之兵。
銅人原位於今西安市灞橋東北,東西 7 千米,南北 5 千米。秦始皇鑄銅人 12 枚置於咸陽宮前,西漢時代移至漢長安城長樂宮。東漢晚期,董卓挾持漢獻帝到長安,因其財政困難,把 10 個秦代銅人熔鑄成錢幣。剩餘2 個銅人,魏明帝欲運往洛陽,運至霸城,重不可致而留在霸城大道之南,該地因此取名銅人原。這裡漢唐墓葬很多,可能是漢唐時代長安居民的墓地之一。
細柳原位於今西安市長安區細柳街道,處於漢唐昆明池故址以南。需要說明的是,西漢名將周亞夫駐軍之地細柳營,並不在長安區的細柳原,而是在今咸陽市渭河附近。
咸陽原位於渭河北岸,西自今興平市東北,東迄高陵區西南,在今咸陽市渭城區和秦都區的北部,其北爲涇河,南臨渭河。咸陽原東西長 32 千米,南北寬 10 —13 千米。原區海拔 420 —510 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秦孝公徙都的咸陽,就在咸陽原南部。咸陽原上,還埋葬有戰國時代的秦王陵墓。咸陽原應該始於秦咸陽城之名。咸陽原的北部,是西漢王朝的主要帝陵陵區,這裡有 9 座西漢皇帝的陵墓,並有數以百計的陪葬墓,陪葬者均爲西漢一代的達官顯貴與皇親國戚。在 9 座帝陵之中,有 5 座帝陵設置了陵邑,所以咸陽原又稱五陵原。咸陽原以北的北山南麓分佈有關中唐十八陵及數以百計的陪葬墓。

新北鍾**[0988***205]
半小時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高雄鄭**[0968***164]
2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新北仲**[0920***682]
4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基隆吳**[0946***940]
12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高雄劉**[0956***688]
半小時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新竹謝**[0978***319]
11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嘉義柳**[0988***771]
2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桃園王**[0938***931]
12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臺中孫**[0918***902]
半小時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北方**[0960***542]
1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基隆謝**[0978***953]
7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北王**[0920***485]
7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桃園錢**[0932***296]
2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北陳**[0998***193]
20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高雄鍾**[0966***914]
7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嘉義方**[0946***906]
半小時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基隆鄭**[0988***259]
2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基隆鄭**[0986***943]
12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桃園李**[0932***597]
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新竹錢**[0951***307]
2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南張**[0920***728]
2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基隆趙**[0998***431]
2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嘉義吳**[0966***553]
7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南吳**[0986***584]
7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北周**[0938***966]
12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北謝**[0933***948]
半小時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基隆張**[0951***894]
半小時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高雄鍾**[0933***447]
20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嘉義張**[0933***115]
4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新竹吳**[0988***223]
2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桃園孫**[0998***823]
11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臺北張**[0946***606]
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新北仲**[0986***776]
11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桃園吳**[0938***630]
4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中謝**[0918***580]
2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高雄符**[0946***668]
1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臺中方**[0920***523]
20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新竹王**[0920***445]
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新北鍾**[0932***807]
1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新竹鄭**[0956***731]
2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基隆柳**[0933***912]
半小時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新竹楊**[0960***852]
4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基隆吳**[0988***309]
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新竹仲**[0920***112]
20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南鄭**[0918***349]
2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新北孫**[0933***982]
1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南趙**[0988***974]
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臺北趙**[0956***359]
2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臺中謝**[0918***835]
15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臺北符**[0968***908]
20分鐘前2025新書推薦: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全三冊 - 唐代生活復原圖卷【今日向長安+盛世長安】全4冊

NT$1430
2025新書推薦:【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大唐西域使:王玄策西行記+玄奘的絲綢之路】全3冊

NT$1130
2025年新書推薦:這才是歷史的真面孔【世界卷+中國卷】全2冊

NT$1980
2025年新書推薦:貫穿金朝120年大歷史【女真崛起+吞遼滅宋+正隆南伐+世章之治+金朝覆滅】全5冊 精裝,重達2.5+公斤(原價2160,現價1980)

NT$1000
中國古代兵法【百戰奇略曾胡治兵語錄+尉繚子 吳子 司馬法 孫臏兵法+六韜 三略李衛公問對】全三冊

NT$1899
2025新書推薦:古代戰爭系列【薩爾滸的鐵騎+靖難的烽煙+彭城爭霸+魂斷釣魚城+命懸昆陽城】全五冊

NT$1700
2025年新書推薦:【陳寅恪四書】餘生流轉+古調猶彈+世外文章+爾爾區區(限量贈品環保袋)

NT$2400
深入解讀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大歷史 刷邊珍藏版】精裝全10冊

NT$2520
【草原帝國+帝國的暮光:蒙古帝國治下的東北亞+蒙古帝國中亞征服史+馬上衣冠:元明服飾中的蒙古因素+蒙古秘史】全五冊

NT$1320
中國歷史之謎【歷史+國寶+宮廷+帝王后妃陵墓+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全8冊

NT$2880
中國通史:圖文導讀版+何以中國+魏斐德講述中國歷史+京都中國通史(全四冊)

NT$1820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NT$1299
2025年新書推薦:《1024—2024,世界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地成都,以及千年來的世界》全三卷

NT$1800
2025年新書推薦:【藩屏: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封疆之製:明代都司衛所管理體制研究】全兩冊

NT$2300
【西行影紀】全三冊 攝影大師 莊學本 傳奇一生 單向街文學獎 年度攝影集

NT$1275
2025新書推薦:【地圖裡的全景中國史】全4冊

NT$1430
【圖騰與廢墟】全兩冊

NT$1268
2024新書推薦: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全3冊)

NT$1300
在歷史的褶皺之間【蘇東坡的星座+風月同天】全兩冊(中國文化變遷中的細節、故事與溫度)

NT$1788
中國歷史:從上古至公元元年+開明中國歷史講義(全兩冊)

NT$1460
清代貢院史(全兩冊)

NT$1760
晉商【合盛元票號+匯通天下:喬致庸+宦海商傑:盛宣懷】全4冊

NT$1500
全面解讀工業革命【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萬國爭先+製造為王】全三冊(原價1650,限時活動價1500)

NT$1480
2024新書推薦【如父如子:從雍正到乾隆】全2冊(乾隆製造+成爲雍正)

NT$1480
2024新書推薦:雙面暴君:隋煬帝的生平、時代及真相+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全兩冊)

NT$1800
2024新書推薦:有爲:漢武帝的五十四年+雙面漢武帝:從文武之治到巫蠱之亂+巫蠱亂長安:漢武帝晚年的奪嫡暗戰(全三冊)

NT$2000
風雅宋【大宋繁華:造極之世的表與裡+汴梁歌嘯:北宋遼時期國務實錄+落木大江:南宋金時期國務實錄】全三冊

NT$1850
【簡讀中國史 全四冊】著名歷史學者張宏傑簡讀中國史系列正式收官!

NT$1599
2024新書推薦:照鑑【晚清、北洋、民國】歷史影像背後的歷史(全三冊)

NT$1299
歷史的棋局:還原真實的歷史謀略+歷史的棋局2:家國興衰與成事謀略(全兩冊)

NT$1600
2024新書推薦【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全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