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編輯推薦:
《說畫》以畫為題,分如何讀畫、懂畫、識畫、藏畫諸方面,所列甚廣。該書從“中國畫的特性”說起,又談及“風格與流派”,認為“時代風格源於個人風格,個人風格又受時代風格製約”;在“文人畫與工匠畫”這一段文中有書“文人畫的出現,指導了中國畫的走向,使中國畫達到更完美的藝術境界。一幅中國畫除了筆墨的好壞之外,氣韻生動也成了區別文人畫還是工匠畫的重要依據”,這都是作者多年的經驗積累。書中還重點闡述了“擴大鑒定的原理”和“代筆問題”,以及書畫鑑定的歷史淵源,並示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人和畫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出版單位更是用心地將宋徽宗趙佶的《瑞鶴圖》製作成了2D 影像,敬業樂群。
內容簡介: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但當藝術品產生了價值,並在市場開始流通時,就會有相同仿品出現,是人們為私慾驅使,追求利益,謀劃生計的一種古老而隱秘的特殊行業。幾千年來這一行業不斷的漫延,手段越來越高明,技法越來越多樣,真真假假,混跡於世,一直困惑著人們的眼球。本書由看畫、讀畫、識畫、賞畫等章節組成,分別從各個角度論述瞭如何看懂一幅中國畫的過程。使讀者能夠在原有的賞畫基礎上有一個進階的認識。
作者簡介:
勞繼雄,1972年任職於上海博物館,從事書畫整理、研究和鑑定工作。 1979年師從著名畫家和書畫鑑定家謝稚柳先生。 1983年隨師全程參與了中國古代書畫巡迴鑑定組工作,歷時八年,過目歷代名家書畫十餘萬件。 1987年被評為上海博物館副研究員。現為遼寧省博物館特約研究員、安徽省博物館特約研究員、江蘇省華僑書畫院常務理事、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社員。
目錄:
序
看畫
中國畫的特性
中國畫的基本用具與材質( 筆、墨、紙、硯、圖章、印泥)
讀畫
文人畫與工匠畫
流派,個人風格與時代風格
識畫
書畫鑑定的歷史淵源
仿品的歷史淵源與主要手法
書畫鑑定的原理
真假與好壞
落款與題跋
用印
避諱
著錄
代筆問題
雙胞案及多胞案
擴大鑒定的原理
南謝北徐
唐高閒草書千字文殘卷及其它
從倪瓚《苔痕樹影圖》說起
全國書畫巡迴鑑定與北宋祁序《江山放牧圖卷》的再現
元倪瓚真書《江南春詞》文徵明補圖合卷
朱耷與牛石慧
龔賢與呂潛
鄭燮與譚雲龍
張大千《仿石溪山水圖》
李唐《萬壡松風圖》及其它
王蒙《葛稚川移居圖》和《稚川移居圖》
藏畫
收藏淵源及其他
收藏與鑑定
收藏誤區
真假辨識
封面故事
後記
前言:
再說“ 恕行齋” ———鄭重
“恕行齋”是謝稚柳先生1990 年為弟子勞繼雄在全國古書畫鑑定工作結束後將赴美時所題贈的堂號,以勉其行、勵其志。繼雄是我多年摯友,自20 世紀80 年代初在謝先生“壯暮堂”識得。歲月匆匆,當初的小先生,今日也已是古稀之齡了。
勞繼雄22 歲即入上海博物館工作,其間飽覽館內大量歷代書畫名跡,開闊了視野,為書畫鑑定和繪畫打下了堅實而重要的基礎。
1979 年,30 歲的繼雄幸運地走進了“壯暮堂”,成為謝稚柳先生的研究生、關門弟子,攻書畫鑑定之學,接受嚴格而係統的專業訓練。勤學而篤志的他更是如飢似渴,遵師命研讀了大量的古代畫史著作,如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宋代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等,取精探微,獲益彌深。
1983 年秋“中國古代書畫巡迴鑑定組”宣告成立,小組由謝稚柳、啟功、徐邦達、劉九庵、楊仁愷、傅熹年、謝辰生等七位鑑定專家組成。勞繼雄即隨鑑定組參加鑑定工作,歷經八年時間,共鑑定目睹了六萬多件古代書畫,留下的鑑定記錄和心得手冊,共有68 本之多,極其寶貴。在此期間他與幾位德高才厚的前輩大師們一起朝夕相處,耳濡目染、聆聽教誨。勤謙好學的繼雄經歷瞭如此高規格的藝術洗禮,書畫鑑定的學問和眼光以及作畫的傳統功力,均得以大大地提高。
鑑定組工作結束後,繼雄赴美客居,活動於中美兩地之間,著書作畫,繼承和傳播中國6書畫藝術和鑑定學說。經過多年的醞釀和努力,終於,由勞繼雄編纂的、凝聚了鑑定組專家們見識的《中國古書畫鑑定實錄》九卷本,2011 年1 月在上海公開出版發行。
勞繼雄一直筆耕不輟,新作迭獻。早期就已著書《王時敏》和《鑑畫隨筆》,繼《中國古書畫鑑定實錄》之後又寫作出版了《勞繼雄書畫鑑定叢稿》,今天再出新書《說畫》,囑餘為序。
《說畫》以畫為題,分如何讀畫、懂畫、識畫、藏畫諸方面,所列甚廣。該書從“中國畫的特性”說起,又談及“風格與流派”,認為“時代風格源於個人風格,個人風格又受時代風格製約”;他在“文人畫與工匠畫”這一段文中有書“文人畫的出現,指導了中國畫的走向,使中國畫達到更完美的藝術境界。一幅中國畫除了筆墨的好壞之外,氣韻生動也成了區別文人畫還是工匠畫的重要依據”,這都是多年經驗的積累。繼雄還在書中重點闡述了“擴大鑒定的原理”和“代筆問題”,以及書畫鑑定的歷史淵源,並示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人和畫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出版單位更是用心地將宋徽宗趙佶的《瑞鶴圖》製作成了2D 影像,敬業樂群。
中國書畫藝術精深奧妙,且年代久遠,自然而然有許多懸而未決的真偽之辯,留給後人去研究。作為專業的鑑定者,繼雄在《說畫》一書中涉列二三,對一些懸案進行了剖析和論證,有見解、有新意。這也必然會引起鑑定界和收藏界的再度關注與研究。王蒙《葛稚川移居圖》與《稚川移居圖》一文便是一例。文中針對元代王蒙的相同題材而又“構圖殊別,風7格各異”的兩幅畫做了分析論證。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圖》雖然公論已久,而《稚川移居圖》也於2011 年出現在北京拍賣市場以高價成交,但眾說紛紜。繼雄此文,先從畫裡主人魏晉時期的道家、醫學家葛洪棄官退隱羅浮山著述《抱朴子》說起,再深入分析了這兩幅畫的筆墨皴法、設景構圖、山木人畜、款識題跋,以及王蒙的師承、創作背景和收藏淵源。論證結果是這兩幅畫均為王蒙的精心佳構! 《葛稚川移居圖》與《太白山圖》是王蒙早年代表之作,《稚川移居圖》和《青卞隱居圖》則作於他壯年更成熟的時期,言之鑿鑿。
《說畫》書中一文張大千《仿石溪山水圖》所涉及的就是幾十年來拍賣市場的大事件。
對於張大千的這幅《仿石溪山水圖》是否是真跡,繼雄給予了肯定的結論,且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了畫的本身,同時引用還原事實及當事人進行論斷。其實,畫的本身是有語言的,它能告訴觀者屬於它自己的故事,不是一些後人的強加就能改變其本來固有的面貌。
眼界決定境界和深度,篤根本,去浮華。繼雄謙遜豁達、學養豐厚,所著鑑定書論引經據典,時敘事、時說理,論析明確,內容豐富。實可讀矣!
如今的勞繼雄是集鑑定、書畫於一身,已蔚然成家。日月飛梭,人書俱老。觀繼雄近期畫作,以書入畫,沉著痛快,筆墨蒼然。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彩墨明暗冷暖轉換,自然生機。所作山水、牛馬、人物、花鳥,古拙樸茂,蓋得大氣浩然,品味可看者甚多,且心為所動。
願繼雄的這本《說畫》引領大家去解讀、去品鑑承載著更多意象、物象的中國書畫,欣賞它的博大精深和難以言述的美,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和神往。
2019 年5 月1 日
書摘插畫:
編輯推薦:
作者從玉石產地和原材的天然屬性入手,從豐富的玉石原材為玉雕匠人提供了空前廣闊的創作空間,一直寫到玉雕藝術如何把中國玉文化的脈絡滲透其中。詳盡地描述了玉雕藝術是如何在大美天成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完成了玉石從自然性到藝術性的轉換。
更值得一提的是《說玉》沿用了本套系列叢書“平面 ”的出版新概念,特別製作了3D交互式全景圖像,掃一掃二維碼,便可以720°無死角地賞析封面上那件精美絕倫的器物。同時,本書還成功地採用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印刷技術之一的10微米調頻網工藝,就像是讓平面閱讀進入了4K時代。
內容簡介:
中國玉石不僅開採歷史悠久,而且分佈地域極廣,蘊量豐富。玉石除了玉質特徵和玉雕文化淵源外,最基本的特點是地域性。中國玉礦分為三大板塊:一是我國東北、內蒙古延伸至俄羅斯地區;二是我國江浙地區一直到台灣;三是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區。隨著地質學的發展,近年來又在全國各地不斷湧現出新的玉種,極大豐富了“中國玉石”的品類。本書將從中國七大地理區域(華東、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南、港澳台)為空間線索,系統整理各大玉種的分佈現狀,並在此基礎上,以當代視角考察玉文化的源流,並對“中國玉石”礦源和工藝製作現狀做簡明評析,引領讀者以進入中國玉石的“全景”視界。
作者簡介:
俞偉理,本地自由作家,長期在中國玉石雕行業線活動,曾經採訪過近兩百位中國玉雕大師。著有《中國玉雕——蘇州名家名品》 《中國玉雕——南陽名家名品》 《中國玉雕——北京名家名品》 《中國玉雕——揚州名家名品》 《中國玉雕——上海名家名品》 《中國玉雕——遼寧名家名品》 等一系列專業作品,在全國的玉石雕行業內具有相當的知名度。
目錄:
序
尋玉
和田玉
獨山玉
岫岩玉
藍田玉
黃龍玉
密玉
雞血玉
台山玉
東陵玉
金絲玉
金膏玉
桃花玉
泰山玉
西峽玉
水沫玉
阿富汗玉
京白玉
巴山玉
翡翠
佘太翠
貴翠
台灣翠
綠松石
青金石
孔雀石
瑪瑙——南紅瑪瑙戰國紅瑪瑙北紅瑪瑙阿拉善瑪瑙紫綠瑪瑙鹽源瑪瑙
水晶
玉髓
辯玉
黑青玉和墨碧玉
寶石與翡翠
阿富汗玉和和田玉
翠青玉和翡翠
非紅瑪瑙和南紅瑪瑙
矽孔雀石和綠松石
鴨蛋青和沙棗青
玉髓和瑪瑙
和田黃玉和寶石黃玉
青花玉和青花籽料
巴山玉和翡翠
雞血石和雞血玉
黃龍玉和黃蠟石
綠松石的優化處理和人工處理
天然綠松石與合成綠松石
天然水晶與人工水晶
水沫玉和翡翠
琢玉
北京玉雕
海派玉雕
揚州玉雕
蘇州玉雕
南陽玉雕
遼寧玉雕
賞玉
高古玉器
中古玉器
明清玉器
近代玉器
封面故事
後記
前言:
玉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之一,玉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這是區別於世界上其他文明起源的一個重要標誌。玉器伴隨中華民族走過了七千多年的歷程,在這麼悠久的歲月中,罕有一件器物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幾經興衰,再度繁榮時,而卻更顯輝煌。
東漢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裡寫道: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我在意這其中第五德“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就是說當玉碎了,它的邊緣斷口也絕不會傷害到觸摸它的人們。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當甲骨文裡刻下“玉”的名字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到了春秋,其必然成詩。
“玉”字始於商代甲骨文和鍾鼎文中,漢字曾造出從玉的字近500個,而用玉的組詞更是無計其數。有道是"玉入其國則為國之重器,玉入其家則為傳世之寶"。人們藉物喻人,使玉成為了集美好、才華和靈慧於一身的文化象徵。再通過代代相傳的玉作技藝,以及變化萬千的藝術思維,成就了或工整、或粗放,或大氣、或婉約等等的豐富曼妙的格調。自此詩詞無數,看見美到極致的人和事,不可方物的時候,往往以玉相比。正是對玉石這種“物”經年不衰的熱愛,使玉石在不經意間,記錄了人類嚮往誠實、正直、智慧、勇敢、仁慈的情趣德行,並以此成為文明的佐證,也成了中國歷史數千年來為獨特的文化象徵。因此無論寶貝身在何時何地,我們都能分辨出寶貝的模樣,然後便會心懷千古,擔起文化傳承的使命,讓自己有機會成為一個高標準的個體,見天地和見自己,領悟世界的規律。
如今我們身處一個宏圖盛世的時代,國家對於傳世珍寶的發掘、收藏、研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南上北下,縱橫古今,形成了空前繁榮的收藏市場。在當代優良的社會環境裡,造物者們以手作練習技藝,以匠心感受記憶,傳承著亙古不變的“工匠精神”,發揚了富於傳奇色彩的當代文明。本書試就“玉”這個中華文明的原始代碼進行解讀,並向讀者展開穿越古今的珍寶史卷。除了對各時代器型、紋樣的賞鑑,更多的篇幅則留在了對玉石材料的辨析和玉雕作品的解讀上。作者從介紹玉石產地和原材的天然屬性入手,一直寫到玉雕匠人如何在大美天成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完成了玉石從自然性到藝術性的轉換。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還成功地採用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印刷技術之一的10微米調頻網工藝,就像是讓平面閱讀進入了4K時代。同時,我們還為封面的藏品製作了3D交互式全景圖,讓讀者可以720度無死角的欣賞這件精美絕倫的玉器。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玉石是造物諸神撒落在人間的寶貝,並將中華民族的文化信念隱藏其中。這些寶貝等待著我們潛心靜氣、識物辨材,不惜年月的思考,確立我們當代社會的文化自信,彰顯如玉之光華的燦爛文明。
書摘插畫: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本書是范冬青五十多年來從事中國古陶瓷研究與鑑定工作的心得手記。
★從傳世實物、歷史文獻、考古資料和窯址發掘四個方面幫助讀者掌握古瓷的鑑定方法和基本知識。
★封面的鹿形“出香”為傳世汝窯中的孤品,此完整器是海內外首次出版公佈。
★本書創造了全新的3D交互式全景閱讀體驗。是古陶瓷愛好者和古陶瓷收藏者們的不可或缺。
內容簡介:
本書是范冬青歷年來從事中國古陶瓷研究與鑑定工作的心得手記。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內容詳實。從傳世實物、歷史文獻、考古資料和窯址發掘四個方面幫助讀者掌握古瓷的鑑定方法和基本知識。同時還大量應用了實物圖片,通過對十三個代表性窯口風格和特徵的講解,幫助廣大古瓷文化研究者、愛好者、收藏家能夠更好地學習古瓷的品鑑和收藏。
作者簡介:
範冬青,原上海博物館陶瓷研究部主任、研究館員、上海市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北宋汝窯窯址發現者之一。現任中國嘉德拍賣公司上海辦顧問、上海電視台財經拍賣廳特邀專家。 20世紀90年代旅居美國,曾任紐約蘇富比(Sotheby’s)中國藝術部顧問、紐約佳士得拍賣公司(Christie’s)東方部首席鑑定,並受聘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特約研究員(Brooklyn Museum)、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特約研究員、美國馬里蘭大學博物館(MARYLAND)特約研究員。
目錄:
004 序
於無聲處 第1章
官窯系010
定窯034
汝窯056
鈞窯070
官窯與哥窯 第2章
民窯系094
耀州窯系108
磁州窯與磁州窯系124
龍泉窯系140
景德鎮青白瓷系156
建窯黑釉系170
吉州窯系 第3章
官窯 民窯之前世188
青瓷越窯202
唐代邢窯214
唐代彩繪色釉陶瓷
封面故事 233
後記 236
前言:
【前言/序言】:序
於無聲處
範冬青女士是我敬重的古陶瓷研究領域著名專家之一,在其大作《說瓷》一書即將付梓之際,範冬青女士請我做序,甚感誠惶誠恐。雖一再婉拒,但范冬青女士執意堅持。盛情難卻,遂將我所了解的範冬青女士在古陶瓷研究領域的一些特點和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介紹給大家,權且為序。
範冬青女士研究了一輩子瓷器,勤奮好學使其積攢下很多手記,現匯集成書即將付梓。這些文字洋洋灑灑,全都是讀得懂的“乾貨”。隨著喜愛收藏古董的人越來越多,收藏界也免不了魚龍混雜,在這種時候,出一本可信度較高的權威讀物,透露個中玄機,其重要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範冬青女士是原上海博物館古陶瓷研究部主任。 20世紀70年代中葉,上海博物館成立陶瓷研究部,她便是創建者之一。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上海博物館的古陶瓷研究水平逐漸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文物鑑定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足夠窮其個人的畢生精力與智力。有人說,鑑定古董這一行“水很深”。其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問。係指在這個領域,不僅要係統地掌握社會發展史、美術史、文學史等,而且還要分門別類地在該專門學科中下苦功,搞懂、弄透其奧妙所在。如在古陶瓷鑑定中,必須熟悉每個窯口所燒造陶瓷的各種不同造型,以及不同時代陶瓷器上圖案、紋飾的裝飾技法和演變的特徵。還有陶瓷器胎質、釉質、輕重的演變。這些知識都必須通過刻苦學習、鑽研和大量實踐與體驗才能獲得。二是人品。金錢的誘惑,考驗著每一個從事文物鑑定的學者、專家的道德底線。由於範冬青女士離開上海博物館後常年在國際三大知名拍賣行擔任古瓷鑑定顧問,所以經常有人會拿著“寶物”來求範冬青女士“鬆鬆口”,至於承諾予以重金回報者更是不勝枚舉。但是從美國紐約到中國上海,範冬青女士始終沒有在利誘面前作出過任何讓步。更難能可貴的是,每次坐堂鑑定,不管來人是位高權重,還是輕若市井;亦不管是熟人故友還是陌路閒人,她都一視同仁,仔細分析送鑑器物,逐一解疑。範冬青女士實事求是的鑑定風格,在業界有口皆碑。
範冬青女士在古陶瓷研究領域默默耕耘了幾十年,建樹頗多,是當今業內公認的有成就的古陶瓷專家之一。 20世紀60年代中葉,剛滿20歲的她從部隊復員被分配到上海博物館陶瓷庫房工作,每天上班就是零距離接觸成化、宣德、宋代、元代以及各種窯口和造型的國寶級珍貴瓷器,每每都是看個底朝天才肯罷休。庫房工作對別人而言枯燥乏味,而對范冬青女士而言,誠如她自己那時候的口頭禪:“老鼠掉進米缸裡了。”各個時代陶瓷器的造型、釉色、圈足的區別,份量的輕重,這些在鑑定中可以用到的重要的方面和細枝末節的關鍵點,她都牢牢地記在了腦子裡。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她做到了像了解自己家裡的家底那樣,可以隨口說出上海博物館豐富庋藏中的家珍。正如業內人士所說,這就是從事古瓷鑑定必須練就的童子功。 “庫房的幾年曆練,使我基本上掌握了古陶瓷鑑定的那些重要訣竅。”範冬青如是說。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上海博物館的黃金時代,範冬青女士不失時機地經常向曾經在老上海古董店裡打拼出來的古董界前輩討教,諸如沈令昕、馬石溥、李鴻業等。他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也沒有著述面世,但實戰經驗卻極其豐富。就這樣,經過不斷刻苦學習和認真鑽研,範冬青女士逐漸系統地掌握了古陶瓷的鑑定知識。從20世紀六十年代末到20世紀八十年代末,在這20年的時間裡,範冬青女士先後參與撰寫了《中國陶瓷史》(1982年版)元代部分;參與編撰了《中國簡明陶瓷詞典》;發表了《陶瓷枕略論》《鷓鴣斑考》《汝窯三犧樽析疑》等數十篇論文。每年除了分赴全國各地窯場考察外,還參加了浙江省龍泉市緊水灘古陶瓷窯址的考古發掘工作。
有幾個小故事能很好地說明範冬青女士在古陶瓷鑑定方面的良好悟性。個故事要上溯到20世紀七十年代。一天,她到朋友家做客,一進門看到客廳茶几上擺放有一件大碗,碗內一泓清水養著餵金魚的魚虫。碗口徑約50厘米,高約16厘米,外壁滿繪青花紋飾。範冬青女士注視再三,反复揣摩,對友人說:“我看這碗有可能是明代宣德朝景德鎮御窯產品,趕快把魚虫倒掉,收起來好好保存吧,回頭我請上海博物館的老同事來看一下。”幾天后,館內徵集部門派了兩個老前輩前來一起審視,結果不出之前所料。而且尺寸如此之大的宣德御窯碗也是目前存世的。後來,這件寶物成為上海博物館藏品,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第二個故事是在20世紀八十年代末至20世紀九十年代初,由於汝窯遺址的發現,沉寂了幾個世紀的汝窯遺址之謎也終於被解開了,這引起了海內外古陶瓷界的極大興趣。範冬青女士憑著對汝窯超乎他人的深入研究,質疑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23件傳世汝窯瓷器中的其中一件“汝窯三犧出戟樽”是清代仿品。難能可貴的是,台北故宮博物院從善如流,經過認真研究分析後,他們認為範冬青女士的意見正確,並把這件藏品作了降級處理。非但如此,他們還根據范冬青女士的分析研究,又從原定為宋代汝窯瓷器的藏品中甄別出一件清代仿汝釉瓷器。就這樣,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汝窯瓷器從原定23件減至21件。由於範冬青女士對汝窯瓷器研究有著非同尋常的見地,以致於移民美國後,紐約的一些極富盛名的文物機構都會經常請她去鑑定關鍵的古陶瓷藏品。如紐約的古董商J. J. Lally 在決定汝瓷買賣時,後的拍板權都必須交由范冬青女士。
這裡不妨再略微回顧一下汝窯窯址發現的經過。那是1986年冬天,範冬青女士和她的同事帶著汪慶正先生的指示,來到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因為據可靠線索,有人在這裡發現了基本完整的北宋汝窯天青釉盤。 11月的豫中已是霜凍寒凜,範冬青女士行走在古陶瓷研究領域前輩們前來調查窯址時走過的土地上,像他們一樣苦苦尋覓汝窯瓷片的遺踪。那些翻過的麥田埂,像一條條彎曲的烏龍,灰濛蒙的,逶迤曲折。偶見有幾片被翻上來的碎片,零零碎碎……多少年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甚至故宮博物院的古陶瓷研究專家葉喆民、馮先銘先生等,都曾來過這裡。雖付出幾番辛勞,但還是空手而歸。只有葉喆民先生曾在這裡撿到過一片疑似汝窯青瓷的殘片,卻因證據不足而使尋找汝窯遺址這項工作止步不前。這次正當範冬青女士也是久尋未果而近絕望之際,解放軍部隊培養出來的堅韌性格以及上海博物館造就出來的嚴謹治學的態度提醒她必須堅持、再堅持,耐心、再耐心……功夫不負有心人,忽然,範冬青女士發現前方有一片天青色的小瓷片,她彎腰撿起,擦了擦上面的塵土,又鬼使神差般地把瓷片翻過來,一枚細小支釘突現眼前,這不就是具有汝窯瓷器特徵的“芝麻釘”嗎?範冬青女士喜出望外,抬頭望瞭望四周的環境,並用照相機記錄了地理特徵,遂招呼一起來的同事,又撿了幾片這類瓷片,連夜趕回上海。沒想到汪慶正先生看了後說:“這些瓷片還不足以證明窯址就在寶豐縣清涼寺村,因為你們沒找到窯具。”於是,一個星期後,範冬青女士又與同事折回寶豐縣清涼寺村。經過仔細尋找,終於在這片冰凍的土地上發現了支釘架、火照、匣缽等窯具,以及42片大大小小的汝窯青瓷殘片。同年11月,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結集出書,向全國宣告沉寂千年的汝窯遺址被發現了。當年12月,正值上海博物館建館三十五週年館慶,全國各博物館均應邀派代表參加館慶活動。在慶祝會上,上海博物館把此消息通報給河南省的代表。翌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便在寶豐縣清涼寺村開始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北宋汝窯遺址終於被徹底地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20世紀九十年代初,範冬青女士移民到美國。在此期間,她曾任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華盛頓史密斯博物館、弗利爾博物館和馬里蘭大學博物館特約研究員。她把收藏在這些博物館中的中國古代陶瓷逐件進行甄別研究並撰寫研究報告和專題論文,使中國陶瓷文化在異國他鄉得以發揚光大。在美國居住近十六年的時間裡,她先後受聘任職於當今國際上負盛名的蘇富比紐約(SOTHEBY'S New York)(1993~1996年)和佳士得紐約(CHRISTIE'S New York)(1997~2003年)兩大拍賣行的東方部藝術顧問,專門從事中國古陶瓷鑑定,經手過的古董數以萬計。 2008年,從紐約退休回到中國後,又即被聘為中國嘉德拍賣行上海辦事處顧問,繼續從事古陶瓷鑑定工作。因此,像範冬青女士這樣不但有東、西方文物古董行業歷練經驗,而且又先後擔任過國際三大知名拍賣行掌眼的中國人,實在是為數極少。
今天,範冬青女士將其五十多年研究中國古陶瓷的心得結集成書,終成《說瓷》出版,不啻是當今古陶瓷研究領域的一大喜事,謹表祝賀。
真心希望範冬青女士的《說瓷》,能受到廣大古陶瓷專業研究人員和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北京故宮博物院
2018年6月8日於北京
臺北趙**[0968***144]
20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新北仲**[0956***648]
2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基隆趙**[0998***928]
1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臺南李**[0946***635]
7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臺北謝**[0966***934]
1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嘉義周**[0966***704]
7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臺南黃**[0998***834]
1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新北鄭**[0968***692]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高雄吳**[0951***281]
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臺中鄭**[0960***193]
1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基隆謝**[0978***380]
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新北張**[0988***619]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新竹朱**[0933***216]
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嘉義黃**[0933***751]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臺南張**[0988***943]
半小時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新北鄭**[0956***706]
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臺北陳**[0932***704]
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新竹孫**[0951***953]
2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基隆吳**[0956***591]
1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臺北楊**[0998***411]
2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臺南錢**[0918***176]
1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臺南李**[0998***340]
半小時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基隆楊**[0998***498]
1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新竹符**[0968***758]
20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新竹柳**[0956***171]
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基隆謝**[0932***205]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臺中柳**[0986***724]
7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臺中朱**[0951***198]
1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基隆王**[0966***756]
7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新北方**[0938***354]
7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臺中錢**[0918***335]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桃園鍾**[0920***215]
4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嘉義陳**[0951***989]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桃園楊**[0938***834]
20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新北柳**[0938***976]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基隆趙**[0998***295]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基隆吳**[0998***993]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新竹鍾**[0933***849]
2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臺北柳**[0946***209]
11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臺北李**[0986***634]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高雄鄭**[0968***465]
11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臺中王**[0978***274]
11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臺南張**[0968***759]
20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
臺南楊**[0978***640]
2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基隆謝**[0986***659]
4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臺中王**[0920***205]
7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玉
新竹朱**[0951***359]
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新竹楊**[0978***352]
4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基隆謝**[0932***318]
1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臺南李**[0960***869]
15分鐘前說畫+說玉+說瓷(全三冊) - 說瓷
NT$2200
從古典主義到現代主義:19世紀的西方藝術(珍藏刷邊紀念版)
NT$3600
2025新書推薦:8開典藏【中國世界遺產全書】全兩冊
NT$1670
2024新書推薦【藝術家的探險之旅】
NT$2150
2024新書推薦:台北上河圖(全2冊)
NT$2400
中國最美服飾【五色華彩馬面裙】
NT$1460
【世界主流馬種鑑賞】
NT$1820
了不起的中國功夫【中華百拳+中華冷兵器】全兩冊
NT$1399
2024新書推薦:藏在名畫裏的祕密(精裝全2冊)
NT$2280
“國寶級”大師啓功中國文化四講:【千年文脈講國學常識+筆墨風骨講中國書法+歌以詠志講古詩詞+千里之境講名畫】
NT$1880
2024新書推薦:程十發年譜(第三代海派繪畫傳承人程十發的藝術人生)
NT$3699
趙無極百年回顧特展:大道無極(8開精裝)
NT$4000
梵高170週年作品全集【摯愛梵高】
NT$1560
十大行書名帖放大臨摹本(全五冊)
NT$1765
四時雅韻+紙上尋幽(全兩冊)
NT$1980
靈感工匠系列:後現代主義陶瓷(大16開)
NT$1668
2023新書推薦:百花插畫集(重達1.85公斤)
NT$2485
2023新書推薦:天似穹廬:圖解創世神話+歸去來兮:圖解幽冥世界(共2冊)
NT$1499
中國畫超有趣:人間煙火+吾心安處(全兩冊)
NT$1350
竹庵讀畫錄(上下)全兩冊
NT$2699
流沙河解字三書(精裝特製版)重達3.1公斤
NT$11800
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NT$2500
雙林寺彩塑(典藏本)
NT$2899
中國南傳佛教藝術研究 傣族佛寺壁畫(664頁精裝函盒)
NT$3900
鈞窯通史(全三冊)精裝 原價:4530,限時優惠價:3900
NT$1500
世間神祗:【中古以降山西寺觀與墓葬中的影像】
NT$1880
【青出於藍】(青花瓷的起源發展與交流)
NT$1650
【古早中國鎖具之美:遺落的國家寶藏】+【燈影中國:廣宇長宙中的生活與想像】
NT$3000
【尼康百年】(絕版收藏)
NT$2000
【171比特藝苑巨匠的人生與創作】+【圖解傳世珍品及其背後的故事】
NT$1780
【中國瓷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