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形意拳曾爲必殺技,核心卻是上古養生之法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門三代:尚雲祥、韓伯言、韓瑜的人生故事
凸顯百年武人命運
講述形意拳一門三代——尚雲祥、韓伯言、韓瑜在各自時代的遭遇,凸顯百年武人命運。
首次披露尚門韓傳形意拳心法和“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喜峯口之戰刀法。
韓瑜:形意拳大師尚雲祥再傳弟子,爲現在山東形意拳代表人物。其祖父韓伯言爲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山東形意拳代表人物。尚雲祥晚年弟子中的“大師兄”,亦爲《逝去的武林》講述者李仲軒的師兄。
......
《逝去的武林》
上世紀初,列強環伺,爲解救民族危機,國人形成了尚武之風,武術被稱爲“國術”,中華武學呈現出一個高峯,尤以形意拳一門風光無限,代表了武術實戰的最高水平。
李仲軒先生以七十餘年武學實踐,講述他所師承的民國年間三位形意拳大師:唐維祿、尚雲祥和薛顛的言行、造詣,以及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武林中人的生活實情、習武者特有的思維意識和爲我中華所獨有的身體訓練法門。祕傳與絕技之外,更有生活理念、生命感悟的餘音。
李仲軒(1915~2004) 名軏,字仲軒,天津寧河縣人。師從形意拳三位大師唐維祿、尚雲祥、薛顛,武林名號“二先生”。其父系和母系均爲京津地區的官宦大家族。34歲自武林退隱,後在北京西單一家電器商店值夜爲生。因遵守師父尚雲祥的規定,一生未收徒弟。晚年在《武魂》雜誌上發表系列文章,作爲“中華武學巔峯時期的最後一位見證者”,披露了珍貴的史料和拳理。
《高術莫用》
《高術莫用》是《逝去的武林》續篇。由“家世”和“武學”兩部分組成。
前者由武學大家李仲軒(1915~2004)的後輩講述自鴉片戰爭至今,李仲軒的父系和母系家族成員在歷史大變遷中的個人命運,以及他們眼中李仲軒的性格愛好和生活細節。凸顯了一支百年世系的血脈和文化傳承。
後者是象形術探佚。象形術是民國武術頂尖高手薛顛的傳世之作,已經湮滅半個世紀之久。李仲軒生前的最後歲月便是講解象形術。本書根據薛顛《象形拳真詮》和李仲軒口傳,對象形術進行了完整的闡釋和解析。
李仲軒(1915~2004) 名軏,字仲軒,天津寧河縣人。師從形意拳三位大師唐維祿、尚雲祥、薛顛,武林名號“二先生”。其父系和母系均爲京津地區的官宦大家族。34歲自武林退隱,後在北京西單一家電器商店值夜爲生。因遵守師父尚雲祥的規定,一生未收徒弟。晚年在《武魂》雜誌上發表系列文章,作爲“中華武學巔峯時期的最後一位見證者”,披露了珍貴的史料和拳理。
《武人琴音》
講述形意拳一門三代——尚雲祥、韓伯言、韓瑜在各自時代的遭遇,凸顯百年武人命運。
首次披露尚門韓傳形意拳心法和“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喜峯口之戰刀法。
韓瑜:形意拳大師尚雲祥再傳弟子,爲現在山東形意拳代表人物。其祖父韓伯言爲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山東形意拳代表人物。尚雲祥晚年弟子中的“大師兄”,亦爲《逝去的武林》講述者李仲軒的師兄。
《逝去的武林》
徐皓峯
1973年生。導演,作家。
獲獎電影作品:
《一代宗師》獲第 33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師父》獲第 52 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第 23 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刀背藏身》獲第 41 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
獲獎文學作品:
《師父》獲《人民文學》年度短篇小說金獎
《大地雙心》入選 2019 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榜
《詩眼倦天涯》入選 2019 收穫文學排行榜·中篇小說榜
《高術莫用》
李幗忠:
職業爲醫生。形意拳名宿李仲軒的侄女,增協助父親整理天津李氏王氏家族史料。
其父爲李仲軒兄長李轅(字捷軒),天津寧河縣文史所榮譽研究員。
徐駿峯:
自由寫作者。曾爲報社記者和雜誌撰稿人。李幗忠次子,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和兄長徐皓峯追隨李仲軒先生一個時期。
愛德華·納爾遜(Edward Nelson)是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貨幣事務部門的經濟學家,他是美國數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的教授。他以數學物理和數理邏輯方面的工作而聞名。在數理邏輯中,他指出因其內集論以及對超精細化和算術一致性的觀點。在數學哲學中,他提倡形式主義的觀點,而不是柏拉圖主義或直覺主義。
《武人琴音》
徐皓峯
1973年生。導演,作家。
獲獎電影作品:
《一代宗師》獲第 33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師父》獲第 52 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第 23 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刀背藏身》獲第 41 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
獲獎文學作品:
《師父》獲《人民文學》年度短篇小說金獎
《大地雙心》入選 2019 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榜
《詩眼倦天涯》入選 2019 收穫文學排行榜·中篇小說榜
徐駿峯
自由寫作者。
曾爲報社記者和雜忠撰稿人李幗忠次子,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和兄長徐皓峯追隨李仲軒先生一個時期。
《逝去的武林》
前言
賣衣買刀 徐皓峯/ 1
第一編 李仲軒自傳
榮辱悲歡事勿追/ 3
第二編 唐門憶舊
丈夫立身當如此/ 33
乃知兵者是兇器/ 46
五臺雨雪恨難消/ 57
總爲從前作詩苦/ 74
別來幾春未還家/ 91
第三編 尚門憶舊
入門且一笑/ 105
師是平淡人/ 117
把臂話山河/ 130
使我自驚惕/ 141
功成無所用/ 151
這般清滋味/ 162
曹溪一句亡/ 170
雕蟲喪天真/ 179
殺人如剪草/ 185
大道如青天/ 201
長劍掛空壁/ 207
我與日月同/ 220
掩淚悲千古/ 234
......
《高術莫用》
前言
貞觀二年 停祭周公 徐皓峯 / 1
上編:李仲軒家世
一、王鷹憶舊
我的爺爺 / 5
我的父親 / 18
我和李仲軒 / 39
二、李幗忠憶舊
王門女子 / 61
掌門人 / 83
李家與李仲軒 / 102
下編:象形術探佚
一、拳理
師承淵源 武藝道藝 / 131
九要八論 活子活午 / 170
樁法入道 抻筋拔骨 / 196
三步調息 點睛修心 / 213
六書能戰 八性傷敵 / 251
寸踐弓八 三角縱跳 / 275
五法用中 八象合卦 / 297
二、五法
無極轉太極 / 313
飛法 / 318
雲法 / 334
搖法 / 347晃法 / 355
旋法 / 371
五法合五行 / 386
三、八象
八卦先後天 / 407
龍象 / 418
虎象 / 437
馬象 / 451
牛象 / 460
象象 / 473
獅象 / 487
熊象 / 501
猿象 / 513
後記 單鋒劍 徐皓峯 / 529
《武人琴音》
前言
中華無跪禮 徐皓峯 / 1
一、稱門
泰山師兄 / 3
身上漂亮 / 8
二、爲人
萬事不入 / 15
離家擒寇夜返還 / 21
修得門窗接天碧 / 33
棄家輕易歸時痛 / 43
誠懇即神靈 / 51
三、處世
古聲淡無味 不稱今人情 / 63
爲我一揮手 如臨萬壑鬆 / 72
埋琴三千里 棄書五十年 / 81
絕句吟可唱 此身亦可老 / 91
琴歌不自愛 受貶無人聽 / 106
以心洗流水 秋雲暗幾重 / 127
師友凋零盡 一哭守孤城 / 140
四、應驗
正本清源待後生 / 167
一入江湖兵刃冷 / 200
好把舊書都讀過 / 226
(尚門韓系形意點睛錄)
1)腰長一掌 / 226
2)撈是鷹捉 / 229
3)扭轉成樁 / 231
4)崩拳胯打 / 232
5)推手僵局 / 233
6)抖杆成拳 / 235
7)顧法“之”字 / 236
8)洞在胸前 / 236
9)行似槐蟲 / 238
10) 足踢貓展 / 240
11) 以腕爲手 / 241
12) 龍虎相交 / 243
13) 抱頭回身 / 247
14) 炮拳猴相 / 250
15) 小鬼扯鑽 / 252
16) 葫蘆彎走 / 253
17) 鼉形問路 / 254
18) 橫拳不發 / 257
19) 內揉五臟 / 258
五、造物
( 喜峯口大刀術 )/ 277
後記:退身家史 徐皓峯 / 291
樑文道:
一、真正的武林是什麼樣的
小時候看武俠小說、武俠電影,看到那些人飛來飛去,你總相信這些是真的。其實你是看不到,但你真相信古代有人能夠隔空點穴,一跳跳上幾層樓。到長大了之後,你就發現,這些原來都是傳說。
今天在國際的打武的那種武壇上面,中國武術的名聲並不是太好。很多老外覺得,中國功夫是很有名,也都很想學,但是覺得它好像在實戰的用途上反而不如泰拳,在很多自由搏擊、綜合格鬥的擂臺上面,中國只有散打打得比較好。其它的很多傳統武術,都淪爲一種表演的套路,只適合在體育競賽裏面,每人輪流出來耍一耍罷了。
但是我們中國的武林,過去真的就是那麼不濟嗎?還是說那些好東西都已經逝去了呢?今天給大家介紹這本書《逝去的武林》,在今年出來的時候很轟動。幾年前,它在網上已經連載過一些片斷,就已經很惹人注意了。
這本書的主體內容是李仲軒老人口述和寫的。李仲軒是誰呢?之前,他是北京西單的一個電器商店看門的。但是,在他34歲武林退隱以前,江湖人卻稱他作“二先生”,他是一個形意拳大師。到了晚年,前幾年的時候,他開始在報上或者在網絡上面寫點東西,說點話,大家就一下子瘋狂了。爲什麼呢?就從他的文章、口述裏面,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過去的中國武林,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徒弟厲害,師傅更厲害。
李仲軒打的這一路形意拳,也是有師承的,他的幾個師傅都很厲害。他第一個老師,就是清末明初當時非常有名的一個拳師叫唐維祿。唐維祿有多厲害呢?我們看看他的徒弟就知道了。
唐維祿有個徒弟叫丁志濤,號稱“津東大俠”。天津東邊兩個村子有一回爭水,馬上就要演成全武行了,結果這津東大俠聽了就去調解。他去調解,動手的人過來,他一發勁,打的那個人直愣愣站住,幾秒鐘都擡不起腳。這是怎麼個功夫?這就是形意拳的劈拳境,一掌兜下去,能把人就釘在地上。然後,他還連續釘了十幾個人,大家全傻了,結果這本來的流血事件就被搞定了,擺平了。
徒弟已經如此,大家可以想像,這師傅又是怎麼樣?這個唐維祿是挺好的一個老人家,他的徒弟們很尊重他,但是有時候練武的時候也要逗着玩。怎麼逗着玩呢?他說這個唐維祿老師喜歡穿白馬褂。有一天他拿了碗炸醬麪,一邊吃一邊給徒弟們講拳。他們幾個徒弟很調皮,一擁而上就要撞老師,想用他手裏那個炸醬麪淋到他白袍上,弄髒他。結果老師很厲害,怎麼樣?他沒有用手,手照樣拿着面,也沒有用腳,就只是走了一圈,結果一幫徒弟都撂倒在地上。這又是爲什麼?這是形意拳的肩打、胯打、臀打,這種打法就是身體扭一扭,不是像出拳似的打出去,他是擺胯、塗肩、耍屁股,是很難看。但是這麼打,卻如蜻蜓點水,一閃一閃。
就是你看這個形意拳頭能夠達到這樣的一個程度,用身體的晃動,就能夠繞倒對手。所以聽起來就覺得非常神奇。
......
《逝去的武林》
前言
賣衣買刀
《路加福音》的“錢囊、口袋、刀”章節,被捕前夕,耶穌囑咐門徒賣衣買刀。五世紀,中東地區的教父將此言解釋成棄世求道,衣服是俗世,刀是修行,一個換一個。
放棄生活的教父們都是生活的高手,情智高,妙語連珠,並有傳播網,將自己的逸事流傳大衆。他們有鄰居有客人,說:“待客人如待耶穌,會與鄰人相處,便會與上帝相處。”
賣衣買刀的實情,不是舍衣得刀,而是衣服裏藏把刀。
教父是待在家裏的人,憑個人魅力重建身邊世俗。後來,教父的家被教堂取代,教父被神父牧師取代。教父型的人在東方更爲悠長,在日本是茶道師,在我小時候,是衚衕裏的每一位老人。
“人老了,俗氣就少了。”是老人們聊天的話,沾沾自喜。那時的老頭、老太太長得真好看。
我姥爺李捷軒,舊式的書呆子,不問世事家事,不見得不明白。他有一個自己的尊嚴體系,每年有幾個固定看他一次的人,無禮物,不說什麼話,一小時便走,真是來“看”人。
他們是他幫過的人,不讓帶禮物,不讓說感謝話,也不陪說話,因爲幫忙時並不想做朋友。他們也適應,年年不落地來,表明不忘恩就好。
姥爺的弟弟李仲軒,家人叫二姥爺,天生有人緣,配得上“和顏悅色”幾字——這樣的人好找。他有幾次突然遷居,我憑個大概地址,附近一問“有沒有一個特和氣的李老頭?”便找到了他。
我爺爺十三歲做店鋪學徒,兩月一次化裝成菜農,揹筐上火車,筐裏藏銀元,走漏消息,隨時死。少年曆險的好處,是老了反應快,爺爺八十歲仍眼有銳光,洗臉吃飯的動作貓走路一樣柔軟。
二姥爺的和顏悅色下,藏着歷險者痕跡,我童年時便對此好奇。因爲姥爺的家教,我四歲會講半本《兒女英雄傳》,小孩見了自己好奇的人,總是興奮,一次他午睡,我闖進去,說不出自己好奇什麼,就給他講那半本書了。
他靠上被子垛,看着我,時而搭上句話。我聲音很大,時間很長,以致一位姨媽趕來把我抱走。此事在家裏成了個多年談資,我小時候很鬧,家人說只有二姥爺能應付我。他沒被吵,睜着眼睛、嘴裏有話地睡覺。
家人知他習性,下棋也能睡覺。他來姥爺家,累了,但不是睡覺時間不往牀上躺,便跟姥爺下棋,姥爺見他肩窩一鬆,便是睡着了,但手上落子不停,正常輸贏。
不知道他是時睡時醒,還是分神了,一嘛——長大後,知道這本領的寶貴,可惜學不會,但在囚犯和樂手身上見過,偶爾一現。險境裏出來的本領,是體能不衰,窘境裏出來的本領,是一心二用。
他一生窘境。
.......
《高術莫用》
《高術莫用》後記
單鋒劍
上世紀 , 武打片在三十年代被國民黨禁了,武俠小說在五十年代是毒草。大陸八十年代的武術熱,晚於香港二十年,來於電影《少林寺》的催化,基礎是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街頭械鬥。
六十年代末“每條衚衕都死人”的暴烈不長,八十年代街頭少見死人,多是頭破血流。
那時自行車是奢侈品,遇上過幾次一腦門血的人排隊上公共汽車,他們不加塞,也沒人給他們讓座。那時的人如野生動物般可以自愈,不去醫院,坐車回家。
六七十年代的經典械鬥兵器是鐵杴,剷煤剷土磨得銳如刀刃,利於羣毆。八十年代經典是單鋒劍,單鋒劍就是劍形匕首,三五人衝突用,社會風氣好了許多。
單鋒劍只開一邊刃,另一邊留着不開,等於刀背,劍成刀用。清朝腰刀也會在刀背頂端開刃,稱爲反刃,刀頭成了劍尖,刀成劍用。
一道刃上取捨,就混了刀劍的身。
單鋒劍反手持,貼在小臂下,具隱蔽性,利於偷襲。我的初中,大門向北開,京城老話說是出流氓的風水。一日中午,校門口聚滿人,看兩人打架。他倆總不打,人越聚越多,忽然退潮般散開,一人亮了刀。
亮得不帥,一掏刀就掉在了地上,拾起來假追幾步,見敵方逃了,自己也走了。我們事後分析,估計他是故意失手,爲人都看見,驚走了人,他就得勝了。
那刀是單鋒劍。求勝,而不是弄死誰——這種風度是哪來的?《岳飛傳》寫金宋之戰,兵馬千萬廢棄不用,兩軍各派一將單挑,敗了就掛免戰牌,難有戰役。
以爲《岳飛傳》瞎說,那是動物世界的事,獅羣、狼羣、猴羣裏爭王,都是單挑,沒有伸援手的。
後讀書看到人間有過,遠在周朝,諸侯間大軍對壘如體育比賽,各出幾輛戰車打打,有了勝負就談判了。到秦始皇,徹底沒了這事,打仗就是一擁而上。
民間保持着周風,清末土匪還這樣,一個人上山,單挑土匪頭子,勝了山寨就是他的,土匪頭子自己下山。京津混混也這樣,老混混捱了打,就讓出自己的街。
我一直好奇這種古法是如何傳承下來,土匪、混混在五十年代都剿滅了,事隔三十年,八十年代學生聚衆打架,來很多人,結果往往單挑??教給學生們的?一本《岳飛傳》,引發了年輕人基因裏周朝意識的復甦?
是六十年代末京城外的軍隊大院子弟教的,他們跟敵人學的。他們的敵人是城區裏的頑主,頑主是新生的混混,有了新名。五十年代老混混被剿滅,混混畢竟是清朝既有的階層,遺風強烈,隔了十年,還能學到。
晚清混混打架,不能進人家門。躲到家裏就安全了,進屋打人者沒品格,因爲驚擾了別人父母子妻。再大的仇,也不能砸別人家,砸了要捱罵——這種老規矩,六十年代末的頑主保持着,暴力是有底線的。
那時的壞人有規矩,破了下限,看着心裏彆扭,要主持公道。
大院子弟從小上蘇聯式幼兒園、內部中小學 , 看內部放映的外國電影,本應洋範兒,卻嚴重痞氣,滿口髒話。都因爲跟頑主打架,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往往是我們的敵人。
晚清京津的混混基本沒了髒話,裝得跟賬房先生似的,半文化人半商人的做派,小混混才罵人,髒話多的是腳行車伕,幹活累,喜歡罵。頑主沒有混混的口德,因爲他們多是在新時代落魄的小手工藝者的後代,父輩心理不平衡,喜歡罵,從小學的。
大院子弟生活優越,當時髦來學罵,語氣和神態都經過揣摩,一見面甩一句利索的髒話,覺得帥。如小孩學結巴,學了就難改口,至今喜歡。
亮刀,嚇走人,就完事了。單鋒劍在晚清街頭便有,鬥毆以不死人爲原則,所以會有單鋒劍,以不開刃的一面應敵,急了才刃向外。
單鋒,是給人活命。
......
《武人琴音》
前言
中華無跪禮
“豪”原本不是好詞,不受家鄉父老管束的人爲豪,豪賈——不守規矩的商人,豪傑——率衆鬧事者,豪俠——被驅逐的個人暴力者。
大亂之時,豪俠遍地,改朝換代後,成了時代新貴,頑劣子弟——豪俠——新生貴族,身份轉換如水態三變。劉邦是個豪俠,帶着一幫豪俠建立漢朝,漢朝初期是文化災難。
另有一種俠,受人稱道,民間記憶裏,有貴族特徵,不是草莽。他們就是貴族,朝廷上失敗而流亡民間。因爲有文化有手段,試圖暗中掌控一個地方,懲惡除兇,爲了奪權,間接主持了正義。
他們神龍見首不見尾,做一事便消失了,說明試驗沒成功,又去了他方。試驗成了,就定居下來,隱跡藏形,轉成了鄉紳。
前兩種俠,一旦成事,便脫離大衆。不離大衆的是第三類——拳師。傳統中國不是法律懲罰型社會,是人情仲裁型社會,有了糾紛,不找官府,找行業外的第三方。
既然不是業內人士,不懂行怎麼辦?以人之常情評判就可以了,不是審理過程的是非曲直,仲裁的是結果,以誰也別太吃虧爲標準。況且找仲裁人之前,矛盾雙方往往已想好了退讓的程度,借仲裁人的口來確定。
清朝承擔仲裁的是走不上仕途的老秀才、告老還鄉的老官員、鏢局的老鏢師。科舉廢除、滿清推翻,老秀才老官員都不名譽了,鏢局業、保鏢護院業倒閉。火車運輸量大、安全,擠垮了鏢局。清末民初之際,官員普遍調用國家士兵給家裏站崗,不再聘私人,保鏢護院業失去了大宗僱主。
上世紀一十年代,北洋政府做現代化改革,不願社會動盪,想延續仲裁階層,選中了失業的武人,出錢出房,成立武術協會,實則是仲裁機構。
二十年代南京政府將武人收編到學校,成了西化教師。但社會需要仲裁,幫會頂了上來,杜月笙每天做的事是“茶敘”,一天趕六七場談判,當仲裁人。三十年代的幫會已不太像幫會。
民間自發地形成仲裁階層,證明北洋政府有遠見,可惜是幫會做了武人的事,先天有問題,還需要時間轉化。但歷史沒給時間,中日戰爭一爆發,社會結構全亂。
戰爭結束後,是一個既沒有形成法律又失去人情的局面。人心紊亂,武人的傳統形象被信任,再次充當起仲裁角色。
因爲南京政府不再撥款,專業武術學校——國術館倒閉,武人多在普通中小學當外聘體育教師,回到家,義務負責附近的糾紛,不關家門,誰都可以推門而入。
八十年代北京天津還有此遺風,衚衕裏搬來個會武術的老頭,有事都找他。武人文相,因爲大部分時間不是處理武林糾紛,是處理民事糾紛,帶職業特徵,笑眼眯眯,見了他的臉,人就消了三分火氣。
武人的特徵是“練拳的規矩大,見面就磕頭”,在日漸西化的社會,武人之間保持着清朝禮節。
中華無跪禮,跪模仿的是唐宋的席地而坐。本是膝蓋向前地跪坐,不是下跪。
坐着,上身伏一下爲行禮,來客身份高,就伏得深,頭部碰到席面。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晚春》開篇,大拍特拍日本人家庭聚會的坐禮,一番唐宋風情。
明朝流行了桌椅,不再席地而坐,日常生活裏沒有下跪的事。祭孔子的時候下跪,也不是發明了跪禮,是模仿唐宋祭孔時席地而坐的舊貌。明朝人站成了習慣,站一會兒,席地坐一會兒,出現了“下跪”這個怪相。
下跪是祭孔時纔有的事,明朝百姓向官員下跪,當官的不敢受,一定要跳開——下跪的用意是,我拿你當孔夫子尊重,你不能不主持公道。
下跪者不卑賤,受跪者忐忑,這是百姓的反抗方式。一旦出現了百姓下跪的事件,監察機構要覈查這官員,當官的不敢讓百姓跪。
清朝皇帝要享受孔子待遇,纔出現官員跪成一片的事。不能光官跪,官員要求百姓跪,朝廷的怪象轉到了民間。下跪畢竟不合禮法,於是從朝廷到民間開了許多不跪的活口。
秀才見官不跪,上歲數的人見官不跪。官員都是讀書人選上來的,清朝皇帝聘皇子的教書先生時,要向孔子像、教書先生下跪,等於還了讀書人的跪。跪是不明不白的事,攔跪成了禮節,攔着不讓跪,是尊重的表示。
老舍話劇《茶館》寫晚清,人跟人見面相互攔,誰也不真跪,單腿跪的都沒有。因爲中華本無跪禮,人人彆扭,相互配合着給取消了。
民國武人是明朝軍官的後系,明朝滅亡後潛伏民間,一直要反清復明,所以保持明朝軍禮,晚輩向長輩行禮,是軍隊下級向上級行禮的翻版。軍人身有甲、頭有盔,鞠躬、下跪、磕頭都不方便,一般是兩手在胸前抱拳,頭向手俯一下,緊急時上半身也不動,作個手勢就行了。
承襲軍人禮節的武人也禮節簡單,不料民國社會普遍廢除了跪禮,武人卻行起了跪禮。
保留着舊社會標誌,因爲新時代有業務。武人行跪禮,如同秀才留辮子,民國時,許多前清老秀才的經濟收入,是給人在葬禮上題字,兒女再新潮,葬父母時就古老了,題字者留着辮子,纔對得起父母,剪了辮子的老秀才沒人請。
武人間彼此行跪禮,是給外人看的,形象傳統,纔好當仲裁人。舊時代遺蹟,反而在新社會有信服力。
從武人看世道,百年求新,已不好改口,心裏有着被新辜負的苦。
2014 年 2 月
《武人琴音》後記
退身家史
侯孝賢愛在自己電影里加上個幫會人物,《悲情城市》寫黑幫家族,侯版《教父》。他的觀念是,傳統社會的男性符號系統破壞了,幫會殘存點,所以值得一拍。
傳統社會的男性系統,由國家祭祀、民間祠堂、忠烈堂、賢人墓構成。男性符號紊亂的時期,往往生亂,改朝換代都是從祭祀荒廢開始。
武俠小說屬於男性符號,神話武功,但不神話個人暴力,《史記》和《唐傳奇》的刺客多是失敗者。對“個人才智”也不認可,最高智商的諸葛亮、龐統都是倒黴蛋。有家族依託的人才能成爲最終勝利者,《三國演義》有各路奇才,最後勝的是司馬家族。
中國的男性符號有家族化特徵,武俠背後是族譜,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金庸《射鵰英雄傳》、古龍《七種武器》都是族譜式寫作。寫武俠,便是寫家史。
寫武俠,同時做紀實文學,已七八年了,因我大學受的訓練是,有體驗纔有資格寫作。以靈氣彌補功力不足,比拼奇思妙想的形式感,在同學裏有人氣,受老師打擊。我已人到中年,過年看望老師,還被提醒“別太相信靈感。要啃下一個時代”。
我下功夫的是民國武林,民國武術界和武俠小說的成長是同步的,武林不在山野而在都市,高手首先是城裏人。國術館按照西方中學模式辦,中國自己的制度體系——武士會,按照商會、行會規則辦。
現今的高手都是業餘愛好者,因爲沒了武人階層,拳術不是職業。武術世家的後人彼此見面,纔有機會來點祖輩風範。
民國武俠小說作家平江不肖生本身習武,他的遺憾是一輩子文筆不好,對自己的文學水平絕望了。宮白羽文筆好,迫於生計寫武俠小說,斷了文學家的夢,屢次表示此生遺憾了。
老一代遺憾在文學,我們一代遺憾在文化。
人到中年,不敢想未來,因吃過暢想未來的苦。也不敢迷古典,孔子推崇商朝禮樂,聽到商朝後裔宋國在搞復原,說,還不如讓商朝禮樂徹底絕了,起碼不誤導後人。
傳統一斷便沒法復原,沒了,也比走樣好。與其按樓市股市的模式重塑武林,讓其成爲一個賺錢機構或政績裝飾,不如讓其滅亡,後人還會緬懷。
我們真的沒法給後人留下古典,任其滅絕乾淨,就功德無量。我們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對現代化失望對傳統隔閡,人生的出口是做做家史,講講爺爺一輩人。
2014 年 2 月 25 日
......
臺北方**[0946***981]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高雄李**[0966***580]
7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桃園趙**[0986***395]
7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中吳**[0946***202]
12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桃園柳**[0918***675]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北黃**[0951***864]
2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竹朱**[0960***415]
20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竹鍾**[0933***495]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嘉義鄭**[0968***265]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北錢**[0946***200]
2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桃園黃**[0956***272]
20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高雄張**[0920***399]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北錢**[0966***916]
12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南陳**[0920***964]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南王**[0932***418]
12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嘉義孫**[0960***938]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南謝**[0932***281]
2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基隆朱**[0998***925]
2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高雄劉**[0988***392]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中錢**[0988***821]
半小時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北黃**[0932***434]
20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南仲**[0998***393]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北朱**[0946***530]
12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高雄楊**[0968***536]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北趙**[0986***145]
2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桃園劉**[0932***592]
7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竹李**[0938***650]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中仲**[0951***810]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中仲**[0932***109]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基隆楊**[0978***693]
11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北錢**[0920***157]
7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高雄方**[0966***631]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北仲**[0978***233]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北仲**[0933***363]
1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北符**[0951***218]
2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中李**[0998***241]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竹符**[0988***612]
半小時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基隆鄭**[0933***591]
11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竹楊**[0956***440]
2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桃園李**[0956***567]
7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南錢**[0938***579]
半小時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竹鍾**[0951***536]
1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嘉義劉**[0968***180]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北朱**[0986***553]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基隆謝**[0956***810]
20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中符**[0986***516]
7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嘉義朱**[0956***525]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竹劉**[0988***341]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臺北朱**[0918***277]
4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新北符**[0988***504]
5分鐘前2024新書推薦【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 高術莫用】三部曲十週年紀念版
NT$1299
本草綱目五色蔬果對症速查全書+中國地道食材速查圖鑑+本草綱目中藥蔬果養生速查全書(全三冊)
NT$1195
呼吸法門精要+太極拳與靜坐 南懷瑾2冊
NT$1490
馬國興釋讀:渾元劍經+陳氏太極老譜講義(全兩冊)
NT$2550
【科學與藝術的脊椎矯正】(贈送62集美式整脊正骨視頻教程)
NT$1350
《八段錦研究與實踐:導引功法研究及八段進階訓練法》+《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六字訣》【2冊】
NT$1769
頌壽:壽親養老新書
NT$1650
千峰老人全集+千峰養生集萃(全三冊)【套裝5冊】
NT$1378
羅大倫女性養生三法寶:不生氣,不虧血,不受寒(全兩冊)
NT$1250
祛濕+虛胖+抗炎(套裝共3冊):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手冊
NT$1720
脂肪革命 高脂低碳 科學生酮+超級燃料 好脂肪與壞脂肪(全兩冊)
NT$1650
遵生八箋(上下全套2冊) 精裝繁體豎版
NT$1312
茶包小偏方,喝出大健康(全二冊)全新修訂典藏版
NT$1630
羅大倫博士養生系列套裝(全5冊)
NT$1200
八部金剛功八部長壽功+視頻教程(發U盤)
NT$5000
中國營養科學全書 第2版(2冊)
NT$1500
《中华药酒配制精讲》+《中华药酒配方大全》+《养生特效药酒全书》3冊套裝
NT$1620
陳允斌二十四節氣順時飲食法: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全四本)
NT$1530
陳允斌教你吃出健康:回家吃飯的智慧(全三冊)
NT$1285
圖解楊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全兩冊,視頻學習版)
NT$1550
【太極往事】——晚清以來太極拳傳承系譜
NT$3000
太極拳靜思錄—【述真篇】+【躬行篇】+【承道篇】+【誠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