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被遺忘的大屠殺和一個執意銘記的女人!
一本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回憶錄!
由張純如的母親娓娓道來!
為讀者揭示這位知名作家和歷史學者的一生!
2012年美國亞太圖書協會文學獎!
張盈盈,張純如的母親,寫下了這本《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為讀者細膩地呈現了女兒的生平。
——吉姆-里爾,PBS新聞一小時節目主持人
“送給被悲劇奪走生命的孩子的一曲動人輓歌。一本勇敢、嚴肅的書,一本獻給勇敢而嚴肅的女兒的珍貴的回憶錄。”
——西蒙-溫徹斯特,《李約瑟傳:一個熱愛中國的人》和《教授與瘋子》的作者
“讀完這本書,你便會知道,張純如是一個多麼英勇無畏的女人。”
——詹姆斯-布萊德利,《父輩的旗幟》、《空戰英豪》及《帝國的詛咒》的作者
“這本勇敢的回憶錄令我們共同對一個生命加以讚頌,感覺到她宛如再世。充滿勇氣與信念,充滿活力。”
——理查德-羅德斯,《原子彈秘史》(獲普利策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和美國書評人協會獎)和《暗日:氫彈問世記》(獲普利策獎提名)的作者
“這是我在過去十年裡讀過的動人、有力量的一本書。我通宵達旦地讀,沒有辦法停下來。它寫的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女子——她的傳奇仍在繼續,但它同時又是一對母女令人心碎的愛的故事。看過媒體上諸多聳人聽聞的猜測,讀到事實的真相令人震驚。這本書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重要的啟示。”
——蔡美兒,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虎媽戰歌》的作者
勇氣鑄就堅實之作:《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並不是悲傷的故事,而是對她那非凡人生的讚歌。
——《華爾街日報》
張盈盈完成了她決意去做的事。張純如將永遠被人們銘記。
華裔作家張純如於1997年出版的非文學暢銷書《南京大屠殺》躋身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冠軍。 2004年,張純如開槍自殺。從2007年起,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耗費六年時間寫成這本回憶錄,細膩地為讀者呈現了女兒36年的人生:張純如童年時自辦的報紙,她早年作為新聞記者的經歷,一名年輕歷史學者的冉冉升起,與兒子的自閉症作鬥爭的歷程,以及悲劇性的自殺。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一書充分證明,張純如確為她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同時,這本書也展現了母女之間深切美麗的愛與疼痛。
張盈盈是張純如的母親。她在哈佛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後,曾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擔任微生物學研究副教授。她的丈夫張紹進也在該校任物理學教授。張盈盈目前住在加州聖何塞,是張純如紀念基金的董事會成員。
序
前言
第一章 震驚
第二章 出生
第三章 童年
第四章 激情初現
第五章 中學時代
第六章 出類拔萃
第七章 初出茅廬
第八章 22歲:從頭開始
第九章 一個年輕作家的奮鬥
第十章 改變一生的照片
第十一章 生物鐘
第十二章 突破
第十三章 克服障礙
第十四章 變成了名人
第十五章 過山車式的生活
第十六章 美國華人
第十七章 孩子和電影
第十八章 新書與新生命
第十九章 崩潰
第二十章 不期而至的死亡
尾聲
補充說明
註釋和引文出處
附錄
獻給張純如的書
致謝
“個體的力量”。這是張純如的人生信條。在她流星般絢爛的一生中,借助自己 一絲不苟的作品和跨越美國東西海岸進行的數百次演講,張純如也常常與她的聽眾和崇拜者分享這一信條。
出於這一原因,張純如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她的使命中去,這個信奉“個體的力量” 的孤獨行者,將其全部精力和所有清醒的時間都用於思考、籌劃、推動、抗爭和評估中去,周而復始,只為改變現狀。
張純如也是個優秀的團隊成員。自從她走進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1994年12月在庫比蒂諾社區中心召開的那次國際會議,幾年中,這個很多人已經在紀錄片《張純如:南京大屠殺》中見過的梳著馬尾辮、窈窕美麗的年輕女性,一直與我們(史維會積極的成員)保持著密切聯繫。她與我們分享她一絲不苟地收集、整理和研究的歷史事實,參加在美國和加拿大舉行的相關學術活動。不管是身在家中還是在飛機場旁邊的某個旅館酒店裡,每當我們想要與她聯繫,她從不令人失望。通話時, 她記下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電話里傳來的鍵盤敲擊的清脆聲響直至今日仍迴旋在我 的記憶中。在絕大多數美國人還不知“互聯網”為何物時,她就已經向許多人發送了成千上萬封電子郵件,這使她成為一名當之無愧的傳播者和“網絡鬥士”。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源自張純如母親的電子郵件檔案。作為一名優秀、嚴謹的學者,張 純如的母親多年以來一直保存著這些郵件。
張純如經歷了從一個羞澀少女到一顆耀目明星的轉變。在因《南京大屠殺》一 書成為暢銷書作家之後,張純如迅速從一個學究式的記者轉型為一名秀的公共演說家。她的書揭露了1937年到1938年日本人在8週的時間裡對數万名中國平民進行的史無前例的血腥屠殺。在失守的古都南京,這些人姦淫婦女,燒殺擄掠。張純如成名後,即便是在周末復興會(Renaissance Weekend)這樣的場合,美國總統和夫人在場的情況下,她依然可以慷慨陳詞。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殺》剛出版時,張純如通常要花一整天時間準備15到20分鐘的演講。但一年後,在美國國家公共廣播公司(PBS)《新聞一小時》節目的直播現場,同日本駐美國大使齊藤邦彥(Kunihiko Saito)進行公開辯論時,她只用了不到30秒的時間便將對方駁得啞口無言。
我想傳達給所有日本右翼分子一個信息:“張純如既不是中國政府特工,也不是美國間諜,與你們的荒謬指控相反,她只不過是一個呼籲改變的使者。”
張純如是一個全面的人權鬥士。儘管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是她出眾的作品,但張純如對其他問題也滿懷激情,不折不撓為之奮鬥——諸如替那些二戰日本帝國主義戰爭機器的受害者和死難者討回公道。張純如堅定地捍衛人權和公民權利,無論事件發生在美國還是其他國家。
例如,當“9·11”恐怖襲擊發生後,喬治·布什發動了針對伊拉克的不義之戰,在美國境內大範圍出現的針對穆斯林的惡意攻擊曾令張純如極度不安。她和猶太及阿拉伯人權活動家一道出席電視台舉辦的公開論壇,表達自己對此事的憂慮,儘管當時她非常忙,一邊要為自己的書做大量的資料收集工作,一方面還要應付不計其數的大學和全國性電視台、廣播電台演講活動。當她討論歷史是如何令人悲哀地一次次重複時——過去是對愛爾蘭、猶太和華人移民的歧視,然後是對美籍日裔的非法拘禁,現在又是對少數族裔的惡性襲擊——張純如臉上凝重的表情反映出她內心對那些種族歧視和種族敵意受害者的深切同情。
她的言語發自內心,袒露靈魂。張純如的寫作風格激怒了一些人,他們批評她是一個帶有偏見、充滿憤怒的歷史研究者。沒錯,出自張純如筆下的字句,彷若她曾身臨其境,與受害者一道經受折磨、面對厄運。張純如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直忠於歷史事實,但她的敘述方式非常戲劇化,有時甚至是令人不悅的,這使得一些人寧願拒絕而不肯接受在某種特定情況下人性居然可以變得如此邪惡的現實。
張純如一直是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出於人性,我們都可能被權力、財富和名望所侵蝕。然而,張純如從未讓身外之名掩蓋了她親切如鄰家女孩的本性。在她過世幾年後,她的讀者——絕大多數是陌生人——仍在談起他們收到的來自張純如的電子郵件和電話,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許多高中生和大學生被來自張純如的信件而啟發。一些同輩作家,包括某些知名暢銷書作家,也對張純如給予他們的慷慨幫助——無論是撰寫書評還是協助作品出版——表示了感激之情。
張純如也曾面對恐懼!她的崇拜者讚許她為無畏的鬥士。但這只是部分真相。張純如是一名鬥士。這毋庸置疑。但她越來越擔心,自己和家人會受到歷史否定主義者的不可預見的傷害。然而,張純如從未讓恐懼戰勝自己追求公正的決心。這名年輕的女性像勇敢的戰士那樣,鼓起後的勇氣,毅然向前衝鋒。
這是一本見解深刻的書。一位富有愛心的母親以她的視角記述了張純如的人生,事業,喜怒哀樂,對生活和文學的熱愛,以及其生命後一段旅程中與抑鬱症的抗爭。讀者可以從中了解許多不為人知的事實,看到一個來自中西部小鎮的女孩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起伏,終於成為美國現代文學界的一顆明星。正如張純如所堅信的“人人皆有可能”,我們應當也必須追隨她的腳步,追求卓越。
這本書對公眾富有啟迪意義。儘管對精神疾病的討論仍屬禁忌話題,通過對張純如生命後一段時光中經歷的抑鬱和精神崩潰的敘述,張盈盈忍痛逐日乃至於逐小時地記下了每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這使得讀者可以了解到,一個看起來積極外向、無所不能的健康女性在精神上可能遭受什麼樣的折磨。張盈盈細緻地記錄了張純如的病情發展過程,以及家人應付這一艱難處境時的做法。從突然接到張純如精神崩潰的消息,到幾個月的治療過程,他們絕望地試圖學習和應對整個家庭成員此前完全不了解的突發狀況,其他遇到類似問題的人或可從中得到某些啟示。在書中,張盈盈記下了診斷結果、與醫生的交流過程以及使用過的各種藥物。
此外,張盈盈還在後記中列出了張純如過世後的一些科學發現和參考文獻。她希望這本書可以提供有關精神疾病、相關療法、藥物選擇和預警措施的一些信息,從而使讀者可以從中獲益,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讀者應當明白,對於張盈盈來說,回憶猶如重溫噩夢,投入數年時間整理相關信息也實屬不易。她能夠這樣做值得嘉勉。這是獻給公眾的一份重禮。而她之所以這麼做,只是為了紀念她深愛的女兒——張純如。
這是一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轟動世界、震撼人心的巨著。
入選“百種經典抗戰圖書”,是一部令國人流淚的書,所有的中國人都要看的書。
在美國上市一個月就打入《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並被評為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書籍。在《洛杉磯時報》、《今日美國》等著名暢銷書專欄中,本書也是榜上有名。被譯成15種語言,轟動世界。
中信版《南京大屠殺》是在原著基礎上,增加了張純如母親所做的序、張純如生前丈夫布雷特道格拉斯於2011年9月撰寫的尾聲,新增加的內容對這本書創作的前因、後果以及張純如短暫而偉大的一生進行了一個完整的梳理。
1937年12月,日軍攻入中國古都南京。幾週之內,30多萬中國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計劃地強暴、折磨和屠殺——死亡人數超過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遇難人數的總和。
張純如不僅在書中詳述了日軍瘋狂暴行的細節,而且分析了在軍國主義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日本士兵對人類生命的漠視。張純如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進行了大量採訪,並首次發掘了許多重要文獻。
全書先是從日本士兵、軍官為什麼完全脫離了人類基本的行為規範,日本學校和教科書從心理層面向學生灌輸對中國人民的仇恨和蔑視,以及高度軍事化的教育體制等多個方面闡述了南京大屠殺發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這本書的核心篇章裡,作者通過採訪當事人、查閱檔案資料以及實地考察與研究,極其詳實地記錄了日本軍隊殘暴、滅絕人性的屠殺行動,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軍的兇殘本性。同時,作者還生動記述了南京安全區里以德國商人約翰·拉貝、美國外科醫生羅伯特·威爾遜、“南京活菩薩”明妮·魏特琳拯救中國人的英雄壯舉。
張純如(Iris Chang)
· 1989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新聞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在芝加哥度過了短暫的記者生涯,之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寫作碩士學位。
· 作為美國著名的年輕歷史學家之一,張純如曾獲得眾多榮譽,包括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項目獎、華裔美國人組織年度女性獎、伍斯特學院名譽博士、加州州立大學東灣分校名譽博士等。 1991年,張純如與布雷特·道格拉斯(Brett Douglas)結婚,並育有一子。
· 她的作品刊登在《新聞周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多家出版物上,此外,她還接受眾多電視和廣播節目的採訪,並發表過眾多演講。除了《南京大屠殺》之外,張純如還有《蠶絲》(Thread of the Silkworm)和《美國華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兩部著作問世。
· 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自己的轎車內開槍自殺。
中文版序
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通往南京之路
第二章六週暴行
第三章南京淪陷
第四章恐怖的六星期
第五章南京安全區
第二部分
第六章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殺
第七章日本佔領下的南京
第八章審判日
第九章倖存者的命運
第十章被遺忘的大屠殺:再次凌辱
結語
尾聲
致謝
參考文獻
該書中譯本《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在2007年南京大屠殺70週年時出版,又已過了5年。 2012年是南京大屠殺75週年,在這5年間發生了許多事情,其中包括我為我女兒純如寫的英文回憶錄《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Iris Chang Before and Beyond The Rape of Nanking》已於2011年在美國出版,中譯本《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也已由中信出版社在2012年4月出版。在回憶錄中我詳細記載了純如自出生到逝世的36年短暫的一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章即她寫作該書的詳細經過。中信出版社為南京大屠殺75週年重新翻譯出版純如的這本著作,我感到非常榮幸能為這本書再做介紹。
純如在該書寫作及出版的過程中付出許多努力,最後克服困難完成寫作。純如在1995年1月就前往美國國會圖書館及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收集數據,後來又在1995年7月到南京實地採訪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回美後,純如努力閱讀整理所得資料,並在1996年找到南京大屠殺期間安全區領袖德國商人拉貝的外孫女而發現了《拉貝日記》。這一連串的活動都是純如孜孜不倦的努力得到的結果。純如在寫作過程中閱讀了大量有關屠殺的血腥的文獻和報告,以致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震撼,導致失眠、厭食。但她仍然堅持完成該書,她對我說:“作為一個作家,我要拯救那些被遺忘的人。為那些不能發聲的人發言。”這都基於她為受害者鳴不平的執著。這是她維護歷史真相、保護人權的一種熱忱的表現,當然亦是她本身敬業精神所至。
該書於1997年11月南京大屠殺60週年之際出版,出版後不久就登上了《紐約時報》非小說類暢銷書排行榜,並達3個月之久。純如是當時**一位作品登上非小說類排行榜的美籍華人,因此該書立刻受到了美國出版界的重視,在美國引起轟動。後來該書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文字,成為一本國際暢銷書。一般來說,美國主流社會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猶太人被德國納粹迫害的歷史非常熟悉,對“二戰”中日本對中國及鄰國的侵略歷史卻所知有限。這要歸根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亞洲“二戰”歷史的漠視。該書當時是**用英語專題討論南京大屠殺的書,不僅敘述了這段不為西方國家所了解的可悲歷史,更重要的是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善與惡,批評了人類的種族歧視現象,並探討了倖存者人權的問題,體現了純如維護人權及正義的熱忱。該書對美國等西方國家了解“二戰”亞洲戰場中日本侵華歷史有極大的貢獻和深遠的影響。
1999 年9 月,純如在一封給我們的家書中寫道:“南京大屠殺終於在世界歷史中展開了自己*真實的那一頁。我上週去本地的書店時,發現許多新近出版的有關20世紀歷史的著作中都寫到了南京大屠殺。例如,馬丁· 吉爾伯特在他的長篇巨著《20世紀世界史(第二卷):1933~1951年》中就寫到了南京大屠殺,甚至還直接引用了我書中的內容。彼得·詹寧斯的《世紀》以及史蒂芬·安布羅斯的《新編“二戰”歷史》中也提到了南京大屠殺。”該書的出版改變了西方英語國家沒有關於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詳細記載的狀況。
另外,該書在國際上產生了影響,例如2005年,當日本想進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為常任理事國時,在美國的華人發動簽名請願上訴運動,反對日本得到這個特殊地位。那時全球網民在短短幾週內就徵集了數千萬簽名,向聯合國請願,成功地阻止日本野心得逞。很多文章及新聞報導都提到日本沒有資格進入聯合國安理會的原因,就是日本仍然沒有真誠地為“二戰”中的戰爭罪行道歉。而提到日本在華罪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大屠殺,許多的報導均提到純如的這本書。由此可見,南京大屠殺慘劇因這本書在國際上已被廣泛地認知。
2007年為南京大屠殺70週年,各地舉辦許多活動紀念這段歷史。其中有加拿大製作的電影《張純如:南京大屠殺》和美國製作的紀錄片《南京》,在國際上都轟動一時。影片《張純如:南京大屠殺》描述了純如追溯這段歷史的經過;《南京》以紀錄片的形式描述南京大屠殺,是美國在線前副總裁特德·萊昂西斯受到純如這本書的啟發和感召,個人投資200萬美元拍攝而成。 2009年,中、德、法合作製作的電影《約翰·拉貝》是根據《拉貝日記》拍攝而成,描述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英勇拯救並保護中國難民的事蹟。 《拉貝日記》是純如1996年在德國找到拉貝的後裔而發現的,這是南京大屠殺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可磨滅的證言。所有歷史學家都認為,發現《拉貝日記》是純如對這段歷史**的貢獻之一。所以該書在幫助世界民眾了解這段歷史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純如的這本書一出版,美國的各大報紙刊登了許多關於該書的書評,這些書評對這本書有著高度的評價。就在這本書受到許多人的推崇時,日本右翼分子感到惶恐不安,他們開始了針對這本書的一連串攻擊。不久,美國國內也有一些所謂的“歷史學家”開始批評這本書。但與正面的評論相比,批評的聲音只是極少數。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任何成功的作家(特別是成功的年輕作家)不可避免的。其實,純如從來都未自我標榜過這本書是這段歷史的權威著作。她在該書的前言中明確表示,希望這本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的人對這段歷史的興趣,進行更多的研究。美國著名的“二戰”史歷史學家史蒂芬·安布羅斯曾經說:“張純如是近代最卓越的年輕歷史作家,因為她懂得如何將歷史寫得令人感興趣。”這大概是對該書的某些批評者最好的回答。
由於這本書的關係,我們也逐漸了解到政治的複雜和黑暗。戰後,日本在美國的扶持下變為一個經濟大國,並使用大量的金錢對美國各階層展開攻勢,粉飾日本是一個自由、民主及愛好和平的國家,但對“二戰”中日本侵略亞洲各國的歷史避而不談,反而把日本描述為“二戰”的受害者,將日本對這些國家的侵略美化為拯救這些國家。我們還要注意,有些在美國研究中國或亞洲的所謂“歷史專家”其實是在日本大量的金錢資助下為日本說話的。在美國大學裡有些研究中日曆史的經費也是來自日本,因此他們的研究很難保持客觀。這一切,當然美國應該對此負一部分責任。戰後為了拉攏日本,使之成其盟國,以便對付共產主義國家,美國保持了日本戰前的政治結構,並使許多日本戰犯逃避了應有的懲罰,這批戰犯及他們的後裔成為當今日本政治的核心人物。
寫到這裡使我最為痛心的是南京大屠殺75年後,日本仍然未真誠地向中國道歉和賠償。日本右翼分子甚至否認南京大屠殺,掩蓋戰爭罪行,篡改歷史。最近日本對釣魚島的“購島”及“國有化”一連串的鬧劇,更可見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仍在為日本做“大東亞共榮圈”的白日夢。因此我們絕不能遺忘這段歷史,而且要努力教育下一代銘記這段歷史。
因為日本自“二戰”後從未對自己的罪行真正地進行過道歉,所以這本書最終的目的是呼籲日本真誠地反省,力促日本對受害國家的人民道歉及賠償。純如在前言中用警語“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來警醒世界。
1994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小說家大江健三郎曾在《紐約時報》上發表題為“否認歷史將摧毀日本”的文章(1995年7月2日),他指出:“日本一定要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進行道歉和賠償。這是基本的要求,大多數有良知的日本人都讚成。但是有一群保守的日本黨派和商界領袖反對。” 如果日本未來希望得到各國的尊敬,**的途徑就是要對“二戰”中其對鄰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的罪行進行真誠的道歉和賠償,這樣中日之間才能實現真正的友好與和平。純如在書中強調,她寫本書的目的不是煽動仇日情緒,恰恰相反,是為了避免悲劇的重演,是為了包括日本人在內的全人類的未來。
純如不幸於2004年去世。在我寫的回憶錄裡,除了描述她一生為真理正義而奮鬥,我特別強調我們應該記住的是她精彩的一生。純如自始至終堅信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正如《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喬治·威爾所說:“由於張純如的這本書,‘第二次南京大屠殺’為之終結。”
在此寄語讀者:“勿忘歷史,以史為鑑!”並以此與各位共勉。
張盈盈
2012年9月27日寫於美國加州聖何塞市
它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
——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柯偉林
由於張純如的這本書,“第二次南京大屠殺”為之終結。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喬治·威爾
在這個動蕩的世紀即將結束之際,張純如的著作喚起了民眾對“二戰”中這段最黑暗歷史的關注,為通向未來和平的道路灑滿陽光。
——《南京大屠殺:歷史照片中的見證》的合著者史詠
對二戰中最令人髮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顧,改變了所有英語國家都沒有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詳細記載的狀況。
——《新聞周刊》
對歷史和道德進行探究的**力作。張純如極其認真地對這場大屠殺的各個層面進行了詳細敘述。
——《芝加哥論壇報》
張純如的外祖父母僥倖逃過了南京大屠殺……她在這部**力作中,詳細敘述了這場聳人聽聞的大屠殺,她在文中表現的憤怒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紐約時報》書評
該書結構嚴謹,可讀性強……張純如讓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廣受關注。
——《國家評論》
張純如的故事讀來字字驚心……書中詳盡地記錄了對這一道德暴行的控訴。
《休斯敦紀事報》
這是一段不容否認的歷史,該書的意義在於,它既記錄了人類在實施暴行時的冷酷無情,又通過個人的英雄主義行為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聖何塞水星報》
張純如提醒我們,不論發生在南京的種種暴行多麼令人難以理解,它們都不應該被遺忘——至少不能讓遺忘危及文明自身。
——《底特律新聞報》
張純如所做的恢復歷史的工作非常急迫……她的著作促使世人邁出了承認這場悲劇的重要一步。
——《海灣衛士報》
正如張純如在其精妙著作《南京大屠殺》中所言,中國在歷史上飽經苦難。該書歷數了20世紀30年代後期在中國東部城市南京發生的一樁樁恐怖事件。張純如寫道,南京成為日本士兵練習屠殺手無寸鐵、不予反抗的平民的實驗室,隨後他們將施暴範圍擴展到整個亞洲。日本侵略者把受害者比作螻蟻或畜生,他們精心策劃了一場戰爭,導致幾十萬——(沒有人知道確切數字——)中國士兵和非戰鬥人員死於非命。張純如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位出人意料的英雄人物——德國商人約翰·拉貝,他本是納粹黨的忠實成員,目睹這一暴行後一再請求阿道夫·希特勒干預並阻止日本在南京的屠殺,他本人也親自拯救了無數南京居民的生命。張純如還提議要求日本政府為其軍隊的恐怖行徑進行道歉和賠償。
——書評
通往南京之路
要理解日軍的所作所為,必須首先弄清楚一系列顯而易見的問題。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究竟為什麼日本士兵的行為竟然完全脫離人類基本的行為規範?為什麼日本軍官允許甚至鼓勵這種失控行為的發生?日本政府是怎樣參與其中的?日本政府對於從本國渠道獲得的報告,以及來自南京大屠殺現場的外籍人士的消息,究竟有什麼反應?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先從相關的日本歷史談起。
20世紀日本人的民族特質是由一種業已存在千年的社會制度鍛造出來的,在這種制度下,社會等級的確立和維持是通過軍事鬥爭實現的。千百年來,日本列島上強大的封建諸侯僱用私人軍隊,彼此征戰不息;到了中世紀,這些軍隊逐漸演變為日本社會獨特的武士階層,他們的行為規範被稱為武士道(即“武士的行為規範”)。為主人效忠而死是武士一生中至高無上的榮譽。
當然,這種榮譽規範絕非日本文化首創。古羅馬詩人賀拉斯*先指出,每個時代的年輕人對其統治者應盡的義務是:為國捐軀,無上光榮。但是,日本的武士哲學更進一步,對軍事義務的界定遠遠超過了正當和適宜的程度。日本武士的行為規範極為嚴苛,其*顯著的特徵是道義上的強制性,即如果沒能光榮完成軍事任務,就要自殺謝罪:通常情況下武士要在多個證人面前實施高度程式化而又**痛苦的剖腹儀式,大無畏地自殺身亡。
到了12世紀,在征戰中獲勝的家族(因此也是*有權勢的家族)首領成為幕府將軍,他僱用武士向天照女神的直系後裔(廣受尊崇的天皇)提供軍事保護,作為交換,武士階層獲得了整個統治階級的神聖認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初只有少數人遵循的武士行為規範逐漸滲透到日本文化中,成為所有年輕男子尊崇的行為典範。
時間的流逝並沒有削弱武士道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在18世紀開始嶄露頭角,並在現代戰爭實踐中趨於極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臭名昭著的神風突擊隊執行自殺式攻擊任務,受過正規訓練的日軍飛行員駕駛飛機直接撞向美國戰艦,日本青年這種誓死效忠天皇、隨時準備獻身的行為給西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而且並非只有少數精英團體擁有這種寧死不降的信念,人們驚訝地發現,盟軍投降與戰死的比例是1∶3,而日軍的這一比例則是1∶120。
另一種塑造日本人特殊品行的力量來自於它的孤立,既包括地理上的孤立,也包括它自身的選擇。 15世紀末16世紀初,日本在德川家族統治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以免受外國影響。這一政策的本意是保護日本免受外部侵擾,結果卻事與願違,造成日本社會與正在發生工業革命的歐洲完全隔絕,新技術無從傳入,進而威脅了國家安全。在長達250年的時間裡,日本的軍事技術一直停留在弓箭、刀劍和火槍的水平。
到了19世紀,事態的發展超出了日本的控制,作繭自縛的日本再也難於自保,陷入了極度不安與仇外的絕望。 1852年,時任美國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對日本拒絕開放通商口岸的做法極為不滿,加上他以“白人責任論”(當時將歐洲擴張主義合理化的一種觀點)的心態看待其他社會,於是決定派海軍準將馬修·佩里前往日本,以終結其孤立狀態。佩里仔細研究日本歷史之後,決定以大規模展示美國武力的方式震懾日本,逼其就範。 1853年7月,佩里派遣一支冒著滾滾黑煙的小型艦隊開進東京灣——讓日本人**次見識了蒸汽動力。在六七十位手持刀槍、面目凶悍的侍衛簇擁下,佩里昂首闊步前往幕府將軍的駐地,要求會見日本的**官員。
說佩里的到訪使日本人目瞪口呆實在太過輕描淡寫了。關於此事,歷史學家塞繆爾·莫里森這樣寫道:“這件事對日本人來說,就如同宇航員宣布形狀怪異的外太空飛行器正在飛向地球一樣。”3驚慌失措的德川貴族階級匆忙藏好細軟,召開會議,準備應戰。但*終他們別無選擇,不得不承認美國的軍事技術優勢,接受美國代表團的要求。僅此一次造訪,佩里不僅迫使德川幕府與美國簽訂各種條約,而且為英國、俄國、法國和德國等國家打開了與日本通商的大門。
此次蒙羞在日本這個傲慢的民族心中留下了強烈的怨恨。日本當權精英中,有人私下主張應該立即向西方列強宣戰;其他人則主張謹慎行事,認為戰爭只會削弱日本而非敵國。持後一種觀點的人敦促領導階層安撫入侵者,師夷長技,徐圖復仇大計:
在機械製造方面,我們還無法與外國人抗衡,因此我們應該與外國保持交流,並學習他們的軍事訓練方法與戰術,等我們(日本)各藩屬國團結如一時,就可以走出去,將外國的土地分封給戰功卓著的將士;這樣,士兵們將爭先恐後地表現其勇猛果敢,那時我們再宣戰也為時不晚。
儘管這一觀點並未公開流行,卻頗有預見性。因為它不僅預示了日本將要奉行的戰略,還描述了日本人長期以來認為生命屬於國家而非個人的理念。
面對西方入侵,德川幕府沒有明確的行動方案,於是決定觀望等待——這一決定實際上宣告了其統治的終結。幕府將軍安撫外敵的政策與其忠誠支持者的要求相距甚遠,招致許多人的唾棄;鷹派反對者也對其大加批判,認為幕府將軍對入侵的謹慎回應無異於向外國蠻夷卑躬屈膝。由於確信幕府已經失去統治資格,反叛各藩結成倒幕聯盟,推翻了幕府統治,還大政於天皇。
1868年,倒幕聯盟以天皇的名義獲得勝利,並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旨在將日本從戰亂頻仍的封建割據國家轉變為強大的現代國家。他們將崇拜太陽的神道教尊崇為國教,將天皇視為國家的象徵,掃除地方割據勢力,進而統一日本列島。新的帝國政府決心*終戰勝西方,因而將武士道精神作為全體公民的道德準則。來自國外的威脅進一步促進了日本列島的精神淨化,這一時代後來被稱為“明治維新”。此時日本全國上下迴響著各種民族主義的口號:“天皇萬歲!驅除蠻夷!富國強兵!”
日本以驚人的速度在科學、經濟和軍事等方面迅速步入現代社會。政府選派**秀的學生到西方國家的大學學習科學技術,政府還控製本國工業,創設兵工廠,建立以徵兵制為基礎的國家軍隊,取代地方割據的封建軍隊。日本還仔細研究美國和歐洲各國的國防戰略,其中*推崇德國的軍事制度。但是,日本留學生帶回的關於西方技術和國防戰略的知識擊碎了日本長久以來自以為是的軍事優越感,使它陷入深切的不安,對將來向西方宣戰時必勝的信念產生了懷疑。
到19世紀末,日本已準備好大展拳腳,在其亞洲鄰邦身上測試自己的新力量。 1876年,明治政府派遣一支由兩艘砲艇和三艘運輸艦組成的海軍艦隊前往朝鮮,強迫朝鮮政府簽訂通商條約——此舉不禁使人想起當年佩里強迫日本開埠通商的情景。
隨後,日本在朝鮮問題上與中國發生了衝突。 1885年簽訂的條約雖然確立朝鮮為中國和日本的共同保護國,但10年不到,當中國試圖平定一次由日本**民族主義者支持的朝鮮叛亂時,中日兩國爆發了大規模衝突。 1894年9月,雙方宣戰後僅僅6週,日本不僅佔領了平壤,而且在海戰中使中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該條約規定,中國向日本支付2億兩白銀作為戰爭賠款,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並增開4個通商口岸。這次戰爭後來被稱為“**次中日戰爭”。
若不是後來西方列強的干預,日本原本會取得全盤胜利。戰後日本獲得的**戰利品——遼東半島,由於俄國、法國和德國的干涉,*後被迫歸還給中國。這進一步表明遙遠的歐洲列強具有迫使日本就範的實力,但這只會激勵日本痛下決心,努力在軍事上超越西方宿敵。到1904年,日本的軍隊規模增加了1倍,並在軍備製造方面實現了自給自足。
這種努力發展軍事力量的戰略很快得到了回報。日本揚言不僅能在戰爭中打敗中國,而且能打敗俄國。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重新奪取了遼東半島的旅順港,並在對馬海戰中取得勝利,獲得庫頁島的一半和在東三省的商業優勢。對一個過去50年來在西方羞辱中臥薪嘗膽,同時又自尊自傲的國家而言,此次勝利實在令人振奮。當時一位陶醉於勝利喜悅的日本教授曾經這樣總結整個國家的雄心壯志,宣稱日本“命中註定要對外擴張並統治其他國家”。
……
· 本書的獨特在於是以一個美國人的視角來描寫錢學森的一生;
· 1949年,錢學森向美國提交了加入美國國籍的申請,他當時是處於怎樣的考慮做出這一決定的?在他旅居美國的20年中,他是否效忠於美國?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在1950年突然決定返回中國?美國如何會懷疑他是間諜?錢學森歸國經歷了怎樣的曲折歷程?
· 作者張純如歷時三年,向美國國家檔案局、美國國防部等相關單位蒐集了大量的歷史絕密資料,查閱了相關的大學的檔案、公開出版物和學術雜誌中的大量文獻記錄,並實地訪問上百位錢學森的同事、師長、學生、鄰居、朋友以及他的兒子錢永剛,採用洗煉而故事性的筆法撰寫而成,譯文流暢,可讀性強,給我們講述了這位*嚴謹、**科學精神的天才如史詩般傳奇的一生。
· 本書不僅僅是錢學森個人成長的傳奇史,也是20世紀百年世界史、世界航天發展史、中國航天發展史。
《蠶絲——錢學森傳》講述了錢學森旅美二十年、曲折歸國以及為中國航天事業殫精竭慮的傳奇一生。錢學森是如何從一個清末杭州西子湖畔出生的錢王后裔一躍成為美國航天業界*傑出的火箭動力專家,以及如何成為麥卡錫主義的犧牲品而離開美國,從而搖身變為新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成為中國的“導彈之父”?這本書做了解答。
張純如(IrisChang),1989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新聞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在芝加哥度過了短暫的記者生涯,之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寫作碩士學位。作為美國著名的年輕歷史學家之一,張純如曾獲得眾多榮譽。她的作品刊登在《新聞周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多家出版物上,此外,她還接受眾多電視和廣播節目的採訪,並發表過眾多演講。除了《南京大屠殺》之外,張純如還有《蠶絲》(Threadof the Silkworm)和《美國華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兩部著作問世。 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自己的轎車內開槍自殺。
前言
1. 杭 州(1911-1914)
2.北 京(1914-1929)
3.上 海(1929-1934)
4.庚子賠款留學生(1934-1935)
5.麻省理工學院(1935-1936)
6.西奧多?馮卡門
7.加州理工學院(1936)
8.敢死隊(1937-1943)
9.噴氣推進試驗室(1943-1945)
10.華盛頓和德國(1945)
11.回到麻省理工學院(1946-1947)
12.來自中國的召喚(1947)
13.蔣 英
14.上 升(1947-1948)
15.加州理工學院(1949)
16.嫌 疑(1950)
17.逮 捕(1950)
18.調 查(1950)
19.聽證會(1950-1951)
20.等 待(1951-1954)
21.日內瓦會談(1955)
22. “一個世紀悲劇”
23. 英雄般的歡迎
24. 東風導彈
尾聲
他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天才,他的工作大大促進了高速空氣動力學和噴氣推進科學的發展。我發現他非常富有想像力,他具有天賦的數學才智。人們都這樣說,似乎是我發現了錢學森,其實,是錢學森發現了我。
——美國著名導彈學家、錢學森的導師馮?卡門
無論在哪裡,他都值五個師。
——美國海軍次長丹?金貝爾
中共的歸國學人當中,無人重要性能出錢學森其右。
——美國火箭專家克拉克
中國的火箭事業始於錢學森。若非錢學森,中國的科技還要落後二十年。我們的太空發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他既是首席科學家,也是*權威。
——中國科技協會副會長的莊逢甘
錢學森院士作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和*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即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始終將個人的前途與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路甬祥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重,名利*輕。 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2007年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詞
【前言·節選】
《蠶絲——錢學森傳》這本書講述的是錢學森的故事。他已經近50年未履美國一步,在美國,只有極少數已經垂垂老矣的科學家還記得他。然而,他對於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卻居功甚偉,在中國,報紙上將他尊稱為“火箭之父”,而在科幻小說作家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小說《2010:奧德賽 Ⅱ》(2010: OdysseyⅡ)中,他的名字也用來為一艘中國飛船命名。
錢學森何許人也?出生於1911年的他是jiaoyubu一名小官員的獨生子。 1935年,作為庚子賠款獎學金獲得者,錢學森首次來到美國。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傑出空氣動力學家西奧多·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門下受教,幫助創建了噴氣推進實驗室。在“二戰”期間和之後的一段時間中,儘管身為中國公民,錢學森卻獲准參與美國的機密ZF項目。錢學森在流體力學、結構屈伸和工程控制論等方面的工作為美國先人一步進入太空時代而作出卓越貢獻。
錢學森的故事猶如史詩,包含了本世紀Z驚心動魄的技術革命和政治衝突。這其中,有清王朝的土崩瓦解,日本對上海的瘋狂轟炸,在南加州乾枯河谷中進行的美國秘密導彈試驗,誕生於德國集中營工廠裡的V-2火箭,曾關押了錢學森的小島,以及他列席的那些中蘇Z高級別會議。
這也是一個關於美國ZF如何在可恥的麥卡錫主義盛行的時代犯下Z愚蠢錯誤的故事。對共 產 黨 人的搜捕和迫害摧毀了美國許多Z優秀的科學家的事業。
這還是一個講述錢學森科學成就和領導才能的故事。在他的幫助下,美國和中國先後進入了太空時代。就在他的有生之年,錢學森將一個“黃包車之國”變成了擁有火箭的軍事強國。即使在數十年的內部政治鬥爭中,中國依然奇蹟般地造出了原子彈,擁有了太空項目。
Z後,這亦是一個羞澀、內向、天資卓越的科學家的個人傳奇,他畢生都渴望在和平環境中工作,但卻不斷捲入全球政治的旋渦中。
新竹孫**[0918***275]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柳**[0998***403]
7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高雄趙**[0956***442]
11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中吳**[0978***964]
20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仲**[0956***370]
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中王**[0920***795]
11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嘉義鄭**[0986***178]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朱**[0938***756]
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桃園吳**[0946***928]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南符**[0968***392]
4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新北王**[0988***637]
7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中符**[0978***635]
1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鄭**[0932***475]
2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南鄭**[0932***159]
1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嘉義孫**[0986***209]
1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黃**[0938***416]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張**[0938***482]
1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新竹李**[0966***994]
4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嘉義張**[0986***273]
4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桃園柳**[0938***848]
1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桃園劉**[0956***495]
1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中周**[0956***415]
1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新北鄭**[0938***734]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嘉義劉**[0968***203]
4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黃**[0956***110]
2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中周**[0938***274]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新北趙**[0951***568]
7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中張**[0968***869]
1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南朱**[0986***754]
1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中朱**[0960***290]
20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新北鍾**[0918***260]
4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高雄鄭**[0932***776]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周**[0956***996]
11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新北周**[0946***689]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錢**[0966***766]
1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桃園趙**[0933***697]
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高雄黃**[0986***984]
1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新竹劉**[0986***974]
半小時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南朱**[0956***491]
4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孫**[0986***676]
11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中柳**[0932***221]
20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嘉義周**[0978***782]
11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南仲**[0956***791]
2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黃**[0956***291]
11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新竹楊**[0956***562]
1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中仲**[0978***256]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新北李**[0988***300]
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臺南吳**[0918***402]
半小時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高雄周**[0998***428]
15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基隆鄭**[0988***713]
11分鐘前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 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南京大屠殺+錢學森傳:蠶絲(全三冊)
NT$1450
【六國飯店:1931+魚藻軒記+臨城奇案】全三冊
NT$1760
2025年1月新書推薦:黃埔一期同學錄(全兩冊)
NT$1199
2024新書推薦:兩棲戰艦+航空母艦(全兩冊)
NT$1299
巨人重生:大戰中的蘇聯軍隊1941-1943(全兩冊)
NT$1580
覆盤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對抗十五局 +清日戰爭(全兩冊)
NT$1850
奧得河前線1945:德軍在東線的最後防禦(全兩冊)
NT$2180
2023新書推薦:都梁家國五部曲(亮劍+狼煙北平+榮寶齋+大崩潰+血色浪漫)
NT$1500
2023新書推薦:茅盾文學獎得主遲子建:偽滿洲國(全兩冊)
NT$2050
中國抗日戰爭戰場全景畫卷【第一輯】全套9冊
NT$1899
抗美援朝戰爭紀實系列: 三十八/三十九/四十軍/四十七軍在朝鮮(全四冊)
NT$2100
太平洋戰爭全史書系(全五冊)
NT$1520
深藍帝國:英國海軍的興衰(全兩冊)
NT$1800
【北洋軍閥史(修訂版)】+【+北洋海軍艦船志】
NT$1680
【抗美援朝*爭紀實】(套裝全4册)
NT$1580
逐陸記(全4冊)套裝
NT$2180
原國民*高級將領的戰場記憶:【平津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
NT$2000
二戰資訊圖:【數據化全景透視第二次世*大戰】
NT$1900
【鏖戰北海:挪威戰役,1940年4—6月】+【冰峽閃擊:入侵挪威,1940年4月】
NT$2750
【21世紀的海軍】
NT$1699
【北洋軍閥*治時期史話】(1895-1916、1917-1921、1922-1928)
NT$1480
晚清帝國風雲系列:【湘軍崛起】+【鴉*戰爭】+【火燒圓明*】
NT$2100
【太平洋*爭圖文史通往東京的勝利之路】+【巨浪上的艦隊:海陸空三軍血*太平洋1944~1945年】
NT$1580
【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史】+【遺失的太平天國】
NT$1750
【晚清外交七十年】(全三册)
NT$2600
《F/A-18“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F-14“雄貓”艦載戰鬥機》
NT$4500
中國兵學通史(全七卷)(因產品超重,僅支持貨到付款)
NT$1460
禁地青春(他的故事董卿為之落淚,撒貝寧向他鞠躬,無數觀眾為之感動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講述“禁地”中那段非常歲月的紀實作品)
NT$1980
一寸河山一寸血(全五冊)
NT$2100
《戰爭事典精選4冊》原價2400,限時活動價格2100
NT$1800
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 (全4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