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白起人屠、殺神、戰神、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李斯他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首任丞相,諸葛亮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趙匡胤憑藉一根棍棒結束了五代群雄割據,開創了兩宋盛世的太平天子!
◎ 人屠、殺神、戰神!劍之所指,所向披靡!
◎ “料敵合變,出奇無窮。”毛澤東評價白起:“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 白起逢戰必勝,殺伐果決,無一敗績,諸國聞之膽寒。白起是“兵家”代表人物。
◎ 他戰必求殲,限度地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是迫使敵人投降和屈服的途徑。
◎ 殺一是為罪,屠萬即為雄。屠得百萬,方為雄中雄。
◎ 白起攻城七十餘座,殺敵一百六十餘萬,不僅為秦國一掃六合,統一天下做出了傑出貢獻,也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永遠無法超越的神話。
◎ “起翦頗牧”,在戰國四大名將中,白起居於首位,不只是因為他征戰獲勝的次數和殺敵人數多,更在於他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的水平。
白起,又名公孫起,郿城人,祖先是秦國的公族,被後世譽為“人屠”“殺神”“戰神”。伊闕一戰,白起斬殺魏韓聯軍二十四萬之眾,一戰成名,徹底為秦國東進掃清了障礙。鄢郢之戰,白起命將士毀橋燒船斷歸路,以示決戰之心,終水淹郢城,歷時三年攻城數座,楚國被迫遷都,從此退出一等諸侯國的行列。白起被封為武安君。華陽之戰,白起率軍長途奔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殲滅魏趙聯軍十多萬,創造了遠途奔襲的奇蹟,從此令諸國將士聞風喪膽。長平之戰,白起誘敵深入,使趙軍脫離防守陣地,而後採用分割包圍的戰術,殲敵數十萬、俘虜數十萬,創造了先秦戰爭大的圍殲戰戰例……
作為“兵家”代表人物,白起一生攻城七十餘座,殺敵一百六十餘萬,不僅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傑出貢獻,也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永遠無法超越的神話。
本書以白起的生平為主線,深入探討了白起的軍事戰略思想和戰術指揮才能,也講述了白起鮮為人知的一些故事,多方面展示了白起的性格和精神內核。讀者既能了解“戰國名將”白起的傳奇經歷,又能了解戰國時期的社會發展和演變,並從中體悟到一些人生哲理。
金澤燦,原名劉屹松,湖北荊州市人。 1983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專業,1989年進修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 1999年始從事編輯工作,後從事專業寫作。 1984年始在《鴨綠江》雜誌上發表習作,先後在《長江日報》《青年文學》《南方日報》等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30餘篇,編輯、編著圖書近100本。原創作品有《楞伽智慧》《財神傳奇》《武則天全傳》《李嘉誠全傳》等
第一章 荒原之狼
第一節 一個提前到來的孩子
第二節 秦嶺之北,渭水之南
第三節 在荒原野蠻生長
第二章 混跡咸陽
第一節 寄食司馬門下
第二節 鬥雞博彩
第三節 情迷宜春苑
第三章 初入行伍
第一節 邁進藍田大營
第二節 秦楚關係破裂
第三節 秦相張儀欺楚
第四節 秦楚之戰
第四章 隨軍轉戰
第一節 請求參戰
第二節 張儀巧脫困
第三節 武王新立
第四節 入蜀平亂
第五章 息壤之約
第一節 武王東進籌謀
第二節 息壤在彼
第三節 攻取宜陽
第四節 問鼎中原
第六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 燕地風雪
第二節 內憂與外患
第三節 以兵伐交,各謀其局
第七章 戰端再起
第一節 楚太子惹禍
第二節 趙武靈王化裝訪秦
第三節 楚圍攻韓國雍氏
第八章 嶄露崢嶸
第一節 白起追孟嘗君
第二節 衝擊函谷關的第二股浪潮
第三節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第四節 一戰驚天下
第九章 大戰中原
第一節 選兵鋒,所向披靡
第二節 秦、齊稱帝鬧劇
第三節 六國伐齊
第四節 輕取光狼城
第十章 楚地哀歌
第一節 澠池會盟
第二節 水淹鄢地
第三節 哀郢
第十一章 再戰中原
第一節 遠程奔襲戰華陽
第二節 閼與之敗
第十二章 將相恩怨
第一節 范雎顯才受辱
第二節 獻遠交近攻之策
第三節 君臣相互成全
第四節 睚眥必報
第十三章 上黨之禍
第一節 遠交之謀
第二節 進取野王
第三節 禍水東引
第四節 上黨拉鋸戰
第十四章 長平血戰
第一節 紙上談兵的趙括
第二節 戰前大調整
第三節 趙軍自掘墳墓
第十五章 杜郵之刎
第一節 悲喜之間
第二節 削官褫爵
第三節 一刎永生
白起,又名公孫起,郿城人,祖先是秦國的公族。人們普遍認為白起是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和統帥。
正史記載,伊闕一戰,白起嶄露頭角,此戰後秦國占據魏國大小城池六十一座,為東出崤函奠定了基礎。之後,白起再奪垣城,輕取光狼,都是以小的代價換取的勝利。再之後,白起領兵南下攻楚,拔鄢、鄧等城池五座,陷楚都城郢,秦昭襄王封白起為武安君,又平定巫、黔中二郡。白起逢戰必勝,殺伐果決,在那個年代,諸國聞之膽寒。白起是“兵家”代表人物,一生攻城七十餘座,殺敵一百六十餘萬,不僅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傑出貢獻,也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永遠無法超越的神話。
戰國末期“用兵精”的四個人是“起翦頗牧”,白起位列四大名將之首,不只是因為他征戰獲勝的次數和殺敵人數多,更在於他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的水平。
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採用合適的戰術對敵人發起進攻。比如伊闋之戰,採取逐個擊破的戰術,以數万之兵,殲滅韓魏數十萬聯軍;華陽之戰長途奔襲,殲敵十餘萬,也創造了遠途奔襲的奇蹟;長平之戰誘敵深入,使趙軍脫離既設陣地,而後採用分割包圍的戰術,殲敵數十萬、俘虜數十萬,創造了先秦戰爭大的圍殲戰戰例……其作戰特點:善於抓住時機,對敵人猛打,往往佯敗誘敵深入,然後全殲敵人,可謂“料敵合變,出奇無窮”。
真正讓後世認識白起的,是那場史稱坑殺趙國數十萬降卒的長平之戰。此戰重創趙國,趙國從此再也無力與秦國抗衡,秦國開始雄霸天下,傲視六國。可就是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戰神,竟被秦昭襄王賜死於杜郵,其結局不能不令人扼腕。
自從羋太后生病不再臨朝聽政,秦昭襄王就開始獨掌朝政,謀劃削弱魏冉和白起的權力。首先,他不顧魏冉、白起反對,重用客卿胡傷為主將伐趙,但閼與之敗讓秦昭襄王認識到,爭戰的關鍵時期,可以沒有相國魏冉,卻不能沒有戰將白起。於是秦昭襄王先把魏冉的大權收回來,再迫使白起聽命於自己。
正在秦昭襄王籌謀時,魏人范雎進入他的視線。范雎窺測秦昭襄王內心,上書獻策,二人一拍即合。他驅逐了以魏冉為首的“都城四貴”,得以獨攬朝政,卻又毫無底線地滿足了范雎的私慾,支持范雎提出的眾多“遠謀”之策。尤其是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擬乘勝滅趙,而秦昭襄王在范雎的蠱惑下貪小便宜,為得七座城池而放了趙國一馬。由此一來,長平之戰變得除了殺戮毫無意義。
白起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家,他雖不能說一點不懂政治,但至少在政治上存在盲區,這也不能不使後人悲嘆“自古功成禍亦侵,武安冤向杜郵深”。
本書以白起的生平為主線,深入探討了白起的軍事戰略思想和戰術指揮才能,也講述了白起鮮為人知的諸多事件,多方面展現了白起的性格和精神內核。讀者既能了解戰國名將白起的傳奇經歷,又能了解戰國時期的時代發展和演變,並從中體悟到一些人生哲理。
白起少年從軍, 從左庶長到被封武安君,征戰沙場37年,攻城70餘座,屠敵近百萬,一生未嘗敗績。雖未見證秦一統六國,但他的赫赫戰功是秦帝國建立的根基,他凶狠的作戰風格、高超的指揮藝術,讓六國無一再敢與秦為敵,視秦為“虎狼”。司馬遷評價他:“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但是這位“戰神”在政治上卻是不成熟的。朝堂上他不善與他人相處,又在軍權與王權發生矛盾時不合時宜地展示了武將的直率:當秦王的決策讓秦軍錯失戰機後,他預見了戰爭的走向,絕不再次出戰;秦軍失利,形勢緊急,秦王親請白起復出,他仍未嗅到危險,依然託病不出,甚至說起了風涼話: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 ”終他的無知將他帶向了深淵。
適當妥協,便是堅強;剛則易折,柔則恆存。
第一節 一個提前到來的孩子
涼棚下,公孫懶洋洋地躺著假寐,突然隱隱聽到有呼救聲。循聲望去,只見路旁停著一輛馬車。
公孫跑過去,發現車旁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正四下張望呼救,車內躺著個臨產的女人,羊水已破,胯下滲出淡色血水。小女孩以為女人快死了,對公孫說:“大叔行行好,快救救我主人吧!”
公孫感到為難:他從未見過女人生孩子,如何救?
公孫突然想起趙老丈住在附近,便趕著馬車直奔趙老丈的茅屋。
這時,天空黑雲翻滾,大雨將至。
趙老丈夫婦二人正為屋子會漏雨犯愁,忽見隱士公孫帶著臨盆女人造訪,很驚訝。
“趙老夫人,這婦人怕是要生了,勞煩您照料一下。”公孫急匆匆地說。
老兩口雖都年過花甲,但身體尚好。趙老夫人生過三個兒子,是過來人,忙吩咐老伴燒水,又遞給公孫一張床單,讓他撕成幾大塊備用。
屋外,暴風雨開始下了。
屋內,公孫、小女孩,還有趙老丈焦急地等待著。
趙老夫人一個人在里屋幫婦人生產,但很長時間里屋都靜悄悄的。
傍晚,終於雨過天晴,天邊出現了一道彩虹,雲朵幻化出形態各異的圖案:有的像奔馬,有的像臥牛,有的像飛龍,有的像吼獅,其中一小片濃雲特別像一頭餓狼,彷彿要從空中一躍而下。
公孫正仰望天空,暗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里屋突然傳來嬰兒的啼哭聲。趙老夫人抱著嬰兒出來,笑著說:“是個胖小子!”公孫幾人都圍過來,只見這男嬰腦袋圓圓的,臉頰肥嘟嘟的,小手緊握、不停地揮動,這是暑天出生的孩子的共性——好動。讓人驚訝的是,出生不到一刻鐘,他竟睜開了眼睛。
產婦吃力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她娘家在洛邑,嫁到秦國故都平陽(秦國九都城第五城,在陳倉與岐山間)已經兩年。她的良人是嬴姓白氏(名未詳),乃秦國秦武公之子公子白後裔。天子周顯王下詔聘白氏為周卿大夫。白氏臨行,與已有兩月身孕的妻子約定,如半年內不歸,她就直接去洛邑。她在平陽等了六個多月,未見良人回來,於是雇了一駕馬車,帶著婢女前往洛邑尋夫君。不料行至半路,車主說要小解,將馬車停在路邊,鑽入樹林跑了。
她隨身財物也被車主偷去,幸虧遇到公孫施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幾人聽了產婦的遭遇,唏噓不已。
趙老夫人對公孫說:“公孫公子,你看老身這兒家徒四壁,也拿不出東西替這位娘子補補身子,還得煩你想想辦法。”
公孫面露愧色,自己連招呼都沒打,就給他們添了這樣大的麻煩,趙老丈老兩口自己的生活原本就捉襟見肘,現在又平白添了幾張嘴,就更顯窘迫了。公孫道:“對不起,老夫人,因事出突然,我沒來得及準備。您先熬點黍米粥應付一下,我這就去弄些食物來。”
三年前,公孫在郿縣西北渭河之南壘了一個石屋,在屋前開墾出一片田地,種五穀以自給;還餵了三十多隻羊。他又在石屋後面靠近渭河的地方,挖了一方水塘養魚。他宰了一隻羊羔,灌好一大罐羊奶,又撈起兩條魚,第二天興沖衝趕到趙老丈家。
趙老夫人迎出來,黯然說:“公孫公子,你弄來的這些東西怕是派不上用場了。她昨日只喝了大半碗稀飯,今日就什麼也吃不下,卻堅持給孩子餵了一次奶。現在只剩下半口氣了。”當天,產婦就離開了人世。
◎李斯的成敗告訴我們:“鼠”的目光,決定“鼠”的境界,“鼠”的境界,決定“鼠”的結局。
◎他信奉“老鼠哲學”:他決定離開楚國到秦國這個大糧倉,尋找施展才能的機會。
◎他在秦國如魚得水,提出離間諸國君臣、賄賂將相,寫《諫逐客書》佐於嬴政,奠定秦統一大業。
◎他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首任丞相,他統一了文字、度量衡……為鞏固王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被權欲迷住了雙眼。秦始皇駕崩,他為保地位,參與沙丘政變,與趙高同流合污,終與大秦一同埋葬。
李斯,年輕時為楚國小吏,後拜師荀子,專習帝王之術,學成後前往更具實力的秦國效力。恰逢秦國政權更迭,善於言辭謀略的李斯先贏得了秦王嬴政的信任。他協助嬴政一統中國,立郡縣、修律令,實現了車同軌、文字和度量衡的統一,秦由此邁入了鼎盛時期,李斯官至丞相,富貴至極。
嬴政病逝後,李斯為保全自身,選擇了與趙高同流合污,殺公子扶蘇,改立胡亥為秦王,媚上固寵,終被趙高構害,腰斬於咸陽。他一手參與締造的秦帝國也隨之崩塌。
李斯才能卓著,被讚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名相之一。但是由於他對權力的痴迷,對秦的覆滅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求學、擇主、競智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命運與秦“興也勃,亡也忽”也高度契合。他的一生,如一隻老鼠,開始尋求吃飽,接著就會咬人,終將帝國掏空,並一同埋葬。正所謂“平台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
丁振宇,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作家,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黃淮學院座客教授。出版的傳記有《卿本好局憾未酬:隋煬帝傳》《志興大明,敗局難挽:崇禎帝傳》,出版的小說有《掌家大印》《八王之亂》,創作的電影與微電影有《準岳母相親記》《我們是一家人》《心之救贖》等十餘部,其中《心之救贖》獲省級獎項。
第一章 誓做『倉中鼠』
第一節 斯人降生
第二節 天資聰慧
第三節 倉鼠廁鼠
第四節 辭官求學
第二章 習得帝王術
第一節 拜師荀子
第二節 勤謹慎言
第三節 結識韓非
第四節 棄道事秦
第三章 呂相門下客
第一節 初入咸陽
第二節 結緣鄭國
第三節 籠鳥檻猿
第四節 天降嫪毐
第五節 一波又起
第四章 富貴險中求
第一節 驅虎吞狼
第二節 貴人王綰
第三節 面見秦王
第四節 蔡澤亂陣
第五節 官拜長史
第五章 坐山觀虎鬥
第一節 榮陞客卿
第二節 心腹之臣
第三節 小試牛刀
第四節 左右逢源
第六章 妙計解危機
第一節 蒙驁去世
第二節 太后之請
第三節 身世紛爭
第四節 成蟜叛變
第五節 設局平叛
第七章 權臣大清洗
第一節 呂氏失勢
第二節 李斯誓忠
第三節 加冕為王
第四節 困獸嫪毐
第五節 呂氏落幕
第八章 諫止逐客令
第一節 山雨欲來
第二節 《諫逐客書》
第三節 峰迴路轉
第四節 巧救鄭國
第五節 啟用尉繚
第九章 無毒不丈夫
第一節 各為其主
第二節 計破合縱
第三節 韓非入秦
第四節 姚賈反間
第五節 天才隕落
第十章 定策安天下
第一節 橫掃六國
第二節 皇帝紀元
第三節 無限風光
第四節 郡縣制度
第十一章 戀棧埋禍根
第一節 沙丘之變
第二節 媚上固寵
第三節 權鬥失勢
第四節 國喪身誅
李斯,字通古,戰國時期楚國上蔡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他輔助秦始皇吞併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成為中國歷史上位丞相。他主持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為秦國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也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建立了不可忽視的功績。李斯後與趙高合謀矯詔殺扶蘇,立胡亥為秦二世,終為趙高所殺。李斯在歷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其結局也令人唏噓嘆惋。李斯具有多重性格,如此極具特點、極度複雜的人物在歷史上難以找到第二人。李斯成功的啟示、身敗慘死的結局,以及他一生信奉的智慧哲學,都值得後人再次回味。
春秋戰國時期,伴隨著連綿的戰亂,各國實施變法圖強,諸侯國內部權力開始重新佈局,傳統的宗族勢力已經不再穩固,有才幹的外臣逐漸登上歷史舞台。隨著士階層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他們的國家觀念也越來越淡薄,他們認為只要有利於自己的仕途、有利於實現自己的抱負,為別的國家效力也未嘗不可。李斯堪稱此類人的代表,也堪稱利己主義的代言人。
李斯的一生大概可分為四個階段:從擔任一郡之倉吏,到學成於荀子為階段;從入秦依附呂不韋到秦統一六國為第二階段,此階段李斯因鄭國渠事件而險些被逐出秦國;第三階段是從李斯擔任丞相到秦始皇去世;第四階段是從李斯與趙高篡改遺詔到李斯被處以極刑。
李斯的一生可謂坎坷不平,對權力的追求始終伴隨著他的一生,而功利觀念也終改變了他的人格和信念。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年輕時為郡小吏,當時屬社會的中下層。當他看到廁所裡的老鼠,即使生活在惡臭的環境裡,吃的是骯髒的東西,卻仍然懼怕人和狗;而糧倉裡的老鼠,住在乾淨的環境裡,吃的是美味的糧食,對人卻絲毫不懼時,不禁嘆息說:“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這是關於李斯早期的一則史料,從這則史料可以看出,李斯雖出身低微,但不願久居人下,有一種想要改變現狀的精神。也正是因為李斯出身貧賤,經過自己的努力成功之後,他對得來不易的榮華富貴十分看重,甚至達到了迷戀的程度,這也為他的毀滅埋下了伏筆。
李斯為跨入富貴者行列,選擇了師從當時的名家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之後,他並沒有留在日益沒落的楚國,而是選擇了漸現統一之勢、更為強大的秦國,可見李斯把功名利祿放在了國家利益之上。這是他人生的階段。
在人生的第二階段,他依附呂不韋,逐漸進入秦國朝堂。此階段李斯遇到的挑戰是鄭國渠事件。鄭國此人表面為水工,實為韓國派到秦國的細作,其目的是勸說秦修築工程浩大的鄭國渠,以此來拖住秦國對外擴張的腳步。此事暴露後,冷酷多疑的秦王嬴政因此對在秦國謀求發展的其他六國之人產生了懷疑,將六國人盡數驅逐,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於是李斯寫了《諫逐客令》呈遞嬴政,讓他承認六國人對秦國發展做出的貢獻,廢除逐客令。但是,當類似的事件發生在韓非身上時,李斯的態度卻截然相反。秦王認為韓非是奇才,便迫使韓國交出韓非,為秦國所用。韓非入秦後,李斯感到了威脅,擔心秦王一旦重用韓非,會分散自己的權力,甚至使自己遭到排擠。為了保住權力,李斯聯合姚賈陷害了和自己師出同門的韓非。李斯為了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擇手段,以至於謀害多年摯友,使韓非英年早逝,他也因此被後人詬病心胸狹隘、嫉賢妒能。
在人生的第三階段,李斯的權勢達到了,他深受秦王信任,為秦攻滅六國貢獻了自己的智慧。秦國統一後,李斯任丞相,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秦國的建設之中。李斯參與了各項製度的構建,他在廢分封、立郡縣,統一文字、車軌、度量衡等重大問題上,功勳卓著,其成果影響至今。
而當李斯的富貴和權勢達到了極致,他擔心失去富貴和權勢的精神負擔也就達到了極致,此時的李斯,已經完全被權欲蒙住了眼睛。
李斯人生的第四階段,是他人格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李斯人格的變化經歷了一個微妙而艱苦的思想鬥爭過程。
秦始皇出游至沙丘突然病故,這件事改變了李斯的命運。由於事出突然,李斯擔心遠在咸陽的其他公子為爭奪皇位而引發天下大亂,自己權位不保,故密不發喪,這就為趙高提供了可乘之機。趙高欲立更易於操縱的胡亥,但是李斯堅持遵遺詔立扶蘇,趙高抓住了李斯貪圖富貴的要害,威逼利誘,使李斯一步步走入圈套,出賣了自己的良知,與他共立胡亥,逼死扶蘇、蒙恬。自此,李斯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了趙高手裡,也把秦國的命運推上了一條末路。胡亥當上皇帝以後,沉溺於紙醉金迷的生活,把政事交給趙高打理,以致於出現了“指鹿為馬”的鬧劇。此時秦王朝的局勢已非丞相李斯所能控制,當禍及其身的時候,他只能以“媚上固寵,助紂為虐”的方式來謀求生存。李斯被趙高構陷入獄後,仰天長歎曰:“嗟乎,悲夫!不道王君,何可為計哉!”可一切已晚,李斯以謀反的罪名被腰斬於咸陽。兩年後,劉邦入關,子嬰請降,秦朝滅亡。
李斯的人生跌宕起伏,極富戲劇性,與秦朝“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命運高度契合。
李斯的人生悲劇是人的貪欲無限膨脹的結果。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趨利是人的自然本性,符合“義”的逐利行為會得到認可,而違背“義”的逐利行為,放在什麼時代,都必會被唾棄和鄙視。
本書作者以客觀的史實為依據,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以通俗的敘事手法、豐富的人物語言,生動地講述了李斯從平民到大秦丞相,再淪為階下囚的曲折離奇、悲歡離合的一生,再現了大秦帝國建立的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希望廣大讀者在欣賞精彩故事的同時,豐富歷史知識,提高自身認知,在自己的人生中進退自如。
有一天,李斯在巡查糧倉時想要如廁,忽然看到幾隻瘦骨嶙峋的老鼠正在搶食茅坑里面的糞便。看到突然出現的李斯,老鼠們驚恐萬狀,紛紛逃跑。老鼠很快就消失了,李斯卻不禁想起了糧倉裡那些肥碩的老鼠。
同樣是老鼠,只是因為生存環境不同,境遇竟有天壤之別,一個是“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每日以糞便為食,還懼怕人和狗;另一個是“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吃著糧倉裡的糧食,卻目中無人,無所畏懼。繼而,他又聯想到人。同樣是人,因為身處的環境不同,眼光、見識、生活也有著根本的區別。
李斯不禁感嘆:“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楚之郢都、齊之臨淄、趙之邯鄲、秦之咸陽這些富庶繁華的大都市,生活在那裡的達官顯貴們,就好比糧倉裡的碩鼠,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又因有權勢而萬事不懼;而上蔡這種窮鄉僻壤,就如簡陋的茅廁,這裡的人只能靠微薄的收入艱難度日,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目光短淺如井底之蛙,還要因一些瑣事而憂心忡忡。李斯認為,現在自己就像一隻寄生在廁所裡的老鼠,即使有一官半職,這輩子也注定沒有出頭之日。
他坐在地上,又開始思索另一個問題:自己現在是應該留下來,繼續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倉吏,像廁鼠那樣度過一生,還是應該離開上蔡,換一個環境,乾一番大事業,做一隻“倉鼠”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他拜訪了自己的老師王存道。王存道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給他講了幾個故事。
洛陽人蘇秦少年時拜縱橫家鬼穀子為師,學成後,滿懷一腔熱血來到秦國,希望找到用武之地。可是,他一連給秦王寫了十封書信,都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回音,後只能失望而歸。因為在秦國花完了所有的盤纏,他歸來時一身破衣,形如乞丐,左鄰右舍以及他的兄弟姑嫂、妻妾看到他如此窮困潦倒的樣子,都嘲笑他說:“非官者,命也,然不甘於命,寄口舌之功以求升官發財,不易。今敗,心甘乎?”聽了這些刺耳的話,蘇秦非但沒有氣餒,反而更加發奮讀書。經過一段時間的苦讀,他的學業大有長進,於是再次出遊列國,受到了趙、燕、韓、魏、楚、齊君主的歡迎和重視。為了對付強大的秦國,他提出了六國合縱的主張,也被各國君主所接受。六國君主賜他六國相印,讓他負責統領兵馬。蘇秦衣錦還鄉,六國君主贈送了他大量的金銀財寶,裝了好幾輛馬車。昔日看不起他的兄弟姑嫂、妻妾聽說他回家的消息後,連忙趕到十幾里外來迎接他,對他畢恭畢敬。蘇秦問他們:“汝等昔日傲慢,今恭順,為何?”他的嫂子坦率地回答說:“昔君貧窮,今發達,不可同日而語,吾等當恭敬!”
講完這個故事,王存道問李斯:“汝作何感想?”
李斯沉思片刻,回答說:“若抱定大志,當排除萬難,厚積薄發,莫要在意旁人之言,莫要計較他人之無禮。他日實現抱負,旁人自然再無非議,且恭敬萬分。”
“妙極!”王存道稱讚了一句,又接著講第二個故事。
魏國有一個名叫張儀的人,同樣拜鬼穀子為師。他學習了幾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久,張儀辭別老師,到楚國遊說,恰巧楚相擺酒設宴,張儀有幸參加。然而,在這次酒宴上發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楚相所珍藏的一塊價值連城的玉不見了。其門客懷疑是張儀偷的,楚相下令對張儀嚴刑拷打,但因為沒有證據,只好將他放掉。張儀遍體鱗傷地回到家中,他的妻子非常氣憤地說:“君遊說諸侯,乃一番好心,卻遭如此侮辱,上天不公!”張儀卻不以為然,張開嘴問妻子:“吾之舌在乎?”其妻道:“在有何用?”張儀道:“有它足矣。”之後,張儀又來到秦國,給秦王分析合縱成功對秦國的不利,受到秦王的重視,秦王讓他負責破除蘇秦的合縱之術。隨後,張儀利用自己的智慧,幫秦國擺脫了危險,被封為秦國相邦。
講完第二個故事,王存道又問李斯:“有何感想?”
李斯回道:“成大事者,隱忍不拘小節,身體尚存,志便不滅!”
“精妙!”王存道再次點頭稱讚,又問,“兩個故事合在一起,有何感想?”
李斯凝眉沉思,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前一陣子看到的老鼠,老鼠因為生長的環境不同,境遇也大不相同。蘇秦、張儀,起初也因為不同的原因沒有遇到賞識他們的人,所以才能得不到發揮,後來環境改變,得遇明主,才能才發揮出來,成為輝煌一時的人物,青史留名。李斯大腦中隨即閃現出一句話:“鼠在所居,人固擇地。”老鼠的習性取決於它所處的環境,而人則應該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來展現自己的才華。事實也確實如此,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必須改變自己的處境,提高自己的修養,豐富自己的知識。
這次談話使李斯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大丈夫當縱橫四海,乾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而不是一輩子待在一個偏僻的小地方碌碌無為。他回到家中,來不及喝一口水,徑直走進書房,提筆疾書寫好了辭呈,然後找到自己的上司,將辭呈遞給了他。
上司看了李斯的辭呈,不解地問道:“倉吏雖小,但於此亂世可保衣食無憂,人共爭之,汝卻棄之,為何?”
李斯衝上司拱一拱手,說:“李斯才疏學淺,無法勝任,還請大人另請高明。”
上司見李斯去意已決,便不再挽留,當即批准了他的辭呈。
李斯回家將自己辭職的消息告訴了母親和妻子。他的母親非常生氣,甩手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並指著他破口大罵說:“汝忤逆不孝,私棄倉吏,何以糊口?!”妻子則好言相勸:“夫君當三思而後行,如此莽撞行事,無俸祿以養家,恐悔之晚矣!”
然而,一想到今後可能擁有的富裕的生活,再看看眼前窮困的生活,李斯沒有絲毫的猶豫,他簡單地收拾了一番,不顧家人的阻攔,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生他養他的家鄉,朝蘭陵而去,開始了他追名逐利的一生。
◎審天地之道,察眾人之心
◎定大計,謀良策,功蓋三分。
◎扶二主,嘔心血,鞠躬盡瘁。
◎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
◎他一生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他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發明家。他留下了許多名篇,如《出師表》《誡子書》等。他發明的很多實用的器具,如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等,同樣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學家錢穆曾評價他:“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國家陷入了分裂割據局面 諸葛亮6歲父母雙亡。 14歲為躲過兵亂,他舉家南遷,途中險象叢生,他一次次帶領家人化險為夷。 20歲時,被公認為“臥龍”的他,不謀仕途安於耕讀。 26歲時,劉備三顧茅廬,他提出了天下三分的政治格局,為蜀漢奠定了立國之策,僅用一年的時間帶領蜀漢從絕境中崛起。 43歲後,諸葛亮獨掌軍政大權,內用法家富國強兵,外領大軍南征北伐,開啟了蜀漢十年的強盛期。 54歲五丈原去世,卻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劇收場。本書考據詳盡、尊重史實力爭為您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真情實感的諸葛亮的同時,還為您呈現一個分分合合的動盪三國。
林葳,曾任中國階梯素質教育中心編輯室主任,京華時代(北京)有限公司編輯,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專業從事寫作。出版的作品有《胡雪巖全傳》《品康熙》《李鴻章傳》等作品
第一章亂世飄零
第一節 郡丞家的小頑童
第二節 風雨飄搖的劉氏王朝
第三節 戰亂中顛沛流離
第二章 隆中磨礪
第一節 司馬徽的啟德教育
第二節 能者為師
第三節 娶妻娶賢不娶色
第四節 隱居以待明
第三章 獻策出山
第一節 隆中對策
第二節 逃離荊州
第三節 遊說孫權結盟
第四節 火燒赤壁
第四章 軍政大計
第一節 奪取荊南四郡
第二節 孫劉聯姻
第三節 再圖荊
第五章 兩州並舉
第一節 借來的南郡
第二節 引狼入室的劉璋
第三節 諸葛亮入蜀
第六章 蜀漢初立
第一節 培基固本
第二節 重分荊州
第三節 奪取漢中
第七章 臨危受命
第一節 守不住的荊州
第二節 輔佐劉備稱帝
第三節 一場不該發生的戰爭
第八章 再定國策
第一節 平息內亂與權力製衡
第二節 制定聯吳戰略
第三節 鄧芝不辱使命
第四節 加強吳蜀聯盟
第九章 治國施政
第一節 治國必有法
第二節 盤活蜀漢經濟
第三節 不拘一格舉人才
第四節 以“禮”“法”治軍
第十章 平定南蠻
第一節 巧施反間計
第二節 收服孟獲
第三節 開發南中
第十一章 北伐中原
第一節 上表北伐
第二節 揮淚斬馬謖
第三節 策應東吳發兵
第四節 再圖隴右
第十二章 鞠躬盡瘁
第一節 屯糧練兵以備戰
第二節 葫蘆谷的雨
第三節 風起五丈原
第四節 將星殞滅
附錄 諸葛亮年表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的發展歷程中,三國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人們常說,要學計謀就看三國。三國是一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時代,而諸葛亮無疑是那個時代魅力、有光彩的明星,可謂“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後人”,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發明家。
諸葛亮逝世以後的千餘年間,歷代胸懷壯志、關心國事的知識分子深情地緬懷和頌揚著他,廣大民眾一代又一代地傳頌著他的功績,各種通俗文藝作品也反复講唱著他的故事,把諸葛亮塑造成“智神”“軍神”,忠君愛民的一代賢相,集忠、勇、智、仁等美德於一身。諸葛亮的形像已經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時代,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其中,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無疑起到了極大的“造神”作用。全本120回小說中諸葛亮共出現了66回,從第38回諸葛亮以“隆中決策”出山,到第104回“丞相歸天”為終結,尚不包括諸葛亮出山前水鏡先生對他的讚美、離世後“魏都督喪膽”的餘威。這將近70回中,又有一半以上的章回是專門寫諸葛亮事蹟的。而每一事蹟的描寫都充分突出諸葛亮在劉蜀集團中的關鍵地位和作用;竭力渲染諸葛亮的智慧,特別是其出神入化的軍事謀略。那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如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築壇借東風、三氣周瑜、空城計……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精彩紛呈。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批評作者羅貫中“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諸葛亮形象的嬗變正體現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廟堂情結”,《三國演義》雖以歷史人物諸葛亮為原型,但比其歷史原型更高大、更完美,成為古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崇高典範,寄託著作者聖君賢相的社會理想。作為藝術形象,《三國演義》在中國文化史上,為諸葛亮塑造了一座高大得讓人難以超越的豐碑。
正因如此,人們便有了追本溯源、窺探真相的衝動。本書試圖穿越千年曆史風塵,盡可能還原歷史真相,探索發生在諸葛亮身上的動人故事。諸葛亮一出山便是大手筆,以隆中獻策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可謂高屋建瓴;初出茅廬的諸葛亮,臨危受命,出使東吳智激周瑜,促成吳蜀聯盟;赤壁之戰與東吳協同作戰,火燒赤壁、大破曹軍;隨後,助劉備征服荊州江南四郡,借荊州為根據地,全力擴張勢力,為三國鼎立奠定基礎。出謀西取蜀地,尤其是劉備白帝城託孤後,定南蠻,數擒孟獲;抗北魏,幾出祁山。八年駐守在漢中,盡心竭力,夙夜在公,整頓配備好朝中官吏,提倡“仁政”“法治”並用,休士勸農、軍屯耕戰、開拓農田、興修水利、鼓勵生產,使當時地廣人稀、民生凋敝的漢中經濟得到很大發展,廣大百姓“安其居,樂其業”……縱觀諸葛亮的一生,他運籌帷幄的風采、寧靜淡泊的氣度、謙虛務實的作風、鞠躬盡瘁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意志,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諸葛亮身上的閃光點足以照亮一個時代,他的精神足以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砥礪前行,他的智慧足以開啟無數心智之門。人們不難發現,走下神壇的諸葛亮更接地氣、更聚人氣。
本書以文獻史料記載為框架,沒有史料記載的輔以合理推斷,絕不做毫無依據的虛構,拒絕戲說,不先入為主,不穿鑿附會,對於眾說紛紜的某些問題,盡量沉潛玩索,含英咀華,力求全景式回顧諸葛亮波瀾壯闊的一生。同時,深度剖析蘊含其中的哲學思想,讓讀者從中真正了解諸葛亮的理想、智慧、謀略、品格、精神。
此時諸葛亮已年滿十五,在幾年的流浪旅程中,他看到的盡是戰爭帶來的兵荒馬亂:土地荒廢;老百姓妻離子散;平民被迫拿起刀劍鋌而走險,幹起盜匪的勾當。這些悲慘的見聞,對諸葛亮的人生觀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強烈認識到,文韜武略對一個立志奮發圖強的男兒有多麼重要,他決心刻苦學習,把過去幾年耽誤的讀書時間補回來。
諸葛亮讀書的地方叫做學業堂,在襄陽城南峴山下。學業堂是劉表創建的,劉表本人是儒生出身,十分重視教育。學業堂建成後,他聘請了很多名士如司馬徽、宋忠等人來當教師。諸葛亮很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每天起早睡晚,學習非常刻苦。此時襄陽的儒學風氣已相當濃厚,諸葛亮的業師就是荊州名士司馬徽。
然而,當諸葛亮剛剛覺醒,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時,一場不幸又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一夕染病,驟然離世!叔父的死,深深刺痛了少年諸葛亮的心。他將叔父葬在峴山下,一個深夜,他呼叫著、痛哭著,發瘋地奔向小山崗,任憑電閃雷鳴、狂風暴雨,仰天長嘯!
身後的大樹倒下了,人世艱難,何處才有他的棲身之地?還好劉表顧念舊情,出面安撫了諸葛亮一家,並表示願意把諸葛亮留在身邊做事。但諸葛亮有點瞧不起目光短淺、碌碌無為、毫無抱負的劉表。
從這時起,少年諸葛亮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不再寄人籬下、仰人鼻息,而要憑藉自己的本事,過自食其力的全新生活;要用自己的才智,解救自己和民眾於苦難之中;用要自己的能量,去照亮黑暗的世界,光耀諸葛家族。
諸葛亮也拒絕了兩位姐姐要他去江東的建議,決定帶著弟弟獨立生活。他變賣了叔父諸葛玄留下的些微財產,直接去見劉表,表明自己想自力更生的意願。
劉表起初打算留下諸葛兄弟,只是出於對這兩個孩子的同情,既然諸葛亮主動提出要離開,他自然求之不得,但面子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他幫助諸葛亮在襄陽城西二十餘里處找了一塊坡地,搭建了幾間茅舍,使兄弟倆得以安頓下來。
這個地方屬伏龍山脈,忽有一山“隆然中起”,北枕漢水,林泉幽邃,蔚然深秀,這便是古隆中。至此,諸葛亮結束了流浪生涯,在隆中找到了第二故鄉,自行耕種,過著半耕半讀的隱居生活。
御前撤座,明君臣之分; 杯酒之間,掌兵政之權;先南後北,定江山之固; 文治天下,耀千古之功。
趙氏上演的“點檢做天子”“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一件件、一樁樁皆告訴我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他憑藉一根棍棒結束了五代群雄割據,開創了兩宋盛世的太平天子!他權不舉刀,謀不見血,兵變不擾民,開國不誅功,滅國不殺降,改革不折騰。
讀懂趙匡胤,方可讀懂大宋史。
趙匡胤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特殊的帝王,他以黃袍加身的方式戲劇性地登上大位,又以杯酒釋兵權,將國家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繼承前朝遺志,南征北戰,結束了分裂割據的局面,開創了大宋王朝;他以武力得天下,卻把文治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
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開國皇帝能對整個王朝史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本書客觀、公允地講述了趙匡胤的沉浮一生,讓讀者從中體會一代帝王的用權、用人、用文、用武之道。
丁振宇,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作家,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黃淮學院座客教授。出版的傳記有《卿本好局憾未酬:隋煬帝傳》《志興大明,敗局難挽:崇禎帝傳》,出版的小說有《掌家大印》《八王之亂》,創作的電影與微電影有《準岳母相親記》《我們是一家人》《心之救贖》等十餘部,其中《心之救贖》獲省級獎項。
第一章 豪俠蟄伏待良機
第一節 “香孩兒”的誕生及傳說
第二節 顯赫的氏族
第三節 聖人學問還是棍棒武術?
第四節 早年經歷
第五節 遊歷與流浪
第六節 高僧指迷津
第二章 英勇善戰威名振
第一節 應徵入伍
第二節 高平大捷
第三節 深受重用
第四節 拒父入城
第五節 智取二州
第六節 雄心北伐
第七節 周世宗的疏忽
第三章 羽翼豐滿顯野心
第一節 義社十兄弟
第二節 奇人苗訓
第三節 趙普入盟
第四節 剷除異己
第五節 趙府議事
第四章 陳橋驛黃袍加身
第一節 奉旨出征
第二節 山雨欲來
第三節 黃袍加身
第四節 和平演變
第五節 如願以償
第六節 韓通屈死
第七節 非凡的意義
第五章 新君收服舊臣心
第一節 籠絡舊臣
第二節 嚴懲新貴
第三節 李筠反叛
第四節 開國仗
第五節 平叛李重進
第六章 以文治國施仁政
第一節 杯酒釋兵權
第二節 改革禁軍
第三節 掃清藩鎮
第四節 縱容邊將 ?
公元927年,趙匡胤誕生於洛陽夾馬營。時逢五代十國軍閥混戰,各割據勢力擁兵自重,相互征伐,遍地烽火狼煙,百姓苦不堪言。趙匡胤在動亂中漸漸長大,年輕時曾如螻蟻一般四處流浪,經歷了內心的迷茫,嚐遍了人世間的疾苦,目睹了各路軍閥的窮兵黷武、瘋狂屠戮,也見證了黎民百姓的流離失所、社會秩序的混亂不堪。或許正是這些摻雜著艱難、痛苦的生活經歷,成了他稱帝后施行仁政的心理根源和情感動機。
趙匡胤受父親的影響,自幼喜愛習武,精於騎射,為日後能征善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性格堅毅、果敢、豪爽,結交了禁軍中的一些高級將領,為後來積攢了基本的班底,還演繹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奇佳話。
在戰場上,趙匡胤憑藉過人的膽識、謀略和驍勇,在漢樞密使郭威麾下屢立戰功,很快嶄露頭角,於公元951年擁立郭威稱帝,建立後周。三年後郭威病逝,柴榮繼位。此後,趙匡胤跟隨柴榮征討南唐,平揚州,下壽春,克泗州,威震江南。因為在戰鬥中表現英勇,成為受將士尊崇的禁軍高級將領。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柴榮駕崩。次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了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後周朝廷匆忙派遣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迎敵。正月初三下午,趙匡胤率領主力軍隊到達距開封城僅數十里的陳橋驛時,以黃袍加身的方式戲劇性地登基稱帝,以宋為國號。之後,趙匡胤以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略,逐步平定天下。
為了適應中央集權的需要,趙匡胤將國事分為政事、軍務和財政三大系統,相互平行,由皇帝直接統屬。另設御史台等機構,使地方權力集中到朝廷後,又進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為了鞏固尚在襁褓中的趙宋王朝,趙匡胤提出了“收精兵,奪其權,制錢穀”三大綱領,以“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罷黜支郡”“強幹弱枝”“內外相維”“三年一易”“設置通判”“差遣制度”等方式,牢牢控制了軍權、行政權、司法權和財政權。在官制上,趙匡胤採取官、職、差遣三者分離的製度。 “官”是一種等級待遇,供定薪之用,表示祿位、品級的高低;“職”只是一種虛銜,如學士等,不是職務;只有“差遣”才是實際職務,掌有實權。這一系列政治措施,一舉改變了藩鎮割據、武夫亂政的狀況。
趙匡胤深知武以安邦、文以治國的道理,奉行“文以靖國”,開創了“文治盛世”。他充分吸取唐朝、五代時科場積弊的教訓,在科舉考試中採取鎖院制、彌封制、謄錄製、別頭試等措施。同時設立“誓牌”,採取尊孔崇儒、創設殿試、厚祿養廉等一系列舉措,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趙匡胤很尊重和重用讀書人。據說有一次,他遇到一個疑難問題,問宰相趙普,趙普回答不出來;再問學士陶谷、竇儀,他們準確地給出了答案。對此,趙匡胤深有體會地說:“宰相須用讀書人!”他以武力得天下,卻把文治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開國皇帝能對整個王朝史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
為了發展經濟,趙匡胤發奮圖強、勵精圖治,對黃河下了很大的力氣進行治理。建隆三年(962年),他下令在黃河沿岸修堤築壩。每年春天,他都下令仔細巡察,力求防患於未然。他還對汴河、蔡河等主要河流進行了治理,對農業經濟的穩定、商品的流通起到了重要作用。乾德二年(964年),趙匡胤下令將各地所收的民租和專賣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運往京師,地方不得佔留。他所施行的減輕徭役、賦稅專收、以法治國、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澄清吏治、勸獎農桑、移風易俗等一系列措施,使遭受二百年戰亂的中華大地得以盡快恢復,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也使大宋王朝快速走向空前繁榮的盛世,出現了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趙匡胤宅心仁厚,給功臣們善終,給百姓們實惠,給文化人空間,開啟了兩宋三百餘年的文治盛世。他韜光養晦,一心想要收復燕雲失地,但抱憾而終,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千古謎案。
本書以趙匡胤的生平為主線,結合權威的史料,用有細節、有溫度、有深度的文字,全景式展現了其波瀾壯闊的一生。
沒有確立太子,為皇位之爭埋下了隱患。皇長子李從榮為了謀取皇位,等不到父皇駕崩,便闖入宮中,企圖行刺逼宮,不料反被大臣殺死。李亶受到驚嚇,一命嗚呼。在眾臣的擁立下,皇三子李從厚繼承皇位。然而,李從厚僅僅當了幾個月的皇帝,就被鳳翔節度使李從珂趕下台來。
李從珂幼年時跟隨母親到李家,被李亶收為養子。他身形高大,孔武有力,跟隨李亶東征西戰,頗得李亶的喜愛。
李從厚繼位後,聽從大臣的建議,將各地節度使來回調換,以削弱藩鎮的勢力。李從珂害怕自己的權力被剝奪,因此決定謀反。李從厚得到消息,急忙派大軍前去鎮壓。李從珂勢單力薄,很難在正面作戰中取勝。他分析,朝廷派來的軍隊將兵驕橫,貪圖賞賜,便使出誘降之計,收買了許多朝廷將領,終打敗朝廷大軍,奪取了帝位。
當時,李亶的女婿石敬瑭任河東節度使,他和李從珂素來不睦,看不慣李從珂的作為,有意反抗。李從珂看透了石敬瑭的心思,決定消除隱患。他採用調虎離山之計,命令石敬瑭離開自己的大本營晉陽,到鄆州任職,然後再伺機剷除其勢力。石敬瑭識破了李從珂的企圖,聯合北方的契丹攻入洛陽,李從珂無力抵擋契丹軍,自焚於洛陽,後唐滅亡。
為了感謝契丹的幫助,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劃給了契丹,而且認比自己小十歲的契丹首領耶律德光為義父。作為回報,公元936年,耶律德光將石敬瑭扶上了皇帝的寶座。石敬瑭建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因為石敬瑭的這一舉措,燕雲十六州的民眾一夜之間淪為亡國奴,遭受鐵蹄踐踏,時間長達數百年之久。契丹人還動不動就跑到洛陽城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深受其害,而朝廷對此不聞不問。不但如此,為了討好契丹人,石敬瑭還每年向其進貢大量財物。這些財物全部被強行攤派到老百姓身上,加重了中原百姓的負擔,進而激起了中原人士的強烈反對,各地接連爆發農民起義,希望推翻當朝的統治。
趙匡胤練就一身武藝,目的就是為了保家衛國。每當他看到契丹人入侵,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大肆殺戮,致使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時,他都感到痛苦和憤怒。
在那個朝不保夕的動亂年代,大部分人都經受過與親人生離死別的痛苦,相較而言,趙匡胤是幸運的。石敬瑭建立後晉之後,父親趙弘殷仍然保留了原來的官職,沒有受到動盪時局的波及,一家人仍然過著相對平靜的生活。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車駕進入開封。次年,趙弘殷一家也從洛陽到了開封,在東城新曹門裡的壽昌坊巷內定居下來。若干年後,他和弟弟趙光義先後當了皇帝,人們為了紀念他們,便將壽昌坊巷改名為“雙龍巷”。
趙匡胤初來開封時,剛滿十二歲。這裡的情景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洛陽大不同的是,這裡到處一片衰敗的景象,民不聊生,大街上隨處可見衣衫破爛、滿臉污垢的乞丐。
有一天,他和父親在大街上行走,一群乞丐攔住了他們。看著面前一張張佈滿污垢的面孔和伸出的一隻只臟手,趙匡胤忍不住問父親:
“他們為什麼會這麼窮?他們難道不種地嗎?”
趙弘殷苦笑道:“孩子,這一切都是當朝皇帝造成的,他將燕雲十六州和大量的財物拱手送給了契丹人,導致許多老百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不得不靠乞討過日子。”
這一場景深深地烙在趙匡胤的腦海中,直到很多年後,再回憶起這件事來,他仍然感慨萬千。那時候,他將父親的話牢記在心中,發誓一定要憑藉自己的力量改變這種狀況。
嘉義鄭**[0920***493]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北符**[0988***644]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南錢**[0946***810]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竹符**[0956***764]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鍾**[0988***322]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竹王**[0986***784]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北劉**[0920***510]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桃園鄭**[0968***879]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陳**[0998***951]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竹楊**[0998***986]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竹謝**[0988***866]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高雄孫**[0946***538]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北謝**[0960***957]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王**[0918***718]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錢**[0968***768]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竹鄭**[0956***374]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桃園錢**[0998***975]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嘉義黃**[0956***325]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高雄符**[0920***542]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竹李**[0960***864]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高雄錢**[0998***894]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桃園柳**[0988***857]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趙**[0998***443]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趙**[0938***349]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嘉義柳**[0978***205]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高雄柳**[0918***252]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高雄李**[0998***389]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北黃**[0966***873]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北方**[0932***696]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南吳**[0932***411]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鍾**[0918***223]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北鄭**[0933***623]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仲**[0988***749]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竹周**[0938***196]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竹鄭**[0978***454]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北鄭**[0998***512]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南方**[0946***201]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符**[0918***720]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中鍾**[0960***488]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桃園楊**[0960***573]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南符**[0951***452]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嘉義方**[0966***431]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北楊**[0998***718]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桃園符**[0968***218]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桃園錢**[0920***614]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基隆張**[0932***539]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臺北黃**[0946***208]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高雄趙**[0933***185]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北孫**[0960***744]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新竹錢**[0951***735]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 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NT$1620
2024新書推薦:張學良傳(全兩冊)
NT$1580
大清錢王:草根的進階+時局即生意+人情亦商機+資本大博弈( 全四冊)
NT$1350
班超:仗劍出塞 一統西域(全兩冊)
NT$2299
名人傳共5冊:拿破崙傳+尼采傳+愛因斯坦自述+潛意識與生存:榮格自傳+群星閃耀
NT$1530
劉邦傳:鴻門宴上的天選之人+項羽:勇猛無雙的滅秦英雄(全三冊)
NT$1200
大清官:晚清名臣彭玉麟(全兩冊)
NT$1580
葉卡捷琳娜大帝與波將金(套裝全2冊)
NT$1460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NT$1350
袁*凱和他的幕僚們(全二冊)
NT$1530
蔣介石和他的幕僚們(全二冊)
NT$2000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全四冊
NT$2399
顧憲成全集(全三冊)
NT$1199
忽必烈的終極密碼(全兩冊)
NT$1399
【大師巨匠】
NT$1580
曾國藩家書 全4冊(手工線裝)
NT$1950
唐寅傳+文徵明傳+沈周傳+仇英傳(全四冊)
NT$1399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NT$1250
父親南懷瑾(全兩冊)
NT$1800
【左宗棠與李鴻章與曾國藩】
NT$1299
看透財富的巨賈:沈萬三+范蠡傳+胡雪巖全傳(全3冊)
NT$2880
【汪偽*權全史】(全三册)
NT$1750
先知三部曲:(武裝的先知+被解除武裝的先知+流亡的先知)
NT$2288
良友裡的民國生活(套裝共6本)
NT$1750
【希爾伯特—數學界的亞歷山大】+【高斯—科學的巨人】
NT$2240
林徽因集增訂本(全4本)
NT$2500
《鄧廣銘宋史人物書系-辛棄疾傳+韓世忠傳+陳龍川傳+岳飛傳+王安石傳》(套裝共5冊)
NT$2350
【張居正全集】(全6册)終於收全張太嶽全部著作!
NT$1750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 (修訂本)+陳寅恪與傅斯年(全新增訂版)+陳寅恪家史【3冊】
NT$1750
伊麗莎白二世:【我們的女王】+【+女王的旅程】+【伊麗莎白二世及其時代】(全新塑封三冊)
NT$1500
絕響——永遠的鄧麗君+無損黑膠10CD精選1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