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晚清重臣李鴻章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為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 ,透過敘述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等同幕僚的交往,以及曾國藩創建湘軍並帶領這支軍隊獲得赫赫功績的過程,展現出曾國藩的識人之道和獨到的人際交往法則。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李鴻章為“大清帝國中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其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 。 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李鴻章何以身處風雨飄搖的晚清時代,伴四代君主,縱橫政治舞台數十載? 在此書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李鴻章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以一介書生投筆從戎,長期手綾兵符,掌控裝備精良的淮軍,創建北洋海軍,出任封疆大吏,活躍在晚清政壇四十年之 久,這一路扶搖的背後,值得探究的是他的幕僚們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歐陽躍峰安徽來安人,安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教學研究工作,1995年晉升教授,發表論文100餘篇,獨著、合著各類著作十餘部,曾獲曾憲梓 教育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教師獎」三等獎,榮獲「省優秀教師」稱號。
李鴻章略施小計,便解了困厄徽州失守,太平軍便浩浩蕩蕩殺向祁門。 此時祁門大營只有張運蘭老湘營一軍,人馬不足三千。 若是太平軍大隊來攻,祁門是個死地,部隊要作戰也施展不開,將會束手而成為俘虜。
曾國藩只得讓老湘營派出一隊,防守在距離老營十里外的羊棧嶺。 一面派快馬飛報景德鎮的左宗棠,讓他把住通往祁門的南通道,這是祁門向外的糧餉和書信通道;再派人向寧國方向奔走,去找鮑超,讓 他率霆軍火速救祁門湘軍大營。
此時,太平軍兵分三路向祁門方向而來,好在他們並不知道湘軍大營就在祁門,他們的軍事目標是西攻武漢,解安慶之圍,因此進攻祁門並無 必取的決心。 祁門只是一個小縣城,山深林密,地貧糧少,毫無必取意義。
因此,從南方行進的太平軍,遇到左宗棠的楚軍,打了幾仗。 左宗棠保衛祁門大營心急,又是楚軍初建,不會輕易放過太平軍北去攻祁門的。 因此,兩軍的志向不同,太平進攻幾次失利,便不再進攻。
同樣,從東邊行進而來的太平軍,遇到老湘營在羊棧嶺的阻擊。 湘軍憑藉著險要地形,又有誓死保衛湘軍大營的決心,雖敵軍十倍於己,但仍攻打不下,仗打了三天,羊棧嶺仍在老湘營之手。
但是,湘軍老營裡卻極度恐慌,有人竟準備行裝,打算偷偷溜走了。 彭壽頤、楊國棟等人,也勸說曾國藩逃離祁門。 但曾國藩如何能走,他一面照常批閱文件、讀書、寫字,一面向部屬發出嚴令:有朝廷命官,敢不聽軍令離開祁門者,殺無赦。
恰在此時,忽然接到鹹豐帝的加急命令,說英法聯軍逼近京城,嚴鬢曾國藩迅即率兵馳援。 太不可想像了!
曾國藩接旨哭笑不是! 他自己身處危難,還期盼別人來救,哪還有兵馳援京師?
實際上他和鹹豐都是一場虛驚:英法聯軍不會攻打京城;太平軍西徵部隊此時已經撤離西去了。 可是,他和鹹豐帝卻都不知道。 自鹹豐六年九月(1856年10月),英法聯軍進攻廣州,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時戰時停,先後延續四年。 鹹豐十年六月(1860 年 8 月)擴大戰爭,將戰火燒向京、津。 連續打敗僧格林沁和勝保的「王牌」軍,逼近北京城。 咸豐帝驚慌失措,留下恭王奕應付局面,自己率妃嬪宮監和親信大臣倉皇逃亡熱河。 同時接受了勝保的建議,在逃亡途中發布諭令,讓各地督撫派兵「勤王」。
道命令便是發給曾國藩的,讓他馳援京師,並把湘軍驍將鮑超及其霆軍交給勝保指揮。 命令是八月二十六日(10月10日)送到曾國藩手中的,正是徽州被太平軍攻克的第二天。
曾國藩不光無兵可派,而且又想,這個勝保也太損,湘軍大將不少,偏偏要鮑超和霆軍交勝保指揮。
在祁門緊張時,曾國藩惱恨鮑超去四川探親不歸,他再三追逼,鮑超才來到祁門。 有了鮑超,他心裡才多少有點底,但鮑超才來祁門四天,勝保就要他歸其麾下。 眼下,只有鮑超是他的救命軍隊,勝保卻要藉天子之名,包藏禍心,拉為己有。
曾國藩太了解勝保了,這是個野心勃勃的傢伙。 他在直隸僥倖打敗太平軍林鳳祥殘部,竟撈到了欽差大臣的頭銜。 後來又圍李開芳於高唐,數月不克,惹惱了皇帝,把他充軍新疆。 時因清廷危難,勝保向朝廷通關節,又把他召回,發往安徽軍營效力。
勝保雖有野心,但手中卻無軍隊,所以,到處抓軍隊,不惜招降納叛,收買皖北捻軍叛將李昭壽,接納安徽團練頭子苗沛霖,企圖把他們的軍隊拉為己有 。 曾國藩在奏報中久已了解勝保其人,一到安徽就看穿了他的 陰謀。
如今,勝保借皇帝的尚方寶劍,想把他的「霆軍」拉為己有,這是他把陰謀用到湘軍裡面來了,真是無孔不入!
曾國藩心想:絕不能讓勝保得逞! 然而,煌煌聖旨,誰有膽子拒絕! 如今,皇帝蒙難,湘軍若不相救,還要湘軍何用? 曾國藩左右為難,若拒絕派勤王之師,難逃抗旨之罪。 胡林翼的消息比曾國藩一直都快些。 差不多在聖旨到達同時,胡林翼的信也送到了曾國藩手裡。 但是,由於是皇帝的諭令,這位密友也沒給他好主意,只是極為隱晦地寫道:「疆臣爭援,廷臣羽檄,均可不校,士女怨望,發為歌謠,稗史遊 談,誣為方冊,吾為此懼。”
曾國藩既沒有好主意,又在太平軍的打擊之中,連日坐臥不寧,幾有再度自殺之意。 相傳,他再次向左右交代了後事,寫了份遺折,準備自殺。 就在這時,李鴻章推門進來,給曾國藩出了個兩全齊美的辦法來。 他的意思是,進京「勤王」一事本是空話,對皇帝沒有一點好處,同時也是來不及的舉動。 現在英法軍已經打到了京城,如果他們要捉拿或加害皇帝,以外國的洋槍洋砲,太容易做得到。 即使皇帝逃去熱河,那裡的防守還遠不如京城,幾天之內便可追達。 現在,湘勇尚在幾千里外的安徽,即使我們加倍趕路,等到了京師,什麼事都已見分曉了。 何況,我們並無軍隊 可派。
曾國潘幾天都沒想到這一層,幕僚們也無一人這麼想,只是在勤不勤王上打轉。 聽了李鴻章明晰的分析,他又問:如何處置皇帝的上諭?
李鴻章十分輕鬆地說:洋人進攻京師,絕沒有佔據京城和加害皇帝之意,他們不過是藉戰爭給皇帝施加壓力,想佔中國的便宜罷了。 三國連衡,要的是金帛子女,斷無滅國殺君之變。
李鴻章接著分析,皇帝走前留恭王在京與洋人講和,恭王的辦事能力極強,應付外人綽綽有餘,京城也不會出亂子。 所以,恩師的舉措只能是「按兵請旨,且勿稍動」。 李鴻章說,恩師馬上擬一奏摺,言稱由皇帝再下諭旨,勤王事大,一個鮑超不足應命,在恩師和胡中丞二人中選一個率兵入京。 這自然是表面文章,等到奏摺送到京師,由京師再轉熱河行在,結果早就有了,皇帝絕不會再令恩師率兵勤王的。
曾國藩聽了李鴻章的分析,佩服這位高足的機靈,更佩服他對如此大局的掌控把握,認為不光是湘軍之中,怕是朝廷上下也難有李鴻章的明白果 決了。
他與胡林翼協商後,依李鴻章的意思於九月五日(10月18日)向北京發出奏摺。 當然,他也沒有把握,保準皇帝不讓他再行勤王,也做了一番準備:他準備一旦北援,就率一萬軍隊前往,餉項由胡林翼供給。 如果皇帝命胡林翼北援,湘軍便撤至湖北,暫不攻擊安徽。 但是,無論是誰前去,安慶之圍都不能撤。 等了差不多一個月,到九月二十四日(11月6日),便接到從熱河發來的「廷寄」,說議和已成,毋庸北援。
祁門雖說是“死地”,但它隱於群山環抱之中,太平天國的南路軍隊幾度路過,皆不知曾國藩就在那裡。 即使是李秀成率大軍通過,走到羊棧嶺,進攻黟縣,繼攻休寧的柏莊嶺時,遇到鮑超的頑強抵抗,他也只是試探性地打了一仗,便主動退走 了。 曾國藩終於逃過一劫。
當鮑超退回祁門拜見曾國藩時,幕僚們像見到救命的親人,一齊迎出大營門外。 鮑超趕緊下馬行禮,曾國藩走上前抱住鮑超激動地說:「不想仍能與老弟見面!」說著說著流下淚來,不能自持了。
曾國藩怕太平軍再來進攻,急令鮑超駐守漁亭,張運蘭駐守黟縣,共同守衛祁門大營。
其實,太平軍不知祁門是曾國藩的大營,曾國藩也不知太平軍的戰略意圖。 當時李秀成大軍五十餘萬西徵武漢,解安慶之圍。 這五十餘萬大軍從蘇、浙兩地出發,沿長江南岸西進,所經路線必經皖南的徽州府,也必由祁門附近走過。 這些軍隊是分批行進的,湘軍大營經一次危險後,還有多次危險存在。
曾國藩如果知道太平軍的戰略意圖和行軍路線,他絕不會把大營置於敵人的進軍路線上。 這不,鮑超救了大營一次,不到十天太平軍的另一批人馬又經過祁門。 這一批人馬分三路而來。 黃文金的人馬兩萬,由贛北經景德鎮、浮梁向祁門方向而來。 黃文金是太平軍名將,外號黃老虎。 但是,他行至景德鎮時,受到左宗棠的阻擊,戰鬥中黃文金負傷,只得退走。 隨後,李世賢又率軍進攻景德鎮、劉官芳進攻祁門,兩路人馬進攻凌厲。 當時,太平軍古隆賢一軍又攻婺源,左宗棠打退黃文金後率軍援婺源,景德鎮遂被攻破,總兵陳大富被打死。 劉官芳攻至距祁門二十里的歷口,朱品隆率兵守歷口,劉官芳退走。 而李世賢攻佔景德鎮後,也乘勝攻向祁門,在樂平附近被左宗棠攔住 交戰。 困守祁門的曾國藩也命張運蘭、婁雲慶率兵八千,主動進攻被太平軍佔領的徽州城,結果被太平軍從城內殺出,打得攻城湘軍大敗而回。 恰在此時,左宗棠在樂平大敗李世賢部,李世賢退走,祁門之圍又一次緩解,但是,曾國藩在祁門,每天都感到危機四伏。 當左宗棠打敗李世賢之後,他才真切地感覺到李鴻章所言祁門是「死地」的真正意義。 遂於鹹豐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1861年4月6日)自祁門出發,依李鴻章指出的東流轉移。 到達東流之後,把指揮部設在長江靠岸停泊的大船上,從此不再擔心太平軍的圍攻,就近指揮圍攻安慶。
李鴻章為老師出謀劃策,不去京師「勤王」之後,見老師仍無離開祁門的意思,便告別老師,離開了祁門。
起初,他打算去南昌哥哥家中,途中曾造訪胡林翼,說明辭幕的原因。 胡林翼語重心長地勸他仍回到曾國藩身邊去,李鴻章則表示出於對曾國藩的不滿,說老師目光短淺,固執己見,等等。 此話傳至曾國藩耳中,曾聽了很是生氣,說李鴻章“難與共患難”,師生產生了矛盾a。 胡林翼寫信給曾國藩,認為他是個難得的人才,留下他對湘軍建設大有好處,何況他畢竟是你的學生,應該盡到教育、引領的職責b。 曾國藩聽信胡林翼,寫信給李鴻章,要他留在南昌,抗拒南路西去的太平軍。
後來,郭嵩燾等人也致函李鴻章,讓他還是回湘軍大營,輔佐恩師建功立業,也是他進身的好出路。
李鴻章“讀之怦然心動”,表示回心轉意,追隨老師。 曾國藩知道後,於1861年6月25日給李鴻章寫一封信,情詞懇切地請他回大營相助:閣下久不來營,頗不可解。 以公事論,業與淮揚水師各營官有堂屬之名,豈能無故棄去,起滅不測。 以私情論,去年出幕時並無不來之約。 今春祁門危險,疑君有曾子避越之情。 夏間東流稍安,又疑有穆生去楚之意。 鄙人遍身熱毒,內外交病,諸事廢閣,不奏事者五十日矣。 如無醴酒之嫌,請台旆速來相助為理。
曾國藩敦促其返回大營,想讓他為自己羅致建功立業的助手。 李鴻章環顧左右,也的確相信可資「因依」而「賴以立功名」者唯有老師,因此捐棄前嫌,於1861年7月13日趕至東流,投身曾國藩幕。 曾國藩「特加青睞,於政治軍務悉心訓詰,曲盡其薰陶之能事」。
曾國藩幕府在中國歷史上規模之大、聚集人才精華之多令世人矚目。 既有李鴻章、左宗棠這樣的謀略作戰人才,也有流的學者和科學家。 曾國藩的人生、智慧和思想深深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他是近代中國兩大重量級人物——毛澤東、蔣介石共同推崇的人物。
始於漢唐甚至更早的幕府和幕僚制度,到了曾國藩的時代仍在運作。 這些門人或精通政務,下筆有神;或善理錢財,能包辦錢糧;或熟悉律令,能代辦詞訟。 每有投效者上門,曾國藩先發少量薪資讓他安頓下來,然後會面,察其言觀其色:有膽識血性的派去領兵打仗,膽小謹慎的分派籌辦糧餉,文才好的辦理文案, 學問淵博的校勘書籍。 個別人身兼、歷任數職。 身為「一宗宋儒,不廢漢學」的文人,曾國藩身邊匯攏了當時的名儒宿學,該書稿記述了曾國藩政治生涯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幕僚們。
馬東玉 生於1945年,南開大學歷史系本科、遼寧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生畢業,遼寧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主要著作有:《曾國藩大傳》《張之洞大傳》《出軌的歷史-真實的武則天》《正說清朝非常人物-慈禧與恭親王》《從晚清重臣到立憲皇帝-真實 的袁世凱》《梁漱溟傳》《八國聯軍侵華史》《雍正帝本傳》《清代社會文化-清代人物傳稿》《清朝通史》(鹹同卷)《遼寧通史》(經濟卷) ;主編合著出版《中日關係全書》《清代全史》《中華百科要覽》《中國歷史學大詞典》《經濟人物列傳》《中華魂•廉政卷》《中國近代史》等書。 發有中國近代史、經濟史和傳統文化的學術論文二百餘篇。
幕僚又稱幕友、幕賓,是舊時大帥或軍政長官的參謀、書記官等。 《晉書》記載,東晉大將桓溫組織北伐軍,用郄超為幕僚,謝安、王坦之等名將詣桓溫處議論軍事,桓溫讓鄁超臥在帳中床上聽之,風動帳開, 謝安看見躺在床上的郄超,笑著說:「郄生可謂入幕之賓矣!」 所以,幕僚雅的稱謂還是幕賓。 這個小故事說明軍政長官對幕僚的重視程度,桓溫用郄超之計兩度北伐,取得不少勝利,終為前秦阻扼。 謝安以「北府兵」八萬人打敗前秦數十萬大軍,取得淝水之戰的巨大勝利。 八萬北府軍打敗九十萬秦軍,用的也是朱序的計謀。
軍事的重大勝利靠的是多方面的因素,諸葛亮用兵如神後還是失敗了,但他一個文人指揮較弱的蜀軍能取得很多勝利,又與他的用兵謀略分不開。 所以,名將無不重視謀士,名君也都重視謀臣。
幕僚班子稱幕府,幕府的大小、品質在於幕主,即長官的個人氣度諸方面,說到底還是個用人問題。
遠的不說,近代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其中曾國藩的幕府盛,人才品質也,李、左兩人也都曾是曾的幕賓。 李鴻章的幕僚也不少,但人品學問遠不如曾幕,雞鳴狗盜者居多。 左宗棠的個人氣度差,很不能容人,因此他幾乎沒有幕僚,他自己也常嘆息“營務處視同虛設”,遇事無人商量,也想“得良才劻勷”,但 終因“性情太剛,氣度太窄,到底不能容人才;真是人才,不願常為文襄公所用;能夠留下的,就餘子碌不足數了。”
曾國藩深知人才的可貴,也深窺用人的精妙。 他嚐讀《史記·高祖本記》,劉邦在百官面前承認自己文不如蕭何、張良,武更難與韓信相比,但是蕭、張、韓三人為什麼能聽命於他? 三人又為什麼能各盡其才? 這就是三人不如他的地方,這就是劉邦的才能。
曾國藩心裡也非常明白,用兵打仗自己是個外行,不僅無法與郭子儀相比,就連手下大將塔齊布、羅澤南等也遠遠不及。 然而,數十年所以能成就一番事業,全賴眾人的襄助,倘若沒有眾多傑出人才的輔佐,他一介書生,憑什麼以武功名世? 這些人是他或識之於風塵,或拔之於微末,或破格委之以重任,用之任之,不猜不疑。 人世間有多少才能,識人用人是一切才能中的才能,自己能清楚這一點,並能運用自如,才是自己一生中的幸事。
曾國藩辭世,與他不睦八年的左宗棠送來的挽聯曰 :
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 ;
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這幅聯語曾國藩辭世前已經見過,聽說曾國藩病重,遠在西北戰場的左宗棠寄來一封情意真切的信,信中就有這個聯語。 曾國藩看了十分欣慰,不再歸咎這個“湖南騾子”八年前向朝廷告發他的過錯c,同時對他非常感激,認為“知人之明,謀國之忠”,是對他一生為準確的概括,並 期望這個評價能得到當世的公認和後人的重視。
時人讚譽他德近孔孟,文如韓(愈)歐(陽修),武比郭(子儀)李(泌),勳過裴(度)王(陽明),是一代完人, 後世楷模,曾國藩皆聽後嘩之,而唯對左宗棠八字評語感到欣慰、感激。 左氏概括的那八個字,對清廷的忠誠固然重要但卻是空洞,此外便剩下“知人之明”了,左氏“自愧不如” 者也正是這個“知人之明”,才使自己的 幕中空虛,目空一切的老左也總算看清了個人的缺失。
本人讀到這裡,心有感念。 在寫罷曾氏、左氏傳後,還想把曾氏的用人問題再說幾句話。 正巧,團結出版社副總編輯張陽同志欲組織一組「幕僚」 的書稿,本書便也算湊個份子。
臺中錢**[0920***785]
4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基隆李**[0960***934]
11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中符**[0988***660]
2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嘉義柳**[0933***534]
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桃園吳**[0951***142]
20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中柳**[0920***895]
2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北王**[0986***177]
1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嘉義方**[0933***144]
1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竹吳**[0988***443]
半小時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竹符**[0978***110]
11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南謝**[0938***473]
4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竹王**[0998***200]
7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中王**[0920***450]
半小時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竹鄭**[0986***352]
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嘉義錢**[0966***820]
1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高雄陳**[0956***847]
1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嘉義楊**[0932***290]
2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北鍾**[0986***358]
4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高雄柳**[0938***699]
1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竹趙**[0988***139]
1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北仲**[0938***429]
2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基隆方**[0946***509]
20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南周**[0978***843]
7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北周**[0986***687]
半小時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北符**[0978***181]
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竹李**[0932***828]
2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竹趙**[0988***349]
半小時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桃園朱**[0933***430]
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基隆王**[0988***246]
1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南謝**[0932***784]
4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中李**[0978***488]
1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北李**[0956***232]
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基隆錢**[0938***974]
半小時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南符**[0932***581]
4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北孫**[0988***952]
1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基隆謝**[0978***169]
4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高雄孫**[0956***330]
半小時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嘉義柳**[0956***306]
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高雄符**[0988***359]
4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基隆朱**[0920***725]
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桃園鄭**[0988***920]
4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新北仲**[0978***508]
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南鄭**[0960***264]
4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嘉義鄭**[0920***248]
12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北方**[0946***392]
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桃園柳**[0998***725]
20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嘉義柳**[0978***300]
7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基隆鍾**[0933***612]
半小時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中方**[0988***900]
半小時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臺北柳**[0968***396]
25分鐘前【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NT$1620
2024新書推薦:張學良傳(全兩冊)
NT$1580
大清錢王:草根的進階+時局即生意+人情亦商機+資本大博弈( 全四冊)
NT$1350
班超:仗劍出塞 一統西域(全兩冊)
NT$2299
名人傳共5冊:拿破崙傳+尼采傳+愛因斯坦自述+潛意識與生存:榮格自傳+群星閃耀
NT$1530
劉邦傳:鴻門宴上的天選之人+項羽:勇猛無雙的滅秦英雄(全三冊)
NT$1200
大清官:晚清名臣彭玉麟(全兩冊)
NT$1580
葉卡捷琳娜大帝與波將金(套裝全2冊)
NT$1350
袁*凱和他的幕僚們(全二冊)
NT$1530
蔣介石和他的幕僚們(全二冊)
NT$2000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全四冊
NT$2399
顧憲成全集(全三冊)
NT$1199
忽必烈的終極密碼(全兩冊)
NT$1399
【大師巨匠】
NT$1580
曾國藩家書 全4冊(手工線裝)
NT$1680
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NT$1950
唐寅傳+文徵明傳+沈周傳+仇英傳(全四冊)
NT$1399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NT$1250
父親南懷瑾(全兩冊)
NT$1800
【左宗棠與李鴻章與曾國藩】
NT$1299
看透財富的巨賈:沈萬三+范蠡傳+胡雪巖全傳(全3冊)
NT$2880
【汪偽*權全史】(全三册)
NT$1750
先知三部曲:(武裝的先知+被解除武裝的先知+流亡的先知)
NT$2288
良友裡的民國生活(套裝共6本)
NT$1750
【希爾伯特—數學界的亞歷山大】+【高斯—科學的巨人】
NT$2240
林徽因集增訂本(全4本)
NT$2500
《鄧廣銘宋史人物書系-辛棄疾傳+韓世忠傳+陳龍川傳+岳飛傳+王安石傳》(套裝共5冊)
NT$2350
【張居正全集】(全6册)終於收全張太嶽全部著作!
NT$1750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 (修訂本)+陳寅恪與傅斯年(全新增訂版)+陳寅恪家史【3冊】
NT$1750
伊麗莎白二世:【我們的女王】+【+女王的旅程】+【伊麗莎白二世及其時代】(全新塑封三冊)
NT$1500
絕響——永遠的鄧麗君+無損黑膠10CD精選1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