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NT$3000NT$3999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 顏柳王歐孤絕墨寶一套盡納 高清大圖 分類鑑賞臨習


首页.jpg

详情1.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1.書法是中國人親近的藝術,是中國人表達內心世界的外在方式,也是能代表中國文化的藝術。現代中國人想要豐富內心生活,滋養性靈,親近書法藝術是切入點。

2. 以五種書體為面,以其產生的時代順序為軸,精選了60件書法經典。它們或是各自書體的開宗立派之作,或將已有書體發揚光大,無論是技法水準還是藝術水準均為後世樣板。同時邀請書法專家一對一精彩解讀,既展示了五種書體的演進過程,也點明了其藝術風格的演變軌跡,是一部濃縮的中國書法進化史,方便讀者通盤了解書法藝術。

3.一作一篇,每篇均從技法、心法入手,解讀五種書體的點畫之美與意韻之美,文字精道傳神、解析層層遞進、研究成果前沿新穎,圖片高清海量,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大量精準、豐富、實用的書法賞析常識,提升對書法藝術的感知力與想像力。

4.書內包含豐富的書法作品鑑定常識,向讀者展示如何辨別墨跡真偽、梳理刻本異同,同時介紹收藏歷史、考證作品內容,有利於讀者豐富文物鑑定常識。

5. 封面設計典雅,裝幀精美,工藝繁複,極致考究。黑色布紋書脊,凸顯書法的墨色與穩重的氣質;壓凹、燙黑、燙金工藝,讓書法的點畫之美與留白之美躍然紙上,留給讀者無盡的遐想空間。

6.隨書附贈書籤五枚,均為相應書體的經典書作之節選,方便讀者在閱讀間隙摩挲欣賞。

内容简介蓝色.jpg

漢字是中華民族萬世一系、萬方相認的本源文化依托,而書法是書寫漢字的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審美形式之一,被譽為“中華文明核心符號體系的核心價值”。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書法藝術逐漸形成和確立了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五種書體,並產生了以“二王”及歷代書法大家為代表的書法經典。對於現代人來說,無論是欣賞還是臨習書法,都離不開這些經典,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中國書法之美系列以五種書體為面,以其產生的時代順序為軸,精選了60件書法經典。它們或是各自書體的開宗立派之作,或將已有書體發揚光大,無論是技法水準還是藝術水準均為後世樣板。同時,邀請書法專家從技法、心法與精神三個層面,一對一解讀其點畫之美與意韻之美,幫助讀者讀懂藏在字間的中國美學精神,在喧囂浮躁的現實世界中,於一筆一畫間,通法、知美、悟道,進而定靜生慧、滋養性靈。

作者简介蓝色.jpg


主編 唐翼明    

1942年生於湖南衡陽,是享譽海內外的魏晉文化史專家、書法家。現任華中師範大學特聘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華中師範大學長江書法研究院院長。

副主編 張天弓

張天弓,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華中師範大學長江書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著有《中國書法大事年表》。

目录蓝色.jpg

中國書法之美.草書

壹 《平復帖》:平復無慚署墨皇 / 1

陸機當年並非書家,因為文學名望,他的草書尺牘《平復帖》流傳下來,當屬“字因人傳”。

貳 《十七帖》:韻高千古書中龍 / 39

王羲之行書高雅,有縱逸瀟灑之風;而《十七帖》的草書,則是充滿溫情,具有平易之美感,與書信內容也十分和諧。

叁 《鴨頭丸帖》:龍蟠鳳翥一筆書 / 65

王獻之此作正合他自己所說的“極草縱之致”,其筆勢的飛動連貫和兩行之間映帶呼應的章法效果,被後人譽為“一筆書”,而這也是王獻之對書法創作的又一重要貢獻。

肆 《真草千字文》:天下真草法書 / 85

智永《千字文》草書部分,單字獨立而上下呼應,字法生動而重心沉穩,點畫圓潤而不失遒勁、俏麗而不失穩重,具有獨特的秩序美、“整齊”美,成為草書藝術的一種典則。

伍 《書譜》:草書咄咄逼羲獻 / 125

唐初諸人無一不摹右軍,然皆有蹊徑可尋。孫虔禮之《書譜》,天真瀟灑,掉臂獨行,無意求合,而無不宛合,此有唐妙腕。

陸 《古詩四帖》:揮毫落紙如雲煙 / 151

不同於“二王”以來形成的“志氣和平,不激不厲”的審美風範,“不平則鳴”更突出草書創作當下的情感宣洩,而且是創作主體人生際遇中受壓抑的情感。這開闢了書法藝術表現的新境界。

柒 《自敘帖》:滿壁縱橫千萬字 / 193

自由流動又有一定限制約束的空白,無論是形狀、方向、大小對比,都是狂草書以外難以達到的。由這樣的空白構造起來的《自敘帖》的空間美學,也必然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

捌 《神仙起居法》:下筆便到烏絲欄 / 219

在這個“筆法衰絕”“人物凋落磨滅,五代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的時代,楊凝式橫空出世,“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紹繼先賢,別開生面,這不能不說是書法史上的奇蹟。

玖 《諸上座帖》:以勁鐵畫鋼木 / 235

黃庭堅對傳統書法的突破,從點畫搭構,到字間結構,以至全篇章法的構成,在《諸上座帖》中,我們看到已具備屬於他自己的一套筆墨系統。

拾 《急就章》:古質麗今妍 / 269

“體媚悅人目”原本並不是一件壞事,只要是一種自然的呈露也就無可厚非。我們從宋克的這本《急就章》中確實看到了他通過章草這種古老的書體,將“妍美”發揮得淋漓盡致。

拾壹 《前後赤壁賦》:允明草書天下無 / 303

通篇草書,點畫狼藉、率絕,觸筆生機,較之前期草書依賴長線,《後赤壁賦》在跳躍跌宕的筆勢節奏中呵成一貫,視覺圖式飽滿,草勢瀰漫,顯示出清雄之美。

拾貳 《試筆帖》:入古三昧而風華自足 / 327

董其昌一生的藝術追求就是“簡淡”二字,這是他藝術風格的靈魂。 《試筆帖》雖為草書,用筆無論如何省減和盤繞,章法不管如何跌宕起伏,而整體都給人一種靜穆和簡淡的感覺。

拾叁 《贈張抱一草書詩卷》:集百家之長成神筆 / 351

王鐸將詩、文、字的認識與書法置於同一高度,這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書法見識。所以欣賞他的書法,若也能與書者的心境合拍,可使我們學到更多,反之則可能失去許多認識王鐸書法的契機。

圖版說明 / 375

中國書法之美.行書

壹 《蘭亭序》:神助留為萬世法 / 7

《蘭亭序》體態豐盈,字勢遒潤,如自然天成。董其昌說:“右軍《蘭亭敘》,章法為古今,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

貳 《祭侄文稿》:凝刻心魄攝血淚 / 35

濃郁的情感、無意於佳的自然書寫、不為法度所拘、天真率性的流露是《祭侄文稿》得以流傳千古的奧妙所在。

叁 《寒食帖》:浩然聽筆之所之 / 57

蘇軾不愧為“寫意”的天才,一任恣意揮灑,理性滲進視線、融入筆觸。故此,他能做到“浩然聽筆之所之”“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肆 《蜀素帖》:風檣陣馬絕痛快 / 87

米芾運筆的操控能力可以令蘇軾嘆為觀止,這就是“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的八字評語。迅疾而穩健,矛盾又統一;字雖小卻不僅有細微豐富的表現,更有大字般的寬博氣度,歷史上能此者實在寥寥可數。

伍 《松風閣》:一曲松風萬古傳 / 107

黃庭堅《松風閣》是“文人”的書寫,是“文學”的書寫。他的字,是“人文化成”的“大風格”,不可求之於一點一畫之間。

陸 《與山巨源絕交書》:從心所慾不踰矩 / 139

趙孟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表現出來的,是通過書體變化反映作為文人、書法家的選擇與追求。儘管它沒有像後來的徐渭、王鐸那樣在筆墨上石破天驚,但趙孟在書體、字體方面追求突變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柒 《西苑詩卷》:心手相忘化高潔 / 181

《西苑詩卷》在結體、筆法、氣息、章法等諸多方面渾然一體,充分體現了文徵明穩健而不呆板的整體風格,結體開張而不散漫,氣勢雄強而不張揚,節奏明快而從容舒緩,氣息儒雅而不迂腐,用筆爽利而不剛狠。

捌 《東方朔答客難並自書詩》:平淡瀟灑亦出塵 / 207

董其昌的這部作品通篇精神燦爛而穩健精緻,鋒勢具備、用筆流暢而氣勢貫通,無絲毫倦怠之意,不像是一個七十四歲老年人創作出的作品,也和他晚年的其他作品面目不同,因此稱得上是他晚年創作的一件少見的長篇書法精品。

玖 《五律五首詩卷》:文安健筆蟠蛟螭 / 245

王鐸的作品充分調動了各種視覺元素的反差與對比,強化了創作活動中的表演性,以滿足觀眾的視覺期待。事實上,其濃墨淋漓的即興揮灑也成為晚明書法鮮明的主要特色,與董其昌簡澹優游的風格劃開了一道鴻溝。

拾 《丹楓閣記》:蕭然物外得天機 / 277

《丹楓閣記》是傅山處於第三個時期的書法作品,也是其思維活躍、學術和藝術生命力旺盛時期的代表作。他沿用“二王”一脈的筆觸、顏魯公行書的氣息,完成了這種既表達友人心志,又表達自己心聲的傳世之作。

圖版說明 / 295

中國書法之美.楷書

壹 《薦季直表》:幽深無際,古雅有餘 / 1

《薦季直表》書法點畫表現出了兩大意義:一是成就了楷書的基本法度,後來的八法筆劃,在此俱已出現,基本完成了隸、楷嬗遞這一書法史上的大變革;二是無法至法,點畫隨心所欲出人意料,用筆正側兼取神出鬼沒,極變化之能事,使書寫向著實用兼藝術的方向演變發展。

貳 《黃庭經》:怡懌虛無,舞鶴遊天 / 21

字間距離的壓縮與行間距離的加大,使其縱勢更加顯著。這種縱向取勢的字形結構,從王羲之楷書開始定形,並逐漸成為中國書法楷書學習的典範樣式。

叁 《洛神賦十三行》:小楷之宗,法書之冠 / 49

《十三行》楷書雖為真書,然勢兼行草,縱逸變態,不以一筆一畫為準。可以說,“小王”此帖是古代行楷之祖,其取勢活潑,放意不逞恣野,連帶又不失精細,是此書一大特點。

肆 《九成宮醴泉銘》:氣宇融和,精神灑落 / 79

歐陽詢是承繼南北朝書風並將其合二為一的書家代表,他的書法實踐和理論總結,開啟了唐代“尚法”之風。也是從歐陽詢開始,唐代進入了名臣、名家撰文書碑的時代。

伍 《孔子廟堂碑》:君子藏器,以虞為優 / 107

虞世南楷書的特點,概括地說就是遒美秀潤,筆劃凝練,筆勢方圓互用,結構方整舒展,外形略長近方,外柔內剛,空靈自然,體現出了一股儒雅典麗、文質彬彬的君子之風。

陸 《雁塔聖教序》:婉媚遒逸,貌如嬋娟 / 141

“初唐四家”中終足以標榜大唐強盛風采的,或云真正完成由隋向唐過渡並且確立大唐風格基調的巨擘,只有褚遂良一人。

柒 《顏勤禮碑》:剛正博大,字若人然 / 167

顏真卿在初唐楷書高峰後,又一次承古開新,集時代之大成,把書法藝術推向了一個歷史峰巔。 《顏勤禮碑》就是這一段輝煌歷史變革盛典孕育出的一顆璀璨明珠。

捌 《玄秘塔碑》:清剛骨立,穎脫不群 / 193

從《玄秘塔碑》中我們可以看到柳公權的過人之處:善於集各家之長而養自家筆法,他學歐學顏,卻與歐、顏不同。世傳“顏筋柳骨”,柳公權就突出了與眾不同的骨感。

玖 《膽巴碑》:上凌兩宋,下視明清 / 215

在唐楷之後,只有趙孟遙接唐人,上凌兩宋,下視明清,在楷書史上又樹立起一座豐碑。 《膽巴碑》為趙氏晚年楷書的代表作,姿態秀媚,舒張典雅,字字穩健,筆筆舒展,充分體現了趙體書法的無窮魅力,是學習趙體楷書的範本之一。

拾 《前後赤壁賦》:溫純典雅,自成一家 / 241

祝允明以奇崛勝,王寵以古拙勝,而文徵明則以溫雅勝。文徵明既重法度又能自出新意,追求典雅,力去嬌柔之姿,從而散發出清新秀逸之美。

拾壹 《鬱氏書畫記·石渠隨筆》:圓渾沉厚,古勁雋逸 / 259

中國古典文藝崇尚自然,在書法中早就提出了呆板的“狀如算子便不是書”的創作和欣賞標準。雖然何紹基小楷具有“矜嚴”的技術特徵,但大小錯落的組合方式又讓我們體驗到作者盡可能小心翼翼地消解了前者所產生的呆板等種種不利風險。

圖版說明 / 287

中國書法之美.隸書

壹 《石門頌》:隸中之草,高渾奇逸 / 1

《石門頌》的書寫性極強,但又不是實用書寫常見的那種隨意、放肆,而是一種藝術化的書寫性,這或許是其被稱為 “隸中之草”的真正原因。

貳 《乙瑛碑》:骨肉勻適,情文流暢 / 41

由於《乙瑛碑》書體端莊,氣象雍容,用筆技巧成熟並有規律,歷代都視其為初學漢隸的津梁,被認為是“漢隸之可師法者”。

叁 《禮器碑》:清超遒勁,渾厚從容 / 71

《禮器碑》落筆蓄勢斂鋒,凝重而內勁,收放有度,有的筆勢取篆意而變化,點畫中有著很強的彈性,瘦硬而含蓄,細賞不失渾厚,遠觀又不失飄逸,這正是其高妙之處。

肆 《衡方碑》:方正深樸,古健倔強 / 99

《衡方碑》殘泐頗重,很多字斑駁陸離、漫漶不清,於是具有濃重的“金石味”。應該注意的是,我們在盡情享受這天然與人工合奏的金石交響樂時,不要忘了“透過刀鋒看筆鋒”,甚至“透過殘泐看筆鋒”。

伍 《西狹頌》:雄邁靜穆,漢隸正則 / 137

從大的藝術風格、藝術境界、藝術美等方面來看,《西狹頌》可謂剛柔相濟、巧拙並用、方圓兼備、虛實相生、動靜皆宜、雅俗共賞,不愧為漢隸中的代表之作!

陸 《史晨碑》:平淡之相,瑰麗之質 / 169

《史晨碑》的一筆一畫都在輕鬆中,並無刻意求其動感,通篇亦無驚人處,顯得波平浪靜,天宇平闊。如何認識中正之美,如何持守創作心態,如何表現,都可以在《史晨碑》的欣賞中找到答案。

柒 《曹全碑》:秀美飛動,逸致翩翩 / 193

存世的漢碑中,《曹全碑》較為清晰,字畫完好,書家臨寫漢碑不再是霧裡看花,千年來恍若“天機”的漢隸古法展露無遺。

捌 《張遷碑》:端直樸茂,方正爾雅 / 233

相較於《禮器碑》《曹全碑》《史晨碑》等典型東漢碑刻的謹嚴風致,《張遷碑》實在是草率了些,但也因此體現出了“古拙”的意趣,能夠“調劑”人們學習其他各種漢碑過程中風格上所存在的偏失。

玖 《薦福寺碑》:瑰偉壯麗,風流閒媚 / 259

韓擇木隸書從格局氣象上無法與漢魏相頡頏,但能守古法而莊重嚴正,在唐代隸書普遍追求裝飾整飭的風氣中,是獨樹一幟的。

拾 《臨西嶽華山廟碑隸書冊》:沉雄雅秀,古拙新媚 / 289

《臨西嶽華山廟碑隸書冊》結體取扁,姿勢取動,用意取爽,用筆取利,整體風格穩定一致,表現手法成熟,將原本屬於“詳而靜”的正體八分書,寫出了“簡而動”的“草率”意味,與前賢時人大相異趣。

拾壹 《敖陶孫詩評十條屏》:貌豐骨勁,大氣磅礡 / 329

《敖陶孫詩評十條屏》中的大部分字形都比較規整平正,這正是漢隸的精髓。鄧石如在以篆入隸的同時,又進行了以隸入篆的努力,二體相互為用,互補短長,這也是他超出同時代人的地方。

拾貳 《虞仲翔祠碑》:抱朴含真,陶然自樂 / 355

伊秉綬的隸書在筆劃上與傳統漢隸有很大的不同,他省去了漢隸橫畫的一波三折,代之以粗細變化甚少的平直筆劃。總之,其書法融合秦漢碑碣,古樸渾厚,“有廟堂之氣”。

拾叁 《臨張遷碑冊》:篆籀意趣,雄渾古厚 / 381

《臨張遷碑冊》在結構上基本遵循原作,只不過在用筆上,何紹基使用的方法,是自己探索出來的帶有篆籀意趣的中鋒筆法,他以這種筆法寫所有的漢碑,也可以說是“以己法臨古”。

圖版說明 / 405

中國書法之美.篆書

壹 甲骨文:勁健古雅,質樸天然 / 1

甲骨文的書寫以像形傳神表意,以抽象的線條作為對形體模擬的昇華,體現了古人對宇宙萬物的體認,並通過字的神采和意味反映了自然的內在生命精神。

貳 毛公鼎銘文:悠緬古意,攝人心魄

毛公鼎的發現與出土對研究漢字書法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雖然初藏家“秘不示人”,但隨著銘文以拓片的形式逐漸流播開來,使世人得見其書法魅力。對於毛公鼎銘文書法的評價歷有所見,一般以雍穆、渾樸、雅麗概括之,堪稱西周金文書法成熟時期的代表作。

叁 散氏盤銘文:錯落靈動,凝練穩健

散氏盤銘文並不給人以鮮明的規整之感,而是顯得錯落靈動且富於變化,與規矩的籀篆很不同,彷彿已有草書自由流暢的書寫韻味,也因此被認為是開“草篆”之端。

肆 中山王器銘文:春柳扶風,精勁奇麗

中山王器銘文的線條是一種全新的藝術語言,在兩周金文中,它屬於戛戛獨造,不僅與此期的秦系文字、楚系文字等無相似之處,就是與其鄰國燕趙也似無關聯,它以一聲清響,加入戰國時代風雲際會、百家爭鳴的藝術大合唱之中。

伍 楚金文:瑰麗爛漫

婉轉多姿楚金文具有鮮明的地域性色彩,深受楚文化的熏染,形成了浪漫、詭瑰、飄逸、流麗和顯著的圖案化裝飾的審美特性,有學者稱之為“美化大篆”。

陸 《石鼓文》:篆書之祖,字畫高古

從線條上講,《石鼓文》與以《泰山刻石》為典型的秦石刻小篆是一致的,起止圓融不見筆觸,藏鋒斂鍔,線條婉轉暢達均整如一,是一種極盡修飾而隱蔽了毛筆書寫自然美的線條。經歷年風化漫漶,時間這位不自覺的藝術大師又給這種極盡修飾的“工藝化”線條平添了石刻的自然之美。

柒 《嶧山碑》:畫如鐵石,字若飛動

《嶧山碑》的線條清俊、勁直、圓潔、雅逸。整體上勁健且遒逸,既有剛勁的特質,又有柔婉的意態,兩者交融一體,相生相成,達到剛柔並濟的境界。

捌 秦權量詔銘:隨意天成,剛健婀娜

權量詔銘是直接刻鑄在權量上或刻在銅板上的,其筆劃棄圓轉而代之以直折,結體佈局也非縱橫有序的排布,而是大小寬窄隨意變化,如此天真率意的隨勢鐫刻,造就其別有趣味。

玖 《袁安碑》《袁敞碑》:舒展寬博,勻整淳厚

賞讀《袁安碑》《袁敞碑》,我們得以品味漢字獨特的篆書韻味,感受古人優雅的好古情懷。漢篆與秦篆的區別在於,變整飭為舒展,變緊緻為寬博,勻整之中尤見淳厚,婉轉之外更顯婀娜。

拾 《三墳記碑》:篆變殊絕,獨冠古今

李陽冰畢生研究文字之學,通曉古篆源流,故而結字“守正循檢”,恪守秦篆的勻整之正,不作旁逸之態,不為斜出之勢。他的結字,結合筆劃來看,整飭而不拘謹,精準而有變化,單純而見富麗,蘊藉而能強健,將多種書法的美感和諧地呈現出來。

拾壹 《四齋銘軸》:以隸為篆,破圓為方

鄧石如以隸為篆在實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清代以來興起的碑學運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的成功而掀起了高潮。從歷史發展看,鄧石如的篆書成就具有極強的穿透力。

拾貳 《宋武帝與臧燾敕》:吳帶當風,翩翩多姿

吳讓之篆書能在端莊與流麗、剛健與婀娜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在傳統繼承與時代創新、前代楷模慣性與主體審美追求的取捨上恰如其分,不愧為一代大家。

拾叁 《〈許氏說文敘〉冊》:入古出新,化為己用

孫過庭《書譜》謂“篆尚婉而通”,趙之謙篆書用筆從容不迫,氣韻生動,深得其中三昧。更可貴的是,其結體莊嚴穩重而變化多端,用筆沉著冷靜又瀟灑自然,收放自如、頓挫有致、方圓並用、生動活潑,不時將隸書筆法及魏碑意緒寓於其中,意趣橫生,耐人尋味,不拘一格,別開生面。

圖版說明

媒体评价蓝色.jpg

倘若我是一個中國人,那麼我將不是一個畫家,而是一個書法家,我要用我的書法來寫我的畫。

——現代藝術創始人 畢加索

 

學書則知積學可以致遠。

——〔唐〕張彥遠


書法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

——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 魯迅


欣賞中國書法,意義存在於忘言之境,它的筆劃,它的結構只有在不可言傳的意境中體會其真味。在這種純粹線條美與結構美的魔力的教養領悟中,中國人可有自由貫注全神於形式美而無庸顧及其內容。  ——現代著名作家 林語堂

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

——現代著名作家 林語堂


 西方人善舞蹈,中國人精書法,中國的“書法”之道,是所有的藝術表現手段中,彰顯天才和功力的一種靈智行為。  

——當代著名作家、畫家 木心


中國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

——當代著名美學家 宗白華

书摘蓝色.jpg

书摘1.jpg

书摘2.jpg

书摘3.jpg

书摘4.jpg

书摘5.jpg

书摘6.jpg

书摘7.jpg

书摘8.jpg

书摘9.jpg

书摘10.jpg

书摘11.jpg

书摘12.jpg

结尾.jpg

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NT$3000
最新訂購
  • 臺南周**[0932***778]

    7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桃園劉**[0918***627]

    2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基隆鍾**[0998***337]

    7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高雄孫**[0978***382]

    20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仲**[0960***396]

    2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桃園陳**[0932***440]

    2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高雄鍾**[0968***409]

    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北符**[0920***964]

    半小時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南孫**[0960***893]

    11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符**[0968***335]

    半小時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中吳**[0960***507]

    11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趙**[0920***439]

    1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基隆張**[0968***578]

    半小時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桃園方**[0956***200]

    1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李**[0998***603]

    1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北王**[0932***150]

    1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中黃**[0956***110]

    2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高雄黃**[0956***918]

    20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基隆謝**[0946***803]

    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嘉義鄭**[0998***313]

    7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高雄鄭**[0932***129]

    12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朱**[0920***234]

    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中李**[0986***753]

    4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北鍾**[0946***980]

    20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柳**[0920***626]

    1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基隆謝**[0988***874]

    1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嘉義劉**[0938***707]

    7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桃園柳**[0966***740]

    2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南孫**[0951***905]

    20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中柳**[0951***194]

    2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桃園仲**[0968***526]

    2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中錢**[0918***549]

    2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桃園符**[0951***626]

    12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高雄陳**[0966***240]

    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嘉義仲**[0918***721]

    11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李**[0988***392]

    7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高雄楊**[0988***572]

    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趙**[0938***218]

    20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中孫**[0986***960]

    半小時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北符**[0933***455]

    7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嘉義周**[0988***587]

    7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高雄仲**[0946***921]

    半小時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桃園陳**[0932***425]

    11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高雄謝**[0938***884]

    7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南張**[0986***321]

    4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臺北謝**[0938***731]

    4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嘉義錢**[0946***750]

    11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周**[0951***486]

    11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鍾**[0951***792]

    25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新竹王**[0968***720]

    4分鐘前三千年中華書法史【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 【中國書法之美:篆隸楷行草】 (全五卷)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