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NT$1920

孟河醫派學術精品! 源於孟河醫派之“飛龍脈法”,重磅回歸


1608274808_7天鉴赏期(1).jpg

1.jpg2.jpg3.jpg4.jpg8.jpg9.jpg

10.jpg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編輯推薦

熱播劇《老中醫》現實版孟河醫派學術精品!

醫者仁心《老中醫》

博施濟眾孟河派

學術精品守初心

孟河醫派流傳海外五十年的秘傳脈法,經(美)里昂.漢默醫生繼承發揚,以“飛龍脈法”見諸於世,現以《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之名重回大陸。

孟河醫派作為著名醫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東漢三國時期,可謂為葛洪醫藥餘緒。 孟河地區歷代名醫輩出,宋代出了許叔微,著《本事方》,開醫案類著作之先河。 明代王肯堂著《六科准繩》以求“宗學術之規矩”、“求醇疵互辨”。 至清代,孟河地區積集了一批學養很深的醫界人物,為孟河醫派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孟河醫派著名醫家如費伯雄、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等紛紛走出故土,有多名名醫東行上海,開業授徒,共和國建國前後許多著名中醫專家皆傳承於孟河醫派。

孟河中醫是江蘇醫家一大流派。 明末清初,費尚有弃官從醫,定居孟河,開始了孟河費氏的醫學事業。 略晚於費氏,法征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醫以治傷寒出名。 乾隆年間,沙曉峰、沙達周,在孟河以外科名重當時。 乾嘉年間,費士源以內科聞名。 丁氏以兒科見長。 馬氏、巢氏也已有人業醫。

清道光、咸豐、同治年間,孟河名醫雲集,業務興盛,經驗成熟,學術思想逐漸形成,費尚有的六世孫費伯榮、費士源的孫子費蘭泉、馬家的馬省三和馬文植祖孫以及文植堂兄弟輩馬日初、巢家的巢沛山等,均名震數省。 百十戶人家的孟河小鎮,有十幾家中藥鋪,足見當時醫事之盛。

費家以調治內傷雜病見長,馬家以內、外、喉三科兼擅著稱。 孟河醫家在雜病、外疹方面的突出建樹,使孟河醫家的聲名大揚。 從清道光、咸豐年間起至清末民初,孟河醫家又陸續向外發展。 沙石安遷鎮江大港,巢崇山、費繩甫、丁甘仁遷上海,餘聽鴻遷常熟,賀季衡遷丹陽,鄧星伯遷無錫。 孟河醫道之盛,醫家輩出,正如丁甘仁在《診餘集》序中所說:“吾吳醫家之盛甲天下,而吾孟河名醫之眾,又冠於吳中。”當時清政府統治日益腐敗,帝國主義侵略日趨倡狂,祖國文化倍受摧殘,傳統醫藥學更不例外,孟河醫家的崛起,增添了醫學的活力,起到了鼓舞自强的作用, 這是孟河醫家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孟河醫家,極具代表性的是費、馬、巢、丁四大家。

孟河四大家以其高深的學術造詣,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功績。 由他們為覈心而形成的孟河醫派,似一顆燦爛的藝員,照耀在清代末年、民國初年的醫壇上,流派所及,至今未衰。

費傢俱代表性的大家是費伯雄(1800-1879年)、費繩甫(1851-1914年)祖孫兩人。 伯雄以歸醇糾偏,平淡中出神奇盛名於晚清,他是孟河醫派的奠基人。 繩甫以善治危、大、奇、急諸診而聞名上海。

馬家原以瘍科名者數世,至馬培之(1820-1903年)呼聲極高,影響極大。 1880年晋京為慈禧太后治病,名聲大振。 宮廷裏傳出“外來醫生以馬文植較著”的聲譽。 從此以後; 馬培之被稱為“以外科見長而以內科成名”。

巢家是在兩地先後成名,即是巢崇山(1843-1909年)、巢渭芳(1869-1927年)二人,巢崇山在上海行醫50餘年,家學淵源,學驗兩富,擅長內外兩科,刀圭之術猶為獨到。 巢渭芳系馬培之學生,精內科,尤長於時病。 一生留居孟河,業務興旺,名重鄉里。

丁家醫學造詣較深的是丁甘仁(1865-1926年)。 他從馬文植學,能兼蓄馬氏內外喉三科之長,為上海一大名醫; 因創立中醫專門學校,有“醫譽滿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稱頌。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十八章。 前幾章為一般性主題,如脈質的命名、脈質分類、脈比特和深度在歷史上的變異比較,以及脈診方法的介紹。 接下來的章節由指下感覺出發,以各類特徵像是脈搏速率、節奏、穩定性、體積、深度、大小和形狀為基礎,深入介紹各種脈質,也一併討論相應於各個脈質的病理變化。 後面幾章,檢視當某脈質出現整體脈或大區段,以及不同深度所代表的特別含義。 脈質反映的心理病徵及預後問題,分別在不同章節討論。* 後兩章,說明脈診的臨床解析,並配合解說,把所學綜合應用,示範如何將脈診所得資料,建構成合理的診斷。 本書提供上百張圖表詳加說明,並附有特殊詞彙的名詞解釋、參考書目及完整的索引。

作者簡介

里昂•漢默醫師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畢業的精神科醫師,一次偶然機會結識孟河醫派丁門傳人沈鶴峰醫師,為其神奇診治效果所折服,從此涉足中醫領域,隨侍達27年。 在美國中醫界,漢默醫師以脈診而著名,他根據沈老脈學經驗以及其本人探索,逐漸形成了一套“沈-漢默脈診系統”。 2001年出版了厚達八百多頁專著《中醫脈診的現代應用》(Chinese PulseDiagnosis:A Contemporary Approach)。 漢默醫師同時也是中醫與心理學結合之典範,1990年撰寫《龍飛鳳舞:心理學與中醫》(DragonRises,Red Birds Flies:Psychology & Chinese Medicine)。 這些著作在當地中醫界均有相當影響。

目錄

第1章初步的省思

傳統與創新

專業術語

分類與命名

現代醫療架構下的當代中醫脈診

脈診的潜力

脈診的極限

脈診與其它診斷方法

治療者

省思

第2章脈比特的歷史沿革

從歷史的角度思考

主要脈比特與輔助脈比特

第3章基本原則與其他注意事項

脈診與中醫生理學,

脈診與西醫生理學,

大區段與社區段的脈診病徵

脈質不穩定

脈搏振幅不穩定

定量對定性

影響脈質及其解釋的病症與環境

疾病的起源

脈診解析的焦點

病症與脈質的重迭

風水與社會因素

病症的嚴重度

氣滯

重建平衡以及和病症分期有關的脈質

平衡

生態環境

疾病發展過程中心血管系統的特殊重要性

第4章上手診脈:方法學

初步的考慮

上手診脈

深度和水准位置

脈質

步驟

針灸治療後的脈診評估

小叮嚀

第5章脈質的分類與命名

正常脈

脈質的分類與命名

第6章節奏與穩定性

節奏

假性不整脈

穩定性

第7章脈搏速率

對應於年齡的正常脈搏速率

脈搏速率快

脈搏速率慢

不同時間點脈搏速率變化很大

第8章體積

有力的脈質

减弱的脈質

第9章深度

虛實

錶淺的脈質

沉潜的脈質

第10章大小:寬度和長度

寬度

長度

第11章形狀

流體感的脈質

非流體感的脈質

其它形狀的脈質

描述脈質的詞彙

與橈動脈异常有關的特异的狀況(脈質)

第12章單一脈比特

主要脈動和振幅的位置

左寸脈比特

右寸,特殊肺,以及肋膜脈比特

左關脈比特

右關脈比特

尺部脈比特

第13章深度與整體脈常見的脈質

導論與短評

三層主要深度的臨床解析

九層深度模型

較硬的和較軟的脈質

迴圈

穩定性

各層深度的脈質

結論

第14章脈診中其它大區段的共同脈質

左手或右手脈的共同脈質

兩側對等脈比特上的共同脈質

第15章心理病徵的脈質

心和神經系統

心在人類心理學的關鍵角色

脈質:總覽1

負面的情緒

三焦

第16章預防和預後

過去和現在

長期的看法

時間差

嚴重度

脈質

脈比特

衝突現象

極限

好的預後名額

第17章脈診解析

導論

脈診解析的方法學

針灸與脈診

結論

第18章臨床病例解說

導論

病例1:女性,44歲

病例2:女性,27歲

病例3:女性,42歲

後記

批註

名詞解釋

參考書目

附錄一脈質:指下感覺與臨床解析

附錄二當代中醫脈診脈診記錄解析總結

附錄三漢默醫師登入常州孟河醫派傳承學會會員說明

索引

書摘插畫

--------------------------------------------------------------------------------

主图-01.jpg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編輯推薦

1.望診、舌診內容簡明翔實,是一本精彩的望診、舌診入門和提高之書。

2.望診與舌診知識配以200餘副臨床典型圖片,便於讀者對望診和舌診內容直觀理解,是一部理論和臨床實踐密切結合的書籍。

3.本書條理清晰,內容逐步深入,可供廣大中醫愛好者閱讀,也可供臨床中醫師學習。

內容簡介

望診是中醫診斷重要的方法之一,望診中因舌象反映內臟病變較為準確,因而形成了中醫特色診法之一舌診。

本書結合《中醫診斷學》本科規劃教材內容,從整體望診、局部望診、望舌等方面,對望診與舌診的內容及所主病證進行了詳細介紹。 同時編者團隊從多年的臨床診療和研究資料中精選了300餘幅具有典型特徵的望診和舌診照片,以及一批真實舌診病例,方便讀者直觀地學習運用望診、舌診的基本技能。

本書可作為中醫初學者、臨床中醫師及中醫愛好者學習望診、舌診知識的參攷用書。

作者簡介

劉文蘭,首都醫科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師從季紹良教授。 從事中醫診斷學的教學、科研與臨床工作至今,現任中華中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等。 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SCI論文2篇。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為中醫常見病四診及證候病理基礎的研究。 臨床從事婦科、消化系統疾病、肝膽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的中醫治療。 在中醫望診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資料和經驗。

目錄

第一章望診的基礎知識/1

第一節什麼是望診/1

第二節望診的原理和意義/1

一、評估健康狀態/1

二、判斷疾病部位/2

三、分析病情輕重/2

四、辨別病邪性質/2

第三節望診的內容和方法/2

一、望診的內容/2

二、望診的方法/3

三、望診的注意事項/3

1.要注意正常狀態與病理狀態的區別/3

2.注意動態觀察/3

第二章全身望診/4

第一節望神/4

一、望神的概念/4

1.廣義之神/4

2.狹義之神/4

二、望神的意義/4

1.瞭解精、氣、血、津液的狀態/4

2.瞭解臟腑的功能/5

3.瞭解形體的强弱/5

4.判斷病情和預後/5

三、望神的要點/5

1.兩目/5

2.神情/5

3.氣色/5

4.體態/6

四、神的類型及意義/6

1.得神/6

2.少神/6

3.失神/7

4.假神/7

5.神亂/8

第二節望色/8

一、望色的概念及意義/8

1.望色的概念/8

2.望色的意義/9

二、色的分類/9

1.常色/9

2.病色/10

三、五色主病/11

1.青色/11

2.赤色/12

3.黃色/13

4.白色/14

5.黑色/15

第三節望形體/16

一、形體强弱/16

1.形體強壯/16

2.形體衰弱/16

二、形體胖瘦/17

1.形胖食少/17

2.形胖食多/17

3.形瘦食少/17

4.形瘦食多/17

5.大肉陷下/17

三、體質類型/18

1.偏陰質/18

2.偏陽質/18

3.陰陽平和質/18

第四節望姿態/19

一、望姿態原理/19

二、望姿態內容及意義/19

1.姿勢异常/19

2.動態异常/20

第三章局部望診/22

第一節望頭部/22

一、望頭部原理/22

二、望頭形/22

1.巨顱/22

2.小顱/22

3.方顱/22

三、望囟門/23

1.囟門凸出/23

2.囟門凹陷/23

3.囟門遲閉/23

四、望頭部動態/23

五、望頭髮/23

1.頭髮色澤/23

2.脫髮/24

第二節望面部/25

一、望面部原理/25

二、望面部內容及意義/25

1.面腫/25

2.腮腫/26

3.面脫/26

4.口眼斜/26

第三節望目/27

一、望目原理/27

二、望目色/27

三、望目形/29

1.目胞浮腫/29

2.眼窩凹陷/29

3.眼球突出/29

4.針眼/29

5.眼丹/29

四、望目態/30

1.瞳孔縮小/30

2.瞳孔散大/30

3.瞪目直視/30

4.目睛上視/30

5.斜視/31

6.閉目障礙/31

7.眼瞼下垂/31

第四節望耳/31

一、望耳原理/31

二、望耳色澤/31

1.正常耳/31

2.耳輪淡白/31

3.耳輪紅腫/32

4.耳輪青黑/32

5.耳輪乾枯焦黑/32

三、望耳形態/33

1.正常耳廓/33

2.耳廓瘦薄/33

3.耳輪乾枯萎縮/33

4.耳輪肌膚甲錯/33

四、望耳道/33

第五節望鼻/34

一、望鼻原理/34

二、望鼻色澤/34

1.正常鼻/34

2.鼻頭色白/34

3.鼻頭色紅/34

4.鼻頭色青/34

5.鼻頭色微黑/35

6.鼻頭色黃晦暗/35

三、望鼻形態/36

1.鼻頭紅腫生癤/36

2.酒渣鼻/37

四、望鼻道變化/37

1.鼻流清涕/37

2.鼻流膿涕/37

3.鼻腔出血/37

4.鼻息肉/37

第六節望口唇/38

一、望口唇原理/38

二、望口唇色澤/38

1.正常口唇/38

2.唇色淡白/38

3.唇色紅赤/38

4.唇色青紫/39

5.唇色青黑/39

6.唇色櫻桃紅/39

三、望口唇形態/40

1.兔唇/40

2.口唇乾燥/40

3.口角流涎/40

4.口唇糜爛/41

5.口瘡/41

四、望口唇形態/42

1.口開而不閉/42

2.口閉而難開/42

3.上下口唇緊聚/42

4.口/42

5.口振/42

第七節望齒與齦/43

一、望齒與齦原理/43

二、望齒/43

1.正常牙齒/43

2.牙齒乾燥/43

3.牙關緊閉/43

三、望齦/44

1.正常齒齦/44

2.齒齦淡白/45

3.齒齦紅腫/45

4.齒齦出血/46

第八節望咽喉/46

一、望咽喉原理/46

二、望咽喉方法/46

三、望咽喉色澤/46

1.正常咽喉/46

2.咽喉紅腫/46

3.咽喉漫腫,色淡紅/46

四、望咽喉形態/47

1.扁桃體紅腫化膿/47

2.白喉/47

第九節望頸項/47

一、望頸項原理/47

二、望頸項內容/48

1.正常頸項/48

2.癭瘤/48

3.瘰鬁/48

4.頸項强硬/48

5.頸項軟弱/48

6.頸靜脈怒張/48

第十節望胸脅/48

一、望胸脅原理/48

二、望胸脅內容/49

1.正常胸脅/49

2.扁平胸/49

3.桶狀胸/49

4.雞胸、漏斗胸、肋如串珠/49

5.一側胸廓塌陷/50

6.一側胸廓膨隆/50

第十一節望腹部/51

一、望腹部原理/51

二、望腹部內容/51

1.正常腹部/51

2.臌脹/51

3.舟狀腹/52

第十二節望腰背/53

一、望腰背原理/53

二、望腰背內容/53

1.正常腰背/53

2.脊柱後凸/53

3.後背彎曲,兩肩下垂/54

4.脊疳/54

第十三節望四肢/54

一、望四肢原理/54

二、望四肢內容/54

1.四肢腫脹/54

2.四肢萎縮/55

3.膝部紅腫/55

4.鶴膝風/55

5.“X”型腿/55

6.“O”型腿/56

7.足內翻/56

8.足外翻/57

9.小腿青筋暴露/57

10.梭狀指/58

11.杵狀指/58

12.指甲淡紅/58

13.指甲淡白/59

14.指甲色青/59

15.指甲色黃/59

16.指甲白斑/60

17.指甲形狀改變/60

第十四節望皮膚/61

一、望皮膚原理/61

二、望皮膚色澤/61

1.正常皮膚/61

2.皮膚發赤/61

3.白癜風/62

4.皮膚色黑而晦暗/62

5.皮膚乾枯/62

6.肌膚甲錯/62

三、望皮膚形態/63

1.水腫/63

2.陽斑/63

3.陰斑/63

4.麻疹/63

5.風疹/64

6.癮疹/64

7.水痘/64

8.熱氣瘡/65

9.濕疹/65

10.纏腰火丹/66

11.癰/66

12.疽/67

13.疔瘡/68

14.癤子/68

第十五節望痰/69

一、望痰原理/69

二、望痰內容/69

1.白痰質稀量多/69

2.白痰質稠量多/69

3.黃痰/69

4.痰中帶血/69

5.膿血痰/69

第十六節望涎/69

一、望涎原理/69

二、望涎內容/70

1.小兒口角流涎/70

2.口角流涎,伴口眼斜/70

第十七節望小兒食指絡脈/70

一、望小兒食指絡脈原理/70

二、望小兒食指絡脈方法/71

三、望小兒食指絡脈內容/71

1.正常小兒食指絡脈/71

2.絡脈沉隱/71

3.絡脈浮露/71

4.絡脈色淡/71

5.絡脈鮮紅/72

6.絡脈紫紅/72

7.絡脈色青/72

8.絡脈僅顯於風關/73

9.絡脈達於氣關/73

10.絡脈直達指端/73

第四章望舌/74

第一節舌診概說/74

一、舌的結構/74

二、舌診原理/75

三、舌診方法/75

四、正常舌象/76

第二節望舌質/76

一、舌神/76

1.榮舌/76

2.枯舌/77

二、舌色/77

1.淡紅舌/77

2.淡白舌/78

3.紅舌/79

4.絳舌/80

5.青紫舌/81

三、舌形/82

1.老、嫩舌/82

2.胖、瘦舌/83

3.齒痕舌/84

4.點、刺舌/84

5.裂紋舌/85

四、舌態/86

1.痿軟舌/86

2.强硬舌/87

3.歪斜舌/87

4.顫動舌/88

5.吐弄舌/88

6.短縮舌/88

第三節望舌下絡脈/89

一、舌下絡脈的概念及觀察方法/89

1.舌下絡脈的概念/89

2.舌下絡脈的觀察方法/89

二、正常舌下絡脈/89

三、异常舌下絡脈/90

1.舌下絡脈增粗/90

2.舌下絡脈變細/90

第四節望舌苔/91

一、苔質/91

1.薄、厚苔/91

2.潤、燥苔/91

3.膩、腐苔/92

4.剝苔/93

5.有根、無根苔/94

二、苔色/95

1.白苔/95

2.黃苔/96

3.灰黑苔/97

第五章常見心血管疾病證候與舌象/98

第一節真心痛/98

1.真心痛氣虛血瘀證/98

2.真心痛寒凝心脈證/100

3.真心痛氣虛血瘀證/101

4.真心痛痰熱瘀結證/102

第二節胸痹/103

1.胸痹氣滯心胸證/103

2.胸痹氣虛血瘀證一/104

3.胸痹:氣虛血瘀證二/105

4.胸痹氣虛血瘀證三/106

5.胸痹氣虛血瘀證四/107

6.胸痹氣虛血瘀證五/108

7.胸痹氣虛血瘀證六/109

8.胸痹氣虛血瘀證七/110

9.胸痹痰瘀互結證一/111

10.胸痹痰瘀互結證二/112

11.胸痹痰瘀互結證三/113

12.胸痹痰熱腑實證/114

13.胸痹陽虛血瘀證/115

14.胸痹心血瘀阻證一/116

15.胸痹心血瘀阻證二/117

16.胸痹痰瘀腑實證/118

第三節心悸/119

1.心悸肝腎陰虛證/119

2.心悸陰虛火旺證/120

3.心悸氣虛血瘀證一/121

4.心悸氣虛血瘀證二/122

5.心悸痰熱腑實證一/123

6.心悸痰熱腑實證二/124

7.心悸心血不足證一/125

8.心悸心血不足證二/126

9.心悸肝腎陰虧證/127

10.心悸心血瘀阻證一/128

11.心悸心血瘀阻證二/129

1608384496965923.jpg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NT$1920
最新訂購
  • 基隆朱**[0933***514]

    7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臺南符**[0988***416]

    2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新竹符**[0932***977]

    1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高雄鍾**[0998***158]

    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桃園周**[0938***382]

    1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臺中朱**[0978***713]

    4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高雄張**[0988***571]

    7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新北柳**[0938***887]

    1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新竹孫**[0968***340]

    12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基隆陳**[0960***258]

    1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臺南趙**[0988***942]

    7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基隆鄭**[0951***685]

    20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高雄柳**[0978***443]

    2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嘉義謝**[0932***350]

    7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嘉義趙**[0918***827]

    2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桃園謝**[0938***276]

    20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基隆錢**[0918***754]

    11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桃園謝**[0932***615]

    7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桃園朱**[0986***581]

    4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基隆朱**[0968***903]

    12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基隆孫**[0920***830]

    7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臺北錢**[0933***382]

    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高雄張**[0968***872]

    12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新北李**[0933***668]

    2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新北符**[0988***292]

    2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臺南謝**[0960***120]

    4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新竹黃**[0946***684]

    4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嘉義張**[0956***524]

    12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高雄吳**[0956***805]

    1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基隆王**[0951***749]

    2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嘉義鄭**[0920***824]

    半小時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臺中謝**[0966***158]

    2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臺南楊**[0986***800]

    2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臺中楊**[0932***593]

    7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高雄黃**[0918***503]

    20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新北吳**[0951***391]

    11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臺南王**[0978***807]

    半小時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嘉義趙**[0988***946]

    7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高雄符**[0986***322]

    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新北鄭**[0938***896]

    20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桃園楊**[0988***635]

    4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新竹吳**[0998***805]

    2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嘉義柳**[0938***252]

    半小時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桃園方**[0966***362]

    7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基隆錢**[0956***824]

    2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嘉義柳**[0998***761]

    5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臺南吳**[0938***823]

    半小時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臺北周**[0986***214]

    11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

  • 桃園孫**[0968***412]

    11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臺南方**[0938***853]

    2分鐘前【當代中醫脈診精華手册】+【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