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一部妙趣橫生、文采俊逸的“西瀅閒話” 一部關於國際政治和民國外交的側記 一部描繪“辦公室故事”的官場小說 一部關於中外文人、學者的人物速寫集 置身20世紀40年代,真實感知民國文人的精神世界。
陳西瀅 著|傅光明 編|東方出版中心
陳西瀅,現代文學家、學者、外交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任常駐代表。陳西瀅名聲大噪,得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他在《現代評論》雜誌的“閒話”欄目發表系列文章。 1928年6月新月書店出版《西瀅閒話》,乃為陳西瀅的代表作。此後陳西瀅執教於國立武漢大學,1943年赴美國,1944年到英國,開始他文化官員的職業生涯。
已有陳西瀅相關研究和傳記,對陳西瀅四十年代在英美的文化活動缺少具體呈現,傅光明教授編註的《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上下兩部,細緻呈現了1943年至1946年陳西瀅的生活工作情況,是研究陳西瀅、研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在英美的文學文化活動、研究抗戰時期與戰後中國外交的重要史料。
日記詳細記述了陳西瀅在英美與諸多中國知識分子之間的交往。其中有他在武漢大學時期的同事週鯁生、王世傑、劉篤生等人,有他在北京時期的友人胡適、葉公超、張歆海等人。週鯁生、王世傑、胡適等當年在北京與陳西瀅一起創辦和經營《現代評論》,交誼深厚。日記對這些舊友的記述較多,同時也記述了新朋,和因工作事務而發生交涉的諸多人物。
陳西瀅
1944年3月16日的日記道:陳西瀅從美國到加拿大,“寫了數個畫片寄篤生,朱士嘉,適之,卓敏等”。 1944年4月14日,陳西瀅初到英國,專門為李卓敏買了pipe(煙斗),可見他和這些朋友之間的良好情誼。剛到英國,各方面都不熟悉,住所、吃飯乃至生病,給陳西瀅提供各種幫助的除了葉公超,要數周書楷。周書楷是英國大使館專員,是顧維鈞的助手,也是陳西瀅到英國後新認識的同事和朋友。因職務關係,周書楷與陳西瀅有較多接觸,1944年3月27日,陳西瀅胃痛難忍,只有周書楷來了又來,還給他買藥,這是他們的初交。相比之下,日記對顧維鈞的記述就顯得官場很多,或許是因為顧維鈞身居要職的緣故。
陳西瀅日記記述中外各種文化人物、外交官員,保留了一段相對真實的歷史面影,這是其重要價值所在。 1944年10月9日的日記道:“葉君健到了。他是英國宣傳部請來,這一年內到各地去演講中國,明年起由British Council送他一個Scholarship在英讀兩年書。他是由Culcatta飛來,五天便到Dorset,今天方到倫敦。”這是對作家葉君健人生履歷的一段可靠記述。 1944年3月9日的日記寫道:“訪王際真,謝他送我一本他譯的Contemporary Stories。他又送了我一本Traditional Tales。他說他譯的阿Q,只銷了七百本。《紅樓夢》也只有三千多本。一本書銷不到二千元,簡直談不到版稅。他在哥校任Assistant prof.,年俸只有3600,是起碼薪水。”後來的日記幾次提到朋友們談論王際真的翻譯,都帶有嘲諷意味。王際真是美國漢學界的奠基者之一,學界對王際真的中國文學翻譯評價很高,日記卻提供了這位漢學家另一真實的形象,是可貴的史料。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可以糾偏一些通常的認識,其史料價值自不待言。通常認識中陳西瀅是1943年到英國去的,而西瀅日記清楚記述了他由美赴英的全過程。 1944年3月14日晚八點一刻乘火車離開美國,3月15日至加拿大多倫多,其後去了不少地方。 3月21日上午十一點坐軍用飛機飛往英國,半途因飛機故障,頗有耽擱。 3月24日上午十一點半抵達英國蘇格蘭埃爾郡的機場,晚上坐火車,3月25日上午九點半火車抵倫敦,到大使館報到。陳西瀅正式到英國赴任是1944年3月。這些生平經歷和細節,如果不讀他的日記,是難以知曉的。
莎士比亞故鄉斯特拉福德一景
作為互鑑的史料,書中的日記和書信可以對照來讀。陳西瀅和他的獨女陳小瀅的通信、沈從文致陳小瀅的信,都可以與日記對讀。 1944年5月6日西瀅緻小瀅的信中,講述了參觀莎士比亞故鄉的事。日記4月21日詳細敘述了陳西瀅參觀Stratford(斯特拉福德)的整個過程,和書信對讀,可知陳西瀅對莎翁的專業認識。 1944年11月24日日記,寫到沈從文的信,1945年6月15日,又寫到沈從文的信,都是節略的記述,可和沈從文致陳小瀅的整封信對讀。西瀅日記對所記人事較少議論和抒情,而書信行筆所至,常帶感想,這兩種史料對讀,可以展現歷史、人物、事件的立體面貌。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所記人事眾多,要理出頭緒頗為不易。所記人物中,蕭乾可作為一條線索。 1944年4月4日,蕭乾第一次在日記中出現,此時他準備離開劍橋大學,正式成為《大公報》的駐外記者,“到倫敦來做《大公報》訪員,設通訊處”。此後,陳西瀅便經常能在英國讀到《大公報》了,如1945年1月15日,陳西瀅去《大公報》社,蕭乾把登有小瀅從軍一段消息的《大公報》送給西瀅。 1946年3月22日,西瀅與蕭乾道別,蕭乾回國。蕭乾的行踪大致貫穿陳西瀅在英的大部分日記,其中蕭乾和王樹藏、謝格溫(Gwen,陳西瀅秘書)的婚戀,也可成為西瀅日記的一條有意思的線索。
陳西瀅在外,經常和妻女通信。從美國到英國,日記中經常提到給“華與瑩”寫信,或者收到她們的來信。信件內容日記或不記或只記概略,可由書中所收陳西瀅與陳小瀅之間的通信來對讀補充。這些通信討論的一項重要事情是凌叔華與陳小瀅的出國問題,這也是讀取西瀅日記的一條重要線索。從1943年西瀅在美國和“華與瑩”通信,到1946年7月30日,收到凌叔華的信,叔華和小瀅即將動身赴美,由美國轉程至英國。 1943年至1946年的西瀅日記因此有了一個自然美好的收尾。
陳西瀅、凌叔華、陳小瀅合照,1931年
還有一條不容忽視的線索,是陳西瀅出使英美的工作,這是日記的主要內容,其中C.D.S.和C.I.是陳西瀅在美英工作的兩個主要機構。大使館之外,C.D.S.(Chinese Diplomatic Society中國外交學會)是陳西瀅在美國的主要工作地點。 1943年6月7日,陳西瀅和吳景超到C.D.S.:“在那裡五樓有我們的一間房。這是一間大房,靠牆放了八張桌子,兩個書架。因為面積大,又是在屋頂,而且工人出進門常開,所以雖是有一個air conditioned器具,仍是很熱。說明天可以加裝一個。旁一個小房,是劉鍇的辦公房,和書記打字員的房。”劉鍇是駐美大使館公使,當天下午在C.D.S.,宋子文與陳西瀅、劉鍇、吳景超等人談了話。 1944年3月18日,陳西瀅由加拿大轉赴英國,他特地到訪加拿大的C.D.S.,這是他理應報到的地方。
西瀅日記提到了很多文化機構,C.D.S.之外,還有University China Committee等等。這些機構有的已經存在,有的正在籌劃之中,都與陳西瀅在英美的工作職務密切相關。 1944年4月12日的日記道:“C.I.的對像是智識階級。中國人都是官吏及學生。……C.C.的對像都是一般的人,學生以至海員,飯店的伙計。英國人也要是一般普通人。他們曾登一廣告,給予英人學習華語的機會。應召而來的便有二十餘人。他們可以開華語班,同時可以開一個英語班——給予華僑們一個學習英語的機會。”這類文化機構的日常事務主要包括:招待到來的中國文化人、出版翻譯書籍、宣傳兩國文化、演講教學座談、中外文化人之間的交流活動、中國留學生事務等,也包括一些政治外交事務。西瀅日記的內容主要就是記錄這些,因為他是中英文化協會在英的負責人。
日記手稿
西瀅日記經常談到的China Institute(C.I.中國學會)即中英文化協會的駐英機構。在美國,他與朋友們就對C.I.有一些討論。 1943年6月8日夏晉麟來,談China Institute的創設:“他們原定一個學期演講多少次。第二學期到另一城去repeat,第三學期再換一個地方。一方面與英國人士交接,一方面管理留英學生。”這是擬定C.I.的最初職能。一開始張歆海應聘負責C.I.,但到美國後因旅費薪金等問題,張歆海不願去英國赴任了。陳西瀅到英國後,便主要負責China Institute的工作,也就是中英文化協會在英國的事務。
1933年10月,時任教育部部長的王世傑,為促進中英文化交流,和杭立武等人在南京發起成立了中英文化協會。王世傑任會長,杭立武為乾事、委員兼秘書。陳西瀅在日記中經常記述他“寫信與雪艇、立武”,即同時給王世傑、杭立武寫信,雖沒有交代信件內容,但可推測大部分談論的應該是中英文化協會的在英事宜,即China Institute的工作任務。
陳西瀅日記首度出版,與魯迅論戰多年的文學評論家其人究竟如何?從八十年前的文字中探尋。
南京國民政府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任常駐代表“上任記”,側寫民國外交與國際政治,速寫中外文人、學者及其他知名人士。
從戲院到電影院,“莎劇”到好萊塢,一位20世紀40年代的“影迷”“戲迷”的日常生活記述。
本書彙編了1943-1946年間陳西瀅在中英文化協會任職,旅居英國時所作日記及陳西瀅與其女陳小瀅間所通的信件。陳西瀅在其日記中記錄了他在英國推廣中國文化、與中國及各國文化界人士交流時的見聞,展現了動盪時局下旅居海外的不易,以及海外華人的多種面貌。從作者所記與名流、文化人士的交往中,還可窺見諸多知名學者、文人的思想火花。這些上個世紀所寫下的文字,使讀者置身20世紀40年代,真實地感受時代氣息,感知民國文人的精神世界與精神生活。
陳西瀅(1896-1970)原名陳源,字通伯,筆名西瀅,文學評論家、翻譯家。 1912年,留學英國,就讀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 1922年回國,任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 1924年,在胡適支持下與徐志摩、王世傑等共創《現代評論》雜誌,開闢“閒話”專欄。在此期間,多次與魯迅發生筆戰。 1929年,任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院長。 1943年到倫敦中英文化協會工作,1946年出任國民政府常駐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著有《西瀅閒話》《西瀅後話》《多數與少數》等;譯有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屠格涅夫《父與子》等。
編註者:
傅光明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蕭乾:未帶地圖,行旅人生》《書生本色》《古韻精魂:凌叔華》《老舍之死口述實錄》《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老捨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命運》《書信世界裡的趙清閣與老舍》《獨自閒行》《天地一莎翁:莎士比亞的戲劇世界》《戲夢一莎翁:莎士比亞的喜劇世界》《俗世一莎翁:莎士比亞的史劇世界》《戴面具的伊麗莎白: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真歷史》等。譯有“註釋導讀本”《莎士比亞全集》(已出版22部)、(凌叔華英文自傳體小說)《古韻》、《我的童話人生:安徒生自傳》、《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等。
西瀅日記(1943—1944)
西瀅日記(1945—1946)
西瀅家信:致陳小瀅
附錄:陳小瀅致陳西瀅
陳西瀅日記、書信的文獻史料價值(代序)
陳小瀅女士是陳西瀅和凌叔華夫婦的獨女,今年91歲。我與她的交往始於1991年。那時,我剛翻譯完凌叔華的英文自傳體小說《古韻》,由恩師蕭乾先生推薦給台灣業強出版社,需小瀅簽署一份授權書。正值小瀅和她的英國漢學家丈夫秦乃瑞來京,我前去拜望。自此,我與小瀅持續交往,至今整整30年。
我曾跟小瀅開玩笑,說我一定上輩子欠下他父母一筆巨債,否則,便不會在1990年以25歲之韶華譯完她母親的《古韻》之後,又於2020年以55歲半老之身,來整理她父親寫給她的家信和日記。
整理過程中,我不時感嘆,這批寫於1943—1946年,連註釋總篇幅達皇皇63萬字的家信、日記,堪稱彌足珍貴而又鮮活異常的“新”史料,是最富文采、妙趣的“西瀅閒話”。透過它們,不僅可了解與魯迅打過筆仗的西瀅之真實為人,更可側面了解與他密切交往的同時代中外各界人士: 胡適、宋子文、宋美齡、晏陽初、費孝通、林語堂、李卓敏、蔣廷黻、顧維鈞、王世傑、杭立武、李四光、熊式一、蔣彝、楊振聲、蕭乾、葉君健、李約瑟、羅素、湯因比,等等,亦有助於從中尋覓那個時代國際政治交往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萍踪俠影”。
在開始正文之前,請允許我向兩位女士表達由衷謝意。一位是小瀅,從開始整理這批家信、日記,我們倆(一老年,一中年)便開始了每天下午到晚上至少三四個小時的微信往來,這種如情侶般的密電交往一直持續了七個半月,以至於大功告成之後,沒了微信的熱絡往來,小瀅覺得十分失落。在家信尤其日記中,有大量的英文人名、地名、書名、電影名、機構名、廣播劇名及專業術語,加之西瀅先生的英文書寫十分潦草,難以辨認,我經常給小瀅發微信截屏,向她討教,以便做出大量註釋。但對有些英文書寫,小瀅也無可奈何。因此,必須向另一位女士致謝,她就是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口筆譯研究中心主任應雁老師。我十分敬佩應老師的神奇本領,每次向她討教問題,她都又快又準地解決。毋庸諱言,這些註釋本身已屬於手稿學學術研究的範疇。
一句話,西瀅日記、家信是新發現的手稿。在作家研究中,手稿的珍貴及重要性自不待言。遺憾的是,因時間、精力有限,作為整理者,在此只能以札記的方式呈現出八點想法,前四點關於如何看待西瀅之為人,後四點關於如何評估這批日記、家信。
先說頭四點。
一、 一個始終為女兒未來的教育及如何做人操心的父親
西瀅寫給女兒的信,每一封都有編號。而且,他有時會在信裡嗔怪為什麼妻子和女兒的來信不編號。這是個心細如發、時刻惦記親人的丈夫和父親。甭管多忙,他總會記著給女兒寫信。這些信並不是一般的閒話家常,他會寫在莎翁故居參觀的見聞,寫觀看秀蘭·鄧波兒電影的觀感,介紹英國的教育,介紹適合女兒讀書的學校的情況,還會寫英國大選,分析國際形勢,也會偶爾談及自己的工作。但身為父親,最讓他記掛操心的是女兒的教育。
有兩天的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1945年1月3日信,西瀅寫聽到女兒報名從軍後的心情:“我聽了這消息很驚奇,很受感動,也很自豪。你們這樣小小年紀,便如此愛國,便這樣的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真是可愛。要是中國青年都有這種精神,中國一定振興。要是中國人都有這種精神,中國一定強盛。”
1946年5月24日信,有這樣一句:“姆媽能告訴你,我因寫文章罵過人以至吃了不知多少虧。”他後悔當年與魯迅的論爭嗎?有意思的是,西瀅早在1944年5月22日的日記里便這樣寫道:“到東方學校的小圖書館,想找幾本魯迅的小說史略之類的書。”5月23日日記裡記:“趙德潔為我借了小說史略等書。”次日又記:“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數十頁。”5月25日記:“晚飯後看小說史略。”5月27日記:“看小說史略。”從中,我們能感受到西瀅在回首1925年他對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整大本的剽竊”的攻訐,但十分可惜,在此處西瀅惜墨如金,沒留下多餘的話。
二、 一個酷愛看電影、聽時事廣播的讀書人
西瀅日記再好不過地呈現出一個讀書人生活和工作的貌相,他幾乎每天早晨起床後都要看報。早飯後去辦公室,或出門辦事。幾乎沒有一個中午沒有飯局。這當然不是他喜歡公款吃喝,實在因為飯店、餐廳是聊工作、談事情的最佳地點。這也算英國的吃飯文化。幾乎每個晚上,他都會讀書、看雜誌或聽時事廣播。他的閱讀範圍非常廣,英美作家的小說、各類著作,英美兩國著名的報紙、雜誌,如紐約《時代周刊》、倫敦《泰晤士報》。同時,他經常利用白天的空閒去博物館參觀,去戲院、電影院看戲、看電影。他是莎士比亞戲迷,他在日記中對現場看過《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理查三世》《皆大歡喜》《亨利五世》《約翰王》等莎劇都有記載,他還看過蕭伯納的不少戲。同時,他是超級好萊塢影迷,20世紀20年代到1946年的好萊塢電影,他看得相當多,而且,對許多演員耳熟能詳。整理過程中做的許多註釋,都是關於好萊塢電影和演員的。無疑,西瀅日記可以豐富我們對那個時代好萊塢電影和演員的知識。
三、 一個待人真誠、熱情好客的紳士君子
西瀅身上有典型的英國紳士風範: 富有學養、彬彬有禮、為人慷慨、關愛弱者、同情女性等等。雖說他擔任著民國政府在倫敦的“中英文化協會”主任一職,收入並不很高,何況家有妻女,而且,當時國內貨幣狂貶,物價飛漲,但他一點不摳門,儘管自己買東西有時嫌貴捨不得花錢,請朋友吃飯卻從不算計。除此之外,他還經常自掏腰包買戲票、電影票邀請朋友同看。日記中有大量篇幅記載著他請了誰誰吃飯,臨時見到誰,也一併請飯;有不少篇幅記載著他提前買好戲票或電影票,在戲院或電影院門前等朋友,結果朋友偶有失約。似乎他喜歡湊熱鬧,實則極不情願應酬,而只想獨自靜心讀書。
西瀅是個潔身自好的好男人,孤身海外,身居要職,從無緋聞,實屬不易。這有“隱私”為證,1943年7月1日西瀅記:“夜中夢遺,醒了起來洗抹。這年來夢遺較少,平均一月一次的模樣。”
由此或更可見出西瀅與異性交往坦蕩清正之難得,可以說,作為丈夫,他對妻子凌叔華之外的女性,從無非分之想。僅舉一例。當時,在倫敦孑然一身的民國才女王右嘉與著名的清華才子羅隆基的夫妻感情瀕臨破裂。從日記不難判斷,右嘉一定把西瀅當成了值得信賴並能傾訴苦楚的朋友。西瀅也一定表現出了十足的傾聽的耐心,故此,才能在日記裡留下這樣的描述,1944年4月15日記:“她(王右嘉)說她自己脾氣不好,努生(羅隆基)來信她沒有看便燒了,是她的不是。他們十年夫婦,她不願說長道短,如說努生錯,努生不能辯護,如不說他錯,那為什麼要分裂?說到後來,她還是免不了把羅的過錯舉了些。他們同居八年,沒有名分。他出去與女人玩,她要說話,他便說What right have you? (你們有什麼權利?)他在天津時與一人的太太來往……這幾年他說她可去北平。但她每次要去,他便吵鬧,而且要動手打人。不是一星期一次兩次,現在屋子小,多人同居,實在不像樣。”這是怎樣的一個羅隆基?
然而,令西瀅沒想到的是,他與右嘉交往密切,常在一起吃飯,卻引來閒言碎語。日記中對此也有記載: 他忽然感覺右嘉故意躲著他,而他竟傻傻的,不知何故。後來聽說,是使館的好事之人把閒話傳回國內,國內遂把閒話造得彷彿真有其事,再傳回倫敦。西瀅沒事人一樣坦然面對。真君子也!
高雄趙**[0986***372]
4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北楊**[0932***873]
1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新北李**[0933***261]
7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基隆柳**[0960***609]
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北謝**[0998***310]
11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劉**[0968***935]
20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北黃**[0951***486]
7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南仲**[0968***571]
20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基隆吳**[0951***311]
7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朱**[0956***368]
1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基隆謝**[0918***671]
1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高雄方**[0938***696]
半小時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北謝**[0968***905]
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中錢**[0933***957]
11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基隆朱**[0938***200]
2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基隆張**[0956***714]
1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鍾**[0933***732]
2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高雄謝**[0968***740]
1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鄭**[0946***620]
11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基隆張**[0986***724]
2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基隆劉**[0938***158]
1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嘉義李**[0966***745]
1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高雄陳**[0988***539]
2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中謝**[0933***403]
1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中鍾**[0960***610]
11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高雄仲**[0986***458]
2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嘉義張**[0998***808]
11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錢**[0988***501]
半小時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高雄朱**[0918***982]
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仲**[0968***308]
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錢**[0956***104]
4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嘉義錢**[0966***838]
1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新北仲**[0968***129]
11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北鄭**[0998***499]
7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南錢**[0998***810]
半小時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高雄李**[0920***707]
4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中張**[0998***589]
11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北鍾**[0966***618]
1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王**[0938***813]
1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中楊**[0938***852]
7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北吳**[0978***242]
1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高雄符**[0918***950]
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高雄謝**[0988***591]
1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北謝**[0960***775]
半小時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中仲**[0951***395]
15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新北符**[0978***972]
12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鄭**[0920***967]
7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方**[0960***766]
20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臺中李**[0932***932]
半小時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桃園李**[0918***956]
20分鐘前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1943-1946(全兩冊)
NT$1620
2024新書推薦:張學良傳(全兩冊)
NT$1580
大清錢王:草根的進階+時局即生意+人情亦商機+資本大博弈( 全四冊)
NT$1350
班超:仗劍出塞 一統西域(全兩冊)
NT$2299
名人傳共5冊:拿破崙傳+尼采傳+愛因斯坦自述+潛意識與生存:榮格自傳+群星閃耀
NT$1530
劉邦傳:鴻門宴上的天選之人+項羽:勇猛無雙的滅秦英雄(全三冊)
NT$1200
大清官:晚清名臣彭玉麟(全兩冊)
NT$1580
葉卡捷琳娜大帝與波將金(套裝全2冊)
NT$1460
【李鴻章+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
NT$1350
袁*凱和他的幕僚們(全二冊)
NT$1530
蔣介石和他的幕僚們(全二冊)
NT$2000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全四冊
NT$2399
顧憲成全集(全三冊)
NT$1199
忽必烈的終極密碼(全兩冊)
NT$1399
【大師巨匠】
NT$1580
曾國藩家書 全4冊(手工線裝)
NT$1680
2023新書推薦:白起:戰必求殲+李斯:權欲濁人眼+諸葛亮 : 一生只為酬三顧+以仁謀天下:趙匡胤(全四冊)
NT$1950
唐寅傳+文徵明傳+沈周傳+仇英傳(全四冊)
NT$1250
父親南懷瑾(全兩冊)
NT$1800
【左宗棠與李鴻章與曾國藩】
NT$1299
看透財富的巨賈:沈萬三+范蠡傳+胡雪巖全傳(全3冊)
NT$2880
【汪偽*權全史】(全三册)
NT$1750
先知三部曲:(武裝的先知+被解除武裝的先知+流亡的先知)
NT$2288
良友裡的民國生活(套裝共6本)
NT$1750
【希爾伯特—數學界的亞歷山大】+【高斯—科學的巨人】
NT$2240
林徽因集增訂本(全4本)
NT$2500
《鄧廣銘宋史人物書系-辛棄疾傳+韓世忠傳+陳龍川傳+岳飛傳+王安石傳》(套裝共5冊)
NT$2350
【張居正全集】(全6册)終於收全張太嶽全部著作!
NT$1750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 (修訂本)+陳寅恪與傅斯年(全新增訂版)+陳寅恪家史【3冊】
NT$1750
伊麗莎白二世:【我們的女王】+【+女王的旅程】+【伊麗莎白二世及其時代】(全新塑封三冊)
NT$1500
絕響——永遠的鄧麗君+無損黑膠10CD精選1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