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1.花竹散人潛心十年研究,著名作家江南作序!
·在大唐這條龍隕落之後,它血肉上成長出一個個割據軍閥,將中原大地變成一台絞肉機,失去了王權後的所有人都在這台絞肉機中苦苦掙扎 ,這是最殘忍的時代,英雄人物如同流星一般在這片至暗時光裡劃過,閃耀一下,然後寂滅。
·這是個朝生暮死的時代,充滿了不安與動盪,花竹散人用編年史和紀傳體兩種寫法,以人物命運為主線書寫出一本亂世史書。
2.歷史,是人類永恆的老師,歷史中的一切都在重複,而讀史的我們,如何逃過亂世中的傾軋
·亂世來臨,王公大臣也是身如飄萍,“開城門、草降錶”,保全家族才能笑到最後
·五十三年間,天下數易其主,種種亂象層出不群,劫掠婦孺作為軍糧,將良民收為奴隸,天下動盪,民不聊生,白骨鋪路,千里無人!
·舊時代轟然隕落,新規則尚未出現,草民如何在亂世中生存?
·讀歷史,讀時代,讀無奈,讀掙扎與悲哀。
“五代”,又稱“五代十國”,是在強盛的唐朝滅亡之後,一段從大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統的氣勢恢弘的歷史時期。 本書結合了紀傳體和編年史兩種形式,以主要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試圖將那段異彩紛呈又錯綜複雜的歷史,以較為輕鬆有趣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展示給讀者,並對史實加以 思考和剖析,從中有所借鏡。 希望能讓讀者了解五代十國這段歷史。
……
歷史就是一齣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戲劇,這些熟悉的名字背後,不僅有起伏的故事,也濃縮了每個時代承襲、變革和發展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本書是花竹散人精心研究十年,以主要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精選五代十國人物主題,還原了一個王權隕落之下,戰火紛亂的大時代,道出成敗興衰之理, 更以詼諧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嚴謹的考證,勾勒了五代十國的歷史脈絡。
花竹散人,本名佟毅。 遼寧撫順人,歷史愛好者,尤愛唐史、宋史及五代十國。 曾任職央企、民營和稅務師事務所,現任中匯稅務師事務所北京主管合夥人、中國國際稅務研究會理事,對外經貿大學和山西財經大學校外導師。
第一章 前傳
第一節 三年前的那個夜晚
第二節 何皇后
第三節 昭宗皇帝血淚史
第四節 亂世梟雄—— 朱溫
第二章 唐亡梁立十國開國君主眾生相
第一節 晉
第二節 岐
第三節 桀 燕
第四節 定 難
第五節 前 蜀
第六節 楊吳(楊氏吳國)的崛起
第七節 吳越錢鑼
第八節 馬楚(馬氏楚國)
第九節 南平高氏
第十節 閩
第十一節 南 漢
第十二節 大 長 和
第十三節 契 丹
第三章 後梁十六年
第一節 生子當如李亞子,徐溫巧奪楊吳權(908年)
第二節 後梁初安志在天下,晉梁交鋒大戰蒙院(909年)
第三節 趙玉忠義拯救呂琦,梁晉爭霸戰柏鄉(910年)
第四節 名將周德威揚威柏鄉,桀燕劉守光僭位稱帝(911年)
第五節 朱溫的最後時光(912年)
第六節 後梁友珪皇帝短命,前蜀內亂太子被殺(913年)
第七節 桀燕滅亡皇帝討飯,荊蜀相爭賢臣歸天(914年)
第八節 魏博軍內亂,晉統 一河北(915年)
第九節 名將劉鄢懷才不遇,遼阿保機稱帝建元(916年)
第十節 契丹南下互有勝負,梁晉夾河大戰不休(917年)
第十一節 梁晉大戰胡柳陂,朱瑾怒斬徐知訓(918年)
第十二節 蜀政濁亂江河日下,梁晉大戰德勝二城(919年)
第十三節 晉取河西之地,楊溥承襲吳王(920年)
第十四節 名將劉鄢難逃一死,成德軍亂晉並四州(921年)
第十五節 契丹南侵大敗北還,賢宦張公撒手西歸(922年)
第十六節 晉王奇襲七日滅梁,後唐建立改元同光(923年)
第四章 後唐十四年
第一節 這是滅梁勝利的結束,也是後唐失敗的開始(924年
第二節 後唐滅蜀摧枯拉朽,審之病故閩國易主(925年)
第三節 李嗣源鄒都兵變,興教門莊宗亡身(926年)
第四節 江南徐溫一命嗚呼,養子知諫秉政掌權(927年)
第五節 吳楚爭雄於南,唐平王都於北(928年)
第六節 馬楚謀主高鬱喪命,後唐康福安邊有功(929年)
第七節 兩川坐大割據漸成,馬殷病故希聲襲位(930年)
第八節 安重誨一命歸西,閩王國再生內亂(931年)
第九節 孟知祥兼有兩川,吳越王駕鶴西遊(932年)
第十節 明宗李嗣源驚怒駕崩,閔帝李從厚意外即位(933年)
第十一節 李從珂哭來帝位,孟知祥稱帝蜀(934年)
第十二節 閩國狗血劇宮廷上演,後唐馬全節保全金州(935年)
第十三節 後唐末帝喪身亡國,後晉太祖後繼登場(936年)
第五章 後晉十一年
第一節 後晉三鎮連叛,南唐禪讓代吳(937年)
第二節 燕雲十六州入遼,吳權掌控安南(938年)
第三節 南唐烈祖定名李昇,閩國王昶縱欲身亡(939年)
第四節 楚立溪州銅柱,閩國兄弟相爭(940年)
第五節 安重榮兵敗身死,南唐國休兵養民(941年)
第六節 晉帝石敬瑭駕崩,出帝石重貴即位(942年)
第七節 南唐李昇駕鶴西去,晉楊光遠勾結契丹(943年)
第八節 後晉大敗契丹,南唐出兵伐閩(944年)
第九節 後晉軍再敗契丹,李仁達佔據福州(945年)
第十節 契丹攻滅後晉,南唐圍困福州(946年)
第六章 後漢四年
第一節 劉知遠河東稱帝,契丹人橫渡之約(947年)
第二節 後漢高祖劉知遠崩,陝西山西三鎮連叛(948年)
第三節 雄主郭威領兵平叛,閩留從效節度二州(949年)
第四節 週太祖郭威滅漢,楚王國群駒爭槽(950年)
第七章 後週十年
第一節 郭威改革萬象更新,遼國驟發察割之亂(951年)
第二節 南唐敗於湖南,後週連平內亂(952年)
第三節 後週剷除權臣,王逵割據湖南(953年)
第四節 太祖郭威駕崩,世宗柴榮即位(954年)
第五節 《平邊策》(955年)
第六節 後周大戰南唐,湖南王逵敗死(956年)
第七節 週世宗再徵南唐(957年)
第八節 南唐割地求和(958年)
第九節 壯哉伐遼(959年)
第十節 陳橋兵變(960年)
第八章 後記
第一節 太祖雪夜訪趙普
第二節 旗開得勝,荊南與湖南(963年)
第三節 後蜀的滅亡(965年)
第四節 宋平南漢(971年)
第五節 無可奈何花落去,宋平南唐(975年)
第六節 斧聲燭影
第七節 吳越歸宋與漳泉納土(978年)
第八節 北漢滅亡(979年)
前傳
皇皇大唐,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大亂,高祖李淵起於太原,掃滅群雄,一統海內。 此後歷經太宗貞觀之治,二聖永徽之治,玄宗開元盛世,期間雖前有武後臨朝,後有韋後、太平公主亂政,但都是宮廷政爭,並未波及民間。 百姓安居樂業,天下晏然。 詩聖杜甫有詩雲:“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盛。”
但玄宗晚年承平日久,日益驕奢,寵愛楊貴妃,親近李林甫、楊國忠等小人,罷黜賢相張九齡,重用安祿山,致有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之勢已成。 後經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文宗、武宗、宣宗等朝,雖國事沉浮,但時有中興之勢,大唐猶有可為者。
直到傳至懿宗,皇帝荒淫無道,官吏貪污成風,各地水旱蝗災,百姓流離失所,農夫餓死溝渠。 懿宗崩後,宦官又矯詔立僖宗。 僖宗繼位之時,年僅十二歲,不知國政為何物,每日遊玩不息,宦官田令孜專權,百姓生無所賴。 官逼民反,王仙芝起兵於長垣,黃巢響應。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佔長安,僖宗奔蜀,黃巢終於實現了他「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夙願。 黃巢覆滅後,大唐根基已搖,藩鎮跋扈,各專租稅。 此後內亂迭起,光啟四年(888年),僖宗駕崩,年僅二十七歲,昭宗繼位。 大唐如同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中華歷史漸漸進入殘唐五代時節。
唐昭宗天祐四年(907年),朱溫接受唐的禪讓(實則是搶來的皇位,不過誰家皇位不是搶的呢),定都汴梁(今開封),改元開平,國號梁, 史稱後梁。 唐雖亡於907年,但事實上,從三年前天祐元年(904年)的那個秋夜開始,大唐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三年前的那個夜晚
洛陽城的風兒在輕輕地吹,炎熱的夏天漸漸遠去,正是一個爽適的夜晚。 晴朗的夜空上散落著顆晚星,星星們眨著眼,彷彿要說話似的。 皇城內椒殿院的燭火忽明忽暗,傳來微微的鼾聲。 大唐天子昭宗皇帝剛喝了點悶酒,已經沉沉睡去。 沈靜的夜空中,傳來兩聲梆子響,已經是二更天了。 突然宮外傳來一片吵嚷聲,宣武軍節度使朱溫的兩名部將蔣玄暉和史太帶著一百多名士兵來到宮門外,聲言軍前有要事上奏,欲面見皇帝。 宮門道開啟,蔣玄暉在每門留下10名士兵把守,直接闖至皇后寢宮椒殿院。 昭宗的妃子河東夫人裴貞一起身開門,就見蔣玄暉帶著一眾士兵,慨然問道:「急奏何以兵為?」蔣玄暉默不作聲,史太一急,抓住河東夫人,手起刀落 ,河東夫人頓時倒在血泊之中。
叛軍殺死河東夫人後,一擁而入闖至院內。 昭宗皇帝正在沉睡,聽到殿外人聲吵雜,一驚而起。 蔣玄暉大聲喝問:「至尊安在?」昭儀李漸榮(正二品昭儀李漸榮,由於唐末政治動盪,宮檔缺失,身世已無從查考)在窗前大呼道:「寧殺我 曹,勿傷大家(古時稱皇帝為大家)!”
史太瞥見皇帝躲在柱後,二話不說,提刀向皇帝追去。 皇帝剛剛酒醒,只好穿著單衣繞著殿柱四處躲藏,由於太過驚慌,一不小心跌倒在地。 史太幾大步追上,舉刀猛地砍下,不想這時,昭儀李漸榮大喊一聲,覆在皇帝身上,用自己嬌柔的身軀替皇帝擋了這一刀。 史太緊接著又是一刀下去,正砍在皇帝身上。 昭儀李漸榮與昭宗皇帝相擁而亡。
在這刀光劍影之中,裴貞一、李漸榮用生命向世人講述了什麼叫忠貞不貳、寧死不屈,同時卻也有另一個人,她活了下來,告訴我們什麼叫苟且偷生,她就是昭宗皇帝 的正妻何皇后。
何皇后
昭宗皇后何氏,東蜀人。 在昭宗還是壽王的時候,就嫁給了昭宗。 她婉麗多智,為昭宗生下德王、輝王兩個兒子。 昭宗即位,她被冊立為淑妃。 乾寧年間,在華州被冊為皇后。 在昭宗皇帝蒙塵薄繹、顛沛流離失所的時候,她嚐膳禦侮,不離左右。 昭宗遇嵬之後,宰相柳璨、獨孤損詐宣皇后令:「帝為宮人害,輝王祚宜升帝位。」於是她又被尊為皇太后。 皇室頻遭變故,何皇后卻只能在宮中哭泣,不敢聲聞於外。
對於何皇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昭宗皇帝與河東夫人裴貞一、昭儀李漸榮遇難的那個夜晚,她活了下來。 而有一點是不好確認的,那就是她活下來的原因。
這段公案,有三種猜測。
猜測一:
因為朱溫只令蔣玄暑殺昭宗,並未命令殺何皇后,而何皇后又乞命於蔣玄暉,蔣玄暉動了滄隱之心,因此皇后得以免死。 《資治通鑑》的記載較為客觀:「(史太)又欲殺何後,後求哀於玄暉,乃釋之。」胡三省評論說:「何後祈生於蔣玄暉而卒以玄 暉死,屈節以苟歲月之生,豈若以身殉昭宗之不失節也!”
猜測二:
另外一種說法比較八卦,說的是何皇后見到皇帝被殺後,跪倒在蔣玄暉腳下苦苦哀求饒命,並表示願意以身相奉。 蔣玄暉淫念大動,於是饒何皇后不死。 這種說法比較刺激,但是不大合乎情理。 試想當時除了蔣玄暉之外,還有史太及一群士兵在場,蔣玄暉是不大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搞什麼桃色事件的。 而何皇后與昭宗皇帝感情頗深,“嚐御膳,不離左右”,在皇帝和嬪妃被殺的情況下,出於求生的本能求饒企命是可能的,但是不至於“以身相奉 」。 這種說法主要源自於《舊唐書》關於何皇后的記載:「宣徽副使趙殷衡素與張、蔣不協,且欲代(蔣玄暉)知樞密事,因使於梁,誣告雲:' 玄暉私於何太后,相與盟詛,誓復唐室,不欲王受九錫。'全忠大怒,即日遣使至洛陽,誅玄暉、廷範、柳璨等,太后亦被害 於積善宮,又殺宮人阿秋、阿虔,仍廢太后為庶人。」也就是說,趙殷衡是為了得到蔣玄暉樞密使的位置,向朱溫誣告蔣玄暉與何太后私通,於是朱溫 派人殺掉了何太后與蔣玄暉。 既然是誣告,實際上當無此事。
猜測三:
蔣玄暉實乃大唐忠臣。 這種說法好像驚世駭俗,其實是來自近現代史學大家呂思勉,他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 他在著作《隋唐五代史》中認為,蔣玄暉效忠唐室,當時並未參與弒逆之謀,只是當時官居樞密使,龍武軍入宮而不能拒,所以人們大多認為蔣玄暉參與了謀 之事,並且史太等人皆是蔣玄暉選用。 呂先生認為蔣玄暉參與弒殺昭宗不實,而其救何皇后則為真,所以後來才與何皇后一同謀劃復興大唐;抑或蔣玄暉之前早就與唐室有密謀,所以何皇后才哀求於玄 暉;抑或何皇后並未曾向玄暉哀求,而是玄暉特意保全何皇后以為後圖也。 所以蔣玄暉乃「一時之忠臣義士”,亦可見昭宗之能得人心。
不管怎樣,斯人已逝,一了百了,生前功過都將隨風逝去,成為後人的談資罷了。 閱讀史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者也會有自己的思考吧。
昭宗皇帝血淚史
唐昭宗履歷
姓 名 李 曄
曾用名 李 傑 李 敏
父 親 唐懿宗李
母 親 恭憲皇太后王氏
出生時間 唐鹹通八年(867年)
屬 相 豬
配 偶 皇后何氏
子 女 17子11女
去世時間 唐天祐元年(904年)
享 年 38歲
在 位 16年
愛 好 讀書 音樂 寫詩 騎馬
夢 想 復興大唐
履 歷 6歲封為壽王(是不是眼熟?楊貴妃的前夫也封壽王)
22~37歲為唐朝皇帝
歷史評價:
《新唐書》卷十:「自古亡國,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禍亂之來有漸積,及其大勢已去,適丁斯時,故雖有智勇,有不能為者矣。可謂 真不幸也,昭宗是已。昭宗為人明雋,初亦有志於興復,而外患已成,內無賢佐,頗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亂。 自唐之亡也,其遺毒餘酷,更五代五十餘年,至於天下分裂,大壞極亂而後止。跡其禍亂,其漸積豈一朝一夕哉!”
1.青年昭宗
唐昭宗李曄為唐僖宗之弟,唐懿宗第七子。 鹹通八年(867年)生於大明宮,母親王氏出身低微,出生後不久母親便過世了。 六歲封為壽王,賜名為李傑,長期住在十六宅(十六宅源自唐玄宗時期,玄宗在長安建十六宅,以供諸王聚居)內。
少年時期的李曄喜歡讀書,在文學、音樂方面都有比較高的造詣。 當時的皇帝唐僖宗經常到十六宅與兄弟們一起玩樂,平易近人,沒有一點兒皇帝的架子,兄弟之間相處甚歡。 可以想見,昭宗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應該是幸福快樂的。
而且李曄寫得一手好詩詞。 其中有一首《巫山一段雲》,摘錄如下:
蝶舞梨園雪,鶯啼柳帶煙。 小池殘日艷陽天,蒔蘿山又山。 青鳥不來愁絕,忍看鴛鴦雙結。 春風一等少年心,閒情恨不禁。
從唐昭宗的大作裡是否能感受到多情種子李後主的韻味呢? 看來亡國之君的性情和心境大多是相同的。 唐昭宗不僅詩歌寫得好,還能譜曲。 史籍中這方面記載頗多,有時還能與臣下譜曲同樂。
昭宗不僅擁有文藝青年的才華,而且他在即位前曾飽經顛沛流離失所之苦。 在黃巢起義中與僖宗一起逃往西蜀,對亂世艱難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為此他對騎射也頗有興趣,而且射箭技能頗佳,曾經一箭射下一隻禿鷹。 因此,稱昭宗能文能武也並非誇大其詞。
2.昭宗即位
人的命運真的有許多偶然因素,昭宗即位也是如此。 昭宗之兄僖宗死時並未留下遺詔確定繼承人。 僖宗雖然也有二子,但皆年幼,朝臣和宦官不約而同地傾向於擁立長君。 而在懿宗諸子中,僖宗排行老五,吉王李保老六,壽王李傑(即李曄)老七。 朝臣們都認為吉王李保賢德,年紀也較長,因此朝臣傾向擁立吉王。 朝臣擁立吉王,宦官們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否則就失去了「擁戴之功」。 因此,宦官們偏偏要立壽王。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五日,在僖宗彌留之際,大宦官楊復恭做主立壽王為皇太弟,監軍國事。 李傑改名為李敏。 次日,僖宗駕崩。 三月八日,皇太弟即位,即唐昭宗。 文德二年(889年),唐昭宗舉行祭天大典,於是改名為李曄。
3.昭宗與宦官集團的鬥爭
昭宗在做王爺時,本來沒有參與政治的想法,每日填詞作詩,聽曲觀舞,逍遙自在。 只是在僖宗奔蜀期間,由於缺乏人手,才掌管隨侍禁衛。 然而昭宗並非碌無為之輩,他喜歡讀書,時常研讀經史,對朝中亂象洞若觀火,也深知宦官專權之弊。
大宦官楊復恭擁立昭宗以後,自以為功勞大,狂妄非常,專斷朝政,毫無人臣之禮。 楊復恭任樞密使時,居然在宰相的堂狀後面貼黃,以皇帝自居。 唐時宰相處理公文,有堂帖和堂案兩種公文。 「宰相盤四方之事有堂案,處分百司有堂帖」(《唐國史補》)。 所謂“堂狀”,是對上述兩種公文的統稱。 宰相所處理的重要公事需要報皇帝裁決,皇帝在公文上貼黃紙,並寫上裁決意見,類似於現在的領導批示,稱為“貼黃”。 楊復恭竟敢貼黃,直接威脅到皇帝權威,這是有志於興復唐室的昭宗所無法容忍的。
楊復恭不僅專斷朝政,而且還以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的身份掌管禁軍(唐朝後期宦官掌禁軍已成定例,這也是宦官得以專權的主要原因)。 楊復恭也收養大批假子(即乾兒子,太監當然不會有「真子」),任命他們內任禁軍將領,外任各地節度使,還將一些宦官派到各地擔任監軍使。 楊復恭以假子楊守立為天威軍使,楊守信為玉山軍使,楊守貞為龍劍節度使,楊守忠為武定節度使,楊守厚為綿州刺史,其餘假子為州刺史者甚眾。 傳言楊復恭共有假子六百多人,號稱「外宅郎君」。
而且楊復恭也與當時的強藩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五代中的後唐即由李克用之子建立)關係密切。
昭宗登基以來,志在恢復祖宗舊業,他厲行節約,注意納諫,提倡儒學,重視對人才的選拔,故舊史稱:「帝攻書好文,尤重儒術,神氣雄俊,有會昌之遺風。以 先朝威武不振,國命浸微,而尊禮大臣,詳延道術,意在恢張舊業,號令天下。即位之始,中外稱其。」(《舊唐書昭宗本紀》)
在昭宗希望恢復大唐皇室威嚴的同時,楊復恭卻狂妄至極。 他上朝時竟敢乘肩輿入宮,直到太極殿前方才下輿,這是嚴重的踰制行為。 有一次昭宗與宰相談到四方的反抗者,宰相孔緯說:「陛下左右就有反抗者,何必言及四方呢?」昭宗自然會問是誰反叛。 孔緯答曰:「復恭陛下家奴,乃肩輿造前殿,多養壯士為假子,使典禁兵,或為方鎮,非反為何?」楊復恭急忙說:「子壯士,欲 以收士心,衛國家,豈反邪?」昭宗反問楊復恭:「卿欲衛國家,何不使姓李而姓楊乎?」問得楊復恭啞口無言。
到這時,昭宗與楊復恭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
4.計除大閹
昭宗的舅舅王瓌工作認真負責,在朝中頗具影響力,這引起了楊復恭的不滿。 楊復恭先是奏請將王瓌任命為黔南節度使,在王瓌赴任的路上,行至吉柏江時,暗中派人將其乘船弄沉,使王瓌死於非命(好像武俠小說裡的情節 ,不禁令人想起金庸先生《射雕英雄傳》裡的黃河四鬼)。 昭宗心中悲憤異常,但是由於楊復恭掌管禁軍,又奈何他不得。
就在這時,昭宗心生一計,感覺昭宗似乎受了三國時期王允利用呂布剷除董卓的連環計的啟發。 其實歷史就是人間往事的不斷循環重演,現實就是歷史的種種再現,這也正是讀史的現實意義所在! 看來昭宗的書沒有白讀,熟讀經史有文化就是好。
楊復恭的養子天威軍使楊守立勇武過人,統領禁軍。 昭宗為了拉攏他,將楊守立召入宮中,厚加賞賜,賜姓李(賜國姓是一種殊榮),名順節,命他隨侍皇帝左右。 不久,又任命李順節為天武都頭、領鎮海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但是暫不蒞任,並命他掌管六軍。 李順節恩寵日隆,得意非常,便開始與楊復恭爭權,並向昭宗告發楊復恭幹的種種不法之事。 昭宗此舉一石二鳥,此消彼長,大大削弱了楊復恭的勢力。
大順元年(890年)四月,傳來了一個令昭宗振奮的消息,實力強大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朱溫大敗。 昭宗對李克用沒有好感,對李克用與楊復恭的關係非常反感。 於是在朱溫、李匡威、赫連鐸等人的一再請求下,昭宗決定派宰相張睿率禁軍五萬,與這些藩鎮聯合進攻李克用。 希望在擊敗李克用後,再回頭收拾楊復恭。 但是事與願違,官兵不堪一擊,短短幾日便被李克用的沙陀鐵騎打得落花流水。 這在昭宗實在是一招昏棋,一方面削弱了朝廷的軍事實力,另一方面降低了朝廷的威望。
5.楊復恭的敗亡
大順二年(891年)八月,昭宗下詔解除楊復恭的觀軍容使、神策中尉的官職,命其去鳳翔監軍。 楊復恭不肯從命,要求致仕回家(也就是退休)。 昭宗順水推舟,馬上同意,命楊復恭以上將軍的名義致仕。 為了防止楊復恭反悔,昭宗專程派人到家中宣旨,並賜給幾杖。 但在使者回宮途中,楊復恭又派人將使者殺害(看來楊復恭很喜歡搞暗殺)。
這年十月,楊復恭閒居在家,其養子玉山軍使楊守信經常到家中探訪。 楊守信經常往來於楊復恭家,很快被發現,並向昭宗報告兩人密謀造反。 昭宗正要剷除楊復恭,一聽此言,馬上命令天威都頭李順節、神策軍使李守節率領禁軍攻打楊府。 因為長安城中楊復恭黨羽眾多,為防不測,昭宗登上安喜樓,並派兵嚴加護衛。
楊復恭率家丁與禁軍對抗,玉山軍使楊守信也帶兵參戰,雙方一時相持不下。 直至次日凌晨,戰鬥仍在繼續。 守衛含光門的禁軍看到城中大亂,想趁亂搶劫兩市(長安有東市和西市兩個市場)財物。 宰相劉崇望斥責說:「天子正在街東督戰,你們身為宿衛之士,應殺賊立功,不要貪圖小財,自取惡名!」這些士兵被忠義感召,應命趕赴楊府參戰。 楊守信部下見禁軍兵力增加,自知不敵,潰散而逃。 楊守信保護楊復恭殺出通化門,向興元府逃去。 興元是山南西道的治所,山南西道節度使是楊復恭的從弟楊復光的養子楊守亮。 楊復恭到達興元後,指使楊守亮與其養子武定節度使楊守忠、龍劍節度使楊守貞、綿州刺史楊守厚以及楊守信等聯兵造反。
楊復恭被逐出京後,天威都頭李順節難逃兔死狗烹煮的命運,被設計斬首。
大順三年(892年),昭宗大赦天下,改元景福。 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聯合靜難節度使王行瑜、鎮國節度使韓建、同州王行約、秦州李茂莊等五節度使共同上表,請求皇帝下詔討伐山南西道,並任命 李茂貞為招討使。 李茂貞的真正目的是想擴充地盤,取得山南西道。
對於李茂貞的真實目的,昭宗了然於胸。 李茂貞為鳳翔節度使,地理位置離長安甚近,本就跋扈難制,如果讓他取得山南西道,將對朝廷構成巨大威脅。 因此,昭宗下詔和解,不准其進攻山南西道。 李茂貞不從,擅自興兵,昭宗無法約束,也只好授予他招討使的頭銜,這樣李茂貞就師出有名了。
乾寧元年(894年),在李茂貞、王行瑜等強大兵力的進攻下,楊復恭等屢戰屢敗,只得放棄山南,前往河東,想去投靠李克用。 路經華州時,被韓建擒獲。 韓建不待朝命,立即處死楊復恭和楊守信,將楊守亮等人押送長安,被昭宗下詔處斬。
6.李茂貞進攻京師
李茂貞,本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屬河北)人。 早年為博野軍人,唐僖宗年間博野軍奉命宿衛京師,宋文通也逐漸提升為隊長。 後來在與黃巢軍作戰時立功,升任為神策軍指揮使。 後來認田令孜(田令孜是僖宗朝的大宦官)為義父,改名田彥賓。 在僖宗出幸興元時,護駕有功,被賜姓李,改名茂貞,併升任檢校太保、同平章事、洋蓬壁等州節度使,後來又改任鳳翔節度使,封 隴西郡王。 由此看來,李茂貞早年對唐朝廷立功頗多,唐朝廷也並未虧待他。
可是隨著李茂貞地位不斷升高,野心也逐漸膨脹,招兵買馬,擴充軍隊。 而且由於李茂貞是鳳翔節度使,而鳳翔離長安很近(現在從鳳翔到西安開車大約2個多小時,172公里),使他更加方便幹預朝政。
李茂貞在擊敗並驅逐楊守亮後,攻占了山南地區,遂向昭宗請求兼領山南西道節度使。 昭宗將計就計,當即下詔任命他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兼武定節度使,同時命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徐彥若代替李茂貞為鳳翔節度使,以圖消除肘腋之患。
李茂貞原本沒有放棄鳳翔節度使的打算,他要求兼領山南西道節度使只是為了擴大地盤。 因此,李茂貞接到詔書後勃然大怒,認為這都是宰相杜讓能的主意,寫信大罵杜讓能。 昭宗也不示弱,見李茂貞如此跋扈,竟敢辱罵當朝宰相,蔑視朝廷,遂商議討伐李茂貞。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李茂貞知道了,於是直接上書昭宗,並在上書中諷刺挖苦昭宗。
《資治通鑑》記載,李茂貞恃功驕橫,上表及遺杜讓能書,言辭不遜。 上怒,欲討之,茂貞又上表,略曰:「陛下貴為萬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指王瓌被害事);尊及九州,不能戮複恭之一豎。」又 曰:“今朝廷但觀強弱,不計是非。”又曰:“軍情易變,戎馬難羈,唯慮甸服生靈,因茲受禍。未審乘輿播越,自此何之?” 上益怒,決討茂貞,命杜讓能專掌其事,讓能諫柄:「陛下初臨大寶,國步未夷,茂貞近在國門(鳳翔東距長安僅二百八十里 ),臣愚以為未宜與之構怨,萬一不克,悔之無及。」上曰:「王室日卑,號令不出國門,此乃志士憤痛之秋。藥弗瞑眩,厥 疾弗瘳。朕不能甘心為孱懦之主,愔愔度日,坐視陵夷。卿但為朕調兵食,朕自委諸王用兵,成敗不以責卿!」讓能曰:「陛下必 欲行之,則中外大臣共宜協力以成聖志,不當獨以任臣。」上曰:「卿居元輔,與朕同休戚,無宜避事!」讓能泣曰:「臣臣位居元輔,與朕同休戚,無宜避事!」讓能泣曰:「臣 豈敢避事!況陛下所欲行者,憲宗之志也;顧時有所未可,勢有所不能耳。但恐他日臣徒受晁錯之誅,不能弭七國之禍也。敢不奉 詔,以死繼之!」上乃命讓能留中書,計劃調度,月餘不歸(杜讓能月餘不歸私邸,可見勤謹忠國之心)。
昭宗忍無可忍,決心討伐李茂貞。 宰相杜讓能認為朝廷的軍事實力尚不足以對抗李茂貞的久戰之兵,主張暫時忍讓。 加之鳳翔距離京師太近,一旦兵敗,後果不堪設想,苦勸昭宗不可意氣用事。 但是昭宗為了維護天子的尊嚴,已經下定決心討伐李茂貞。 昭宗任命覃王李嗣週為京西招討使,率禁軍三萬與李茂貞開戰。
景福二年(893年)九月,李嗣周率三萬禁軍駐紮在長安城西八十里,李茂貞與靜難軍節度使王行瑜率兵六萬布防。 叛軍不僅兵力超過禁軍一倍,而且是久戰之兵。 而禁軍皆為新招募的市井少年,戰爭尚未開始,結果已可預知。 十七日,李茂貞向禁軍發動進攻,尚未接仗,禁軍即望風而逃。
李茂貞乘勢兵臨城下,上書要求昭宗處死杜讓能。 宰相杜讓能對昭宗說:「臣固先言之矣,請以臣為解。」昭宗涕下不自禁,曰:「與卿訣矣!」昭宗無奈,先將杜讓能貶為梧州 刺史,後貶為雷州司戶。 但是李茂貞仍然不依不饒,非要置杜讓能於死地。 在李茂貞的逼迫下,昭宗只得賜杜讓能及其弟戶部侍郎杜弘徽自盡,並任命李茂貞為鳳翔節度使兼山南西道節度使、守中書令,這樣李茂貞獲得了鳳翔、山南、 洋、隴、秦等十五州之地,實力和地盤都大幅擴充。 朝廷的威望一落千丈。
7.昭宗出幸華州
乾寧二年(895年),河中節度使王重盈死,王氏子弟開始爭奪河中節度使之位。 王重盈死後,三軍擁戴王重榮之子行軍司馬王珂為節度留後,王重盈之子保義節度使王珙、綾州刺史王瑤舉兵攻打王珂。 其中,王珂獲得了李克用的支持(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而王珙獲得了朱溫的支持。
朝廷為了避免捲入這場紛爭,任命朝臣崔胤為河中節度使。 但當李克用為王珂求情的表章到達長安後,昭宗改任王珂為河中節度使。 王珙見求助於朱溫無效,便轉而向距京師更近的李茂貞、王行瑜、韓建所在的三鎮求助。 三鎮聯合上表,請求讓王珙任河中節度使。 昭宗因為已經答應了李克用,不好朝令夕改,於是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這三人對昭宗的怨氣越來越大,於是率兵入京,圖謀立吉王李保為帝。 昭宗登上安福門,義正詞嚴地責問道:“卿等不奏請俟報,輒稱兵入京城,其志欲何為乎?若不能事朕,今日請避賢路!”
三人沒想到昭宗如此鎮定,一時間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王行瑜、李茂貞不能言,獨韓建粗略地說了說入朝的事由。 三人此行雖然沒有達到逼迫昭宗退位的目的,但是卻誅殺了他們一貫反感的宰相韋昭度、李溪以及樞密使吳承泌、康尚弼等人,並迫使昭宗任命王珙為河中節度使。
李克用聞訊大怒,率領兵馬南下,上表聲稱要以脅迫朝廷、殺害大臣大罪討伐李茂貞等三人。 李茂貞等人大懼。
當時在長安的各派勢力各懷鬼胎,右軍指揮使李繼鵬,是李茂貞假子,謀劫昭宗至鳳翔;中尉劉景宣與王行實,欲劫昭宗至鄔州。 一日晚間,李茂貞與王行瑜留在長安的軍隊攻打皇宮,搶奪皇帝。 昭宗聞亂,登承天樓,捧日都頭李筠率領本軍於樓前侍衛。 李繼鵬以鳳翔兵攻擊李筠,箭矢如蝗,甚至有的箭矢從昭宗身邊擦過。 眾人扶昭宗下樓,李繼鵬又縱火焚燒宮門,煙火蔽日。 當時鹽州有六都兵屯駐京師,昭宗急令入衛,鹽州兵至,叛軍退走,各歸邠州及鳳翔。 長安城中一片混亂,互相抄襲。
為了不被劫持,昭宗在李筠、李居實兩都禁軍的護衛下出啟夏門,向南山逃竄,宿於莎城鎮。 當時士民追從車駕者數十萬人,等到達谷口,中暑而死者已有三分之一。 到了夜晚,又有盜賊劫掠百姓,哭聲震山谷。
此時,李克用已到達同州,昭宗派內侍郗廷昱到李克用軍中宣詔,令李克用與王珂發兵新平討伐王行瑜。 此時李克用正在率兵攻打華州的韓建,韓建登城對李克用說:「僕於李公未嘗失禮,何為見攻?」李克用派使臣對他說:「公 為人臣,逼逐天子,公為有禮,孰為無禮者乎?」此時剛好內侍郗廷昱奉詔到來,說李茂貞、王行準備劫奪昭宗,兵馬將至,於是李克用釋華瑜 ,移兵營於渭橋。
昭宗在南山躲了十多天,跟隨車駕的百姓每天惶惶不可終日,一日數驚,都傳言說李茂貞、王行瑜的兵馬就要到了。 昭宗遣延王李戒丕到李克用營中,催促李克用進兵。 昭宗又派供奉官張承業到李克用處擔任監工。 請大家記住張承業這個名字,此後張承業盡心輔佐李克用父子,終成霸業。
於是,李克用一面派軍隊保護皇帝,一面進軍攻打李茂貞、王行瑜。 李茂貞知道自己不是李克用的對手,心中懼怕,於是歸罪於假子李繼鵬,將其斬首並傳首行宮。 又把責任全部推到王行瑜身上,一面上表請罪,一面遣使向李克用求和。 昭宗見李茂貞屈服,同時也不希望李克用的勢力發展過大,於是又派遣延王李戒丕、丹王李允詔謔李克用,赦免李茂貞,削奪王行瑜官爵,命令李克用全力攻打王行瑜 。 李克用上表請求昭宗還京。 於是昭宗令李克用派遣三千騎兵防衛京師,起駕回到長安。
李克用大軍勢如破竹,王行瑜抵擋不住,逃入邠州城內,遣使向李克用請降,李克用不予理睬。 王行瑜登城號哭,對李克用說:「行瑜無罪,迫脅乘輿,皆李茂貞及李繼鵬所為,請移兵問鳳翔,行瑜願束身歸朝。」李克用說:「王尚 父(王行瑜賜號尚父,時已削奪,李克用在戲弄王行瑜)何恭之甚?僕受詔討三賊臣,公預其一,束身歸朝,非僕所得專也。」王行瑜無奈 ,只好棄城逃跑。 李克用入邠州城後,封府庫,撫百姓,上奏請新任節度使蘇文建赴鎮。 王行瑜逃到慶州時,被部下所殺,傳首京師。 李克用要求再接再厲,順道將李茂貞、韓建滅掉。 昭宗雖然痛恨二人,但是擔心沙陀族勢力過大(李克用是沙陀人),所以始終不同意對兩鎮用兵。
李克用因功晉爵為晉王,派遣掌書記李襲吉入朝謝恩。
李克用通過李襲吉對昭宗密奏道:“比年以來,關輔不寧,乘此勝勢,遂取鳳翔,一勞永逸,時不可失。臣屯軍渭北,專俟進止。” 昭宗謀於近臣,有人說:「茂貞覆滅,則沙陀大盛,朝廷危矣!」於是昭宗賜李克用詔書,褒其忠款,並說:「不臣之狀,行瑜為甚 。自朕出幸以來,茂貞、韓建自知其罪,不忘國恩,職貢相繼,且當休兵息民。」克用奉詔而止。 既而私下對詔使說:「觀朝廷之意,似疑克用有異心也。然不去茂貞,關中無安寧之日。」此後朝廷又頒詔免李克用入朝,將佐有人不滿 道:「今密邇陭廷,豈可不入見天子?」李克用猶豫不決,蓋寓(李克用重臣,爵封成陽郡公)對李克用說:「向者王行瑜輩縱 兵狂悖,致鑾輿播越,百姓奔散。今天子還未安席,人心尚危,大王若引兵渡渭,竊恐復驚駭都邑。人臣盡忠,在於勤王,不在入覲,願熟 圖之!」李克用大笑說:「蓋寓尚不欲吾入朝,況天下之人乎?」於是上表稱:「臣總帥大軍,不敢徑入朝見,且懼部落士卒侵擾 渭北居人。」於是,李克用引兵東歸。 表至京師,上下始安。 詔賜河東士卒錢三十萬緹。 李克用既去,李茂貞驕橫如故,河西州縣多為李茂貞所據,以其將胡敬璋為河西節度使。
昭宗不准李克用入京覲見,李克用不願留下脅迫皇帝的話柄,於是率兵返回河東。 當初,李克用屯兵渭北,李茂貞、韓建懼怕,於是事朝廷之禮甚恭。 李克用一走,李茂貞、韓建又恢復了往日的驕橫之態。
這裡不得不說是昭宗的重大失策,李克用有大功於朝廷,卻不能對其推心置腹,百般猜疑。 反之,李茂貞以下犯上,逼迫朝廷、屠殺大臣,卻被輕輕赦免,如此賞罰不明,怎能成大事呢? 此時即便不殺李茂貞與韓建,也應將他們逐離京師之地,怎麼能繼續讓他們在左右掣肘呢? 所以,後來李克用哀嘆說:“聽我之言,豈有今日之患?”
昭宗回到長安後,感到之所以被強藩欺凌,都是由於禁軍戰鬥力不足,於是重新組建禁軍,於神策兩軍之外,又增設安聖、捧宸、保寧、宣化等軍,招募 數萬人,並諸王率領。 延王李戒丕、覃王李嗣週又自行招募數千人。 對於朝廷加強軍事力量的舉動,李茂貞非常不安,認為這是在為討伐自己做準備,於是揚言要入京申冤。 京師士民爭相逃匿於山谷。
昭宗於是命令通王李茲、覃王李嗣週、延王李戒丕分別率領諸軍防衛近畿,延王李戒丕屯兵於三橋。 李茂貞認為這是討伐自己的舉動,於是上表說:「延王無故稱兵討臣,臣今勒兵入朝請罪。」昭宗趕緊遣使告急於河東,向李克用求救。
幹寧三年(896年),李茂貞逼近長安,禁軍戰敗,昭宗決定移駕河東,投靠李克用。 當昭宗行至渭北,華州節度使韓建派其子李從允奉表面見皇帝,請求移駕華州。 昭宗起初不允,後來韓建奉錶相繼,再三請求,昭宗動搖了。
當昭宗車駕行至富平,遣宣徽使元公被召喚見韓建,面議去留。 在富平的這次談話,是一次重要的談話,昭宗最後還是被韓建的表象蒙蔽,最後釀成大錯。
韓建見到昭宗後,頓首涕泣,說:「方今藩臣跋扈者,非止茂貞。陛下若去宗廟園陵,遠巡邊鄙,臣恐車駕濟河,無復還期。今華州兵力 雖微,控帶關輔,亦足自固。臣積聚訓厲,十五年矣,西距長安不遠,望陛下臨之,以圖興復。」昭宗以為韓建出於真心,最終決定 ,聽從韓建的建議,駕幸華州,以府署為行宮,韓建視事於龍興寺。 這樣,韓建達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李茂貞遂入長安,自中和年間以來所葺宮室、市肆,燔燒俱盡。
韓建控制了皇帝以後,移檄諸道,要求把稅賦錢糧全部輸送到華州。 李克用在得到檄文後,仰天長嘆,說:「去年聽我之言,豈有今日之患?」又說:「韓建為李茂貞張目,弱皇室,不為李茂貞所擒,必為朱全忠 (朱溫)所擄。」此後果如李克用所言。 李克用在這段時期與朱溫作戰失利,心有餘而力不足,一時無力勤王。
昭宗初到華州,韓建還是比較恭敬的,時間一長,就逐漸露出了真面目。 他頻頻幹預朝政,因為不喜歡宰相崔胤,就逼迫昭宗罷去其相位,於是崔胤求助於朱溫,並且勸說朱溫在洛陽營建宮室,把皇帝遷到洛陽。 朱溫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於是一邊上表請求遷都洛陽,一邊要求恢復崔胤的相位。 朱溫是強鎮,韓建當然非常懼怕,於是讓昭宗恢復了崔胤的相位,但同時表示不願遷都洛陽。
昭宗心裡明白,之所以走到今天這步田地,都是因為中央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 昭宗到華州時,禁軍也隨同來到華州,雖然軍事力量仍然不是很強,但仍由親王掌典禁軍。 對此,韓建心中十分不安,於是開始密謀解散禁軍,剷除諸王。
韓建向昭宗提出解散禁軍,昭宗當然不會同意。 一日,昭宗登齊雲樓,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詞三章以思歸,其卒章:
野煙生碧樹,
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
迎歸大內中。
桃園鄭**[0960***754]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高雄楊**[0946***576]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基隆柳**[0966***255]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新北方**[0988***937]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孫**[0978***467]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新北柳**[0933***856]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基隆錢**[0951***381]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高雄陳**[0998***165]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中鄭**[0986***501]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嘉義吳**[0968***303]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基隆張**[0938***688]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謝**[0968***894]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新北謝**[0946***151]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桃園謝**[0932***558]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新北鍾**[0933***585]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中周**[0933***792]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南符**[0951***137]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黃**[0918***192]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嘉義孫**[0932***587]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鍾**[0946***897]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中李**[0988***901]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高雄王**[0998***326]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符**[0968***542]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嘉義趙**[0960***100]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高雄周**[0978***642]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高雄謝**[0960***281]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吳**[0968***209]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錢**[0978***486]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中楊**[0920***430]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鄭**[0933***162]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中趙**[0966***825]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基隆李**[0960***663]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桃園王**[0988***151]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新竹王**[0933***379]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南鄭**[0946***879]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高雄鄭**[0933***561]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嘉義周**[0946***778]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黃**[0951***772]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嘉義柳**[0968***168]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中方**[0988***970]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南鄭**[0960***247]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桃園鍾**[0998***230]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柳**[0960***566]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新竹朱**[0920***422]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新北朱**[0978***372]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方**[0932***780]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基隆孫**[0968***464]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高雄方**[0966***986]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高雄李**[0956***231]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臺北楊**[0918***472]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 破碎與夢想:至暗之光裡的五代十國(全二冊)
NT$1130
2025年新書推薦:這才是歷史的真面孔【世界卷+中國卷】全2冊
NT$1000
中國古代兵法【百戰奇略曾胡治兵語錄+尉繚子 吳子 司馬法 孫臏兵法+六韜 三略李衛公問對】全三冊
NT$1700
2025年新書推薦:【陳寅恪四書】餘生流轉+古調猶彈+世外文章+爾爾區區(限量贈品環保袋)
NT$2400
深入解讀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大歷史 刷邊珍藏版】精裝全10冊
NT$1320
中國歷史之謎【歷史+國寶+宮廷+帝王后妃陵墓+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全8冊
NT$2880
中國通史:圖文導讀版+何以中國+魏斐德講述中國歷史+京都中國通史(全四冊)
NT$1800
2025年新書推薦:【藩屏: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封疆之製:明代都司衛所管理體制研究】全兩冊
NT$2300
【西行影紀】全三冊 攝影大師 莊學本 傳奇一生 單向街文學獎 年度攝影集
NT$1275
2025新書推薦:【地圖裡的全景中國史】全4冊
NT$1430
【圖騰與廢墟】全兩冊
NT$1268
2024新書推薦: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全3冊)
NT$1300
在歷史的褶皺之間【蘇東坡的星座+風月同天】全兩冊(中國文化變遷中的細節、故事與溫度)
NT$1788
中國歷史:從上古至公元元年+開明中國歷史講義(全兩冊)
NT$1460
清代貢院史(全兩冊)
NT$1760
晉商【合盛元票號+匯通天下:喬致庸+宦海商傑:盛宣懷】全4冊
NT$1500
全面解讀工業革命【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萬國爭先+製造為王】全三冊(原價1650,限時活動價1500)
NT$1480
2024新書推薦【如父如子:從雍正到乾隆】全2冊(乾隆製造+成爲雍正)
NT$1480
2024新書推薦:雙面暴君:隋煬帝的生平、時代及真相+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全兩冊)
NT$1800
2024新書推薦:有爲:漢武帝的五十四年+雙面漢武帝:從文武之治到巫蠱之亂+巫蠱亂長安:漢武帝晚年的奪嫡暗戰(全三冊)
NT$2000
風雅宋【大宋繁華:造極之世的表與裡+汴梁歌嘯:北宋遼時期國務實錄+落木大江:南宋金時期國務實錄】全三冊
NT$1850
【簡讀中國史 全四冊】著名歷史學者張宏傑簡讀中國史系列正式收官!
NT$1299
歷史的棋局:還原真實的歷史謀略+歷史的棋局2:家國興衰與成事謀略(全兩冊)
NT$1600
2024新書推薦【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全2冊
NT$1699
中國古代趣聞錄+傳承:百年家族門閥背後的中國史+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間生活考(全三冊)
NT$1200
歷史的底牌Ⅰ+Ⅱ(全兩冊)
NT$1580
國學三千年:這個歷史挺好看(全四冊)
NT$1399
乾隆十二時辰+歷史破壁機:乾隆年號下的世界(全三冊)
NT$1330
365天讀【歷史+文學+哲學】精裝典藏版(全三冊)
NT$1920
2024新書推薦:康熙傳+賜死年羹堯+九王奪嫡(全三冊)
NT$1690
2024新書推薦【魏晉: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歷歷在目之魏晉南北朝+魏晉門閥】共四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