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樊登讀書會力薦,3000萬人親身實踐的全球療愈革命,哈佛醫學院推崇備至的身心療愈法。針對“自我批評”“拖延症”“社交恐懼症”“迴避型人格”“冒名頂替綜合症”進行敲擊,告別內耗,爲持久改變掃清障礙。
輕療愈系列新書重磅上市,新增作者敲擊部位示範圖,給中國讀者更專業的敲擊引導。享譽全球的“1分鐘”療愈導師、情緒釋放療法20年推廣者、“形體自信療愈系統”創始人傑茜卡·奧特納制訂了步驟詳細的敲擊方案,手把手地教你通過敲擊9個部位,擺脫面對未知的恐懼,找到駕馭變化的力量,收穫你想要的秩序感與鬆弛感。
3.你與改變的關係只是需要被理解,你與恐懼的關係只是需要被治癒。傑茜卡將教你如何使用情緒釋放療法,用新的能量、希望和開放的心態來駕馭未知,釋放矇蔽你判斷力的恐懼和疑慮,以一種既真實又有力量的方式創造積極、持久的改變。
擁抱改變,允許一切發生
愛自己,接納自己,找回勇氣與自由
暢銷書《輕療愈:敲除身材焦慮》作者傑茜卡·奧特納在全新力作《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中探索了我們與“改變”之間的關係,它是我們生命中一個不可避免的常態。“改變”能激發出許多複雜而互相矛盾的情緒:恐懼、興奮、擔憂、焦慮、沮喪……我們總是被淹沒在圍繞着改變產生的情緒中,任由改變帶來的不適感決定我們的行動,限制我們的選擇。
在接下來的旅程中,傑茜卡將手把手教你如何使用情緒釋放療法,用新的能量、希望和開放的心態來駕馭未知,釋放矇蔽你判斷力的恐懼和疑慮,以一種既真實又有力量的方式創造積極、持久的改變。這是一種看待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變化的新方法。變化中蘊含着深刻的美和喜悅,它不是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而是通往快樂的大門。
傑茜卡·奧特納(Jessica Ortner)
療愈導師
“形體自信療愈系統”創始人
傑茜卡·奧特納是紀錄片《輕療愈》(The Tapping Solution)的製作人,也是每年一度的情緒釋放療法世界峯會(The Tapping World Summit)的發起者和組織者之一,該線上峯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參加。
傑茜卡通過兄長尼克·奧特納,也就是美國現象級暢銷書《輕療愈》作者,首次嘗試情緒釋放療法,在體驗過情緒釋放療法的神奇療效之後,她開始運用它改進生活的各個方面,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效。
從2007年以來,傑茜卡已成功引導數千名女性,通過實踐“形體自信療愈系統”,踏上了自我發現和探索之旅,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第1章 打破“恐慌模式”,深層觸及真實自我
你是否總是迫切想要達成改變,卻總是深受打擊?
出於自我保護,大腦天生更加關注負面信息
用敲擊連接原始大腦,釋放負面情緒與束縛性信念
改變,從愛自己、接納自己開始
關注身體上恐慌程度ZUI強的部位,建立新的知覺
敲擊時間:集中注意力,找到恐慌,平息它
第 2 章 順應心流,在生活中體驗更多鬆弛感
放輕鬆,陷入困境是人生常態
從自我批判到自我同情
用承認和接納讓情緒流動起來
積極敲擊何時有效?
從追求目標到享受過程,慶祝每個微小進步
敲擊時間:進入心流狀態,找到你想要的輕鬆感
第 3 章 與內在自我對話,平息自我批評的聲音
是確鑿的事實,還是迷惑人的幻覺?
用愛和支持擁抱嚇壞了的內心小孩
把自我批評的聲音,當作一個善意的朋友
注意情緒反應,放鬆身體,向大腦發送平靜的信號
敲擊時間:平息自我批評的聲音
第 4 章 釋放束縛性信念,獲得勇敢改變的力量
“我必須知道所有答案,才能行動”
“我必須被徹底療愈,才能繼續前進”
“我必須先實現目標,才能回到心流狀態”
敲擊時間:釋放對前進的恐懼
第 5 章 輕鬆斷舍離,爲持久改變騰出心靈空間
你清理的不僅是雜物,更是壓力
愛永恆存在於記憶,不會隨着紀念品消失
只留下讓你心動的物品
清理的過程充滿愉快
檢查身邊物品的類型,它們在講述什麼故事?
創造一個支持你走出困境的生活空間
敲擊時間:擺脫過剩執念,減輕心靈負重
第 6 章 找準個人定位,療愈人際壓力與社交恐懼
怕被孤立,是我們的生存本能
人際關係中,你扮演着哪種角色?
人際衝突逃避者,請學會說“不”
人際衝突修復者,你自己纔是最重要的
人際衝突尋求者,你能從健康關係中體驗愛和聯結
第7 章 愛自己,從此刻開始!
讓“愛自己”成爲你的生活準則
早起後的一小時,可以獨屬於你
堅持擁抱自我,收穫說“不”的勇氣
敲破自我犧牲的枷鎖,重塑自我關愛的信念
觸手可及的 6 種方式,讓你找回生活節奏
敲擊時間:釋放愧疚感,坦然愛自己
第 8 章 避開目標陷阱,你的人生取決於當下
爲什麼設立目標,反而起了反作用?
你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你“抗拒”的,纔是你的真實願望
制定一份溫暖的感受清單,找回生活的秩序感
從執着具體目標,到感受旅途中的每一步
持續敲擊,讓人生願景更加清晰
敲擊時間:消除對改變的抗拒感
第9 章 告別拖延症,敲出行動力
拖延的本質是逃避和恐懼
直覺性拖延是大腦在提醒你,該停下來關照內心了
“我是在拖延,還是對自己要求太高?”
“害怕成功”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決策,快與慢
從“最不願意做的事”入手
你不必做到完美,你只需要開始做
敲擊時間:撕掉“拖延症患者”的標籤,輕鬆前進
第10章 放棄即時滿足,享受努力的過程
植物向陽而生,你的成長也要有一個方向
停止內耗,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你永遠不可能做好準備,只有投入進去,並不斷改進
化解內心衝突,重獲試錯的自由
想要持之以恆,就爲行動賦予意義
選擇一件你最想堅持的事,竭盡全力讓它充滿樂趣
敲擊時間:從恐懼嘗試,到輕鬆堅持
第11章 愛自己,學會自我照護和享受快樂
爲身體注入“快樂維生素”,加速新陳代謝
擺脫消極的自我暗示,你只需要對自己的幸福負責
卸下肩頭的重擔,相信你愛的人能夠自己找到出路
你的時間有限,不要爲別人而活
學會向他人求助,你不必獨自承擔所有
10個自我照護小技巧,讓你享受更多快樂
第 12 章 始終信任生活,奇蹟就會降臨
你要相信,困擾你的事情都會迎刃而解
用敲擊在不確定性與改變之間創造新平衡
感恩所有艱難時刻,收穫隱藏的祝福
鼓起勇氣信任生活,相信當下的一切都有意義
敲擊時間:建立對生活的信任
擁有駕馭變化的力量,創造積極持久的改變
接通電話時,我感覺到了一種放鬆和恐慌交織的情緒。一想到可以向電話那頭傾訴自己的感受,我的心情就輕鬆了許多,但我的大腦卻有着不同的計劃。它希望我假裝自己很好,並告訴對方 :“雖然我很忙,但一切順利。”
我得承認,從表面上看,我的生活確實不錯。幾個星期以前,我的第一本書《輕療愈 :敲除身材焦慮》(Tapping Solution for Weight Loss & Body Confidence)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這本書出版後,我開始出現在電視上,接受主流雜誌的採訪,我的粉絲、朋友和家人爲我慶祝。然而,私下裏,我的內心卻陷入了掙扎,它已經被人們的關注淹沒了 :我擔心自己無法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期望。
那天,我面對着話筒,不確定自己應該向對方透露多少、保留多少。幸運的是,電話那頭是謝里爾·理查森。她是一名自我療愈專家,作品曾多次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不僅如此,她還是我認識的最富同情心、最關心他人的人。
你與改變的關係不需要被修復,只是需要被理解
謝里爾用撫慰人心、深度共情的聲音很快爲一場真誠的、以心爲中心的交流鋪平了道路。不一會兒,我的情緒閘門就打開了,我向她說出了我一直努力隱藏的痛苦真相。能成爲一名暢銷書作家,我當然非常高興,且至今仍然如此!這是一種榮譽和鼓勵,這說明我多年來的努力工作獲得了肯定。幾個星期以來,我的角色是出版了處女作的自信的作家。然而,在內心深處,我的不確定感卻越來越多。
最糟糕的是,我忙於演講、接受採訪,以及向公衆宣傳敲擊療法的力量,以至於忽視自己的練習。滿滿當當的日程表分散了我的精力,我不再像從前那樣,堅持自我練習來保持內心平衡和最佳狀態。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騙子。我雖然知道得比別人多,但並沒有身體力行。
在我聲淚俱下的時候,謝里爾做了她唯一能做的事,解讀了我的全部體驗。她用最慈愛、寬容的聲音說 :“傑茜卡,當你對某種新狀態感到恐懼時,你不是成年的傑茜卡,你不是熟知敲擊療法、資源豐富的成年人,這時的你只是一個被嚇壞了的小女孩。那個小女孩不知道如何運用敲擊療法。你應該先給予她最多的關懷和同情。”
聽了謝里爾的話,我鬆了一口氣。她如此完美地捕捉到了我的真實體驗,於是,我如釋重負。我突然意識到,我一直在壓制那個成熟的、資源豐富的自己。在此之前,恐懼把我變成了一個受驚的小女孩。
這是我們在面對新環境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我們期望自己是機智和高效的,然而真相是,我們總是被內心深處未知的恐懼壓倒,那份恐懼總是偷偷地潛入我們的生活。
在新書出版前後的幾個月裏,我反覆告訴自己,一旦新書發行結束,我就會好起來的。問題都是我滿滿的日程表和沒完沒了的要求帶來的。我不停地告訴自己 :問題來自外部環境。諷刺的是,因爲我太想讓這本書成爲暢銷書了,所以在寫這本書的幾個月裏,我一直處於擔憂銷量的壓力中。然而,當我的書真的進入暢銷榜後,我的原始大腦又找到了新的恐慌理由。
這就是原始大腦的運作模式。它持續掃描着你的內、外部環境,目的是發現新的威脅和無法預料的危險。就算你已經達成目標,它也不會放鬆片刻。相反,它會像從雞蛋裏挑骨頭一樣,在你的成功以及生活的一切事物中尋找陰暗面,並且一旦有所發現,它就會毫不留情地揭露。原始大腦就是這樣讓你深陷“恐慌模式”的循環中的。
原始大腦會不知疲倦地尋找危險因素,即使是在人們取得重大里程碑式的積極進展時。這就是爲什麼把注意力集中在愛、金錢、成功等外部環境上,以試圖“修復”我們的生活的方式,永遠不會讓我們的內心感到平靜,體驗到期望中的心流。
那天,謝里爾給了我空間,讓我用同情代替自我判斷。隨後,我們在電話裏一起運用敲擊療法,處理和釋放了我所有的情緒。做完這些,我輕鬆多了。從那天起,我恢復了日常的敲擊冥想練習,確保自己每天都有一段時間能與內在自我連接。
這一次,我不再恐慌了。
然而,我仍心存疑問。我諮詢了同爲作家的朋友和同事。他們每個人都再三向我保證,我感受到的情緒是全過程的一部分。幾周過去了,幾個月過去了,我發現自己在重複問下面的問題 :
爲什麼我們如此強烈地害怕未知,以至於我們情願避開內心深處的探索渴望,而滿足於在瑣事中周旋?
爲什麼我們總是在剛開始的時候充滿熱情,而在面對戰的時候就感到筋疲力盡呢?
爲什麼有時我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卻仍然和得不到的時候一樣恐懼?
爲什麼即使我們獲得了渴望的成果,卻經常爲了維持它而筋疲力盡,甚至轉而退回到舊有的、自我破壞的模式?
最終,我明白了,我是在探索我們與“改變”之間的關係,它是我們生命中一個不可避免的常態。
“改變”這個詞能激發出許多複雜而互相矛盾的情緒 :恐懼、興奮、擔憂、慾望、焦慮、渴望、受挫……
我們被淹沒在圍繞着改變產生的情緒中,經常陷入一兩種習慣性的反應模式中。
我們可能會因爲改變帶來的不適感而批判自己,並且斷定,我們之所以感到恐懼,一定是因爲我們不夠好,或者沒有做好應對改變的準備。換句話說,我們把圍繞着改變體驗到的挑戰性情緒看成了一個問題。我們任由改變帶來的不適感決定我們的行動,限制我們的選擇。
在其他時候,當我們面對改變時,會依賴意志力驅策自己克服不適感。這個策略可以產生強大的效果,但通常只在短期內有效,最終我們還是會因疲憊不堪或是心煩意亂而放棄這一策略。
不管是那些看似不受自身控制的改變,還是那些我們有意識創造的改變。無論我們如何應對,我們都會因改變中固有的未知性而不知所措,以至於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變得僵化了。我們被困在了舊有的對改變的限制性反應中。這時,我們可能會故意破壞,甚改變我們滿心希冀並着手創造的願景。這就是原始大腦的作用,它試圖保護我們遠離改變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強烈不適感。
隨着我持續探究自己更深層的體驗,我開始意識到,我們和改變的關係不是需要被“修復”,而是需要被理解。如果能更深入地理解我們以某種方式應對改變的原因,就能更從容地體驗改變,而不是無所適從地被它困住。
你與改變的關係不需要被修復,只是需要被理解
令我自己感到意外的是,在我跟謝里爾通電話之後的幾個月裏,我開始在生活中尋求更多重大改變了,比如尋找新的居住地,開拓有創造性的、專業的、個人化的新體驗。通過這些通常令人驚訝且頗具挑戰性的冒險,我繼續深入到了改變的過程中,讓自己在恐懼、焦慮和其他改變帶來的挑戰性情緒中穿行。
我發現,雖然自我破壞模式會帶來問題,但我能想辦法避免這些棘手的問題,而不是受困於其中。
經過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試錯,我明白了在改變的過程中會有什麼樣的體驗和感受。我明白瞭如何運用既有安全感,又始終充滿力量的方式創造積極、持久的改變。
我的最終發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在改變之中,有着深刻的美和喜悅,即使一開始你的感受並非如此。當我們能不帶抗拒和批判地體驗改變,讓自己感受所有的情緒,我們就會對改變產生全新的體驗。沉浸在對生活的信任和信念中,我們將帶着新的能量、靈感和開放的心態去駕馭改變所固有的未知。即使情形不符合先前的希望和期待,我也能用自己感覺良好的方式推動生活。
這就是我在本書中引導你去體驗的過程。與其因改變導致的不適感而批判自己,不如發展出識別情緒的能力,用輕鬆的、自我接納的方式體驗它。
有了這個過程後,當你再次開始創造改變時,你將獲得更大的明確性和洞察力。雖然改變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可以減輕改變帶來的不適感,獲得看似平常又絕不平凡的體驗,且從中感受到更多喜悅。
這個過程如此強大的原因之一是 :它使用了敲擊療法。這個方法能讓你更容易地從情緒中走出來。我們知道,要讓諸如恐懼、焦慮、憤怒等強烈的情緒煙消雲散有多難。我們告訴自己不要害怕,但在內心深處,我們仍然會怕。理智上我們覺得自己不該再生氣了,但憤怒還是會停留在身體裏,隨時準備在我們最不希望的時候爆發。
我能向你做出振奮人心的解釋,告訴你爲什麼現在就要意識到你更深層的慾望,並創造持久改變,也能爲你提供一些前進的策略、洞見,甚至捷徑。然而,如果你不在身心層面處理情緒,這些都將無關緊要。
使用敲擊療法,能使你的身心獲得安全感,創造你渴望的持久改變。通過敲擊,你能平和地面對這個事實 :改變,包括表達自己的慾望,不會令你緊張焦慮。你不會再評判你的情緒,而是去感受它們、釋放它們,由內而外,創造出幫助你成長和發展的改變。
傑茜卡·奧特納在《輕療愈 :敲除內心恐懼》中提供了簡單的方法,可協助你在很短的時間內打破“恐慌模式”,建立新的知覺,獲得超出想象的回報。
隋雙戈 醫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歐洲認證 EMDR 創傷治療督導師
歸結起來,焦慮的原因就一條 :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當你頻繁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或認爲每個人都討厭你時,請嘗試告訴自己 :我只是累了。 疲勞有時會扭曲事實,有時候自己拉自己一把,就上岸了。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劉億蔓 系統式家庭治療師、資深婚姻兩性關係專家
如果你厭倦了想要改變卻無法達成的受困感覺,就讓這本書成爲你最好的新朋友吧。傑茜卡·奧特納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改變者”,她的智慧超越了她的年齡。她設計了一個聰明的程序,精確地向你演示如何運用效果強大的敲擊療法,迅速、簡單地讓你的生活有所突破。如果你已經準備好面對恐懼,克服拖延,過上更愉快和更輕鬆的生活,那麼,現在就開始運用這本書開啓改變之旅吧!
謝里爾·理查森(Cheryl Richardson) 全美十大心理諮詢師之一
如果你擁有遠大的夢想,卻在拖延和自我懷疑中掙扎,你一定要讀這本書。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了敲擊療法,結果使我驚訝。傑茜卡·奧特納是一位完美的導遊,幫助你走出困境,找到心流。
克麗絲·卡爾(Kris Carr) 暢銷書《全食物救命奇蹟》作者
《輕療愈 :敲除內心恐懼》明確告訴我們,如何達成改變以及如何獲得更美好、健康、有愛的生活。這本書討論了所有人在改變時都會遇到的最頑固的障礙,而且還教我們如何用溫和、簡單的方式消除這些障礙。書中的工具真的“敲擊”到了點子上 :讓我們敞開心扉,接納生命的最佳狀態。
克里斯蒂娜·諾爾斯特魯普(Christiane Northrup)博士 暢銷書《情感吸血鬼》作者
《輕療愈 :敲除內心恐懼》是一本特別誠懇、實用、幽默和真實的書。傑茜卡非常專業地傳授了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做出改變,收穫渴望中的明晰和簡單。
傑茜卡·奧特納在《輕療愈 :敲除內心恐懼》中提供了簡單的方法,可協助你在很短的時間內打破“恐慌模式”,建立新的知覺,獲得超出想象的回報。
隋雙戈 醫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歐洲認證 EMDR 創傷治療督導師
歸結起來,焦慮的原因就一條 :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當你頻繁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或認爲每個人都討厭你時,請嘗試告訴自己 :我只是累了。 疲勞有時會扭曲事實,有時候自己拉自己一把,就上岸了。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劉億蔓 系統式家庭治療師、資深婚姻兩性關係專家
如果你厭倦了想要改變卻無法達成的受困感覺,就讓這本書成爲你最好的新朋友吧。傑茜卡·奧特納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改變者”,她的智慧超越了她的年齡。她設計了一個聰明的程序,精確地向你演示如何運用效果強大的敲擊療法,迅速、簡單地讓你的生活有所突破。如果你已經準備好面對恐懼,克服拖延,過上更愉快和更輕鬆的生活,那麼,現在就開始運用這本書開啓改變之旅吧!
謝里爾·理查森(Cheryl Richardson) 全美十大心理諮詢師之一
如果你擁有遠大的夢想,卻在拖延和自我懷疑中掙扎,你一定要讀這本書。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了敲擊療法,結果使我驚訝。傑茜卡·奧特納是一位完美的導遊,幫助你走出困境,找到心流。
克麗絲·卡爾(Kris Carr) 暢銷書《全食物救命奇蹟》作者
《輕療愈 :敲除內心恐懼》明確告訴我們,如何達成改變以及如何獲得更美好、健康、有愛的生活。這本書討論了所有人在改變時都會遇到的最頑固的障礙,而且還教我們如何用溫和、簡單的方式消除這些障礙。書中的工具真的“敲擊”到了點子上 :讓我們敞開心扉,接納生命的最佳狀態。
克里斯蒂娜·諾爾斯特魯普(Christiane Northrup)博士 暢銷書《情感吸血鬼》作者
《輕療愈 :敲除內心恐懼》是一本特別誠懇、實用、幽默和真實的書。傑茜卡非常專業地傳授了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做出改變,收穫渴望中的明晰和簡單。
邁克·道(Mike Dow)醫生 暢銷書《大腦迷霧修復》作者
推薦理由一:
輕療愈系列全新升級,新增作者敲擊部位示範圖,給中國讀者更專業的敲擊引導。在《輕療愈:敲除疼痛》中,享譽全球的“1分鐘”療愈導師、情緒釋放療法20年推廣者尼克·奧特納制訂了步驟詳細的敲擊方案,手把手地教你通過敲擊9個部位,釋放被壓抑、被隱藏的情緒,有效緩解慢性疼痛。
推薦理由二:
樊登讀書會力薦,3000萬人親身實踐的全球療愈革命,哈佛醫學院推崇備至的身心療愈法。《生命的重建》作者露易絲·海、美國國家行爲醫學臨牀應用研究所主席露絲·巴欽斯基、醫學博士隋雙戈聯袂推薦。
推薦理由三:
鎖定當下的“壓力王事件”,大聲說出你的感受,你也許會發現你已經在慢慢擺脫疼痛的困擾。請務必完成書中的所有練習,更重要的是,儘量做到每天敲擊。奇蹟已經在千萬人身上發生,現在,輪到你了!期待你能夠與自己、身體和生活建立新的聯繫,活出自在的理想人生!
從釋放情緒開始,緩解身體疼痛
創造健康、豐盛、快樂的生活
作者提供了一種令人震撼的疼痛緩解方法和步驟詳細的敲擊方案,手把手地教你通過敲擊9 個部位,釋放被壓抑、被隱藏的情緒,有效緩解慢性疼痛。
作者將幫助你從表面的疼痛,逐步深入探究疼痛產生的原因,努力挖掘出疼痛背後每一層面的情緒。你將學會許多疼痛療愈技巧,例如:釋懷過去、處理憤怒、建立個人邊界、正視醫生診斷結果等。跟隨本書練習,不僅能夠有效處理短時和長期疼痛問題,還能與自己、身體和生活建立新的聯繫,活出自在的理想人生。
尼克·奧特納(Nick Ortner)
尼克·奧特納是美國現象級暢銷書《輕療愈》的作者及同名紀錄片的創作人和監製人,也是每年一度超過100 萬人參加的情緒釋放療法世界峯會(The Tapping World Summit)的發起者和組織者。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3000 萬人親身實踐該療法,明顯緩解了慢性疼痛、情緒焦慮等問題。
前言/ 1
第1 章 爲什麼釋放負面情緒就能緩解疼痛?/ 11
慢性疼痛是一種與情緒密切相關的病/ 16
身心合一:對抗疼痛的方法就是找到被壓抑的情緒/ 18
出於自我保護,大腦有一種負面思維傾向/ 22
敲擊療法如何介入疼痛原理?/ 25
“我未曾想過媽媽的去世和我的牙疼有關”/ 28
第2 章 快速止痛,現在就可以開始!/ 35
從具體部位開始敲擊,快速緩解疼痛/ 37
畫棵“敲擊樹”:向深處探索,找到疼痛產生的根源/ 48
不管有任何不適,堅持敲擊都能帶來生命的改善/ 59
第3 章 釋放積累已久的慢性壓力和挫敗感/ 63
壓力太多,不堪重負?沒關係,先敲擊吧/ 66
與有益的壓力不同,慢性壓力危害身體健康/ 73
你是否願意堅持1 年敲擊,徹底消除疼痛? / 80
敲擊時,把讓自己生活“卡殼”的焦慮說出來/ 84
與身體對話,聽一聽它和疼痛想要對你說些什麼/ 90
第4 章 開始疼痛時,你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事情?/ 97
引發疼痛的事件:生理事件與情緒事件/ 99
“照顧媽媽時,真的沒有任何人來幫我” / 101
生理事件:疼痛“風暴”不僅僅是你的責任/ 106
情緒事件:從記憶中層層剝繭,讓深層情緒浮出水面/ 110
第5 章 診斷結果帶來的創傷,也要好好處理/ 117
“你以後很可能得坐輪椅”,是真的嗎? / 120
原來,對醫生生氣的更深一層情緒是不信任感/ 128
擁有新的信念,就能創造全新的可能/ 136
第6 章 敲擊療法的核心環節:表達和釋放深層情緒/ 147
無處安放的深層負面情緒,究竟該如何表達?/ 149
觸及疼痛的回憶時,都有哪些情緒洶涌而出? / 158
創傷後遺症:治癒疼痛背後的複雜情緒/ 168
與你的膝蓋進行一場對話/ 170
第7 章 療愈內在的小孩,擁抱全新的自己/ 175
“被遺忘的”童年創傷,也許身體從未忘記/ 177
打開緊鎖的“胃”,找回失去的力量/ 184
釋放出創傷性的童年記憶,從過去中獲得自由/ 199
第8 章 爲什麼有些人會害怕疼痛突然消失? / 207
潛意識不僅會保護我們,還會阻礙疼痛緩解/ 209
你要相信疼痛消除後,生活會更加美好/ 216
設定健康邊界,你就能保護好自己/ 225
第9 章 與自己、身體和生活建立新的聯繫/ 235
重新學習愛自己、接納自己/ 237
當疼痛主宰生活,你該怎樣找回主動權?/ 244
擁抱“全能的膝蓋”:與身體建立新的連接/ 246
第10章 過一種健康、豐富、沒有疼痛的生活/ 259
專注於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 260
掃除情緒障礙,讓改變毫不費力/ 276
創建夢想生活的願景,給自己一個更好的世界/ 279
結 語/ 283
致 謝 / 289
令人震撼的疼痛緩解療法,效果難以置信
既然你已翻開此書,我猜想,你自己或者某個所愛之人可能正經受着某種身體疼痛的折磨。你們也許正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也很可能與其他慢性疼痛患者一樣,正處於崩潰、憤怒、失望甚至抑鬱當中。
我猜對了吧,疼痛可不是鬧着玩兒的。痛感分很多種,從不太舒服到非常痛苦,甚至再到折磨。隨之而來的情緒體驗也同樣糟糕,特別是當身體疼痛成爲一種慢性病症的時候。
疼痛一直以驚人的方式限制着我們的生活,包括我們能做的事、能去的地方、與別人交往的方式、爲世界創造的價值,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呈現的樣子等。隨着疼痛不斷加劇,我們被一天一天地消耗着。我們不斷尋求解決辦法,想要永遠消除這種疼痛,但諸多嘗試都宣告失敗。漸漸地,我們開始覺得自己彷彿再沒有出頭之日。以下是我從那些飽受慢性疼痛折磨的病人那裏聽來的一些話:
疼痛是持續的,永遠不會消失。我只有不停地吃止痛藥纔有精力做點兒事情,但疼痛似乎永遠不會消失。
大概10 年前,我摔了一跤,腳部傷得很嚴重。到目前爲止,我的腳已經做了6 次手術,這讓我痛苦不堪。我嘗試了各種辦法,但沒有一種奏效。甚至,手術還加劇了疼痛,這讓我非常憤怒。
我曾經努力堅強起來,但後背上的疼痛總是時隱時現,永遠無法消除。
如果覺得上面的話有點兒熟悉,說明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美國,超過一億人正經受着慢性疼痛的折磨,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無論我身處世界哪個地方演講,每次在講臺上問一句“誰正在經受慢性疼痛的折磨”,至少有1/3 的觀衆舉手。然而,他們從未參加過任何針對緩解疼痛的活動。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我們最常被告知的解決疼痛的辦法就是去找醫生,做手術、打針或者吃藥。上述方法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但面對慢性疼痛,人們一致認爲傳統藥物是不起作用的。
我們期待吃藥、打針、手術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疼痛或者暫時麻醉神經,但通常會帶來一些副作用,例如,加劇我們的情緒性疼痛。持續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疼痛循環,讓人痛不欲生。需要澄清的是,我並不是要反對醫生或者西方醫學。相反,本書建議大家將東西方醫學結合起來,互相補充,進而找到一種持久的疼痛緩解療法,獲得應有的治癒。
本書提供的是一種令人震撼的疼痛緩解療法,一開始,這種療法看起來可能有點兒傻,但你很快就能看到它的力量所在。敲擊療法(也稱情緒釋放療法,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簡稱EFT)是一種工具,在過去的20 年裏,我一直使用、教授這種工具,並且儘可能地將其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敲擊療法融合了東方的經絡穴位按摩技術和西方的心理學,可以幫你找到可能導致身體疼痛的深層原因。在緩解疼痛和心理壓力方面,它的效果令人難以置信。
2004 年,我開始嘗試情緒釋放療法。有一天早上,我起牀之後發現脖子疼得厲害,但通過敲擊,痛感竟在幾分鐘之內消失了。這讓我非常震驚,因爲以前落枕後,我都要等上好幾天,忍受脖子、肩膀、背部的疼痛與僵硬,直到自己好起來。但這次,由於我採用了情緒釋放療法,疼痛和不適感竟然在幾分鐘之內迅速消失了。我可以舒舒服服地開始新的一天,這簡直太神奇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快,我開始將情緒釋放療法推薦給朋友和家人,並且發現他們也得到了類似的效果。不久之後,我想到一個聽起來很瘋狂的主意,那就是製作一部關於情緒釋放療法的紀錄片。情緒釋放療法是如此有效,我必須和儘可能多的人共同分享。我從來沒有拍過片子,而且,我必須調高信用卡額度才能支付這筆費用。最後,我和妹妹傑茜卡·奧特納(Jessica Ortner)、好朋友尼克·波利齊(Nick Polizzi)一起把這部紀錄片拍了出來。這也開啓了我新的生活。
通過紀錄片《輕療愈》(The Tapping Solution),通過情緒釋放療法,我幫助全世界很多人創造出夢寐以求的新生活。而這一切的開端,是我們在2007 年舉辦的爲期4 天的情緒釋放研習班。
對“悲傷的膝蓋”進行敲擊,終於能輕鬆爬樓和散步
我們從幾百名申請者中挑選了10 位學員進入研習班,共同實踐情緒釋放療法。第一次見到學員喬迪,是在她得克薩斯州的家裏。她患纖維性肌痛(一種非關節性風溼病,臨牀表現爲肌肉骨骼系統多處疼痛與發僵,並在特殊部位有壓痛點。——譯者注)已經長達15 年,痛感主要集中在膝蓋部位。在家的時候,喬迪一般會選擇爬行,以避免走路帶來的劇痛。晚上睡覺時,她經常被疼醒,一晚上甚至會醒來20 次之多。
和喬迪對話幾分鐘後,我瞭解到兩個情況。第一,在很小的時候,她經歷過幾次嚴重的創傷性事件,包括目睹父親毆打母親;第二,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日子裏,她仍然決定努力保持積極正面和創造力。儘管承受着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喬迪依然充滿了正能量,不僅成爲一名老師、治療師、4 個孩子的母親、妻子,還是一位有理想的作家。更可貴的是,她下定決心突破人生,無論是在健康上還是寫作上。
研習班開始的第一天,我們問喬迪,在她的膝蓋開始疼痛時,生活中可曾發生過什麼事情。喬迪告訴我們,當時她懷有身孕的女兒被確診患上了艾滋病。在形容那個階段的狀態時,她用了“悲傷”這個詞。於是,我們的情緒釋放專家裏克·威爾克斯(RickWilkes)針對她“悲傷的膝蓋”進行了敲擊。
喬迪因爲無法幫助女兒擺脫困境而感到悲傷,針對這一“悲傷”進行敲擊後,她竟然可以自己上下樓梯而不感到疼痛了。一開始,喬迪並不相信這種疼痛緩解能夠持續下去,以爲這不過是疼痛消失的少數幾個時刻之一,悲觀地認爲疼痛很快又會故態復萌。但到了第二天,她竟輕鬆地進行了一次長距離散步。事實上,喬迪以前很喜歡散步,只是因爲膝蓋疼痛而不得不放棄。這次散步,是她多年來的第一次。
後來,喬迪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走在了整個疼痛人羣的前面。這麼久以來,她第一次相信,自己終於可以擺脫疼痛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喬迪堅持每天敲擊,有的時候甚至一天敲擊多次。收穫是,她能一覺睡到天亮,再也不會被疼醒了。
每天早晨醒來,喬迪都能精神百倍地開始嶄新的一天。隨着疼痛的消失,她終於能輕鬆地上下樓梯,於是,她的丈夫終於可以建造他們的夢想家園—— 一棟雙層小閣樓了。喬迪又可以定期遠足,並在兩個月的時間裏寫完了兩本書。要知道,在過去幾年裏,喬迪甚至連一部書稿都沒完成。
另外,她和家人的關係也得到了改善。同樣重要的是,喬迪的生活還發生了其他一些巨大變化。在研習班針對“悲傷的膝蓋”進行敲擊時,喬迪承認自己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照顧周圍的每一個人,卻很少照顧自己。研習班結束後,她除了每天進行敲擊,還特意學着慢下來,關注自己的身體,嘗試更好地照顧自己。
研習班結束大約7 年以後,2014 年,我又一次聯繫了喬迪,併爲她的新生活感到非常激動。她依舊每天進行敲擊,而膝蓋再也沒有疼過。“那次研習班之後,我一直住在兩層的小閣樓裏。”她說,“因此,我每天都會上下爬樓梯。”喬迪還有了新的事業:成爲一位情緒釋放專家,同時也是一位作者和演說家。
請務必跟隨我的引導,每天完成所有練習
在本書中,你會遇到很多像喬迪這樣的人——凱茜、鮑比、南希、維基、湯瑪斯。像喬迪一樣,他們每個人都是被慢性疼痛困擾很久後,纔開始接受情緒釋放療法。在針對疼痛背後的事件進行敲擊之後,他們最終成功擺脫了疼痛的困擾,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新生活。
除了這些例子,我還將分享近期的一些科學發現。這些發現強有力地佐證了情緒釋放療法的科學性:
疼痛是如何產生的?
情緒和壓力如何影響疼痛?
爲什麼情緒釋放療法能有效緩解疼痛?
在第2 章中學習如何使用情緒釋放療法之後,在第3 章,我們將通過審視壓力和疼痛之間的關係,正式開啓疼痛緩解之旅。接着,在第4 章,我們需要回顧疼痛第一次出現時發生了哪些事情。
在第5 章中,我們會詳細研究你的診斷結果及其影響。如果你並沒有得到任何醫生的診斷結果,也可以跳過這一章。但我建議你在接受情緒釋放療法之前,最好找醫生進行診斷。對身體的詳細情況有一定了解之後,再使用情緒釋放療法消除疼痛,這一點很重要。
分析完你的診斷結果後,我們將在第6 章處理一些尚未解決的心理問題,釋放負面情緒。人們常常會驚詫地發現,生活經歷與疼痛之間竟有如此深的聯繫,這就是我要在第7 章瞭解你的過去以及童年重要經歷的原因。即使你擁有快樂的童年,我還是希望你讀完這一章。因爲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有可能一直潛伏在身體裏,在多年後造成你的慢性疼痛。
在第8 章,我們將探索人們是如何拒絕改變的,包括在緩解疼痛這種積極行爲方面的改變。在這一章,我們還要探究疼痛蘊含着的深層意義,以及身體試圖通過疼痛向你傳達怎樣的信息。
在第9 章,你將和身體、你自己以及生活建立一種新的關係。你將繼續朝着沒有疼痛的生活前進,然後在第10 章許下你對未來生活的新願景。你會發現,在這個願景裏,不僅你的身體不再受疼痛的折磨,你還會有其他方面的積極追求。在疼痛緩解之旅中,我們將引導你學習敲擊療法,並完成一些練習,幫助你發現慢性疼痛背後的問題。如果想獲得最佳效果,請務必完成這些練習。只有當你真的跟着練習做了,敲擊療法才能發揮作用。
我曾指導成千上萬人進行敲擊練習,許多人都能沉浸其中,並最終取得顯著效果。開始閱讀本書,讓這段旅程開啓你的新生活吧。
請務必完成書中的所有練習,更重要的是,儘量做到每天敲擊。我建議你在進行書中的大部分練習時,將過程記錄下來。情緒釋放筆記將幫助你更清晰完整地認識與疼痛相關的事件。將所有因素、事件整合起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敲擊,對緩解疼痛至關重要。
敲擊時,要相信奇蹟一定會發生
每個人的疼痛緩解之旅都有所不同,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需要他們同時思考大事件和小細節,並且將它們聯繫起來。而一切的最終目的都是緩解疼痛。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你需要一點一點地用心體會自己的細微變化。關注你的疼痛、情緒與觀念,以及身體發生的細微變化,有助於更有效緩解疼痛。另外,情緒釋放療法還可以釋放壓力,讓你身心舒暢。
多年以來,情緒釋放療法緩解疼痛的效果仍然令我驚歎,並激勵着我。就好像發生在患者身上的奇蹟,同樣在我身上發生了。儘管情緒釋放療法背後有權威的科學支撐,在敲擊的時候,你仍然要相信奇蹟的存在。任何進步都是有價值的,即使只是一點點,你也要對此感到興奮,要慶祝每一次小小的進步。
情緒釋放療法不僅能夠緩解疼痛,幫你恢復健康,更能令人難以置信地、一次又一次地改變我們的生活。隨着不斷探索疼痛背後的深層原因,你不僅能夠治癒身體的疼痛,還能治癒生活中受到的心理創傷。疼痛緩解之旅將讓你發現,原來每個事件都是如此緊密地相連,並讓你相信真正的改變是能夠實現的。
現在就開始憧憬沒有疼痛的未來生活吧,開始想象每天早上起來沒有疼痛、一身輕鬆的樣子;開始想象自己正在做着曾經樂在其中卻因疼痛不得已中止的事情。找到那一絲希望,便是找到了一切的答案。翻開書,採用情緒釋放療法,朝着美好的未來前進吧。我曾經見證奇蹟在成千上萬的人身上發生,現在,輪到你了!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情緒釋放療法消除的不僅僅是疼痛。隨着敲擊的進行,疼痛外表下隱藏的負性情緒,以及相關事件、自動思維、核心信念等,都會浮現,並得到妥當處理。隨後,你將發現生活中的積極改變。
實踐顯示,即使沒有疼痛,通過敲擊釋放壓力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快樂和豐盛。
隋雙戈 醫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歐洲認證EMDR 創傷治療督導師
如果你正經受着慢性疼痛的折磨,非常渴望得到緩解,嘗試過很多方法卻未能奏效,那麼我建議你看看《輕療愈:敲除疼痛》。書中,尼克· 奧特納爲我們解讀了身體、情緒與壓力之間的關係,還提供了能夠緩解疼痛的療法。我發現,他提出的這一療法非常實用、簡單易行,是身心醫學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
露絲·巴欽斯基( Ruth Buczynski ) 美國國家行爲醫學臨牀應用研究所主席
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它會告訴我們哪裏出了問題,包括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或情緒上的。尼克在這本精彩絕倫的書裏詳細地分析了這些緣由,並提供了最簡單有效的工具,讓你從此擺脫疼痛困擾!
諾曼·希利( Norman Shealy ) 美國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所長
情緒釋放療法能快速緩解疼痛症狀,非常適用於急診室和病患擁擠的醫療診所。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能讓患者痊癒!如果病人能讀到這本書,整個醫療體系也將隨之改變。
金·德埃拉莫( Kim D’Eramo ) 骨科醫生、認證急診醫師
我相信尼克·奧特納的方法。儘管非常簡單,但它卻有着奇特的魔力。跟着尼克學習並使用敲擊療法後,我的各種壓力都得到了釋放,更神奇的是,健康狀況也得到了好轉。
露易絲·海( Louise Hay ) 《生命的重建》作者
推薦理由一:
以作者親身經歷切入講述走向自由的療愈實操方法
包括冥想步驟、寫作訓練、身體訓練等
推薦理由二:
本書療愈工程的步驟脈絡清晰而完整
也是療愈師自我修煉與協助他人覺醒成長的重要指南針
推薦理由三:
行文詩意親切,以第一二人稱循循引導讀者
踏上變革性的內在工作之旅
以治癒終生的關係模式
重新獲得對生活的權力
人是互相關聯的社會性生物,我們的一生被設計成需要處在各種關係中。健康的關係能爲我們的生活注入親密和活力,但很多人在建立關係時都事與願違。
關係的發展有其特定模式,我們會把童年的傷痛帶到成年的關係中,因此,我們會改變自己來求得情感需求的滿足,而這種改變往往讓我們陷入深淵,我們原有的生命力和創造力被不斷抑制和消耗。
在本書中,精神導師謝莉娜·艾雅娜提供了一個直接有效的療愈實操方法,幫助你改變關係模式,結束自我消耗的循環,還你選擇如何生活和愛誰的權利:
認識並修復你的情感模式
與自己建立安全、充滿愛的關係
與你的內在小孩聯繫
明晰你對愛情的核心信念
設定自我肯定的界限
發現並肯定你的真實需求
識別人際關係的優劣狀態
請記住,你不需要通過獲得別人的肯定來證明自己。這就是追尋關係的人首先要去尋求內在自我的原因。只有學會與自我健康相處,才能獲得我們希望擁有的每一種愛。
謝莉娜·艾雅娜(Sheleana Aiyana)
國際女性社區“崛起的女性”創始人
暢銷書作家
謝莉娜·艾雅娜是一個擁有超過300萬全球讀者的國際女性社區“崛起的女性”創始人。謝莉娜早年被遺棄的經歷所造成的創傷和失落一直伴隨着她的成年生活,直到她20多歲時,一切纔開始發生改變。
通過一次痛苦的離婚,謝麗娜覺醒了,她開始重新審視所有來自過去的痛苦。她花了數千小時進行有意識的關係、夫妻關係疏導、代際創傷工作和軀體治療方面的自學和培訓。謝莉娜以整體的方式將關係視爲一條精神道路。
謝莉娜與其團隊每月爲數百萬人提供有意識的關係和自我修復教育。“崛起的女性”已幫助14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萬人進行療愈工作。
第一部分 恢復與自己思想和身體的聯繫
第 1 章 開啓我們的療愈之旅 2
經典困境:不幸的人用一生去重複受傷的童年 7
與自己的關係是你要培養的最重要的關係 9
療愈工程:療愈不是忘記或抹去過去,而是整合過去 10
第 2 章 觀察內心,重新完整地認識自我 15
內耗、自毀……停止自我抑制,學會自我接納 17
練習“直面真實和敏感”,走出心理陰影 20
過去的創傷和恐懼會體現在我們所有的關係中 21
糾結過去不如原諒自己,繼續向前 24
第 3 章 迴歸對自己身體、直覺和價值的信任 27
學習與不適相處,讓身體按照它想要的方式運行 28
爲什麼我們不願意展示“真實的自我” 32
情緒是一種能量,請允許它產生 35
擁抱憤怒與悲傷,而不是去剋制它們 37
情感整合的 4 個要素:土、火、氣、水 40
學會駕馭情感觸發因素 45
放慢腳步,尊重生命週期和四季變化 48
第 4 章 找到內心那個天真而脆弱的自己 53
內在小孩:深藏於心的情緒化“自我” 53
年幼時的心理傷害,是內在小孩受傷的根源 57
有意識傾聽自己內在小孩的恐懼和渴望 59
放慢腳步,感受自己的身體,並與內在小孩交流64
第二部分 療愈過去的創傷
第 5 章 “被遺棄的創傷”的真相與療愈 72
遺棄:對心理和身體的雙重傷害 72
越是親密的人越容易觸發我們的被遺棄的創傷 75
“被遺棄的創傷”的 3 種表現形式 78
療愈發生在你與自我連接的過程中 83
第 6 章 瞭解父母對我們的影響,轉變與父母的關係 88
與父母的關係,深刻影響成人後的人際關係 89
與父母互相關愛的同時,也要爲他們設定邊界 95
接受父母的本來面目,也爲自己的安全設定邊界 98
認識到你與父母的相似之處,是加深自我接納和自愛的機會 101
從大自然中獲取能量103
第 7 章 理解和接受過去,寬恕自己 110
耿耿於懷過去的背叛或憤怒,會妨礙我們看清楚問題 112
接納不是原諒錯誤,而是承認過去無法改變 115
“寬恕”的 8 個階段 116
第三部分 探索你的情感關係模式
第 8 章 我們的經歷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 124
投射:我們將過往的情感強加於現在的人 124
情緒過強時,通過換位思考來更平和地迴應問題 131
第 9 章 改變關係模式需要有自我意識 136
關係模式的 3 種類型:海、山、風 137
承認錯誤的觀念能喚醒我們的自我意識 143
無意識的契約:父母掌控局面和維繫家庭的慣有方式 144
揭示自己的關係模式,設定健康邊界,更深入地瞭解自己 147
第 10 章 思考自己的感受,獲得更多的自我意識 154
爲什麼我們會忽略自己內心發出的信號 154
關注自己的內心,直面自己無意識延續的處事模式 158
“事情不會改變,除非我們改變” 159
不做消耗模式的完美主義者 160
請用對天真可愛的孩子說話時的溫和語氣對自己說話吧 163
第 11 章 判斷一段人際關係的優劣狀態 169
人際關係中的 3 種信號:危險信號、警告信號和安全信號 170
如何處理髮出危險信號的人際關係 176
如何區分恐懼和錯覺 178
通過溝通、交流,識破腦子臆測的危險信號 182
第四部分 認清自己的真實需求
第 12 章 信任自己的身體,設定健康邊界 188
邊界的 5 種類型 189
不同類型的人際關係的邊界各有不同 193
如何正確地表達邊界 198
維持邊界需要我們克服內疚和堅守底線 200
涉及性邊界時,關注你的身體並相信你的感覺 202
心靈壁壘是自我封閉,邊界讓我們與他人保持健康距離 204
第 13 章 明確你的要求,闡明你的期待 211
追求完美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 212
健康的關係也會有分歧與衝突 216
當你成熟起來時,你的期待也會發生改變 217
放下刻板的期待,試着從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出發 219
第 14 章 定義你的核心價值觀 222
知道了自己的價值,我們就是有能力做選擇的人 224
核心價值觀會隨着我們自身的轉變而發生變化 228
成爲你想成爲的人,就會吸引到同樣美好的人 232
第五部分 建立新的關係模式
第 15 章 在關係中成長,在愛中錨定自我 236
兩種更強大的新關係模式:吸塵器關係和輸電網關係 238
戀愛關係會經歷的 5 個階段 241
成爲你想約會的那種人 246
伴侶是互相協助,共同成長的 249
第 16 章 迴歸真實自我,完成療愈旅程 252
愛情地圖:提醒你記得爲生活和未來設定目標 253
煉成真正獨一無二的自己,選擇你想要的愛 259
鳴 謝 261
謝莉娜是罕見的作家,她的詩意智慧深入靈魂。她的話會引導你找回自己,讓你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真實。享受這美好的迴歸之旅吧。
沙法麗·薩巴瑞(Shefali Tsabary) 暢銷書《女性的覺醒》和《家庭的覺醒》作者
《穿過內心那片深海》是一份非凡的禮物,它照亮了全心全意的自我接納的道路,讓我們能充分理解人際關係的流動。作者分享的關於自己生活的個人故事令人難忘。謝莉娜·艾雅娜是一位睿智的女人,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清醒嚮導,一位有遠見的人,她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我會跟着她翻越任何困難。
哈麗特·勒納(Harriet Lerner) 暢銷書《憤怒之舞》和《你爲什麼不道歉?》作者
原生家庭的問題,只會造就問題人生?內在小孩如何纔不會迷失在內心的深海?如何成爲想成爲的人、吸引到同樣美好的人?
謝莉娜以親身經歷給出了答案。她從未見過爸爸,媽媽經歷過家庭暴力、遺棄且患有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謝莉娜在缺少情感關照的家中長到三歲,就被媽媽遺棄了。《穿過內心那片深海》記錄了謝莉娜成長中的波折與覺醒,以及如何陪伴內在小孩、自我療愈,還提供了療愈工具。本書可幫助讀者以成人智慧瞭解自己的心身、關係議題及來源,和內在小孩交流,設定安全邊界,與過去和解,完成自我整合。最終,穿過心中的那一片深海。
隋雙戈 醫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歐洲認證 EMDR 創傷治療督導師
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是關係出了問題,而心理療愈也是要回到關係中來。有的關係可以滋養我們,讓我們獲得療愈,而有些關係卻是有毒的關係,給我們帶來創傷與痛苦。謝莉娜·艾雅娜在《穿過內心那片深海》中推出的人際關係計劃,可以幫助我們發展有意識的關係,從而避免強迫性重複,用一生去療愈受傷的童年。
修復與他人的關係的核心是修通與自己的關係。作者早年曾經被母親拋棄、背叛,在她的內在就形成了一種消極的信念: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人愛。這成了她早期的情感與關係模式,她在關係中充當照顧者與拯救者,用討好與付出來索取愛,在潛意識中總是與他人重演那種施虐與受虐的關係。
認清自己的情感模式,對自己保持好奇心與同情心,是獲得精神解放的重要途徑。作者用細膩的筆觸,透過對自我的深刻而勇敢的剖析,一步步地帶領我們走上身體、思想與靈魂的整合與療愈之路。作者在 26歲離婚後開始覺醒,走上了自我成長之路,她的睿智與勇敢讓我們看見: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爲自己愛的源泉,最終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任麗 壹心理傑出心理諮詢師 著有《我們內在的防禦:日常心理傷害的應對方法》
愛是什麼都計較,又什麼都原諒。當一個人自身的愛足夠時,就容易感受到別人的愛,也越容易給出愛。能慢慢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確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快樂的人,總是可以得到更大的快樂;痛苦的人,總是會遇見更大的痛苦。讀懂自己,已經是最好的身心療愈。《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協助別人讀懂自己,已經是對別人最好的療愈。
劉億蔓 系統式家庭治療師 資深婚姻兩性關係專家
原生家庭、兩性關係中種種艱難的心靈跋涉,在一個富饒國度成長的艾雅娜都未能倖免。然而經歷苦痛並不少見,罕見的是她選擇放下逃避和捨棄,及時止損,從頭再來,以冥想寫作和身體鍛鍊等簡便易行的療愈方式,將自己的脆弱和挫折依次展開,找到自我培養自我直至愛上自我,最終身體力行地尋找到了治癒終身的關係模式,重獲生活的自我掌控力,更見證了那朵從艱難中開出的絕美自由之花!
費萼麗 鳳凰衛視原資深記者和編導 上市公司高管、《女性的力量》作者
每個穿越過靈魂暗夜的人,都會迎來屬於自己人生的曙光。
我非常認同作者說“療愈是‘一個人’的修行”。有些人需要一個人學會獨自完整,放掉索取,享受孤獨後的人間清醒;有些人需要學會放下戒備,卸下心牆,享受走入人羣后的煙火人間。我從事療愈事業二十多年,認爲書中提到的“療愈工程”的步驟脈絡清晰而完整,這本書也是療愈師自我修煉與協助他人覺醒成長的重要指南針。
我們會把童年的傷痛,尤其是親密關係情感模式帶到成年的關係中,經常在無意識中循環又掙脫不開。每個大人身體裏都住着一個內在小孩,、唯有允許內在父母看見他、聆聽他、接納他、理解他、撫育他、陪伴他,情感模式才得以重建,穿過夢中的那片深海,成爲自己的唯一。
張芝華 身心美學體系創始人、資深身心靈導師
經常有人問我:“對於那種想找到‘命中註定的另一半’的人,你有什麼建議?”聽到我不贊同“命中註定的另一半”這種傳統說法,很多人感到失望。其實我堅信能夠找到一個靈魂上契合的伴侶,但找尋“命中註定的另一半”這個想法包含着一個重要的自我限制信息:如果找不到那個人,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不完整的。
人是互相關聯的社會性生物,我們的一生被設計成需要處在各種關係中。在內心深處,我們都想體驗真愛,但戀愛關係並不能定義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也不能使我們的人生變得完整。這就是爲什麼我總是希望追尋真愛的人首先要去尋求內在自我的原因。請記住,你不需要通過獲得別人的肯定來證明自己是完整的。
如果要走出過往的傷痛或者尋求外部滿足,我們可能會試着去約會和戀愛,用自認爲會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或讓他們感興趣的方式出現,但我們不可能通過假裝成別人來贏得他人的愛,也不應該這樣。相反,當我們以一個有價值並且完整的維度展現自我時,我們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唯一”。
多年來,無數勇氣過人、非同凡響的女性參加了我創辦的“成爲你自己的唯一”人際關係研討項目。許多女性,無論是正處於單身、處於親密關係中,抑或是正在分離,她們都會問:“我做錯了什麼?爲什麼我的戀愛總是會無疾而終?”
情況是這樣的:如果你正單身,或者覺得自己很難在愛情中“不出錯”,那麼你沒有錯;如果沒有被“選中”,那麼你也沒有錯。
許多人在童話般的浪漫氛圍中長大,這種氛圍存在於書籍、電影和電視廣告中——我們目之所及,浪漫無處不在。這種氛圍會讓我們覺得總有一個神奇的、令我們神魂顛倒的人要來拯救我們,而我們則需要成爲一個超脫現實的“完美”的人才能被選中。一直以來,人們會告訴我們各種傳情達意的方法和約會策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表演以及成爲什麼樣子才能讓自己更具吸引力。
這在無形中告知我們:要得到愛,必須放棄自己,降低自己的需求,爲他人的期望讓步。我們不斷受到信息轟炸:你不夠好,甚至是遠遠不夠好。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一種以尋找和保持愛的名義來實現自我拋棄的文化。
健康的愛情並不需要你拋棄責任或放棄自己,不需要你改變自己的核心人格或隱藏個性缺點。它要求你在深層次上了解自己,因爲有意識的關係並不始於你如何遇到伴侶,而始於你決定優先考慮自己。
本書探討自我選擇,幫助你提升迴歸自我的能力,並認識到愛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只有學會與自我健康相處,才能爲我們希望擁有的每一種愛——深厚的友情、牢固的親情、工作的熱情和浪漫的愛情添磚加瓦。
在生活中,除了自己,我們能夠控制的少之又少。我們無法控制對方出現的時間、地點,也無法控制與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長短。我們要做的是保持自我,無論生活帶來什麼,是否能得到愛,我們都要保持內心的快樂和強大。
《穿過內心那片深海》是一份邀請,幫助你找回自己可能已經失去或脫節的部分。這是一段內心建設旅程,幫助你療愈、發展自己內心更深層次的關係,發現於你而言重要的東西——你的價值觀、人際關係目標以及夢想。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基於自我認知和強烈自信來選擇愛。
新北孫**[0986***369]
4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嘉義鄭**[0933***107]
7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北張**[0966***841]
2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高雄鄭**[0998***532]
1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桃園吳**[0933***258]
7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桃園鄭**[0966***788]
1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桃園柳**[0951***285]
4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北鄭**[0966***611]
2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北劉**[0998***929]
20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竹周**[0986***163]
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北趙**[0960***491]
11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北李**[0968***823]
1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北李**[0986***720]
4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北楊**[0960***841]
11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北陳**[0956***894]
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桃園鄭**[0956***416]
2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嘉義柳**[0978***493]
20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南鍾**[0938***924]
4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南錢**[0998***342]
20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南柳**[0966***269]
2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高雄符**[0946***559]
7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嘉義吳**[0986***259]
11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高雄錢**[0932***637]
4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高雄李**[0938***221]
半小時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竹錢**[0998***476]
7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北符**[0986***219]
1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北謝**[0951***900]
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基隆柳**[0988***906]
1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基隆趙**[0968***680]
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北仲**[0938***672]
2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高雄周**[0956***785]
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基隆柳**[0966***697]
1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高雄孫**[0960***926]
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竹劉**[0933***197]
20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高雄劉**[0951***192]
7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北劉**[0932***998]
半小時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中吳**[0956***278]
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北趙**[0988***190]
4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桃園吳**[0938***404]
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桃園王**[0960***978]
2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竹陳**[0951***524]
7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中朱**[0988***925]
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北符**[0968***818]
25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新竹李**[0933***699]
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北楊**[0956***937]
4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中朱**[0946***411]
4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臺中符**[0938***328]
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基隆方**[0988***837]
7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嘉義黃**[0920***104]
20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嘉義趙**[0986***218]
12分鐘前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 哈佛醫學院輕療愈【敲除內心恐懼+敲除疼痛+穿過內心那片深海】全三冊
NT$1320
2025年新書推薦:周國平哲學研究典範之作【尼采與形而上學+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全兩冊
NT$1740
馮唐成事智慧【正道+有本事+有底氣】全三冊
NT$1650
審時度勢+藏在成功者信札裡的10字秘訣+生存三做+十二種性格決定十二種命運+為人處世取捨之道(全五冊)
NT$999
博弈論+心理學的詭計全集(全兩冊)
NT$1800
一句頂萬句【爆款文案+優勢談判+銷售話術+邏輯說服+高效演講+關鍵提問+幽默溝通+魔法聊天】全8冊
NT$1250
中華經典藏書:【鬼谷子】智謀策略
NT$1110
管理中的心理學詭計+銷售中的博弈論詭計+社交中的心理學詭計(全三冊)
NT$1250
《變通受用一生的學問》+《方與圓的人生智慧》+《不聽老人言》全3册
NT$1050
2024新書推薦【天下無局+成大事者】全兩冊
NT$1150
2024新書推薦【中國謀略制勝奇書: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鬼谷子】全3冊
NT$1500
漫畫版【變通+智囊+鬼谷子+菜根譚+墨菲定律】全5冊
NT$1540
自我覺察+組織的邏輯(全2冊)
NT$2350
思考力套裝(學會提問+學會據理力爭+學會說不+專注力+邏輯思維簡)全五冊
NT$1668
2024新書推薦:讀懂《資治通鑑》裏的處世韜略【世事洞明+成事之道+德必配位】全三冊
NT$1699
生活中的心理學(套裝4冊)
NT$2299
名人傳共5冊:拿破崙傳+尼采傳+愛因斯坦自述+潛意識與生存:榮格自傳+群星閃耀
NT$1699
提升理性思維共3冊:談談方法+第一哲學沉思集+純粹理性批判
NT$1199
漫畫圖解中國式溝通智慧(全五冊)
NT$1580
曾仕強教授: 歸心+圓通+明理(全三冊)
NT$1399
中國式(人情世故+禮儀+場面話+社交藝術+溝通藝術)全5冊
NT$1588
認知三部曲:認知破局+認知覺醒+認知驅動
NT$1120
每天懂一點變通思維(全2冊)
NT$1499
2023新書推薦:加博爾心理療愈套裝(共2冊,空洞的心+身體會替你說不)
NT$1850
繪畫心理團體輔導實務+引導式繪畫與創傷療愈(全兩冊)
NT$999
博弈論的詭計+心理學的詭計(全兩冊)
NT$1450
讀懂尼采(共3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哲思錄+尼采傳
NT$1650
金玉良言:頓悟+覺醒+靜心+修己+包容(全5冊 )
NT$1790
沙因過程諮詢三部曲(全三冊)
NT$1080
生命的重建 改變你的生命之書
NT$1620
金岳霖哲學三書:邏輯+知識論(上下)+論道(全4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