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木結構在地震荷載作用下工作機制及其抗震機理,使從事古建築抗震加固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更好地保護古建築,雕刻裝飾類型起源發展,古建築應用分類方法,製作加工流程手段製作技法工具。
編輯推薦:
1.內容全面。涵蓋木雕、磚雕、石雕、泥塑四種雕刻裝飾主要類型。
2.脈絡清晰。從發源發展開始講起,對應用分類方法、製作加工流程與手段、製作技巧與工具使用方法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分析。
3.圖例詳實。配有大量實景照片,趣味性強。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五個章節,從我國傳統建築雕飾中的木雕、磚雕、石雕、泥塑四種雕刻裝飾類型的起源和發展脈絡開始講起,對它們的應用分類方法、製作加工流程與手段、製作技法與工具使用方法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分析,在內容上涵蓋了古建築雕飾的主要類型。本書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圖例翔實,通俗易懂;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雕作原理與設計創作方法融為一體,以豐富學習者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習者的感知與審美、創作與動手能力。
本書可作為古建築、園林景觀、工藝美術、建築裝飾設計等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古建築、園林景觀設計、傳統工藝美術和相關專業的培訓教材、參考或閱讀資料。
作者簡介:
雷雨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園林景觀表現技法》《古建築雕作》院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古建築構造》院級精品課程第四主講,《構成藝術》《表現技法》院級精品課程參與人,2017.12年獲珠寶首飾設計專利。編寫教材多部,發表相關專業論文多篇。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古建築雕作概述 1
第二節 古建築雕作的分類 3
一、宗教雕塑 3
二、明器雕塑 4
三、陵墓雕塑 4
四、紀念性雕塑 5
五、建築裝飾雕塑 6
六、工藝性雕塑 8
第三節 我國古代雕塑的歷史分期 8
一、先秦時期雕塑 8
二、秦漢時期雕塑 11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雕塑 12
四、隋唐時期雕塑 18
五、五代、宋、遼、金時期雕塑 20
六、元明清時期雕塑 21
第四節 建築裝飾雕作的分類與製度 25
一、古代雕作分類 25
二、古代雕作制度 25
第二章古建築木雕 29
第一節 木雕的起源與發展 29
一、木雕的起源 29
二、木雕的發展狀況 30
第二節 木雕的題材與寓意 40
一、建築裝飾木雕的題材 40
二、木雕的圖案種類與寓意 43
第三節 木雕與建築 51
一、傳統木雕工藝 52
二、中國傳統建築木雕分類 52
三、不同建築部位常用的雕刻方法 53
第四節 木雕的地方特色 67
一、山西木雕 67
二、東陽木雕 68
三、黃楊木雕 69
四、潮州木雕 70
五、福建龍眼木雕 70
六、徽州木雕 71
七、寧波木雕 72
第五節 木雕的材料特性 73
一、木雕主要用材 73
二、木雕其他用材 76
第六節 木雕製作工具與技法 77
一、木雕製作工具 77
二、木雕雕刻技法 78
第七節 木雕的質量驗收標準 82
第三章古建築磚雕 84
第一節 磚雕的起源與發展 84
一、瓦當 85
二、磚雕 93
第二節 磚雕的地方特色 106
一、北京磚雕 107
二、天津磚雕 107
三、山西磚雕 109
四、河南磚雕 110
五、徽州民居磚雕 112
六、蘇州磚雕 115
七、臨夏磚雕 116
第三節 磚雕的建築載體類型 117
一、門樓裝飾 117
二、牌樓裝飾 118
三、屋頂裝飾 119
四、牆上裝飾 123
五、照壁裝飾 123
第四節 磚雕工藝技法分類 126
一、製磚工藝流程 126
二、磚雕加工手法分類 128
三、磚雕雕刻技法 132
第五節 磚雕工藝工程標準 133
一、施工準備 133
二、工藝流程 134
三、質量標準 134
四、允許偏差 135
五、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135
六、成品保護措施 136
七、質量記錄 136
第四章古建築石雕 137
第一節 石雕的起源與發展 138
一、原始社會時期 138
二、夏商周時期 139
三、先秦兩漢時期 139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141
五、隋唐時期 143
六、兩宋時期 144
七、元明清時期 146
第二節 石雕刻製加工工藝 146
一、平活 146
二、鑿活 147
三、透活 148
四、圓身 148
第三節 石雕在建築上的應用 149
一、基座、石欄杆、台階 149
二、石柱礎 162
三、門枕石 170
四、石券 175
五、上馬石與拴馬石 176
第四節 石雕的質量驗收標準 179
一、石雕外觀質量要求 179
二、石雕件的製作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179
三、石雕件的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180
四、工程驗收應提供的資料 180
第五章泥塑 181
第一節 泥塑的起源與發展 181
一、新石器時代 181
二、夏商至春秋戰國時期 182
三、秦漢時期 182
四、魏晉南北朝時期 182
五、隋唐時期 183
六、宋遼金時期 183
七、元代時期 185
八、明清時期 186
第二節 泥塑藝術的風格特點 188
一、泥塑的地方特色 189
二、泥塑的藝術特點 192
第三節 彩塑的製作方法 193
一、彩塑製作的前期準備 193
二、彩塑塑造的樣稿 194
三、彩塑佛像的製作工序與流程 195
四、彩塑的塑造技藝 197
五、彩塑的彩繪技藝 199
第四節 保護與修復 200
一、損壞彩塑的因素及保護措施 200
二、傳統彩塑的修復 202
參考文獻 204
編輯推薦:
1.本書以中國傳統宋式木結構為對象,系統解讀了典型的木結構建築的結構構造,揭示了木結構在地震荷載作用下工作機制及其抗震機理,可使從事古建築抗震加固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更好地保護古建築,為其修繕加固工作提供參考。
2. 本書對古建築結構的剖析,可使對我國傳統建築感興趣的讀者了解傳統木結構的承載機理,是對我國古建築文化的傳承。
內容簡介:
本書共7 章,在介紹了中國古建築木結構的發展歷史及木結構的構造特點的基礎上,梳理了木結構抗震性能的研究動態,針對現有研究的不足,作者通過自製的木結構縮尺模型進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新型木結構擬靜力測試系統、水平往復荷載作用下的木構架變形、整體木構架滯回性能、柱架層和斗拱層滯回性能、基於能量的木構架抗震機理分析和木構架抗震機理的數值模擬分析。
本書對於從事古建築抗震研究、修繕加固、結構研究的專業人員具有較好的實用參考價值,也可供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作者簡介:
孟憲傑
太原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師,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後,擔任山西土建學會古建築保護與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性能研究,主持相關領域縱橫向項目6項,其中項目2項、省級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高質量SCI論文4篇,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度山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目錄:
1緒論
1.1 概述 002
1.1.1 中國古建築木結構發展歷史 002
1.1.2 宋式大木作構造及技術特點 007
1.1.3 古建築木結構研究價值 010
1.2 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性能研究現狀 011
1.2.1 柱腳節點研究現狀 012
1.2.2 榫卯節點研究現狀 014
1.2.3 斗拱節點研究現狀 018
1.2.4 整體結構研究現狀 020
1.2.5 搖擺特性的初步研究 022
1.3 本書研究內容 024
2新型木結構擬靜力測試系統
2.1 擬靜力試驗 027
2.1.1 加載制度 027
2.1.2 測試系統 027
2.2 試驗模型設計 028
2.2.1 模型介紹 028
2.2.2 模型製作安裝 033
2.2.3 構件初始缺陷記錄 034
2.3 加載系統設計 035
2.3.1 基於搖擺的水平加載設計思路 035
2.3.2 水平加載系統設計 036
2.3.3 豎向加載設計 038
2.4 數據採集裝置 039
2.4.1 位移傳感器設計 039
2.4.2 水平位移測量 041
2.4.3 豎向位移測量 043
2.4.4 荷載測量 045
2.4.5 傾斜監測 046
2.5 測試方案 047
3水平往復荷載作用下的木構架變形
3.1 整體結構變形 052
3.2 節點及構件變形 053
3.2.1 柱腳節點 053
3.2.2 柱傾斜變形 055
3.2.3 榫卯節點 059
3.2.4 斗拱節點 061
3.2.5 構件損傷 061
3.3 柱架層和斗拱層水平位移特徵. 065
3.4 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木構架豎向運動 069
3.4.1 基於搖擺的木構架豎向抬升理論計算 069
3.4.2 實測木構架豎向位移 071
3.4.3 木構架豎向抬升特徵 075
4整體木構架滯回性能
4.1 初次測試階段木構架滯回性能 078
4.1.1 滯回曲線 078
4.1.2 骨架曲線 081
4.1.3 剛度 083
4.1.4 耗能 085
4.2 重複加載導致的木構架滯回性能變化 088
4.2.1 滯回曲線變化 088
4.2.2 骨架曲線變化 090
4.2.3 剛度變化 093
4.2.4 耗能變化 095
4.3 恢復力模型 097
4.3.1 木構架恢復力模型建立 097
4.3.2 恢復力模型檢驗 099
5柱架層和斗拱層滯回性能
5.1 初次測試階段柱架層和斗拱層滯回性能 103
5.1.1 柱架層和斗拱層滯回曲線 103
5.1.2 柱架層骨架曲線 105
5.1.3 柱架層和斗拱層剛度 107
5.1.4 柱架層和斗拱層耗能 109
5.2 重複測試階段柱架層和斗拱層滯回性能變化 111
5.2.1 柱架層和斗拱層滯回曲線變化 111
5.2.2 柱架層骨架曲線變化 113
5.2.3 柱架層和斗拱層剛度變化 115
5.2.4 柱架層和斗拱層耗能變化 117
5.3 木構架恢復力理論計算 119
5.3.1 木構架中彎矩平衡關係 119
5.3.2 柱搖擺恢復力 120
5.3.3 榫卯節點恢復力 121
5.3.4 木構架恢復力 123
6基於能量的木構架抗震機理分析
6.1 木構架中的能量關係 126
6.1.1 地震過程中結構中的能量 126
6.1.2 擬靜力測試中木構架中的能量平衡方程 127
6.1.3 各能量計算方法 128
6.2 初次測試階段木構架中各能量分析 129
6.2.1 總輸入能量 129
6.2.2 滯回耗能 130
6.2.3 重力勢能 132
6.2.4 彈性應變能 134
6.3 重複加載對木構架中各能量的影響. 136
6.3.1 總輸入能量變化 136
6.3.2 滯回耗能變化 137
6.3.3 重力勢能變化 139
6.3.4 彈性應變能變化 141
6.4 抗震機理的適用性分析 143
7木構架抗震機理的數值模擬分析
7.1 縮尺木構架有限元模型 147
7.1.1 木構架建模 147
7.1.2 材料本構關係 148
7.1.3 接觸關係 150
7.2 數值模擬結果 151
7.2.1 變形特徵 151
7.2.2 滯回曲線 153
7.2.3 豎向位移 155
7.3 木構架中各能量對比分析 157
7.3.1 總輸入能量 157
7.3.2 滯回耗能 157
7.3.3 重力勢能 159
7.3.4 彈性應變能 160
附錄
附錄A 樟子鬆物理力學性質 163
附錄B 位移傳感器原理及製作 171
參考文獻
前言:
木結構在中國建築史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不同形式、體量的木結構可以滿足從普通民舍到皇帝宮殿等各種需求。據統計,木結構古建築占我國古建築總量的50%以上,而房屋類建築中,以木構架承重的建築占到90%以上。木結構古建築作為一種“不可移動文物”,儼然已成為我國歷史記憶、文化發展和文明進步的載體,價值歷久而彌新。
古建築木結構因其構造獨特而性能優越,目前仍有多座千年以上的木結構古建築得以留存,為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人建築技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然而,自然環境的侵蝕、荷載的持續作用、偶發地震災害等導致現存的古建築木結構承載性能顯著降低,木結構文化的傳承面臨很大的威脅,尤其是在地震作用下突然性倒塌的風險劇增。對這些建築的修繕加固是使其“延年益壽”的主要途徑,改善或恢復其抗震性能是修繕加固工作的重要內容。科學地研究傳統木結構的抗震性能、合理地揭示木結構的抗震機理是木結構抗震加固的重要前提,也是進行木結構修繕工作的重要參考。
本書針對中國傳統木結構的抗震性能及抗震機理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全書共7 章,全面總結了國內外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性能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詳細介紹了宋式梁-柱-斗拱木構架模型的擬靜力測試,得到了木構架在水平往復荷載作用下的變形特徵,首次分析了水平加載導致的木構架豎向運動,系統分析了整體木構架、斗拱層、柱架層的滯回特性,評價了重複加載對木構架滯回性能的影響,創新性地提出了基於重力勢能轉化的木構架抗震機理。
本書有助於推進古建築木結構抗震研究的發展,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參考價值,可為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為廣大科研工作者和古建築愛好者提供很好的素材,為現存木結構的修繕加固提供科學的支撐。
在本書出版之際,感謝李鐵英教授,王志華教授、劉暉總工程師對本書內容的指導;感謝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建設投資集團博士後工作站提供的良好科研和辦公條件;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2108465)、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2020M670696)的資助。
限於著者水平及撰寫時間,書中難免有不妥和疏漏之處,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著 者
2021 年9 月
新竹錢**[0920***347]
1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基隆仲**[0956***486]
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新北楊**[0920***650]
11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新北李**[0920***187]
1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中吳**[0920***885]
半小時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新竹楊**[0960***926]
1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中符**[0956***312]
1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新北鍾**[0978***898]
1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中趙**[0956***984]
1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北周**[0978***158]
1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嘉義符**[0933***880]
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南黃**[0938***738]
20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桃園方**[0920***568]
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基隆張**[0968***337]
1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南李**[0938***818]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北吳**[0968***832]
11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高雄符**[0932***442]
1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基隆張**[0988***325]
2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桃園錢**[0966***460]
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桃園鄭**[0933***564]
7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北謝**[0938***777]
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北符**[0933***109]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新竹趙**[0978***685]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新北孫**[0978***822]
20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中錢**[0951***826]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桃園錢**[0938***321]
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北孫**[0998***961]
2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嘉義仲**[0933***184]
7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南吳**[0966***108]
半小時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中李**[0920***807]
2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新竹謝**[0951***795]
1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南朱**[0932***152]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南陳**[0960***923]
1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基隆陳**[0986***860]
1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高雄李**[0933***977]
7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基隆陳**[0988***441]
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新竹謝**[0932***671]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桃園鍾**[0978***300]
半小時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北李**[0956***497]
11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基隆鍾**[0932***501]
11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基隆柳**[0998***231]
11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桃園楊**[0998***189]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南劉**[0938***692]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高雄謝**[0966***721]
20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高雄朱**[0966***610]
25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臺北周**[0986***154]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基隆鍾**[0932***458]
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高雄鍾**[0938***248]
12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基隆周**[0998***752]
4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新竹吳**[0920***492]
7分鐘前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 古建築雕作+古建築木結構抗震機理研究(全兩冊)
NT$1438
2023新書推薦:古建築裡喝咖啡:【京都+東京】咖啡店的歷史與味道(全兩冊)
NT$1466
住宅設計解剖書:宮脅檀作品集+住宅物語(全2冊)
NT$2880
現代清明上河圖 上中下(精裝全三冊)重達5公斤
NT$2386
中韻西形:中式與歐式空間設計的對比與融合(精裝 )重達4.8公斤
NT$2330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NT$1330
營造法式(上中下:全三冊)
NT$1730
伊東忠太手繪中國建筑系列:天朝+紫禁城(全兩冊)
NT$1250
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常識+中國雕塑史(全兩冊)
NT$2235
一宮兩園:故宮+頤和園+圓明園
NT$1650
千年尋脈:【北京古都都市設計研究】
NT$2280
中國現代建築之父:【梁思成建築大系】(全5冊)重達4.6公斤
NT$1350
《日本名城解剖書》+《日本名所解剖書》套裝2冊
NT$2645
中國景觀設計年鑑2021-2022(精裝)【重約2.8KG】
NT$1950
【故宮建築細探】+【太和殿】(精裝)
NT$2925
【豎排繁體】園冶+園冶註釋(第二版) 重排本
NT$2935
【精裝·8開大本】佛光寺東大殿(古建築立體趣讀)
NT$1145
中外建築探秘 :古建奇談+西方建築圖鑑+日本建築圖鑑
NT$2250
梁思成作品(全4冊)《梁》+《古拙:梁思成筆下的古建之美》+《大拙至美》+《佛像的歷史》
NT$1200
跟曹雪芹學:【園林建築】+【軟裝】
NT$1945
日本營造之美:第一輯+第二輯
NT$2000
《魯班經》全集(珍本叢刊集匯)
NT$1100
【紀念版】園林大師陳從周中式古典園林系列:說園/蘇州園林/蘇州舊住宅/揚州園林與住宅/中國名園
NT$2080
《北京四合院建築》(精裝大開本)重達2公斤
NT$12880
東方美學:日本庭院集成(全六卷,質重12.5公斤)
NT$2150
【和風禪境】+【雜木庭院】+【點境之石】+【良木成境】(全彩塑封四冊)
NT$2750
中國建築與宗教文化之:【祠堂】+【寶塔】+【普陀山】(全新塑封三冊)
NT$12000
東方美學:【日式庭院】(上下兩冊,質重16公斤)
NT$4245
插圖本中國建築雕塑史叢書:遠古三代+先秦+秦漢至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夏+元代+明代+清代+民國
NT$1790
日本建築:材料與樣式的應用
NT$1390
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