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NT$1458NT$2269

印簽&鈐章紀念版,記名家葉永烈首次披露大量珍稀名人書信,追憶大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悲歡命運


1636422120320877.jpg

详情1.jpg

編輯推薦:


★精心修訂。傳記名家葉永烈的心血之作,生前嚴格的查證、精心修訂,更正許多初版未發現的細節錯誤,涉及的地名、時間、人名等

★ 以作者第一手書信資料寫成。不僅令讀者增廣見聞,領略名流賢達風采,也加深對社會與歷史的了解。

★ 披露絕少聽聞的傳奇故事。作者藉助珍藏的往來書信,披露了書信背後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令人拍案驚奇!

★ 見證歷史。重現了隱藏在書信背後的那些時代的風雲風貌,還原歷史真相。

★再現數百張珍貴歷史照片和書信留影。圖文並茂,重現叱吒風雲的政壇人物、藝術家、科學大家等的歷史命運。

內容簡介:


作者葉永烈以自己交往、採訪中的第一手名人書信為媒介,講述這些書信的來龍去脈,以及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每一個故事也都是一篇人物特寫,揭示了大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悲歡命運,重現了隱藏在書信裡的時代風雲,不僅令讀者豐富了見聞,領略了名人風采,同時也體現了這些書信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

《歷史的絕筆》分6篇,分別講述作者與眾多作家、藝術家、歷史人物、科學家和境外人士的書信往來以及書信背後的人與故事,用大事親歷者的回憶來還原歷史的真相。作者抓住轉瞬即逝的歷史瞬間,用溫情的筆觸、不長的篇幅,記下一段段或波折、或坎坷、或激蕩的人生故事。通篇感情豐富、流暢,史料真實可信,具有濃重的歷史感和時代情懷。

該書配有200多幅黑白插圖,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形像地展示了那些歷史時代的特色人、物與事件,使遠隔千百年的歷史更顯得貼近與真實。

作者簡介:



葉永烈,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一級作家,上海文史館館員,教授。 1940年生於浙江溫州。 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 11歲起發表詩作,19歲寫出本書,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

主要著作為150萬字的“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與蔣介石》,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紅色歷程;200萬字的長卷《“四人幫”興亡》(增訂版)以及《陳伯達傳》,是中國十年“文革”的真實寫照;《鄧小平改變中國》是關於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全景式紀實長篇;《受傷的美國》是關於美國“9·11”事件這一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的採訪記錄。此外,還有《出沒風波里》《歷史在這裡沉思》《他影響了中國:陳雲》《中共中央一支筆—— 胡喬木》《走近錢學森》等。並著有長篇小說“上海三部曲”《東方華爾街》《海峽柔情》《邂逅美麗》。

目錄:



目 錄

長者手札

平生封信

冰心稱我為“小友”

陳望道不多見的親筆信

謙和細心的於若木

沉寂之後的千家駒

“死而復生”胡愈之

坦蕩的北大校長陸平

“老幹部作家”朱仲麗

周恩來嘆她“紅顏薄命”

“較真”的魯迅之子周海嬰

哲學家艾思奇名字的來歷


作家書簡

柯靈“煮”字

“蟄”字貫穿施蟄存一生

“掌故作家”鄭逸梅

《秋海棠》作者秦瘦鷗畫“地圖”

散文大家峻青

《文匯報》總編“陳虞老”

“兒童文學宗師”陳伯吹

樓適夷:傅雷不願因“右派”而改名

周煦良寫在氧氣瓶前的信

梁實秋長女沉浮記

流沙河釋筆名之由來

宗福先與他的《於無聲處》

從“豆腐乾”起步的胡萬春

戴厚英一生三劫

鮮花為陸星兒送行

“童話大王”鄭淵潔成名之前

多才多藝汪國真


藝術錦書

賀綠汀的“三重奏”

她期望與我共寫《馬思聰傳》

“三毛之父”張樂平

瀟灑淡泊的傅聰

一絲不苟的傅敏

超凡越聖的女鋼琴家李翠貞

“二胡皇后”閔惠芬

與電影導演張建亞三次握手

六小齡童的“美猴王”情結

“坐家”莊則棟

記憶中的劇作家吳祖光

手握煙斗的劇作家杜宣

頭頂上的藝術家


史海鉤沉

長媳劉松林的信

低調的侄子賀麓成

耄耋羅章龍憶往昔

《紅櫻桃》·烈士遺孤·羅西北

紫光閣風雲中的“小米”

與紅色特工面對面

“蔣介石女婿”傳奇

特別黨員杜重石的風雨歲月

“民國大律師”吳凱聲

張靈甫長子憶張靈甫

弟弟憶羅隆基及其三位夫人

他曾是陳獨秀機要秘書

他曾是向忠發“同案犯”

張治中秘書提供“重要信息”

陳伯達晚年速寫

此王力非彼王力

一封華籍美國人的信


科學華箋

華羅庚的“處女作”

“數學詩人”蘇步青

“七國院士”夏鼐的大師風範

與錢學森院士的談話

彭加木的絕筆

張存浩院士筆下的傅鷹院士

中共黨史專家龔育之兩封指正函

百歲命筆:“雪侮霜欺香益烈”

高語·高體·高人

女友眼中的高士其

淘書結緣  傳為佳話

數典忘祖獼猴桃

《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催生信”

與梁曉聲“漫遊未來”


海外飛鴻

她從台北寄來花哨書信

“黑蝙蝠”未亡人的夙願

“江南命案”·崔蓉芝·陸鏗

台灣作家張系國與《幻象》

韓素音的家庭生活

美國科幻巨頭來上海

研究沈從文的“洋人”

德國的“中國通”

視角獨特的日本學者

相逢莫斯科

附錄一  作家書信的“消亡”

附錄二  作家手稿的“消亡”

跋 在上海圖書館“葉永烈專藏”捐贈儀式上的發言

前言:



在北京嘉德 2013 秋季拍賣會上,傳出驚人消息:魯迅 1934年 6 月 8 日致陶亢德的一封信,不過 200 多字,以 655.5 萬元(拍賣價 570 萬元,加上佣金後 655.5 萬元)的天價成交,平均一個字值 3 萬元人民幣!同樣在北京嘉德拍賣會上,2013 年 5 月,魯迅兩頁《古小說鉤沉》手稿以 690 萬元成交,為起拍價的 11.5 倍。 2014 年 1 月,茅盾手稿《談近的短篇小說》經過 44 輪激烈競價,終以 1207.5 萬元的天價創下中國文人手稿拍賣新紀錄。


名人書信(包括著作手稿),成為中國收藏市場的新寵。這是由兩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一方面是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電子郵件、手機短信以及微信取代了紙和筆,紙質書信幾乎絕跡,名人書信成為“時不再 來”的稀缺資源。物以稀為貴,名人書信當然也就價值倍增。

另一方面則是許多“先富起來”的人們,把購買、收藏名人 書信作為新的投資渠道,人稱“軟黃金”。由於名人書信

增值速 度遠比真金白銀快,魯迅書信從十年前的數十萬元急升至如今的 數百萬元,所以名人書信也就成了拍賣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值得順便提及的是,台灣前“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在申 報個人財產時,特別註明擁有包括林書豪、林志玲、姚明、周杰 倫、蔡依林等名人簽名物件。在他看來,這些名人簽名物件,也 是很有價值的財產,所以需要申報。


我還要順便提及一件小事:我在北京大學上學時,圖書館出 售摘錄文獻的卡片,一分錢可以買幾張。我買了幾十張。近整 理手稿、書信時,發現這一摞泛黃的卡片。細細一看,竟然是一 張張印著孫中山頭像郵票的民國時期明信片。在明信片的反面, 被印上一條條紅色橫線,供摘錄文獻時寫字之用。在卡片之末, 還印有“孑民圖書館”字樣。孑民,是北京大學老校長蔡元培的 字。 1916 年至 1927 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 1940 年 3 月 5 日蔡元培病逝。為了紀念蔡元培,北京大學建立孑民圖書館。孑 民圖書館利用已經成為“廢紙”的民國明信片印製登錄圖書的卡 片。在 1958 年,北京大學圖書館把多餘的這些卡片作為摘錄文 獻的卡片“賤賣”給學生。近我上網查了一下,這種民國明信片如今每張價格為 3600 元人民幣!這清楚表明,時間使郵品不 斷增值,同樣也使名人書信不斷增值。泛黃,是時間沉積之色, 也是黃金之色。

我從未從拍賣行購買過一封名人書信,家中卻擁有那麼多名 人書信。我是在無意之中,收藏了許多名人書信。這些名人書信寫著“葉永烈同志收”“葉永烈先生收”。我的那麼多名人書信, 可以說由兩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一方面大抵由於我長期從事紀實文學創作,採訪的層次高, “人脈”甚廣,所以與許多名人有了交往,有了書信往返。尤其 是在 20 世紀 70 年代至 90 年代,正是紙質書信盛行的“黃金時代”, 所以收到的紙質書信甚多。


另一方面則是得益於從小養成的收藏習慣。我的父親是一個 細心人,他收藏了我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的所有成績單,在 我成人之後“移交”給我。在我 1957 年考上北京大學之後,我 收到父親寫給我的封信。我至今保存著這封信,因為這封信 教我如何寫信。他在信封上寫著:


北京市

北京大學第三十齋第三一二室

戈悟覺同學轉

葉永烈同學親啟

浙江省溫州市鐵井欄第八號葉志超寄

1957.1.18 發


父親寫的信封,把收信人、寄信人的地址都寫得清清楚楚, 連發信的日期也寫上。當時,我剛到北京大學,住址未定,所以信是寄到我的同鄉戈悟覺那裡轉的。父親在信中提醒我:


你今後寫信封,必須將受信人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詳 詳細細寫出,切勿如這次信封僅有“北京大學十一齋葉寄”, 今後必須寫“北京市北京大學 ×× 齋 ×× 室葉永烈”,這 樣寫郵局揀信時萬一寄不到,也可退回寄信人也,希留意。


從那以後,我寫信封,都注意把“受信人及寄信人的地址、 姓名詳詳細細寫出”。寫信時,在信末也養成署年、月、日的習 慣 —— 後來,我才明白寫明年份非常重要,不然過了好多年之後, 就弄不明白那封信是哪年寫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考證”。


受父親感染,養成細心的習慣,我幾乎保存了所有著作的手 稿(寫作時夾一張單面複寫紙,保留一份底稿),而且一本又一本 裝訂起來,可以從地板堆到天花板。我是家用電腦的批用戶,1992 年買了 286 電腦,從 1993 年起改用電腦寫作,不然我的著作 手稿還會更多。我也保存了大量的書信 —— 我的書信頗多,多 的一天收到 30 多封來信。雖然我是碎紙機的批用戶,把許多 沒有保留價值的信件扔進碎紙機,但是我保存了數以千計的有保 存價值的書信。值得提及的是,我在寫信時,也往往夾一張單面 複寫紙,所以保存了我自己的大量書信,可以與來信對應起來,“有 來有往”。據我 1985 年 8 月 29 日日記記載,那天晚上就一口氣寫了 15 封回信!


在作家之中,重視收藏名人書信的要數梁實秋。梁實秋夫人 韓菁清從台北來上海,曾經帶了一部分梁實秋保存多年的名人書 信給我看,其中有冰心留學美國時的手跡。我知道,1949 年中國 人民解放軍圍困北平時,梁實秋是在極其匆忙之中從北平逃往天 津,再從天津經上海到廣州,後到達台北的。在這樣戰火紛飛 的時刻,梁實秋居然沒有忘記帶走他所收藏的名人書信。韓菁清 告訴我,梁實秋是信件頗多的人,但是他只保留少數有價值的書 信,所以這些書信伴隨著他輾轉來到台灣。梁實秋這麼看重名人 書信,倒不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到拍賣行賣高價,而是看重這些 名人書信所承載的深情厚誼和文化價值 ……


步入晚年,我和妻必須考慮家中大量書信、手稿、採訪錄音 帶的未來去處。在徵得兩個兒子、兩個兒媳的同意之後,我們決 定無償捐贈給上海圖書館。

在線試讀:


冰心稱我為“小友”


在我收到的眾多來信之中,只有兩封信稱我為“小朋友”: 封信是我 11 歲時向《浙南日報》投稿,收到報社的回

信,信封上寫著“葉永烈小朋友”收。那時候,我名符其實是小 朋友。

然而,第二封信是冰心寫給我的,信的開頭寫著“永烈小友”, 寫信的日期是 1990 年 8 月 30 日。也真巧,那天正好是我 50 歲 的生日。

50 歲的人,怎麼成了“小友”?冰心乃中國文壇耆宿,生

於 1900 年 10 月 5 日,人稱“20 世紀的同齡人”,又稱“世紀老 人”。她年長我 40 歲。 1990 年,她 90 歲,在她的眼裡,50 歲的 我也是“小友”。

冰心的信,是用藍色圓珠筆隨手寫在白色便箋上的,字跡娟 秀而端正。信是這樣的:


永烈小友:

剪報收入(到),您把我描寫得太“聰明”了!上月到 北京醫院體檢,還見到曹禺,他住院已兩年了,但喜笑如常, 看不出病容。我還好。

撰安

冰心 1990 年 8 月 30 日


信中提及的“剪報”,是指我 1990 年 7 月 10 日發表在《今 晚報》上的散文《訪冰心》。

那是 1990 年 6 月 22 日,我在北京訪問她時,年已九旬的她 依然像我過去在電視中見到的那樣清秀,思路清晰而敏捷,說話 幽默。她知道我前幾日去看望過因腦血栓臥病在床的俞平伯,便笑稱自己如今在作家群中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俞平伯 跟她同歲,但是比她大 10 個月。除了俞平伯之外,她是中國作 家中為年長的一位了。

她的家門上貼著“醫囑謝客”四字。她曾患腦血栓,又 跌傷了腿,已謝絕各種社會活動,而且很少會客。由於足疾, 她坐在椅子上,雙腿之下要墊個小凳子。一頭銀髮一絲不亂, 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她出生於福州,而長於菸台,所以沒有 福建口音。她家是書香門第,她的書房牆上便掛著她祖父的 楷書。

冰心笑稱自己走上文學創作之路是“誤入歧途”。她原是 學理科的,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在北京《晨報》上發表小說、 詩。不久,她轉到文學系學習,從此越寫越多。 1923 年,她前 往美國留學。她說:“我有三個弟弟,比我小得多。弟弟們又有 許多小朋友。他們要我寫信,說說異國見聞,我寫了一封又一封。 正巧北京《晨報》開闢兒童文學版,向我約稿。我把這些信在《晨 報》上連續發表。我一共寫了 29 封信,集成了一本書,叫《寄

小讀者》。後來,在 1958 年又寫了《再寄小讀者》。在粉碎‘四 人幫’之後,寫了《三寄小讀者》。 ”

冰心談及她寫得為順手的作品,是《南歸》和《關於女 人》。她說:“《南歸》是對我母親病逝的追憶,寫起來不費力, 一氣呵成。寫《關於女人》時,我用了個別人不知道是我的筆名 ‘男士’,寫起來沒有思想負擔,何況我是女人,很熟悉、了解女 人 —— 雖然我是用男人的口氣寫的。”

冰心說,作品是她的“孩子”。她沒有偏愛哪個“孩子”,因 此也就很難說自己對哪個作品滿意。她認為,重要的是,作 家要講真話,以真情實感去寫作。她不趕時髦,不說假話。她喜歡巴金,引為知己,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巴金說真話。她文債高築。不過,她不忙於應付約稿。她總是自己有什

麼話要講,才寫什麼。如果約稿的題目正是她所想寫的,她就 應約而寫。雖已耄耋之年,她仍在不斷筆耕。她說,她只有在 為人題詞時才用毛筆。平時她寫作,總是用圓珠筆,夾一張復 寫紙,留一份複寫稿。那份複寫稿交給為她編文集的朋友。她 的文集已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印出三集,第四集很快可以送到她 手中了。

另外,人民文學出版社、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也出過她的 作品選集。

她很豁達。她說:“我都 90 歲啦,說不定哪一天,說走就 走。我已經把我的一部分字畫、書、手稿以及幾千封小讀者的信, 送給現代文學館。那是巴金倡議辦的,我算是給他湊‘熱鬧’。 現在,我的家裡還掛著 60 年前梁啟超題贈我的字,還有趙樸初贈我的字,凡是有上、下款的字畫,在我過世之後都送給現代文學館。”

她關心地問起那“一人之下”的俞平伯的病況,問起曹禺是否仍住醫院。她坦率地說,曹禺早期的作品《雷雨》《日出》,超過了他後來的作品。她笑道,那位導演《雷雨》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前院長焦菊隱,是她的學生呢!

牆上掛著她的丈夫吳文藻教授的遺像。她的子女精心地照料著她的生活。她的案頭放著的一疊手稿表明,她正在筆耕,她的每一個字都端端正正,一如她那整潔的衣衫、明亮的雙眸……

對於高齡冰心,我不敢叨擾。直至一年之後,我因為有問題向她請教,而且這問題非她答復不可,所以在1991 年4 月1日以“小友”的名義再一次給冰心寫信。說來有趣,我也有著冰心那樣的寫作習慣,“總是用圓珠筆,夾一張復寫紙,留一份複寫稿”,所以至今我仍保存著給冰心寫信的複寫底稿—— 也正因為這樣,我保存了大批作品和書信底稿。

1608384496965923.jpg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NT$1458
最新訂購
  • 基隆楊**[0988***534]

    11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基隆李**[0968***201]

    20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竹陳**[0960***299]

    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基隆張**[0946***385]

    1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高雄劉**[0966***488]

    1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鄭**[0946***830]

    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竹楊**[0932***811]

    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鍾**[0978***782]

    11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竹趙**[0986***214]

    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基隆劉**[0951***456]

    7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竹趙**[0946***987]

    半小時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楊**[0998***978]

    2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基隆謝**[0951***126]

    半小時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桃園李**[0968***748]

    20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柳**[0968***448]

    2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竹王**[0920***483]

    2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趙**[0938***142]

    1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高雄鍾**[0946***488]

    11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北張**[0998***929]

    20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嘉義仲**[0988***738]

    1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北仲**[0960***445]

    4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竹周**[0966***730]

    1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北孫**[0966***681]

    1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方**[0951***857]

    1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竹方**[0978***690]

    2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高雄張**[0998***549]

    4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北朱**[0986***842]

    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嘉義李**[0920***552]

    7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朱**[0988***244]

    4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北楊**[0986***146]

    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桃園符**[0988***974]

    1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嘉義朱**[0988***765]

    1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基隆符**[0968***302]

    4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北謝**[0978***668]

    11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北錢**[0932***817]

    1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基隆周**[0960***186]

    2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北方**[0932***974]

    4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基隆吳**[0946***337]

    2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吳**[0960***481]

    1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北李**[0978***951]

    11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高雄張**[0956***531]

    1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高雄謝**[0946***271]

    4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高雄趙**[0988***212]

    12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嘉義劉**[0986***301]

    7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張**[0956***107]

    4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桃園仲**[0933***644]

    2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新竹柳**[0998***262]

    2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趙**[0938***761]

    15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臺中柳**[0956***584]

    11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嘉義謝**[0956***207]

    7分鐘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 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全三冊)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