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NT$1750NT$2589

王家屏:專業收拾不務正業的皇帝,堪稱大明王朝的“小張居正”,從和尚到開國皇帝,從草根到頂層設計,憑什麼只有他做到了?一個關於底層上位的勵志故事。


提醒.jpg

详情1.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周明河創作的歷史傳記,就像一個門檻。看了他創作的,很多其他人的作品,就再也看不進去。這種文采橫溢又照顧史實的寫作方式,既見態度又見功底,委實不簡單。強力推薦。 ——編輯 easylazy

内容简介蓝色.jpg

傳記小說,本書在作者所作朱元璋傳的基礎上,圍繞朱元璋,進行了文學創作。蒙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並起的大幕徐徐揭開……一個原本落魄江湖、艱難求存的遊丐僧,如何憑藉自身的非凡努力與種種機緣,在三四年間迅速脫穎而出,成為雄踞金陵的一方霸主!一個武藝超強、野心勃勃的官府小吏,如何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又放下身段、巧施權謀,成就一番豪雄事業!在強敵環伺的危局中,且看朱元璋與陳友諒如何運籌帷幄、步步為營,成為元朝的兩大勁敵!二人又是如何狹路相逢,龍虎相爭,終在鄱陽湖上演史上規模水戰,驚天決死,風雲變色,且看江山由誰來主宰!

作者简介蓝色.jpg

周明河

文史作家,有“當代寫史聖手”之譽。山東曲阜人,標準的孔子老鄉。出版歷史小說《中國歷史上五位“文藝範兒”皇帝的人生》《為什麼偏偏是朱元璋》《國士無雙:韓信傳奇》《千古大儒王陽明》《朱元璋大傳》等。作者長期研究、撰寫朱元璋史事,雖已將有關史料近乎窮盡,卻仍不滿意,遂沉潛十載,竭盡心力,袪魅返真,直抵人心,書寫出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傳奇。

目录蓝色.jpg

第一章 大亂且作

第二章 江湖奇遇

第三章 江漢雄傑

第四章 群雄奮起

第五章 聲名漸起

第六章 一戰成名

第七章 守機待時

第八章 各逞豪雄

第九章 乘勢南進

第十章 三蛟逐鹿

第十一章 立足金陵 

第十二章 察罕兵威

第十三章 鏖戰常州

第十四章 虎踞上游

第十五章 親征浙東

第十六章 平定方略 

第十七章 喋血龍灣

第十八章 再破陳漢

第十九章 禍起蕭牆

第二十章 鏖戰洪都

第二十一章 決戰鄱陽 

第二十二章 平滅陳漢

在线试读.jpg

第一章 大亂且作

地處江西中西部、山明水秀的袁州頗為不同,這裡蒙古籍的達魯花赤(蒙古語意為“鎮守者”,指地方軍政、民政和司法長官)受中土風氣所化,已由一個薩滿信徒轉為一個道教徒,每當他遭遇煩憂之事,都要到當地的全真觀向太上老君求告一番。

這位袁州的達魯花赤近日頗為惶惶不寧,所以他去當地“萬壽八仙宮”的次數也增多了。一日,乘坐金黃色竹轎回家的路上,達魯花赤心事重重。突然,轎子晃動,珠簾發出惱人的刺耳聲響,前後隨行的十幾個家丁步子變得凌亂,體形肥胖、心口窩憋的達魯花赤透過珠簾沒好氣地說道:“慢些,再慢些,又不是賽馬!” 

“老爺,已經很慢了,再慢的話,天黑前就到不了家了!”一位短打的隨侍家丁對著轎子裡回道。

“有家還怕到不了?哪天叫人把窩給端了,那時才到不了家,或者滾回草原吃沙子去!”達魯花赤沒好氣地說,不過他脾氣不是很大,只是用手撫了撫心口,便由著僕人們去了。坐轎子有坐轎子的不滿,做官也有做官的難處,達魯花赤繼續想著自己的心事…… 

去年二月,汝寧府(今河南駐馬店和信陽部分地區)信陽州的胡閏兒(因擅長棍術,人稱“棒胡”)燒香惑眾,妄造妖言作亂。他聯合一眾教徒,一舉攻破了歸德府鹿邑,又在陳州(今河南淮陽縣)大肆焚掠,一時間弄得河南行省 a 風聲鶴唳。朝廷遂命行省左丞慶童領兵征討,費了不少周折,才將這次反叛鎮壓下去。

袁州是一個上等州,設有達魯花赤、州尹各一員,秩從四品;主管武事的同知一員,秩正六品;主管民事的判官一員,秩正七品。那信陽州的棒胡舉事,據說是白蓮教眾發威,而本州萬人稱頌的彭和尚也是一位燒香聚眾的“白蓮導師”。達魯花赤目下所擔心的,正是這彭和尚哪天也鬧出些事端來,一旦惹怒朝廷,自己可吃罪不起;再者說,若有亂民揭竿而起,那自己的身家性命就有可能不保。

達魯花赤曉得,茲事體大,不能不慎之又慎。這一日上午,他特意把州尹、同知、判官和一干幕僚召來議事廳,商議如何處置彭和尚一事。

此時是至元三年(1337)五月,天氣已經非常炎熱,但見達魯花赤身著夏季的蒙古式官服,頭戴涼帽,束著婆焦頭,盤腿坐在一張僅容其龐大身軀的竹床上,身邊是兩個為他打扇的年輕侍女。無論是侍女還是達魯花赤,額頭上都佈滿清晰可見的汗珠。

許久,議事廳中放置的一大塊冰漸漸融化,騰起涼沁的水霧,門窗緊閉的屋子裡終於舒爽了很多。眾人先時都在小聲議論這冰收藏運輸之不易,也為去年那一場罕見的冰雪而慶幸。此時,冰塊旁的侍從拿著一把大蒲扇扇了幾下,那沁人心脾的清涼頓時擴散開來,快意自適的達魯花赤這才切入正題。

他清了清嗓子,開口問坐在旁邊竹椅上的幕僚:“這白蓮教是怎生個來歷?你們細細講來吧。” 

這些幕僚顯然已做好充分準備,彼此遞了個眼色。 “啟禀大人,”其中一位手拿紙扇、頭戴束髮冠、士大夫模樣的幕僚站起來,向著達魯花赤拱手行了個禮,又轉身朝向其他官員道,“各位大人!這白蓮教可說是大有來歷。” 

“坐著說話吧。”達魯花赤體貼地擺手。

“謝大人。”那幕僚客氣地坐下,拿出事先做好的筆記,繼續道,“釋家來到中土生根,掐指一算,已有千餘年,其發出枝芽,當屬兩晉南北朝時。話說這東晉時有一名僧,法號慧遠,他別立宗旨,在廬山東林寺建了一處白蓮社,後人便將這一路稱為‘白蓮教’。” 

坐在一旁的判官手裡也拿著一把紙扇,只見他扇子一停,急不可耐地插問道:“不對啊!如此看來,這白蓮教也算是個名門正派,怎今日如此作祟?” 

那幕僚把臉轉向判官,答道:“大人有所不知,這後來的白蓮教只不過是藉了慧遠大師‘白蓮’的名號,自己又加入了很多私心私意。 

代‘白蓮導師’,系南宋初期的茅子元,其立教宗旨,主要是藉鑑釋家淨土宗來崇奉阿彌陀佛,以‘往生淨土’為修持形式,大量融入釋家天台宗的教義……” 

達魯花赤聽到這裡有點迷惑,他挺了挺沉重的身體,插問道:“好生叫人費解,不知一般百姓是如何信他的?我們回教的經典可從來沒有變過,也沒人敢隨意篡改或添加。” 

“呵呵,”那幕僚回過頭來輕笑了一聲,繼續說道,“大人疑惑的正是,一般百姓懂得什麼?不過是茅子元為了擴大信眾,迎合著一般百姓的心意,怎麼俗怎麼說,怎麼神叨怎麼說,是故一般百姓都信了他。那些正經的僧人,都痛斥其‘假名淨業,而專為奸穢之行,猥褻不良’。但這世間的愚夫愚婦,哪管得了這些個,他們轉相誑惑,聚落田裡,都樂意這般妄說。百年之間,這天下已是處處有傳習白蓮教義之人……以往白蓮教眾之間關係非常鬆散,平素少有來往。但是茅子元聚信眾在淀山湖白蓮堂,自稱‘白蓮導師’,坐受信眾膜拜,影響日漸壯大。職是之故,全國上萬計的信眾就被牢牢控制在這‘白蓮導師’之手。一旦朝廷不能稱其意,這等妖眾還要對抗朝廷哩!” 

同知也不好乾坐著,於是插問道:“聽說這白蓮教謹食蔥和乳,不殺生,不飲酒,教眾號稱‘白蓮菜’,可是了?” 

“大人了解的正是,”幕僚答,“茅子元並不要求信眾出家,也准許他們在家修行,又可娶妻生子,這算是中了愚夫愚婦們的意了。” 

達魯花赤振作了一下精神,又問道:“這白蓮教為禍也不是一時了,為何朝廷容它這般久呢?” 

幕僚正襟危坐答道:“我國朝富有天下,包容四海,善待各等修行之人,白蓮一支也非例外。世祖時期,廬山東林寺還一度受到朝廷的褒揚呢。淀山湖白蓮堂升格為普光王寺,住持被朝廷欽定為白蓮教主,由此寺裡的香火一直較為興旺。全國各地都邑,可謂無一處沒有白蓮堂,聚徒多者數千人,少的也有幾百人,再少也有幾十人。那白蓮堂棟宇宏麗,像設嚴整,乃至於與梵宮道殿相匹敵,一時稱盛!大德八年(1304),全面闡述白蓮教義的經典《廬山蓮宗寶鑑》十卷本,由白蓮僧人普度撰成……” 

“哎呀,那看來我國朝待它不薄嘛,它何故要與我朝為難?”達魯花赤有點坐不住了,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大肚子。

眾人見狀都隱隱發笑,可沒人敢笑出聲來。幕僚也竭力壓抑著自己,又參看了一下手裡的筆記,道:“此事說來話長,那茅子元原該不存對抗朝廷之意,只恐是後輩白蓮僧人形形色色,各有懷抱,教眾又魚龍混雜,整日家聚眾結社,難保有一日不會生出對抗朝廷的歪心思。這等事情國初就有幾樁,所以朝廷不得不下令,將江南有白蓮會等名目的物件,一律禁斷拘收,可並未見效。此後,彰德(今河南省安陽市一帶)、廣西等處仍有打白蓮旗號作亂者,朝廷才於至大元年(1308)下令,取締白蓮社。但這禁令並未維持多久,普度上書武宗皇帝,極力為白蓮教開脫,武宗皇帝一念之仁,便解除了禁令……不想白蓮教眾經此番禁令後,反比先前更為活躍,短短十餘年,就又成了朝廷的一塊心病。英宗至治二年(1322),朝廷再次下令,禁止白蓮佛事。” 

講到此處,那一直沒有出聲的州尹突然開腔道:“今者,白蓮教已尾大不掉,二次禁令於今已十有六年,如彭和尚之流卻還在招搖過市,實在是我等失職。今日我等務必拿出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徹底除了彭和尚這禍根才好。” 

達魯花赤聞聽此言吃驚不小,忙道:“咱到此地為官,已經有三年,多次耳聞彭和尚聚眾的事。咱想著那彭和尚是這袁州本地人,又在這慈化寺出家,必不致有非分之念,免得連累了親眾。況他粗通醫術,常為百姓減除些病苦。且百姓們會集一處,互相幫扶則個,也是朝廷生養百姓的恩德。沒想到這彭和尚如此不識好歹,煽惑民心!” 

此時,另一個幕僚站了起來,接話道:“彭和尚能為偈頌,常勸人念彌勒佛名號。每逢十五月夜,他必叫人燃大炬、焚名香,念偈拜禮。那等愚夫愚婦對他深信不疑,其徒遂眾。近些日子,‘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口號,被彭和尚徒眾喊得震天響。每月初一,他們都要在南山上嘯聚一番,分明有不軌之圖。諸位大人,是該下決斷的時候了,別讓息州郭菩薩及汝寧棒胡之事重演!” 

那同知立馬站了起來,振作了一下精氣神,向達魯花赤主動請纓道:“大人,容卑職帶了兵馬前去,把那彭和尚捉來,關進大牢裡。卑職就不信那大樹一倒,猢猻們不散!” 

達魯花赤轉頭向州尹看了看,想要徵求他的意見。那州尹一向足智多謀,一邊搖著紙扇,一邊瞇著小眼睛道:“此舉恐怕不妥,彭和尚在徒眾心中已如神明,我等若抓了他,那幾千徒眾豈肯罷休?咱們這袁州城恐再無寧日!”他略一思忖,又道,“愚職倒有個主意,不如我等把那彭和尚體面請來,再給他些好處,勸他務必收斂一些。如若他敢不從,我等威嚇他一番,來個先禮後兵。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達魯花赤想了想,覺著世人多半像他一樣愛利祿,縱然收買不了一世,但收買一時還是有把握的,何況自己屈尊禮遇他彭和尚,這個天大的面子他總會看在眼裡吧。達魯花赤想到這裡,仍不免有所顧慮:“他若是不肯就範呢?” 

州尹早已成竹在胸,獰笑著說道:“那我們就把他軟禁起來,再不然就把他禮送出境,遠遠打發了這活佛!” 

聞聽此言,達魯花赤不禁眉開眼笑:“嗯,好法子!不妨先試它一試!” 

大家也都覺得這個法子好,瞬間也不覺得天氣那麼炎熱了,一個個開始有說有笑,會議也就此告一段落。

书摘蓝色.jpg

书摘1.jpg

书摘2.jpg

书摘3.jpg

书摘4.jpg

广告图1.jpg

实拍图.jpg

主图1.jpg

详情1.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1.該書信息量大、史料詳實,不僅講述了王家屏一生所經歷的大事,也反映了一段明史。為研究王家屏、研究明史提供了參考資料。

2.作者為王家屏直系後人,擁有族譜和家族藏書等一手資料。

内容简介蓝色.jpg

本書是一本關於大明首輔王家屏的歷史傳記。王家屏,山西大同府山陰人,明代中後期內閣首輔。萬曆十二年(1584年),王家屏被提升為禮部右侍郎。不久,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輔助朝政。王家屏執閣六年,時間雖短,但給當時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貪權武斷,“推誠秉公,百司事一無所擾”;他恪盡職守,“每議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隨”;他注意處理同內閣諸臣關係,與同僚們和睦相處。萬曆十九年(1591年)秋,出任內閣首輔。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王家屏病逝,終年六十八歲。 

《大明首輔王家屏》一書作者參與“王家屏研究會”工作十餘年。此書以記史寫實手法敘述王家屏一生所經歷過的重大事件,從而表現他為人“端”;收集、整理、研究王家屏詩詞、奏疏、尺牘,乃至小說等文本,從而展示他為文“端”;該書信息量大、史料詳實,不僅講述了王家屏一生所經歷的大事,也反映了一段明史,為研究者匯集了豐富詳實的參考資料。

作者简介蓝色.jpg

王與甘

山西山陰人。初,高中畢業後當教師。於恢復高考時,上山西醫學院,畢業後當醫生。退休後,參加《三晉文化研究會》,任理事;參加“王家屏研究會”,任顧問。曾編著歷史小說《烏龍洞》。

目录蓝色.jpg

001   章 王顯遷居山陰 王縉棄官臨邑

005   第二章 憲武修庠館 妙善生家屏

010   第三章 家屏對句無瑕疵 妙善早逝遺碎玉

017   第四章 縣太爺舉薦家屏 王重光講學云中

024   第五章 李文進籌建車兵 霍宗岳巡查安營

027   第六章 家屏就讀國子監 憲武供職雲中府

032   第七章 王憲武救落魄人 霍小姐奏出塞歌

038   第八章 王家屏雪夜聽莊義 霍小姐臨終留遺願

048   第九章 家屏再娶李小姐 霍家又添幹女兒

051   第十章 家屏鄉試中舉 憲武樂極生悲

057   第十一章 憲文瞎激騰 家屏讀武經

061   第十二章 家屏請免災年賦稅 張鹵赴晉甄選拔貢

066   第十三章 讀書圖書府中二甲 選為庶吉士入翰林

078   第十四章 山西京官宴請新進士 隆慶皇帝私會王家屏

085   第十五章 徐閣老致仕薦二王 王家屏閣試任史官

093   第十六章 劉東星貶謫蒲州 韓寒潭全家遇難

103   第十七章 崇古治邊 把漢來投 俺答稱藩 趙全就擒

001   第三十八章 出任武舉主考官 教習新選庶吉士

014   第三十九章 丘侍郎奉旨抄張家 張敬修含恨寫血書

025   第四十章 家屏入閣充會典總裁 皇上祈雨諭百官省躬

038   第四十一章 浚初中舉謝賀 四維逝世告哀

046   第四十二章 輔臣上疏敦促皇上 祖母犯病耽擱浚初

058   第四十三章 王家屏為景夫人丁憂 李維楨攜周弘禴來訪

071   第四十四章 皇上聖體違和不上朝 家屏數辭起召再入閣

087   第四十五章 周弘禴斥怠政 皇上不理 雒於仁疏四箴 家屏申救

098   第四十六章 進皇宮 皇上召見四輔臣 出京城 王家喪失幾條命

109   第四十七章 家屏自陳乞罷 時行奏議大略

122   第四十八章 委鄭雒重任 請皇上立儲

135   第四十九章 閣臣表態再不冊立辭朝 元標上疏直言時弊被調

144   第五十章 鄭雒依略行事 輔臣相繼辭朝

153   第五十一章 時行上密揭外洩 許國準回籍調理

164   第五十二章 時行懇乞 終放歸田裡 皇上親點 又新增輔臣

173   第五十三章 武弁鬧事 曾同亨受辱 采菲污人 王家屏乞勘

180   第五十四章 王家屏促錫爵出仕 趙志皋乞皇上御朝

190   第五十五章 封還御批申救言官 乞罷歸田以全臣節

202   第五十六章 上辭朝疏頻回棄婦頭 憂大明時橫灑孤臣淚

211   第五十七章 著手寫《金瓶梅》 籌劃修河陽橋

221   第五十八章 邢玠用車兵築堤 維楨聘家屏修志

229   第五十九章 皇子並封 遭百官非議 廷推家屏 惹皇上惱火

239   第六十章 魏允貞望北岳禱雨 李淑人在老家病逝

249   第六十一章 王閣老送女兒 諸戰將說援朝

259   第六十二章 萬世德調萬家軍 王錫爵寫《金瓶梅》書序

268   第六十三章 吏部二次會推輔臣 錫爵八疏乞休辭朝

276   第六十四章 家屏奔五台山尋親 家璧回山陰城丁憂

286   第六十五章 劉虞夔不幸早逝 趙志皋被參誤國

293   第六十六章 邢玠報兵部朝戰大略 家屏賀世德東征奏捷

304   第六十七章 沈一貫一人守內閣 萬世德賀正兼賀生

314   第六十八章 支持魏允貞作奏草序 痛悼劉東星寫墓誌銘

325   第六十九章 眾老臣為家屏賀生 王閣老在山陰病逝

339   第七十章 浚初湛初整理遺著 維楨向前寫跋作序

355  附錄:王家屏年譜

媒体评价蓝色.jpg

此書以記史寫實手法敘述王家屏一生所經歷過的重大事件,從而表現他為人“端”;收集、整理、研究王家屏詩詞、奏疏、尺牘,乃至小說等文本,從而展示他為文“端”;該書信息量大、史料詳實,不僅講述了王家屏一生所經歷的大事,也反映了一段明史,為研究者匯集了豐富詳實的參考資料。

在线试读.jpg

春節過後,天氣轉暖,一日,王家屏和徐顯卿二人進宮給內官上課。皇上身邊有兩個太監急著要去聽課,忙不迭地出門,差點撞到皇上身上。

皇上問他倆:“為何如此慌忙?”

“回皇上,我倆要到司禮監大堂聽王講官講課。”

“今天講什麼?”

“回皇上,今天講‘君子比德’。”

皇上伸手向外揮了一下,兩個太監急匆匆走了。皇上在堂前徘徊,口裡反复念叨“君子比德”。

司禮監院內有幾棵古松,根羅枝攀。階前簷下,收拾得一塵不染。內書堂雖比不得皇宮內其他殿堂,卻也氣派森嚴。

早在隆慶五年,為內官授課,只有司禮監的人參加,人少,堂內容得下。後來其他司的內官也要參加,人多了,堂內容不下,便將堂前隔扇取下,桌案擺放在近門口處,資深太監列於堂內兩側,其他人員依資排立於堂前的簷台上下。

前來聽講的內官統一著青素太監裝。家屏和徐顯卿頭戴烏紗帽,身著大紅圓領官服,分外顯眼。教習內官全盤照搬經筵講習的規矩,每次開講前,先“溫故”而後“知新”,由講官先領讀舊課目三次,再領讀新課目五次。

徐顯卿領讀完,攜筆墨到前院去作畫。家屏正襟危坐,開講。

“荀子是戰國末期趙國人,曾三次出任齊國祭酒,後為楚蘭陵令。他曾傳道授業,韓非、李斯為其門下。著有《荀子》一書,其中《法行篇》記載了孔子與弟子子貢關於君子“貴玉賤珉”的對話。

“子貢問孔子:‘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者,何也?’孔子回答說:‘夫玉

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行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

正當家屏滔滔不絕講授時,馮保和程錦衣陪著皇上向這邊走來。徐顯卿見了,上前拱手而立,說:“臣不知皇上駕到,有失迎迓。”皇上示意讓徐顯卿小聲,他立於徐顯卿一側,邊看桌上的畫,邊聽裡面講。

“佩玉於身,提醒自己要端正做人。玉,潤澤溫厚,棱角分明卻不傷人,

寧折不屈,從不掩飾自己的缺點。敲擊它,聲音清越悠揚卻又適可而止。這正是君子應該具備的品德。君子就是要有寬厚仁愛之心,剛毅不屈之氣,個性十足但不傷害他人,才華橫溢但不喋喋不休。

“玉可以比附人的道德,這便是‘君子比德’。我朝首輔張居正,別名白圭,便是一例。白圭者,美玉也。

“‘比德’是藉鑑自然釋理論道。古之聖賢,以玉比德,也以水比德。

“老子曾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其意為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謙虛的美德。

江海能成為河流的歸宿,是因為它位處下游。世界上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這就是柔德。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無定形的東西,可以進入有形的東西中,由此可知‘不言’而受教與‘無為’而受益。

“老子還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

“宋人周敦頤以蓮比德,他的《愛蓮說》值得一讀:‘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皇上聽得入神,便要步入院內,被馮保輕輕拉住。直到授課結束,馮保傳家屏召對。

皇上說:“數日前張先生講《帝鑑圖說》中宋仁宗‘不喜珠飾’事,朕以為,國之所寶,在於賢臣。珠玉之類,寶之何益?今日聽先生講‘君子比德’,朕又以為,君臣所寶,在於比德。朕要以‘君子比德’為銘。”

家屏對皇上有所獲,甚感欣慰,講了些鼓勵讚美的話。

皇上問:“剛才聽先生所講,知首輔張先生又名白圭,朕又多了份愛玉之心。何處有玉,可令人開採?”

家屏說:“臣聽說崑崙山有玉石,皇上可著人勘探。臣以為,我朝更需要發現、起用那些品德如美玉般的君子。”

皇上稱是。

皇上興之所至,讓家屏書“君子比德”四字,家屏用端楷書寫畢,皇上照著他的字樣,又寫了一幅大字,說是要懸掛在張居正將要修好的、專藏宸墨的“捧日樓”內。

“朕從七歲開始,每日練寫毛筆字,常以此為樂。近年來,朕對文房四寶頗感興趣,欲新制標識萬曆年號的硯台若干,先生可為之作銘。”

“臣不知都做哪些硯台。”

“鐘硯、鼎硯、玉硯、陶硯各一枚,普通禦硯十枚,共計十四枚。”

家屏說:“臣遵旨。”

家屏薦舉徐顯卿參與設計各種硯台,皇上從之。

馮保讓一名太監領著家屏和徐顯卿到內務府造辦處,那裡集中了大明王朝製作文房四寶的高手。

徐顯卿畫了幾幅硯台設計草圖,讓工匠們先做成小樣,呈報皇上核准。

家屏和製作玉器的師傅商量,他想修復母親留下的幾件玉器殘片。

數日後,家屏寫好了硯銘:

鐘硯銘

孰鑄爾形,含章可貞a;以文致平,濯濯厥聲。

鼎硯銘

惟玄惟黙,象帝之先a。安汝止,永不遷。

玉硯銘

追琢其質,溫潤而栗,君子比德。

陶硯銘

爾形何常,陶良則良;慎所染之,何用不臧。

又作硯銘十則:

之一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c;敷賁帝制,天下文明。

之二

既雕既琢,未離其樸d;皇頡e 往矣,我思緬邈f。

之三

龍尾鳳咮,天錫貞符;炳靈洛範,鬥瑞河圖。

之四

懷瑾握瑜,竹素與俱;俾爾供奉,承明石渠。

之五

漱潤含芳,封於石鄉;臣哉隣哉,翊我文昌。

之六

卷石勺水,具體山河;乾旋坤轉,仁漸又摩。

之七

坎不盈a,艮其止b,日監茲c,左右史。

之八

近朱則赤,近墨則黑;慎所染之,恆以一德。

之九

舍德之厚,磨而不磷;剛健沖正,輝光日新。

之十

直以方至d,靜而有常e,壽考無疆f。

家屏將寫好的硯銘呈上。張居正和呂調陽在內閣看了一遍,又將申時行、王錫爵、許國叫來,認真推敲,也沒做多大修改,便定了下來。張居正囑咐,皇上對硯銘有疑問,由家屏召對。

一日,家屏為皇上講“慎所染之”:“ 《墨子》一書裡有篇文章叫《所染》。學習這篇文章,對理解‘慎所染之’有幫助。”

家屏將這篇文章講給皇上聽,皇上感到分外新鮮。

“墨子說,他曾見人染絲而感嘆:‘絲染了青顏料就變成青色,染了黃顏料就變成黃色。染料不同,絲的顏色也跟著變化。經過五次之後,就變為五種顏色了。所以染這件事是不可不謹慎的。

“不僅染絲如此,國家也如此。舜被許由、伯陽所染,禹被皋陶、伯益所

染,湯被伊尹、仲虺所染,武王被太公、周公所染。這四位君王因為所染得當,所以能稱王於天下,功蓋四方,名揚天下,凡是提起天下著名的仁義之

人,必定要稱這四王。夏桀被幹辛、推哆所染,殷紂被崇侯、惡來所染,週厲王被厲公長父、榮夷終所染,週幽王被傅公夷、蔡公谷所染。這四位君王因為所染不當,結果身死國亡,遺羞於天下。凡是提起天下不義可恥之人,必定要提起這四王。

“齊桓公被管仲、鮑叔牙所染,晉文公被舅犯、高偃所染,楚莊王被孫叔敖、沈尹莖所染,吳王闔閭被伍員、文義所染,越王勾踐被范蠡、文種所染。

這五位君主因為所染得當,所以能稱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范吉射被長柳朔、王勝所染,中行寅被籍秦、高強所染,吳王夫差被王孫雒、太宰嚭所染,

知伯搖被知國、張武所染,中山尚被魏義、偃長所染,宋康王被唐鞅、佃不禮所染。這六位君主因為所染不當,所以國破家亡,身受刑戮,宗廟被毀,子孫滅絕,君臣離散,百姓逃亡。凡是提起天下貪暴苛刻的人,必定提起這六君。

“大凡人君之所以能夠安定,是因為他們行事合理。行事合理源於所染得當,所以善於做國君的,用心致力於選拔人才。不善於做國君的,勞神傷身,用盡心思,然而國家更危險,自己更受屈辱。上述這六位國君,並非不重視他們的國家、不愛惜他們的身體,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治國要領,染不得當。

“一個人所交的朋友都愛好仁義,都淳樸謹慎,懾於法紀,那麼他的家道就興盛,身體就健康,名聲就光耀,居官治政也合於正道,段干木、禽子、傅說等人即屬此類朋友。一個人所交的朋友若都不安分守己,結黨營私,那麼他的家道就衰落,身體就不健康,名聲降低,居官治政也不得其道,如子西、易牙、豎刀等人即屬此類朋友。《詩》曰‘選好染料’,正是這個意思。

“本篇以染絲為喻,說明天子、諸侯、大夫、士必須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親信和朋友,以獲得良好的熏陶和積極的影響。影響不同,關係著大業成敗、國家興亡,皇上對此必須謹慎。”

家屏講完墨子那篇文章,提及數個朝代的數位君主、數位大臣,這些都是皇上前所未聞的,少不了問這問那,家屏耐心地為他解疑釋惑,很晚才離開皇宮。

1608384496965923.jpg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NT$1750
最新訂購
  • 新竹周**[0978***294]

    20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基隆孫**[0951***355]

    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新北鍾**[0988***413]

    4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臺北王**[0988***128]

    7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臺南張**[0988***600]

    半小時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臺南仲**[0998***103]

    11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臺北張**[0968***599]

    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新竹謝**[0966***167]

    7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高雄鍾**[0956***852]

    4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桃園方**[0966***843]

    1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高雄張**[0986***511]

    7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臺南趙**[0920***360]

    7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新竹柳**[0933***495]

    7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臺中劉**[0956***933]

    2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高雄楊**[0932***558]

    4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新北黃**[0938***497]

    20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高雄周**[0978***980]

    2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基隆朱**[0978***645]

    4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高雄王**[0938***611]

    2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新竹符**[0938***348]

    7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嘉義楊**[0938***128]

    1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臺北李**[0933***187]

    4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臺中仲**[0946***511]

    2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臺中柳**[0968***128]

    半小時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臺北錢**[0968***927]

    20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臺南謝**[0988***489]

    4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嘉義謝**[0946***564]

    半小時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基隆鄭**[0966***771]

    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高雄張**[0956***218]

    半小時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高雄王**[0933***925]

    12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新竹劉**[0951***536]

    11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新北劉**[0998***994]

    4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臺北柳**[0988***858]

    20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臺中方**[0986***123]

    1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臺北朱**[0918***738]

    20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臺北柳**[0938***527]

    半小時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嘉義朱**[0938***162]

    半小時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嘉義趙**[0956***483]

    20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臺北王**[0988***277]

    20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新竹趙**[0998***131]

    20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嘉義謝**[0956***768]

    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嘉義錢**[0933***303]

    2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嘉義鍾**[0951***944]

    11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桃園李**[0932***150]

    1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全兩冊)

  • 基隆朱**[0968***902]

    12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臺北吳**[0951***986]

    7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高雄周**[0938***228]

    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臺南鄭**[0968***344]

    25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 新北孫**[0978***587]

    11分鐘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新竹王**[0978***537]

    半小時前大明首輔王家屏+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共四冊) - 大明江山:1368年之前的朱元璋(全兩冊)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