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影像與臨床神經解剖:MRI與CT圖譜】(原著第4版)
編輯推薦
解讀針灸治病機制,提升針灸治療效果.
內容簡介
本書應用反射學的觀點,把經絡歸結為人體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統,提出針灸療法是一種反射療法,使傳統的針灸療法與經絡學說面目一新,並為它們與現代醫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本書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來在國內外從事針灸臨床、科研的豐碩成果與經驗,闡釋經絡的實質與探討針灸療法的主要科技理論,尤其注重從臨床實際出發,分析針灸治療常見頑固病症時的難點與提高療效的途徑,故它不僅是針灸臨床、科研、教學人員的高級參考書,也是西醫學習、 融合針灸療法的理想教材。 通過提供了大量的問題和案例,用深入淺出的內容來詮釋一些精神分析理論的心理學知識; 幫助國內針灸專業人員提升臨床實踐分析能力和治療效果。
作者簡介
金觀源,美國國際整體醫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基金評審專家,浙江醫科大學生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從事神經生理學和系統醫學研究,具有中西醫結合、國內外45年從事針灸臨床與科研的獨特背景。 現任美國國際整體醫學研究所所長,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名譽教授。
目錄
1.1針灸反射學的新學科2
1.1.1發展針灸療法的挑戰2
1.1.2複雜系統的研究方法3
1.1.3古典術語的科學表達與國際化4
1.1.4針灸反射學的內涵5
1.2反射弧:針灸治病的基礎6
1.2.1內穩態與反射6
1.2.2針灸的刺激訊號8
1.2.3穴位的組織結構與感受器9
1.2.4針感的傳入途徑14
1.2.5牽張反射與針下反應16
1.2.6針灸刺激輸入的環節20
1.2.7針灸的反射中樞與自主性傳出21
1.2.8神經-體液調節的長反射23
1.2.9針灸的治病功效25
1.2.10針刺麻醉27
1.3反射區:經絡的實質28
1.3.1經絡現象的現代研究28
1.3.2牽涉痛與“內臟-體表相關”30
1.3.3放射痛與“體表-體表相關”33
1.3.4經絡學說要發展35
1.3.5取代經絡的反射區概念37
1.3.6反射區或經絡的形成39
1.3.7反射區的分類與分佈規律41
1.3.8反射區與經絡體系的關係48
1.3.9反射區的局部重疊與分層51
1.3.10反射區的局部與整體的關係53
1.3.11反射區或經絡的簡化模型55
1.4針灸作用原理的闡釋58
1.4.1穴位作用的相對特异性58
1.4.2針灸調整作用的原理61
1.4.3針灸鎮痛作用的原理63
1.4.4針灸康復作用的原理70
1.5針感傳導原理的闡釋73
1.5.1針感傳導的分類與特徵73
1.5. 2中樞內興奮擴散74
1.5.3外周動因激發79
1.5.4“肌肉緊張性擴散”假說80
1.5.5“感覺神經末梢間傳遞”假說86
1.5.6“感覺記憶激發”假說88
1.6反射療法:針灸的歸宿91
第2章針灸反射療法的控制93
2.1患者“黑箱”94
2.2體表反射資訊的獲取95
2.2.1皮膚溫度96
2.2.2局部軟組織的外觀與張力97
2.2.3壓痛點98
2.2.4皮膚電阻100
2.3針灸干預資訊的輸入101
2.3.1刺激部位101
2.3.2刺激類型104
2.3.3刺激强度與時間105
2.3.4基本針刺手法的刺激特徵107
2.3.5針感的性質及其產生機制109
2.3.6針刺效應與針感的分離112
2.3.7療程與治療間隔113
2.4迴響施治的原則114
2.4.1針灸療效的判定114
2.4.2療效顯現的時間模式116
XXIV
臨床針灸反射學
2.4.3迴響施治的名額118
2.4.4自身對照與即時效應119
2.4.5快速修正治療方案120
2.5針灸治病的流程圖121
2.6影響針灸療效的因素123
2.6.1機體的敏感性123
2.6.2合適的體位124
2.6.3心理因素127
2.6.4患者的精神狀態128
2.6.5操作者的指力129
2.6.6無痛進針法130
2.6.7治療環境131
2.6.8暈針的利與弊132
2.6.9群體特徵134
2.6.10刺激順序136
2.6.11刺激面積138
2.6.12針的粗細139
2.6.13針刺角度與深度139
第3章提高針灸療效的對策143
3.1增大刺激量144
3.1.1以痛為輸144
3.1.2探穴與搗針145
3.1.3帶電移針法146
3.1.4一穴多針147
3.1.5一針多穴148
3.1.6手法輔佐150
3.1.7雙手運針151
3.1.8合併電刺激152
3.1.9神經刺激法154
3.1.10“跳動穴”與跳動反應155
3.1.11血管刺激法158
3.1.12透熱灸法159
3.1.13延久刺激的原則160
3.2獲取熱、凉針感161
3.2.1熱、凉針感的產生機制162
3.2.2寒熱辯證為先163
3.2.3燒山火、透天凉的刺激要領164
3.2.4呼吸配合的用意167
3.2.5熱、凉手法簡式168
3.3控制針灸感傳169
3.3.1反映點,反映點,反映點170
3.3.2考慮組織的連續性171
3.3.3適當、持續而不痛的針感172
3.3.4調節刺激力的方向173
3.3.5疏前方,堵後路175
3.3.6刮針與低頻振動177
3.3.7接力遠循178
3.3.8雀啄灸與熱波179
3.4配穴:多通道刺激法180
3.4.1微反射區與全身反射區的配合180
3.4.2局部與遠隔反射區的配合182
3.4.3不同層次反射區的配合184
3.4.4雙側反射區的配合185
3.4.5對應反射區的配合187
3.5改變患者原有的功能狀態189
3.5.1影響針灸療效的功能狀態189
3.5.2入靜與精神放鬆191
3.5.3調息與自主神經193
3.5.4導引與機體敏感性194
3.5.5特殊姿勢與“阻力針法”195
3.5.6因時施治:時間針灸法196
3.6避免與克服“抗針性”197
3.7打破疾病的穩定態200
3.7.1穩定態的“彈子模型”200
3.7.2順勢療法與反治法201
3.7.3反治法的運用202
3.8其他輔助措施203
3.8.1協同作用的原則203
3.8.2針灸與按摩的配合204
3.8.3冰敷與熱敷205
3.8.4泡浴與游泳206
3.8.5運動療法與康復206
3.8.6針藥並治207
_ 常見針灸適應證頑難病例_
的治療209
4.1運動系統病症212
4.1.1凍結肩/肩周炎/肩痛212
目錄
4.1.2頸椎病/慢性頸痛214
4.1.3落枕/頸部扭傷216
4.1.4腰痛218
4.1.5髖骨關節炎/腹股溝痛222
4.1.6膝關節炎/膝痛223
4.1.7類風濕關節炎/手足小關節炎225
4.1.8纖維肌痛229
4.1.9肌腱炎/足後跟痛230
4.1.10網球肘/肱骨外(內)上髁炎231
4.1.11腕管綜合征233
4.1.12腱鞘炎/扳機指/腱鞘囊腫234
4.1.13軟組織損傷/踝關節扭傷236
4.2神經系統病症237
4.2.1坐骨神經痛237
4.2.2肋間神經痛/胸痛240
4.2.3股外側皮神經炎242
4.2.4末梢神經炎.242
4.2.5反射性交感營養不良244
4.2.6三叉神經痛246
4.2.7周圍性面神經麻痹248
4.2.8面肌痙攣251
4.2.9頭痛/偏頭痛253
4.2.10中風偏癱256
4.2.11震顫/帕金森病263
4.2.12多發性硬化症265
4.2.13阿爾茨海默病266
4.2.14癲癇267
4.3精神性疾病269
4.3.1失眠269
4.3.2神經官能症/緊張症/焦慮症271
4.3.3癔症273
4.3.4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273
4.4眼病275
4.4.1近視/屈光不正275
4.4.2視網膜病/視神經萎縮/青光眼278
4.5耳鼻咽喉疾病280
4.5.1耳鳴/神經性耳聾280
4.5.2梅尼埃病282
4.5.3鼻炎/鼻竇炎283
4.5.4失聲283
4.6口腔疾病285
4.6.1牙痛/拔牙後疼痛285
4.6.2顳頜關節功能紊亂286
4.7循環系統病症287
4.7.1高血壓287
4.7.2心絞痛/冠心病289
4.7.3心律失常291
4.7.4雷諾綜合征292
4.8呼吸系統病症293
4.8.1感冒/扁桃腺炎293
4.8.2哮喘/支氣管炎294
4.9消化系統病症296
4.9.1噁心/嘔吐/呃逆296
4.9.2胃炎/消化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298
4.9.3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300
4.9.4膽石症301
4.9.5肝炎302
4.10泌尿生殖系統病症304
4.10.1尿瀦留304
4.10.2夜尿症305
4.10.3尿失禁306
4.10.4前列腺炎/癌307
4.10.5陽痿/早洩308
4.10.6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309
4.10.7更年期綜合征/潮熱311
4.10.8不育症311
4.10.9胎位不正313
4.10.10子宮肌瘤314
4.11皮膚科病症315
4.11.1帶狀皰疹315
4.11.2蕁麻疹/瘙癢症/神經性皮炎/銀屑病316
4.11.3痤瘡318
4.12其他病症319
4.12.1减肥319
4.12.2戒烟321
4.12.3戒酒323
4.12.4戒毒324
4.12.5糖尿病326
4.12.6甲狀腺疾病327
4.12.7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愛滋病329
4.12.8惡性腫瘤330
臨床針灸反射學
5.1內臟反射區335
5.1.1肺反射區335
5.1.2腸反射區335
5.1.3心反射區336
5.1.4泌尿生殖系反射區337
5.1.5胃、食管反射區338
5.1.6肝、膽、脾、胰反射區339
5.2軀體反射區340
5.2.1軀體前區340
5.2.2軀體側區340
5.2.3軀體後區341
5.3中樞反射區341
5.3.1身體中線區342
5.3.2身體邊緣區342
5.3.3頭皮區343
5.4五官反射區343
5.4.1眼反射區343
5.4.2耳反射區344
5.4.3鼻反射區345
5.4.4口腔、咽喉反射區345
5.5經外奇穴索引346
5.5.1頭、頸部346
5.5.2軀幹部348
5.5.3四肢部349
參考文獻351附錄1-1針灸反射學簡明問答385附錄1-2現代與傳統的綜合:反映點針灸學的崛起.393附錄2針灸反射學新歌賦405附錄3作者自傳407附錄3-1三十七年磨一針——我的行醫師涯.407附錄3-2老驥伏櫪,壯心不已430附錄3-3四十年未曾謀面的師生緣——寫在恩師鄭魁山百年誕辰之前441
附錄3-4人生之夢始於中學447附錄3-5眺望之江的童年458附錄4書評466從阿是穴、反映點到反射區的發展466立足臨床創新實用468經絡、針灸與計算機科學.469附錄5作者論文.471附錄5-1尋回迷失的經絡, 發展現代針灸醫學——反思針灸的“去經絡化”現象471附錄5-2“繼往聖、開來學”的反映點針灸486附錄5-3强化抗炎祛痛的針刺策略.501附錄5-4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併發膿毒症的針刺抗炎優勢.508附錄5-5穩態:中醫平衡理念的現代表述——從系統醫學的角度研究中醫514附錄5-6《黃帝內經》 認知的軀體智慧模型522附錄5-7中醫藥抗疫合理性的系統醫學解讀533附錄5-8魏稼教授針灸學術國際研討會紀要544附錄5-9“繼往聖、開來學”的一代針灸巨匠~魏稼教授針灸學術國際研討會開幕詞546附錄5-10針灸靶點從阿是穴到反映點、反射區的演進547附錄5-11近50年來應用控制論、 系統論研究中醫進展551附錄6金觀源教授在歷屆授徒儀式上的寄語.555附錄7反映點針灸(簡明教材).562
三版跋文569
基隆劉**[0933***964]
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北楊**[0938***949]
12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桃園張**[0933***371]
4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北符**[0966***720]
1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南劉**[0998***128]
12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基隆王**[0998***207]
2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基隆張**[0978***126]
2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新北錢**[0968***146]
7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基隆陳**[0960***239]
4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南錢**[0956***100]
7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南周**[0968***371]
7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桃園楊**[0988***317]
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新竹鍾**[0968***975]
11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南謝**[0968***911]
1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高雄趙**[0968***535]
11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新竹朱**[0938***362]
7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桃園陳**[0968***985]
2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北吳**[0946***629]
1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基隆柳**[0918***418]
半小時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新竹謝**[0978***432]
2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桃園孫**[0933***145]
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南吳**[0951***442]
11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嘉義陳**[0998***406]
7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高雄劉**[0968***206]
4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嘉義鍾**[0938***125]
4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桃園鍾**[0966***789]
半小時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基隆周**[0956***282]
2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新北孫**[0951***177]
7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南仲**[0951***448]
4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中鍾**[0986***996]
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高雄鍾**[0933***996]
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南鍾**[0951***681]
12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嘉義李**[0918***705]
半小時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中方**[0920***207]
半小時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新竹孫**[0968***381]
2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南張**[0966***625]
4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高雄朱**[0960***475]
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基隆周**[0998***210]
2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嘉義劉**[0966***407]
7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桃園黃**[0951***657]
20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嘉義仲**[0932***611]
1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高雄黃**[0946***304]
12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新竹孫**[0986***567]
11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基隆錢**[0933***926]
12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高雄孫**[0956***137]
11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新北劉**[0920***868]
11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新竹張**[0938***443]
2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嘉義周**[0938***496]
2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南王**[0918***968]
15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臺中陳**[0960***712]
7分鐘前【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 - 【臨床針灸反射學】(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