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內容簡介: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楞嚴經》是中國佛教歷史上幾部大經大典之一,義理深圓,徹法源底,自古有「開悟在楞嚴」的說法。但又因體系龐大,包羅萬象,語言精簡,而號稱難讀。這本《楞嚴經譯解》系智覺法師於佛學院講授《楞嚴》的講義基礎上整理而成,此前在佛教內部出版,廣為流傳。其特色在於以現代讀者易於接受的方式講解經文,經文、譯文每句對應,輔以注釋、解說、總結,並以圖表的形式演示經文的結構、體系,闡發經義,使讀者一目了然,亦非市面上常見的一些佛經白話翻譯可比。
《楞嚴經》的難點在於義理深邃、體系龐大,同時文句優美簡練到極點,如果直接讀原文如同雲山霧罩。此書逐句文白對照,讀者可以一邊對著譯文了解該句的大概意思,一邊欣賞典雅深奧的經文,對此書的義理體系了解一個大概,然後細讀註解就容易懂了,如能對此大乘究竟義理有所窺探,再找古大德註疏進一步精研。
《楞嚴經》是中國佛教歷史上影響*大的幾部大經大典之一,義理深圓,徹法源底,自古有\"開悟在楞嚴\"的說法。但同時又因體系龐大,包羅萬象,語言精簡,而號稱難讀。雖各代名家註疏甚多,但由於注經體例和語言的障礙,一般愛好者甚至研究者都難以從古註疏入手研讀。
此書系在作者於佛學院講授《楞嚴》的講義基礎上整理而成,此前在佛教內部出版,廣為流傳。其特色在於以現代讀者易於接受的方式講解經文,經文、譯文每句對應,輔以注釋、解說、總結,並以圖表的形式演示經文的結構、體系,闡發經義,使讀者一目了然。此書作者確屬有修證、有見地,本書見解到位,譯文準確,亦非市面上常見的一些佛經白話翻譯可比。
作者簡介:
智覺法師,寧夏石嘴山市人,一九六九年出生,俗名賀慶華,法師自幼天資聰穎,頗具辯才。一九八八年高中畢業立志學佛,辭親後前往成都昭覺寺依止清定上師學黃密,上師親口稱譽法師善根、慧根深厚。一九九四年禮清定上師剃度出家。
法師為深入學修佛法、增明慧目、超脫塵累、自利利他,數次前往塔爾寺、亞青寺等聖地參學求教。一九九六年畢業於閩南佛學院本科。短篇作品曾於《凈土》、《閩南佛學院學報》、《清雲法雨》、《佛山佛教》等刊物發表。法師分別在2008廣東佛教講經交流會上與2012廣東佛教講經交流會上皆獲*一名。於2012全國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上,獲得並列*一名,榮獲金蓮華獎一等獎。一九九八年應聘至廣東尼眾佛學院任教,十幾年來潛心研究《楞嚴》,深解意趣,無畏善巧說法,學僧充滿法喜,讚嘆不已。為《楞嚴》正法廣弘,精進不懈。為培養弘法人才默默耕耘,在佛教教育事業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法師以深廣智慧,作獅子吼,常開示大眾,攝化無數眾生,續佛慧命,普弘佛法。
序一
序二
自序
台灣版序
楞嚴大綱
經前敘談
一、說法儀式及聞法軌理
二、概說本經
三、本經真偽
四、本經屬於真常唯心系
五、淺說如來藏
十門解經
一、起教因緣
二、藏乘攝屬
三、義理淺深
四、所被機宜
五、能詮教體
六、宗趣通別
七、說時前後
八、總釋名題
九、歷明傳譯
十、別解文義
序分
一、證信序
二、發起序
正宗分
一、正修具示成佛妙定
(一)圓悟
1.空如來藏
(1)三番破妄
(2)十番顯見
(3)二見剖妄
(4)四科無非藏性
(5)七大無非藏性
2.二如來藏
(1)不空藏
(2)空不空藏
(二)圓修
1.選根直入
(1)二決定義
(2)釋二疑
(3)綰巾示解倫次
(4)冥授以選本根
2.道場加行
(1)三學
(2)道場建設
(3)道場修證
(4)神咒
(三)圓證
1.真如為法源
2.染緣起遍成輪迴
(1)眾生顛倒
(2)世界顛倒
3.凈緣起歷成諸位
(1)三種漸次
(2)干慧地
(3)十信
(4)十住
(5)十行
(6)十迴向
(7)四加行
(8)十地
(9)等覺
(10)妙覺
二、助道別詳護定要法
(一)談七趣勸離以警淹留
1.略示情想為墜升根由
2.詳示升墜有因果差別
(1)地獄趣
(2)鬼趣:十類
(3)畜生趣:十類
(4)人趣:十類
(5)仙趣:十類
(6)天趣
(7)修羅趣:四類
(二)辨五魔令識以護墮
1.無問自說五陰魔境
(1)色陰魔相:十境
(2)受陰魔相:十境
(3)想陰魔相:十境
(4)行陰魔相:十計
(5)識陰魔相:十執
2.因請重明五陰生滅
(1)答生起妄想
(2)答陰界淺深
(3)答滅除頓漸
流通分
主要參考經論書目
序分
一、證信序
如是我聞[1],一時[2]佛[3]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4]。
這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佛陀講的。有一天,佛在舍衛城的祇桓精舍。
[注釋]
[1]如是我聞:如是:信成就。六種成就,何故信成就居首呢?因為諸佛因中,由信生解,依解立行,因行而證佛果。信為道源功德母,一切善法由信而生,佛道因信而成,故六種成就,以信居首。
如是:指法之詞,指本經十卷宏文,是我阿難,親從佛聞。信順之詞,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
我聞:聞成就。六成就中的第二。
我有四種:1.妄我:凡夫妄執之我。凡夫執著肉體是真我,終日為他勞碌。2.神我:外道妄計有神我。3.假我:菩薩隨世假我。出世聖人,了知四大皆空,五
陰非我,但為傳宏正法,假說有我。4.真我:如來法身真我。佛已親證自受用法身,謂之真我,成佛才是真我。《法華經》云:「我與阿難,在空王佛所,同時發菩提心」,故知阿難乃大權示現。今文中阿難稱我,乃隨順世間,假名稱我也。
聞:從耳根發耳識,聞佛聲教,由耳達心,故能記憶。佛因為一切眾生,都認為肉耳能聞,故不曰耳聞,而教稱我聞者,有深意呀!「我聞」按本經如是聞性,是心非耳。由根中不生滅之聞性,托根聞法。肉耳實無聞法功能,故曰我聞。
「如是我聞」有四義:⑴斷眾疑。⑵秉佛囑。⑶息諍論。⑷異外教。
⑴斷眾疑:阿難結集經藏時,初升法座,相好如佛(短佛三指),眾起三疑:疑阿難成佛,疑佛再來,疑他方佛來。至阿難高唱「如是我聞」,三疑頓息。
⑵秉佛囑:佛將入滅,阿難悲傷欲絕,泣不成聲,此時阿那律陀尊者就對阿難說:「你不能哭,應該趕快問佛,怎麼安排後事?」阿難說:「要問什麼後事呢?」尊者教阿難問佛四事:佛在世時,我等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誰為師?佛在世時,我等依佛而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在世時,惡性比丘佛威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處之?佛滅度後,結集佛經,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回答: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默然擯之。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大眾俱」。
⑶息諍論:阿難位居初果,德業不及諸大阿羅漢,況上位菩薩,如果阿難所說的經典,眾所不服,必滋爭論。今阿難曰:「如是我聞」,以如是之法,乃我從佛所聞,眾知阿難多聞第一,歷耳不忘,故息諍論。
⑷異外教:外道經首,皆安「阿」,「憂」。阿:無也。憂:有也。以其有無不決,故安此二字。佛囑經首,安六種成就,所以異於外道典籍。
以上皆就事解釋。現在再從理上解釋:
如是:聖人說法但顯真如,唯如為是耳。按本經,如來藏妙真如性為如,如者不動之義。藏性遍滿虛空,充塞法界,湛然凝然,如如不動。一切事究竟堅固為是,是者無非之稱,將一切事相之法,悉心窮究,一切法皆是我心,全事即理,全相皆性,堅固不壞。
我聞:約理即以無我之真我,起不聞之真聞,聞如是之法,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唯一如來藏性,為此經之理體。是為聞成就。
我:主宰義,自在義。只有法身才有此意。我有八種自在才叫「我」。
八種自在:一、分身自在:一身現多身,分身法術。二、一身遍滿大千世界,現大身。三、飛行自在:佛、菩薩念頭到,身就到,不用飛機。四、隨類化身:同時同處,六道道道有我身度眾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盡無量劫:佛、菩薩一偈講無量劫也講不完。智者大師「妙」字講九十天。八、身遍滿一切處,猶如虛空:佛、菩薩有身如同無身。佛就是自在:身相自在,現而不現,不現而現。音聲自在: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中國人看佛是中國人,聽是中國話。英國人看佛是英國人,是英國話。
我聞:阿難生於佛成道之夜。佛成道二十年後阿難出家,又過十年,方命為侍者。三十年前,佛所說經未聞,何稱「我聞」,古有四個解答:一、展轉聞:從比丘、天人等處聞。二、佛重說:佛命阿難為侍,阿難求三願,第三、所未聞法請佛重說。三、阿難自通: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故三際十方之法無不覺也。四、阿難大權示現,何滯於跡,言不聞也。故佛的法,阿難俱聞。(又《佛祖統紀》卷第四:阿難集法藏自雲,佛初轉法輪,我是時不見。如是展轉聞。舊雲阿難得佛覺三昧,力自能聞。又未聞經願佛重說,故佛口密為說,阿難親承佛旨如仰完器,傳以化人,以瀉異瓶。佛已涅盤從金棺出金臂,重為現入胎之相,諸經皆聞。胎相尚聞,況後諸經。此即追現入胎,轉法輪相,使阿難給侍二十年已前諸經,皆得聞之。阿難面於佛前自聞狩記,即時憶念過去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亦識本願。)
……
內容簡介:
《法華經》被稱為佛說的最高教義,但因是用古漢語翻譯,且夾雜眾多佛學名相,不易為現代人理解,鑒於此,作者撰寫了《法華經新釋》,此書不像通常的解釋《法華經》那樣嚴格遵循原典的原意,而是依據《法華經》精神,對之進行現代解讀,使之能為現代人理解和共鳴,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之。
作者簡介:
庭野日敬(1906-1999),日本佛教界的著名人士,立正佼成會的創始人,被稱為中國佛教界的老朋友。作者曾先後六次訪華,受到廖承志、吳邦國等國家領導人的會見,並和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朴初有深厚的個人友誼。他任總裁的庭野和平財團曾授予趙朴初「庭野和平獎」。
序
譯序
前言
《法華經》的成立與弘揚
法華三部經的構成
無量義經
德行品第一
說法品第二
十功德品第三
妙法蓮華經
經題之意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藥草喻品第五
授記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法師品第十
見寶塔品第十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勸持品第十三
安樂行品第十四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
基隆錢**[0988***983]
20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中仲**[0960***132]
2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中趙**[0956***325]
1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仲**[0998***603]
2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竹柳**[0933***753]
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中柳**[0918***750]
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桃園方**[0978***898]
2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孫**[0932***245]
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中吳**[0986***438]
半小時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北張**[0978***974]
1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南黃**[0920***557]
20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高雄柳**[0946***423]
11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中仲**[0956***815]
1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北趙**[0933***236]
1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中吳**[0998***468]
4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中謝**[0932***240]
2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竹吳**[0956***888]
4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黃**[0960***662]
11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竹方**[0988***563]
7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竹孫**[0951***379]
半小時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仲**[0988***562]
半小時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劉**[0956***464]
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竹吳**[0960***536]
1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高雄楊**[0998***277]
4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柳**[0918***204]
2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桃園周**[0986***514]
1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竹謝**[0956***483]
半小時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嘉義黃**[0978***624]
11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竹仲**[0998***820]
20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竹朱**[0920***737]
11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王**[0946***270]
20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方**[0946***614]
4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桃園符**[0956***395]
7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南劉**[0933***217]
7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北周**[0932***620]
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高雄周**[0988***219]
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南朱**[0918***733]
1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朱**[0946***718]
7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桃園吳**[0938***611]
20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基隆黃**[0920***589]
1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竹柳**[0920***490]
1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嘉義李**[0966***665]
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南張**[0956***334]
7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高雄鍾**[0938***825]
2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北鄭**[0932***798]
7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嘉義劉**[0966***440]
5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嘉義李**[0960***389]
11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基隆楊**[0960***602]
半小時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臺中陳**[0986***581]
11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新北趙**[0918***250]
12分鐘前《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 《法華經新釋》+《楞嚴經譯解》2冊
NT$1500
2025新書推薦【修真十書研究】上下一函兩冊
NT$1600
2025新書推薦【全真七子集著研究】上中下一函三冊
NT$2200
2024年12月新書推薦:【漢魏兩晉佛教編年】
NT$8000
《中國道教神仙譜系史》(全四卷)
NT$2250
【續佛教考古:從印度到中國】全二冊
NT$2270
陶金著【盟約:道教法籙的精神內涵與授度儀式】全四冊
NT$1199
西域佛教史+藏傳佛教史+南傳佛教史(全三冊)
NT$2100
道藏說略 增訂本(全3冊)
NT$1299
中國漢傳佛教禮儀(增訂版)
NT$1500
佛光菜根譚:真自在+要放下+耐得煩(共3冊)
NT$1895
印度佛教史
NT$1600
【金枝】(精裝上下册)
NT$1500
《唯識要論》+《諸家論唯識》【2冊】
NT$1800
如何修證佛法+中國佛教發展史略+學佛者的基本信念+定慧初修+禪海蠡測(共5冊)南懷瑾作品
NT$1650
一寺一菩提:古寺探秘之旅
NT$2600
中國巫術通史(上下)(精)
NT$2500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上下冊)
NT$2299
天路歷程(插圖珍藏本)
NT$1588
大圓滿前行(全三冊)
NT$1150
佛學入門四書(套裝共4冊)
NT$1650
四朝高僧傳5冊
NT$1980
《雲笈七籤》套裝全5冊 中華書局出版原文註解 [宋] 張君房 著繁體豎排
NT$3960
不空全集(精裝·繁體橫排·全2冊)
NT$1450
南懷瑾的16堂(佛學課+國學課+智慧課)+人生哲學課+道德經 共5本
NT$1800
抱朴子內外篇校注(套裝全三冊)繁體版
NT$3180
羅摩衍那(布脊精裝全8冊)
NT$3600
《千年佛韻 中國十大傳世佛畫》全10冊(禮盒裝)
NT$1550
天臺宗佛學三要:【天臺宗基礎佛典提要】+【法華經天臺宗會義輯要】+【摩柯止觀論要】
NT$1950
【印度佛像服飾史】
NT$1350
【這就是佛教】(全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