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處前處長深入探討「強勢美元」的興衰,摩根士丹利公司全球戰略師全景式解讀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印度等國發展新路,10大核心 原則預見未來5~10年中國經濟轉型新拐點!
《美元陷阱》
推薦理由1:
一部警醒國人且正式拉響美元陷阱警報的作品
深度探究人民幣國際化新格局與大國貨幣暗戰更優解
黃益平、餘永定、張明、姚洋、張斌、朱寧、江湧、任志剛、勞倫斯‧薩默斯、史蒂芬羅奇、卡門‧萊因哈特、穆罕默德‧埃爾—埃裏安、《紐約 時報》《華爾街日報》《科克斯書評》等有影響力專家、媒體推薦
推薦理由2:
《金融時報》年度經濟學讀物、《財金日報》年度金融類圖書
阿克休謨商業圖書獎經濟學金獎圖書,美國出版商協會年度商業、金融與管理散文類優勝獎
推薦理由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處前處長埃斯瓦爾·S. 普拉薩德全面剖析美元如何操縱和套牢全球金融體系,成爲全球經濟和貨幣體系核心地位的過程。
《國家興衰》
10大核心原則,看準未來全球經濟格局與中國前景
新興市場國家“新增長點”機遇圖譜
由“全球50大影響力人物”(與巴菲特、貝佐斯、默克爾等同期入選), 摩根士丹利首席戰略師魯奇爾·夏爾馬解讀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力量。
“任何一個試圖理解國家興衰的人,都需要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全球經濟就是一片喧鬧的叢林,崛起、隕落和對抗,就是這片叢林的主旋律。”
警惕“線性預測”,避免“古德哈特定律”
結合多年遊歷及投資經驗,從小市民到國家領袖,旁觀資本市場的“潮起潮落”,夏爾馬把理論和實踐融入時間,捕捉國際市場變革的信號,以一套可控制的動態指標預測未來5~10年的國家興衰。
經濟學教科書裏不會告訴你的事
科技崛起伴隨着資本博弈和沉浮;“好”“壞”富翁的命運掌握在誰手中?他們又“控制着”誰的命運?全球人口紅利,女性就業和老齡化趨勢可能出乎意料。
瞭解國家命運,探清發展方向
RCEP誕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物流體系、城市級別和貿易區位對地區和國家意味着什麼?房地產和股票投資該何去何從?中國從新興市場國家到與世界大國抗衡,如何持續繁榮,實現百年大計?
“不管是政客、外交官還是商人,又或是普通民衆,任何一個認真生活的人,如果無法對明天做出合理預測,就無法制訂任何有效計劃。本書就是爲這些尊重現實的人而著。”
《美元陷阱》
美元,不得已的安全避風港
歷史上,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屢遭威脅,但結果總是有驚無險,美國得以繼續揮霍“囂張的特權”。今天,全世界的官方與私人投資者,仍在變本加厲地依賴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也正是這種不可救藥的依賴性,逐漸醞釀出美元陷阱的雛形。
《美元陷阱》回顧、分析了美元成爲全球經濟和貨幣體系核心地位的過程,並闡釋了爲什麼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元作爲避險貨幣、儲備貨幣的霸權地位仍舊堅不可摧。此外,本書還披露了當代國際金融的關鍵問題,包括:新興市場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貨幣戰爭、中美關係的複雜性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的作用,併爲修復有缺陷的貨幣體系提供了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陷阱》中大量的數據資料和研究成果,有來自作者埃斯瓦爾·普拉薩德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線工作17年的洞察與分析,也有與康奈爾大學和布魯金斯學會知名學者的共同研究,甚至還有維基解密曝光和披露的檔案,讓讀者有機會一窺國際金融政策中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內幕……
當今世界經濟正處於弱不禁風的不穩定均衡狀態中。美元陷阱既是一種令人痛苦的束縛,又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保護。但深陷其中的人們越來越希望逃離陷阱,路在何方?
《國家興衰》
評判新興市場興衰經驗法則
全球化視角讀懂投資新形勢
數字經濟改革預示股市福音?
未來產業風口的形成是否有跡可循?
刺激政策真是應對通脹“高燒”“速效藥”?
債務增速揭示一國經濟發展拐點?
在魯奇爾·夏爾馬看來,全球經濟市場像是一片危險又充滿機遇的熱帶叢林,要想在這裏存活下去,就需要排除一切雜音和噪聲,準確地識別出新興市場國家即興或將衰的信號,從週期性的投資瘋狂與痛苦中抽離。
夏爾馬長達數十年遊遍全球的經歷,爲他判斷一國經濟走向提供了實際依據,也降低了市場隨機性導致預測謬誤的可能。他提出的10項規則跳出了經濟學家的思維框架,以更接地氣,但更新鮮的視角分析未來5~10年的國際經濟新形勢。
無論是想了解全球經濟趨勢,還是預判下一輪國內投資熱潮,本書都能給你不一樣的解答。
《美元陷阱》
[美]埃斯瓦爾·S. 普拉薩德(Eswar S. Prasad)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處前處長
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
地道的IMF中國通。普拉薩德常受邀出席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的學術活動。
全球金融研究權威人士。普拉薩德擔任康奈爾大學教授,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新興市場國家的宏觀經濟、金融監管、貨幣政策及匯率政策等方面。他創建了“布魯金斯—金融時報”世界指數。此外,他對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研究也頗有建樹。
全球影響力媒體座上賓。普拉薩德的許多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美國經濟期刊》等學術期刊。他的文章多次被《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紐約時報》《新聞週刊》《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媒體引用和轉載。他經常應邀出席BBC、CNBC、CNN 等有影響力媒體的節目。主要作品有《贏得貨幣戰爭》(Gaining Currency)《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貨幣的未來》(The Future of Money)等。
《國家興衰》
魯奇爾·夏爾馬(Ruchir Sharma)
◆ 摩根士丹利公司全球戰略師,兼任新興市場業務主管
◆ 美國《新聞週刊》《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 全球50 大影響力人物——《彭博》
◆ 全球百名思想家——《外交政策》
◆ 全球優秀年輕領導者——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峯會
魯奇爾·夏爾馬是全球知名的投資者和財經作家。夏爾馬平均每個月有一週的時間待在發展中國家,既進行實地考察,也和當地的政商高層及普通民衆深入溝通。夏爾馬的文章屢見於《外交事務》《時代》《紐約時報》《外交政策》《福布斯》《彭博評論》等全球知名媒體。在過去10 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他一直擔任《新聞週刊》的特邀編輯,並定期爲《全球投資者》專欄撰寫文章。
《美元陷阱》
第一部分 美元陷阱的前世今生
第 1 章 美元荒唐劇:擺在陷阱前方的迷魂陣 3
美元崩盤的預言似乎顯得活靈活現 4
荒誕的世界:災難製造者爲何成了安全庇護所? 12
第 2 章 囂張的特權:美元的底氣從何而來 15
刀口嗜血:安全性資產的供需盛宴 17
美國的底氣:特立獨行絕不是例外 19
國際協調等同於白日做夢 20
囂張的美元如何走上之路? 22
任性的“敗家子”:由他國埋單的揮霍史 26
價值儲存:美元留守世界舞臺的救命稻草 31
資本流動模式的變遷 34
第二部分 劇前鋪墊
第 3 章 盧卡斯之謎:待解的資本逆流悖論 39
當理論遭遇現實 42
窮國養富國困局下的畸形資本流動 45
資本逆流而上的現實謎題 49
第 4 章 救贖還是毀滅:固守信條的新興市場 59
國家資產負債表的良性管控 61
好資本與壞資本 66
新興市場對高風險負債退避三舍 71
傳統風險依然如故,新型風險浮出水面 73
再安全的避風港也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 77
第 5 章 貨幣儲備的安全性訴求 79
人民幣:被冤枉的升值? 80
硬通貨幣儲備的“金鐘罩”效應 83
保爾森口袋裏真有“大火箭筒”? 85
加強火箭筒:新興市場樂此不疲 92
駕馭野性的火箭筒絕非易事 94
安全性使然:對政府債券趨之若鶩 99
火箭筒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使從來不用 105
安全性資產是否會變成風險性資產? 108
第 6 章 萬億美元大騙局 111
越膨脹越脆弱:不安全的安全性資產 114
押注美元,新興市場是否心有餘悸? 121
刀不血刃:美元貶值造成的財富轉移 127
不是誰都能像美國那樣保持債務可持續 138
山姆大叔“囂張的特權” 139
浪漫的法郎遇到硬不起來的英鎊 143
陷阱加深 145
第 7 章 新貨幣戰爭激戰正酣 149
QE 時代貨幣戰爭上演 151
從亞當·斯密到凱恩斯:未曾間斷的貨幣戰 160
貨幣戰爭:國家資本狩獵新玩法 163
既傷及無辜又傷及自身:頗具嘲諷的貨幣大戰 173
無節制的貨幣戰何時停歇? 179
宏觀經濟政策施展無法承受改革之痛 185
第 8 章 探尋貨幣戰爭的休戰之路:IMF 與中國的世紀大戰 189
虛無縹緲的多邊協商機制 191
IMF 向中國扔出炸彈 193
作繭自縛的IMF :向中國開出罰單終自縛手腳 195
第 9 章 現實很骨感:不靠譜的全球政策協商 205
從協調到被協調 209
不甘心的IMF 試圖東山再起 215
顧此失彼:均衡化標準終究胎死腹中 220
金融監管缺失及普遍性的政策差異 224
第10 章 靈藥還是毒藥:新興市場資本控制之殤 227
資本控制強勢迴歸,迫不得已還是勢在必行? 228
只有對症下藥,沒有靈藥 238
在資本流動漩渦中尋找平衡點 241
第11 章 漏洞百出的安全網: 貨幣互換和保險基金就能補上? 243
強勢美元造就力度空前的貨幣互換 244
齊心協力打造更大的火箭筒卻再次徒勞 255
如何靈活應對狡黠多變的IMF 260
全球保險基金:解決經常賬戶失衡的良藥? 265
紙上談兵:國家性保險何時才能付諸實施 272
第12 章 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是否已經做好準備? 277
躍躍欲試的人民幣,咄咄逼人的美元對手 278
人民幣國際化的三大“攔路虎” 280
中國開放資本賬戶的時機和路線圖 281
艱難的人民幣國際化:以香港爲基石,以亞洲爲立足點 288
成爲主要儲備貨幣,人民幣還需長途跋涉 291
金融市場的發展深度成爲掣肘 295
勢如破竹:正在起飛的人民幣 297
人民幣向SDR 發起衝擊 301
後的衝刺:世界需要國際化的人民幣 311
第13 章 覬覦美元寶座的其他對手 317
儲備貨幣多樣化,未來經濟更美好? 319
金磚五國“貨幣起義”無疾而終 326
百花齊放:其他信用支撐的儲備資產崛起 330
全球儲備貨幣備選:SDR 能否撼動美元“王者之位”? 337
“安全性資產”彈性供給,穩定性轉瞬即逝 340
第14 章 誰將引爆美債核彈? 343
引爆美元暴跌的“黑天鵝”何時出現? 346
中國引爆美債核彈的假設 348
危險的烏龍球:美債核彈極有可能由美國引爆 352
海外融資力挺美元的歷史插曲 355
撕掉“安全”面紗,繼續加固沙堆根基 358
第15 章 終極悖論:脆弱的貨幣體系孕育美元的穩定 359
囂張的債務人也會與全世界分擔痛苦 361
美國統治世界的邏輯 362
貨幣的未來:繼續亂戰還是一統天下? 365
弱不禁風的平衡,無可奈何的美元陷阱 368
致 謝 369
附 錄 371
《國家興衰》
緒 論 識別下一輪興衰變遷的 10 項規則? 001
第 1 章 人口是活力與效率的發動機 國家的人才總量是否還在增長? 023
繁榮的底線:勞動人口增長率不低於 2% 029
人口高速增長與經濟奇蹟並非因果 032
獎勵“三孩兒”:效果可能難測 034
推遲退休年齡,延緩進入人口負擔期 037
提高女性就業率關乎 GDP 增長 042
移民輸入,製造問題還是解決問題? 045
吸引海外人才的競爭正愈演愈烈 050
敞開懷抱,迎接機器人時代 055
第 2 章 當改革常態化 一國是否具備“結構性改革”的條件? 061
改革家往往在危機中脫穎而出 067
政治蜜月期:股市通常“牛氣沖天” 074
平民主義:政客常拿來蠱惑人心 078
技術派——晦暗中的一線曙光 081
當僵化式領導坐上“經濟過山車” 085
壞光景出好政策,好光景出壞政策 091
第 3 章 好富翁,壞富翁 政策導向傾向於效率還是公平? 097
富豪排行榜背後大有文章 106
經濟失衡與億萬富翁 109
科技新貴 vs 能源大亨 115
家族企業的財富傳承悖論 119
“好”“壞”富翁,誰來界定? 122
貧富不均如何扼殺經濟增長 126
腐敗與貧困經常會如影相隨 129
收入不增長,“公平”有什麼意義 132
第 4 章 看得見的手 政府幹預到底是太多還是太少? 135
“你種下官僚,長出來的還有稅收” 138
揮金如土的國家 142
弱勢政府可能傷及經濟活力 144
關於中國的傳統觀點大多是錯的 147
“刺激政策之父”都倍感驚訝的刺激政策 149
大手大腳的政府顯然不是稱職銀行家 154
當國有企業化身政治工具 157
“免費的”也許是貴的 158
政府管制下的亞文化氛圍 160
失信於民的政府 162
第 5 章 地理甜點 一個國家是否善加利用其地理區位優勢? 167
中國的 RCEP, 美國的 TPP 175
地理稟賦——製造業的搖籃 179
“雁形模式”:層出不窮的貿易聯盟 182
“一帶一路”:限度利用地理位置 188
繁榮的二線城市對大國尤爲重要 193
當地理要素遇見物聯網 202
第 6 章 好投資會吸引更好的投資 投資佔 GDP 比例是高還是低? 207
製造業:經濟增長的“自動扶梯” 214
服務業能擔當經濟轉型重任嗎? 217
數字革命、3D 打印與新技術浪潮 220
金融風暴中可靠的穩定器 223
高科技:工業強國項上的明珠 225
房地產繁榮易引發非理性狂潮 230
“資源詛咒”現象 232
投資不足與投資過熱,誰破壞更大? 237
第 7 章 通脹,通脹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性質如何? 243
爲何中國的高增長並未觸發高通脹? 248
經濟走低的信號——食品價格暴漲 251
央行的要旨:抵禦通脹 253
當印鈔機開足馬力 258
印度:想成爲中國,卻淪爲巴西 262
惡性通貨緊縮與良性通貨緊縮 264
全球化與股票房產價格 270
第 8 章 貨幣購買力 該國的商品是便宜還是昂貴? 277
“巨無霸漢堡指數” 280
經常賬戶赤字與金融危機引爆點 284
不祥陰雲:全民狂掃海外奢侈品 287
當“貨幣流感”席捲新興市場國家 290
“去全球化”與逆向資本流動 291
儲蓄過剩也意味着增長放緩 294
當大公司和富人的資金開始外逃 297
亞洲貨幣危機並非偶然 302
爭相“量化寬鬆”可能弊大於利 309
第 9 章 債務之吻 債務增長率是否高於經濟增長率? 317
信貸狂歡與非理性繁榮 323
銀行業失穩,常引發社會動盪 327
不可思議的“鳳凰涅槃”現象 332
健康信貸增長疊加低通脹 334
第10章 媒體與輿論推手 主流媒體是青睞有加還是漠視不理? 339
《時代》雜誌——著名“反指” 345
一時間,所有新興國家都在崛起 350
“金磚五國”與“失去的十年” 352
2009 :《起飛的巴西》,2013 :《巴西要完?》 355
中等收入陷阱:幾乎沒有任何依據 357
角落裏的經濟明星 361
媒體的愛:你之砒霜,我之蜜糖 364
第11章 投資下一個經濟奇蹟 哪些國家在興起,哪些國家在衰落? 371
美國:“好富翁”仍佔主流 374
南美:媒體冷落,何嘗不是好信號 379
南亞:正在形成新的地理甜點 386
東南亞:有前途,更具挑戰 392
東亞:新一輪復甦何時開啓? 397
歐洲:有對比,就會有傷害 401
土耳其及中東地區:正遭遇滑坡 409
非洲:經濟發展與大宗商品正相關 411
誰將引領新一輪持續、穩定的繁榮? 414
致 謝 417
《美元陷阱》
前言 美元,不得已的避險天堂
在20 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元始終統治着龐大的全球金融帝國。近年來,美元的王者地位似乎越來越不穩固。1999 年,歐元橫空出世,並給美元帶來了極大威脅。但它的威力正在逐步消退。今天,中國的人民幣迅速崛起,並被看作美元的強大對手。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美國成爲重災區。毫無疑問,美元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光芒散盡,但危機激發了人們對美元即將失去世界頭號儲備貨幣地位的猜想。其中的邏輯似乎完全可以自圓其說。美國政府債務與GDP 的比值已創下“二戰”以來的新高,且似乎即將走向上升軌道。作爲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當仁不讓,不遺餘力地將大把貨幣注入美國金融系統,試圖刺激經濟復甦。此外,全世界都心知肚明,美國的政府失靈已掣肘政策的有效性。所有因素結合在一起,註定會引發一場經濟衰退,並加劇美元地位的惡化。
與上述觀點相悖的是,本書語出驚人地得出了另一條結論:全球金融危機強化了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王者地位。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美元作爲一種記賬單位和價值交換的載體,它的角色確實有所弱化。隨着金融市場和技術的發展,繞開美元並直接以其他貨幣進行跨境金融交易的計價和結算越來越容易,而這必然會減少全球對美元的需求。相比之下,美元作爲儲備貨幣的功能卻更有保障。以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尤其是美國政府債券)依舊是保值型投資者的愛。
在未來很長時間內,美元依舊是重要的儲備貨幣,尤其是對暫時還沒有給口袋裏的鈔票找到更好機會的人來說,美元無疑是安全的避風港。事實一再證明,在國際金融領域,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本書兼具敘述和分析,共劃分爲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美元陷阱的前世今生
本部分彙總了支撐本書主題的諸多觀點。第1 章作爲序幕,介紹了全球金融領域自2008 年以來發生的一些神奇而不可思議的鉅變。儘管美國的金融市場已瀕臨崩潰,經濟正在走向深遠而持久的衰退,但經濟活動的先後順序卻和很多人預想的背道而馳。
第2 章簡要介紹了本書主題,講述了美元在“二戰”後成爲頭號儲備貨幣的起源以及隨後經歷的跌宕起伏。在歷史上,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曾屢遭威脅,但終結果總是有驚無險。作爲全球金融市場受歡迎貨幣的供給者,美國得以繼續揮霍“囂張的特權”。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樂此不疲地購買以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這讓美國政府和家庭得以憑藉廉價負債維繫他們的高消費。
實際上,無比龐大的經常性賬戶赤字,意味着大規模地對外舉債,也是近纔出現的新現象。而且它又恰好與一輪的金融全球化大潮不期而遇,它們共同將國際金融流動推上了新高度,並在20 世紀90 年代初掀起了一波狂瀾。事實證明,這些現象是相互關聯的。在本書講述的一系列事件中,不斷升溫的跨國資本流動,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體之間的資本流動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二部分:劇前鋪墊
本部分通過對一些基本概念的分析,爲讀者理解全書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路線圖,這些概念也是分析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礎。對此,我們將着重討論當前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一些分歧,這些備受爭議的話題也構成了本書主題。
第3章簡要介紹經濟學家研究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理論框架以及構成這一框架的主要元素,並闡述了出現數據衝突的諸多方式和原因。比如說,按照國際資本流動理論,資本應該從富裕經濟體流向貧窮經濟體,而現實卻恰恰相反。儘管現實中的數據與理論預測相互矛盾,但這個分析框架爲我們認識當前全球金融架構的缺陷提供了有價值的參照系。這也使得我們必須對資本流動方向、結構和波動性進行深入研究。全世界的金融市場之間的關聯性越來越緊密,這些話題也就產生了更大的現實意義。
事實上,對於曾嚴格限制資本流動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即便是全球金融危機都未能讓他們放鬆金融資本跨境流動。第4 章指出,新興市場經濟體迅速融入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的程度越來越高,這已影響到他們的外部資產負債表。新興市場經濟體已經能夠改變其外部債權的基本形態,從單純的負債轉向更爲安全的資本流入,如外國直接投資(FDI)。儘管貨幣危機對他們的破壞性已大不如前,但這些經濟體卻要面對不斷增加的資本流動帶來的危險,不僅包括更高的通脹率,而且資產市場的繁榮—蕭條週期也會因資本流動而加劇。
第5章,我們將探討當下日趨重要的“安全性資產”,即能保護投資者本金安全,流動性相對較強且便於交易的投資類別。儘管此類資產的供給已出現萎縮,但金融市場開放度的提升和資本流動波動性的加強,增加了這些國家對這類資產的需求。與以往相比,新興市場經濟體有着更強烈的動機積累外匯儲備,以應對資本流動的波動造成的一時之需。
按照傳統觀點,一定的儲備規模足以幫助本國經濟免遭全球性危機帶來的溢出效應,但本輪全球金融危機卻徹底擊碎了這種觀點。即便是那些擁有大量儲備的國家也不能獨善其身,在危機期間,就在他們傾力保衛本幣免遭厄運時,卻突然發現,本國儲備在短期內迅速縮水。此時此刻,許多新興市場的政策制定者似乎在哀嚎:我們的儲備規模永遠都不夠用。
除此之外,包括日本這樣的發達經濟體在內,很多國家開始深度干預外匯市場,以限制本幣升值,保護出口競爭力。干預外匯市場導致他們的儲備規模進一步擴大,而積累的儲備又需要以兼具安全性和流動性的資產爲載體。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債券通常被置於首位。此外,在全球金融劇烈震盪時,私人投資者同樣需要安全性資產。
擁有龐大金融市場的美國已成爲全球的安全性資產供給者。進入後金融危機時代,歐元區、日本、英國以及其他主要經濟體舉步維艱,長期苦於應付增長乏力預期以及急劇發酵的債務負擔,因此,他們的政府債券似乎也變得岌岌可危。於是,一方面是安全性資產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是供給持續萎縮。
由於安全性資產缺少合適的替代品,使得全世界的官方投資者與私人投資者都在變本加厲地依賴以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在人們眼中,代表美國政府的美國國債依舊是全世界安全的金融資產。正是這種不可救藥的依賴性,逐漸醞釀出美元陷阱的雛形。
這種債務像滾雪球一樣積聚,甚至危及美國財政的償付能力,此時,其他國家再繼續購買美國政府債券又是否理性呢?第6 章,我們將闡述其他國家投資者,尤其是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央行,依舊在自願地投身於這場由美國精心策劃的遊戲。儘管它貌似真實,但實則是一個大騙局。在已發行的美國聯邦政府債券中,其他國家投資者持有了約一半的數量。他們持有的比例相當高,自然會誘使美國政府減少其償債義務,而方法就再簡單不過了:只需增發鈔票,即可減少這些債券的價值,而這無異於對其他國家投資者的負債進行違約。當然,這種做法毫無吸引力可言,因爲它必然會推高通脹率,進而影響美國國內投資者乃至美國經濟。
我的觀點是,美國國內存在一種極其微妙的政治均衡機制。它讓其他國家投資者有足夠理由相信,美國不會以製造通脹的方式損害他們持有的美債價值。而且一旦通脹率劇增,美國國內持有債券的羣體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讓現任政府付出慘重代價。這就相當於爲其他國家投資者提供了一份擔保:其持有的美國債券價值將得到保護。
中國與其他國家仍然感到焦慮不安,因爲除了美元資產之外,他們無法爲其儲備找到更安全的去處。而另一個令人不安的前景又加劇了原有的顧慮:作爲全球頭號儲備貨幣,美元依舊強勁,但長期內發生貶值的可能性極大。中國與其他主要新興市場未來的生產率增長速度仍將高於美國。因此,一旦全球金融市場塵埃落定,美元極有可能迴歸21 世紀初經歷過的漸進式貶值軌道。
換句話說,在終估出其持有的美元資產時,其他國家投資者收回的本幣資產註定會縮水。當然,要取得這種在他們看來代表安全性和流動性的資產,其他國家投資者就必須付出一定代價。當他們源源不斷地爲這種赤字財政提供資金時,也就是在縱容和加劇美國的驕橫奢靡。
第三部分:逃離陷阱的制度頂層設計
隨着各國經濟之間的聯繫愈發密不可分,衝突與合作的空間也不斷擴大。而各國經濟終走上衝突之路,還是合作之道,必將對儲備貨幣的全球性配置帶來重大影響。在本書第三部分,我們指出現有國際經濟合作的基本框架幾乎形同虛設,衝突取代了合作,成爲國際經濟事務常態。在這個部分裏,本書介紹了一些相關資料的來源,甚至包括一些非正規渠道,比如維基解密,從而讓讀者有機會了解國際金融政策中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內幕。
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傾向於變本加厲地使用各種非常規貨幣政策:增發鈔票刺激本國經濟增長,保護本國金融體系。這些舉措激化了國家間的經濟衝突,同時,的副作用就是本幣貶值。貨幣貶值是一場“零和遊戲”,如果一種貨幣貶值,就必然會有其他貨幣升值。於是,當其他國家央行採取對策阻止本幣升值時,率先推行貶值政策的國家,實際上就是在挑起貨幣戰爭。
在第7章裏,我們將探討關於貨幣戰爭的種種言辭及其背後實質。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有些國家通過干預外匯市場阻止本幣升值,而此舉自然會增加外匯儲備。歸根到底,他們的對策再次鞏固了美元作爲頭號儲備貨幣的地位。
也有人擔心貨幣戰爭終將演化成一場更具災難性的“負和遊戲”,所有玩家都深受其害。如果某些措施獲得了短期利益,卻終損害到國際貿易與金融秩序,那麼,所有國家都難逃厄運。因此,協調一致的集體行爲更符合所有國家的長期利益。
在第8章裏,我們將追憶往事,回顧金融危機爆發前那次旨在緩解全球貨幣衝突的努力,終是如何以失敗而告終的。儘管有關此番努力的言辭頗爲積極,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各國領導人都未能將共同利益置於本國局部利益之上。這段插曲足以表明,儘管某些經濟政策的全球性協調似乎不可或缺,但現實卻一再證明,在實踐中,這種協調無異於黃粱一夢。
在全球金融危機水深火熱之時,由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組成的二十國集團(G20)再拾協調政策。第9 章介紹了這個多樣化的大型組織在危機關鍵時刻取得的某些重要成果,但合作終還是流於破產。爲擺脫美元束縛,新興市場曾試圖建立各種內部協調機制,但收效甚微。
爲了背水一戰,某些新興市場也曾嘗試採取暫時性資本控制,即對流入和流出本國的資本進行限制,以期保護本國經濟免遭資本流動劇烈震盪的肆意侵襲。第10 章介紹了資本控制政策的變遷歷程。今天,各種控制手段屢試不爽,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只要能找到充分理由,譬如擔心外國資本流入會危及本國銀行體系或資本市場,實施資本控制就不會被視爲違反國際準則。事實卻證明,這種自我保護機制在實踐中的效果並不理想。新興市場除了繼續增大外匯儲備之外,幾乎沒有其他任何選項,此時,他們只能藉助龐大的外匯儲備,作爲抵禦資本流動和幣值波動的緩衝器。
第11章描述了一些創建全球安全網的嘗試,其目的在於防禦危機及其他震盪時期的影響,進而減少本國不得不借助積累外匯儲備而實現自我保險的動機。IMF 創建了新的貸款機制,確保危機時期的資金支持。這些機制在內涵上更接近保險計劃,而不像傳統貸款項目要求成員國必須滿足很多苛刻的政策條件。事實上,這些保險計劃的參與者寥寥無幾,或許是因爲這些國家認爲,尋求IMF 資助會讓他們顏面掃地吧。
當然,IMF 並不是還在積極奮爭的參與者。在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同樣爲幾家其他國家的央行打開資金閘口,使得他們的商業銀行突遇美元匱乏時,美國能迅速提供資金支持。這種特殊情況下的信貸支持根本就不足以滿足美元的全球需求。
由於個別國家爲規避自我保險需求而採取的行動皆不成功,本書將簡要介紹一種簡單的全球性保險計劃,這種計劃或許能解決很多理論上困擾集體行爲方法的基本問題。不過,對於這種在技術上簡單易行,長期或將徹底推翻當前制度結構的政策建議,當下世界似乎還遠未做好接受準備。美元陷阱的威力依舊強大無比。
第四部分:貨幣戰爭
在本書的後一個部分裏,我們對美元的潛在對手進行了評估,並歸納出美元可能面對的若干前景。一方面,世界各國都希望通過積累安全性資產而實現自我保護;另一方面,美國又能提供這種貌似安全的資產,而且規模也足以滿足現時需求。這表明,美元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不過,美元的對手已開始摩拳擦掌。
第12章以批判的態度評述了有關人民幣將取代美元的觀點,並指出這種天花亂墜的宣傳並無根據。儘管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有可能在未來10 年內成爲世界大經濟體,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使用,本章也認同人民幣將逐漸成爲一種行之有效的儲備貨幣的觀點,但受金融市場發展的限制以及治理和法律結構的影響,人民幣還不可能成爲其他國家爲尋求保值而接受的主要儲備資產。
顯然,人民幣絕不是有望在全球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貨幣。第13章介紹了其他幾種貨幣、黃金和比特幣等貨幣替代品的未來前景。隨着全球金融市場的進一步整合和技術的突飛猛進,在不借助美元的情況下,兩個國家直接以各自貨幣完成跨境貿易和金融交易的交割將變得越來越簡單可行。由此可見,第12 章和第13 章的主要結論是,作爲價值交換媒介,美元以中間人身份完成國際交易的重要性可能會有所減弱,但作爲價值儲備的載體,美元的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依舊堅不可摧。
儘管本書對美元的未來持樂觀態度的理由多於擔憂,但全球貨幣體系的均衡卻弱不禁風。第14 章分析了可導致美元跌下王者寶座的若干臨界情況。個別情況確有可能發生,但要完全擺脫美元的糾纏絕非易事。任何一個國家遭遇金融震盪,該國投資者就會重新投入美元的懷抱。
第15章指出,除了金融市場的巨大規模和強大的綜合實力之外,美國還擁有其他大多數國家只能望其項背的優勢。這些優勢主要體現爲穩健的公共、政治和法律制度,強大且能自我糾錯的機制,以實現制度間的檢查和均衡。
全書的諸多脈絡終匯聚爲一個結論:在未來的若干年內,美元註定還將繼續佔據全球儲備貨幣的王者之位。以美元爲中心的均衡體系似乎已風雨飄搖,全球經濟正在醞釀一場更大的災難。大多數人感到意外的是,人們對這場災難的擔心,反而讓這種貌似不穩定的均衡變得愈加穩定。
至於本書的結論到底是令人寬慰還是讓人煩惱,我想,還是讓每個讀者自己去感受吧。
《美元陷阱》
張 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冶研究所副所長
非金屬貨幣的價值,在於信任。支撐美元價值的不僅是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發達的金融市場,還包括讓國際投資者信任的法律和政治體系。
江 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
貨幣戰爭實際上是美元危機,而美元危機是債務危機的一個變體,美國之所以熱衷於匯率戰爭,實則是美國用別國的錢來分散自己的風險,而當前全球正在上演美國進行危機轉嫁與風險轉嫁的一出“大戲”,其本質透露了美元自身正遭受的嚴重危機。美國把矛盾對準中國掀起的一場貨幣戰爭,採取的是烏賊、墨魚戰術,把一灘水攪渾了,然後讓中國等國家承擔風險。
朱 寧——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
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是權利也是責任。作爲全球日益重要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中國的崛起可以從普拉薩德教授書中汲取關於美國經濟金融體系的豐富經驗和教訓。
任志剛——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
《美元陷阱》以深邃的目光直視國際貨幣體系的弊端,並揭示出讓某些人心安理得卻讓其他人坐臥不安的結論。那些跌入陷阱的人還有希望擺脫困境、尋找安全的逃離之路。爲了顯示美元不可或缺的地位,其護道者不僅還有采取行動的時間,更不缺乏採取行動的政治願望。
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美國財政部前部長、哈佛大學前校長
本書值得所有關心美元未來和國際貨幣體系的人關注。
努裏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末日博士魯比尼的金融預言》(Crisis Economics)作者之一
本書以極具說服力的論述駁斥了美元統治地位即將壽終正寢的傳統觀點。憑藉優雅的文筆,普拉薩德對當前掣肘全球金融體系的各種矛盾進行了深刻解析,並告訴我們,攥在美國手裏的首牌,依舊可以讓美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高枕無憂。
卡門·萊因哈特(Carmen M. Reinhart)——世界銀行集團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國際金融學教授
就在美國貨幣政策在全球引發的餘波尚未平息之時,《美元陷阱》從權威角度剖析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扮演的角色。本書關於資本流動和儲備貨幣歷史興衰的討論,讓我們潛入金融危機時代跌宕起伏的深水區,一看究竟,也爲我們思考美元的未來提供了一張路線圖。每一位對國際金融這艘巨輪未來航線感興趣的讀者都會發現,這是一本難能可貴的鉅著。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董事長
普拉薩德回答了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困難但重要的問題:作爲全球頭號儲備貨幣,美元長期以來享受着超乎尋常的畸形特權。他的觀點顯然極具說服力:這種地位不可能在短期內發生變化。不過,他還是給讀者留下了獨立思考的空間,美元的統治地位將何去何從,或將在何時走到盡頭?
穆罕默德·埃爾—埃裏安(Mohamed A. El-Erian)——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前首席執行官
普拉薩德認爲,當前愈發不穩的均衡態勢必須以協調國內政策爲基礎,爲此,他提出了一些頗有建設性的重要對策,這或許會讓政策制定者與投資者豁然開朗。顯然,對每個關心美元全球地位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國家興衰》
郭萬達——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夏爾馬的《國家興衰》生動有趣,他從 10 個方面來觀察國家出現危險的信號。在當今動盪的世界,這種預警更加有價值。
林永青——價值中國新經濟智庫總裁
魯奇爾·夏爾馬指出:“中等收入陷阱”是個僞命題。歷史表明,所有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遭遇階段性的停滯。的解決之道,就是根據現實條件,不斷深化改革。
《財經日報》
夏爾馬在其作品《國家興衰》中,很少引用經濟學理論,但其中充滿有趣而豐富的案例。許多觀點都來自他的親身見聞和對歷史事件信手拈來的回顧,而不是理論推導,這些都讓他的這部作品很接地氣。
澎湃新聞
夏爾馬認爲經濟學過於依賴理論,他和經濟學家的視角和思路不同,他更注重實際發生了什麼。夏爾馬也對各國的經濟政策提出過很多批評。在《國家興衰》中,他批評了一些國家過度依賴政府開支來實現經濟增長;他也批評過美聯儲,如果他們印了太多的錢,從長遠來看,會擡高資產價格,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21 世紀經濟報道》
夏爾馬指出,導致生產率下降的因素包括人、貨物、資本的跨境流動開始放緩,行業已經集中化,大企業所佔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從而遏制生產率,同時熱錢太多,且目前技術的突破,比如人工智能、計算機的快速發展並沒有蒸汽機所帶來的生產效率“革命”。夏爾馬分析稱,在過去十年中,中國債務增長太快了,這是一個隱憂,要控制債務的確有難度,但是在降低增長目標之後去槓桿對中國而言會容易得多。
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紐約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發展研究院院長
你會如何撰寫一部討論未來 5 年各國興衰問題的有趣書籍?很可能你會說,只要不出現重大政策失誤,各國的經濟發展形勢應該是隨機的。但是在《國家興衰》中,魯奇爾·夏爾馬提供的觀點要深刻得多。夏爾馬記敘了自己在全球各地的所見所聞,上一頁他還在和弗拉基米爾·普京會面,下一頁他就在聆聽喬治·W. 布什對普京的分析。
法裏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美國《外交》雜誌主編
該書包含各種令人驚奇的數據、深刻而奇妙的觀點以及不爲人知的奇聞逸事。《國家興衰》是對地緣經濟形勢精準的考察,是帶領你概覽全球經濟的指南。無論你是一名觀察者還是調查員,錯過該書都是一個嚴重錯誤。
普拉諾伊·羅伊(Prannoy Roy)——新德里電視集團聯合執行主席
如果你好奇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比如爲什麼英國以離開歐盟的方式進行經濟自殺……美國人爲什麼要投票給唐納德·特朗普……唐納德·特朗普?怎麼搞的?是美國出現了一股右翼反移民潮流,還是更加複雜呢?事實上,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都遵循着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就是該書詳細探討的全球趨勢……這是一部了不起的書,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它那種跳出框架的思維方式令人驚歎。
拉娜·弗洛哈爾(Rana Foroohar)——《時代》雜誌經濟專欄作家,暢銷書《製造者與索取者》作者
在一個充斥分歧、不平等、政治平民主義以及技術突變的新經濟時代,夏爾馬旨在提出一些新的原則,幫助全世界的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各個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前景。
《展望》(Prospect)
引人注目的著作……該書的一大特色是充滿本地化視角和各階層人民的觀點,但書中的大量堅實數據又向我們保證,他的分析不 僅僅基於當地出租車司機的對話……他的觀點或許不會百分之百地正確,但是他的預測更容易得到檢驗……夏爾馬的書,將帶你領略這個世界將要發生的事情。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深入剖析影響了今日世界運行的各種力量,《國家興衰》是一部刺激而實用的指南。
《泰晤士報》(The Times)
夏爾馬的寫作生動有趣……該書包含大量的案例和逸聞趣事……它或許能幫你避開可能遭遇的投資災難。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部高效、積極的指南,向全世界的經濟觀察者和投資者展示瞭如何選擇健康的新興市場……該書對全球經濟提出了客觀、準確和審慎的建議。
路透社(Reuters)
是什麼力量決定了國家的興盛和衰落?這就是《國家興衰》的作者魯奇爾·夏爾馬試圖在該書中回答的問題。書中的原理和論述經過了嚴格論證,任何想要理解國家命運的人,都將從中獲益良多。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愉悅、尖銳而真誠……夏爾馬很擅長進行對比。例如,把澳大利亞的高移民性和日本社會的僵化相互映照……他的行文十分簡練……夏爾馬先生的書,是解讀新興市場繁榮與蕭條的絕佳指南。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就極高的可讀性和對發展中世界的深刻見解來看,我敢說你找不到第二本可與之媲美的書。
《福布斯》(Forbes)
本書是充滿激情且詳實的金融投資分析報告和生動流暢的散文語言的完美結合。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先見之明 。
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樑文道傾情解讀;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楊斌;
香港《信報》主編、著名經濟學家林行止;
哈佛大學教授,著有《亂世王子》,曾獲得普利策獎 約翰·E·馬克;
R·保羅·肖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 現任世界銀行學院顧問;
1.007現實版!美國迪士尼2007年度大片,新出爐的奧斯卡影帝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主演
2.作者在完成這本書的過程中,遭到過恐嚇和賄賂,目的是爲了阻止他揭露隱藏在經濟殺手背後的真實故事。由此可見該書的社會影響力。
3.該書在翻譯的過程中已經引起了很多中國政府官員、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關注。
《出版人週刊》
《這個經濟殺手冷》包含了對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金融機構成員非常坦率的採訪……
美國經濟學家的“私有化”良方,卻讓海地淪爲血汗工廠;
阿根廷曾是超富裕經濟體之一,接愛佈雷頓森林體系“休克療法”後,深陷貨幣危機;
文化軟實力爲何既是霸蠻政權的武器,又是反抗者的刀槍?
美國提供10億美元援助物資,爲何演變成穆巴拉克政府的債務枷鎖?
美國發起毒品戰爭並非真正爲了打擊毒品,而是謀求地緣政治利益,操控南美洲?
《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
現實版的《007》其實一直都在上演。
這是一本約翰‧珀金斯花了二十多年寫成的自白書;
這是一本約翰·珀金斯在遭到恐嚇和賄賂下仍舊堅持完成的自白書;
這是一本讓美國政界、商界、金融界震驚的自白書;
這是一本讓美國主流媒體刻意迴避和保持沉默但仍舊可以達到空前暢銷的自白書。
約翰‧珀金斯在書中揭露,經濟殺手披著經濟學家、銀行家、國際金融顧問之類的合法外衣,其實卻肩負著建立美國全球霸權的戰略任務。 他們透過偽造財政報告、操縱選舉、賄賂、敲詐、色誘乃至謀殺等手段,拉攏、腐蝕和控制別國的政治經濟精英,向他們蓄意提出錯誤的宏觀經濟分析和產業投資建議,誘騙發展中國家落 入預設的經濟陷阱,控制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和自然資源,透過欺騙手段讓成兆資金源源不絕地流入美國,鞏固、擴大美國在全球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霸權。
珀金斯在書中披露了自己作為經濟殺手期間所見證的一切,並揭示了近幾起在國際上發生的重大事件背後的秘密。 例如沙烏地阿拉伯洗錢風波、伊朗國王的垮台、厄瓜多和巴拿馬總統之死以及美國入侵巴拿馬和伊拉克。
《 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
史無前例揭露不為人知的美國騙局
全方位多角度曝光強權、社會不公及掠奪窮人的內幕
資深新聞調查記者馬特‧肯納德歷經10餘年,探訪2,000多位身處政界、軍隊、工商業及文化領域的實權派、觀察者、反抗者和受害者,首次披露美利堅合眾國奴役世界人民的一手 鑿證。
在這部滿紙爭議的作品中,馬特·肯納德借辣心事實,嘲諷政客,美式民主只是「空響砲」;他用平實文字,聲討媒體人不敢講「真話」;更 重要的是,他以翔實案例,警醒新興市場的企業家,布雷頓森林體系、WTO、TTIP等體係正是美國慣用的債務伎倆,但無法逆轉日益深寒的「反全球化」。
馬特肯納德搏命坦言,厄瓜多、巴勒斯坦、玻利維亞、墨西哥、敘利亞等中小經濟體根本無法滿足美國獵取財富的野心,眾多身披「道德西裝」的經濟刺客早已潛伏大國角落,甚至你身邊 ,伺機摧毀事業,掠奪錢財,奪取政權…
之後,深知中產之困、白領之苦的馬特·肯納德,給出了一個倍感意外的應對之策——文化才是抵禦經濟入侵,捍衛財富果實的*有力武器! 但他正用蛇血筆觸,警示每一個人──我們已經踏上一條通往現代化奴役之路!
美國經濟學家的「私有化」良方,卻讓海地淪為血汗工廠;
阿根廷曾是最富裕經濟休之一,接愛布雷頓森林體系「休克療法」後,深陷貨幣危機;
文化軟實力為何既是霸蠻政權的武器,又是反抗者的刀槍?
美國提供10億美元援助物資,為何演變成穆巴拉克政府的債務枷鎖?
美國發動毒品戰爭並非真正為了打擊毒品,而是尋求地緣政治利益,操控南美洲?
《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
約翰·珀金斯
約翰·珀金斯是個才華橫溢、精明幹練的男人,但他的人性弱點也非常明顯:對父母的怨恨、對女人的性幻想、對奢華生活的渴求以及易被誘惑等等。 這些特質成為美國國家安全局認定其為*經濟殺手理想人選的理由。
在美國深陷越南困境的1971年,珀金斯以經濟師的身份加入美因公司,公司派來的老師是一位絕色傾城卻老練神秘的女郎。 她運用手段將珀金斯訓練成為經濟殺手。 自此,他的足跡遍佈非洲、亞洲、拉丁美洲以及中東等國家,見證了許多重大的國際事件的發生。
在此期間,他多次想要退出並揭露經濟殺手所做的一切,但都未能付諸行動。 後來他成立了許多旨在保留原住文化的NGO組織。 但這時的他對曾經是經濟殺手的經歷仍舊守口如瓶,繼續接受大筆的企業諮詢費,他將這些諮詢費用以維持NGO組織,以減輕自己的罪惡感。
2001年「9?11事件」發生使約翰·珀金斯堅定了揭開經濟殺手真實面目的決心,他次拒絕了賄賂並敢於漠視對生命的恐嚇,終完成了曾經四次停筆的《一個 經濟殺手的自白》。
《 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
馬特•肯納德( Matt Kennard)
英國倫敦調查新聞中心成員
百萬讀者壅躉的“文字殺手”
暢銷書《非正規部隊》(Irregular Army)作者
馬特肯納德長期供稿《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衛報》《金融時報》等權威媒體。 他因辛辣的文風和坦率的性格,被媒體同仁視為“叛徒”,卻被數百萬讀者奉為“文字殺手”!
在任職《金融時報》特邀記者的10多年裡,馬特‧肯納德遊歷四大洲、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目睹美國民主基金會發起暴動,推翻玻利維亞政府。
肯納德在離開《金融時報》,被老闆証諷:「滾吧!去拯救世界吧!或許,你還會回來的!」但他卻用這本書,回應了老闆的諷刺。
《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
推薦序一 當心殺手
推薦序二 為全世界人們敲響的警鐘
推薦序三 躲在世界銀行背後的“經濟殺手”
作者自序
前言
第一部 大幕拉開 (1963—1971)
第1章 一個經濟殺手的誕生
第2章 一腳踏進泥淖
第3章 印尼:我的次受訓
第4章 出賣靈魂
第二部分 黑色風暴 (1971—1975)
第5章 當了一回審判官
第6章 受審的文明
第7章 截然不同的耶穌
……
第三部 風暴漸息 (1975—1981)
第四部 風暴過後 (1981年至今)
尾巴 聲
譯後序
作者年譜
作者簡介
《 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
引 言
前 言 世界並不美好,但我願意為它奮鬥
被掩蓋的真相
美國:控制一切
撕下虛偽的面具
第一部分 勒索全世界 美國控制世界的手段
第1章 奴隸國家 一個國家的淪陷
震後餘生的太子港
活在歷史的漫長陰影中
休克療法:資本的盛宴
苟延殘喘:失去主權的“民主”
打造血汗工廠
第2章 巧取豪奪 控制一個國家的辦法是讓它負債
布雷頓森林體系:升級版債務奴隸制
經濟結構性調整:負債、破壞與控制
阿根廷走向崩壞:從「模範國家」到破產悲劇
新自由主義:巧取豪奪的新圈套
第3章 操控世界 自由貿易下的謊言與抗爭
自由貿易的真相
別有用心的“支援”和“投資”
後院起火:新自由主義名聲掃地
哥倫比亞倒在血泊中
第4章 被詛咒的財富 “資源禍”與“資源民族主義”
為財富而殺戮
一切為了利潤
國有化VS 私有化
第二部分 強制執行 開啟罪惡的掠奪事業
第5章 烏合之眾 將整個世界置於鐵蹄之下
聯合國:有用則用,無用棄之
美國:向蘇聯開戰
英國:美國的貴婦?
第6章 中東真相 美國的狐朋狗黨
謝赫賈拉的暴力拆除隊
中東的“流氓國家”
美國的“執勤警察”
佔領區的裂縫
庫德人後的堡壘
金童
第7章 強者有理 換湯不換藥的新型戰爭
蘇聯威脅-美國招搖過市的幌子
北約:從“防禦同盟”到“人道主義幹預”
反恐戰爭:新型冷戰
毒品戰爭:地緣政治的較量
第8章 宏都拉斯 毒品戰爭陰影下的殖民地
宏都拉斯:毒品戰爭的前線
美其名曰“前置行動點”
緝毒局:真正的販毒集團
絕望的經濟:新自由主義下的血汗工廠
美國大使館:牆外皆為虛幻
第9章 玻利維亞 一場爭奪希望的戰爭
關鍵之戰:消滅聖克魯斯恐怖小組
潮汐逆轉:玻利維亞的土地改革
秘密訪問:恐怖根源隱藏在曼哈頓
青年團:向法西斯致敬
頭暈目眩的亂局
我們要幹掉總統
“友善的商業環境”
瘋狂的美國緝毒局和民主捐贈基金會
歐巴馬總統的謊言
流氓成性的美國
美國:快向我說聲“謝謝”
第三部分 強化統治 美國向國內人民開戰
第10章 美國土著與土地 祭壇上的美國人民
窮困潦倒的美國土著
賭場泡沫
削山採煤:阿巴拉契亞在顫抖
採氣企業:狂野的西部罪犯
善惡大決戰:商業寡頭VS 美國環保局
第11章 佔領華爾街 「百分之九十九」運動
草根運動:佔領華爾街
運動起飛:無產階級聯合起來
學費飆升:大學生破滅的夢想
戰鬥還沒結束
江河日下的美國工人和工會
分而治之:雙層工資結構
第12章 貧窮的美國 窮人只能自求多福
飢腸轆轆
流落街頭
歐巴馬政府管理失控
從烏托邦到人間地獄
讓窮人自生自滅
第13章 監獄風雲 監獄是一筆大生意
美國成為一座大監獄
監獄私有化的誘惑
司法體系的崩潰
第四部 奮起反抗 革命浪潮風起雲湧
第14章 地盤之爭 美國:拉丁美洲是我們的後院
門羅主義:爭奪拉丁美洲的宣言
美國:建立「正確」的民主制度
委內瑞拉:查維斯的絕地大反擊
第15章 自由鬥士 一場爭奪市場的世界大戰
薩帕塔民族解放軍
教堂中的屠殺事件
自由貿易的奴隸
大兵壓境:軍隊和人權組織都是罪犯
第16章 革命分子 催淚彈和子彈上有“美國製造”
新生代的覺醒
埃及革命:子彈上寫著“美國製造”
革命經濟學
將革命進行到底
第17章 成功的挑戰 一個實現思想解放的國家
阿拉伯民主運動的導火線
革命的熊熊烈火
恐懼之牆的倒塌
第18章 文化武器 革命的藝術與藝術的革命
藝術與革命
用藝術改變世界
藝術界的旗手們
藝術和政治
街頭藝術與大眾傳播媒體的力量
佔領文化:吹響獨立戰爭的號角
後 記
蘇珊喬治 《盧加諾報告》(The Lugano Report)作者
《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態度堅決,直言不諱,行文間可以感受到憤怒的氣息;作者以深入的調查為基礎,內容引人入勝;既有喬姆斯基學派那樣嚴謹的風範,又有記者的靈活 性,其中有大量的現場訪談。 無論是討論地理問題還是時事問題,肯納德涉及的範圍都非常廣,但其目標只有一個,即揭示美國大企業和政治精英在國內外的所作所為,對於那些阿諛奉承的媒體不願意報道 的領域,本書都會將其暴露於天下。
安東尼‧勒文施泰因 《衛報》專欄作家、《末日的利潤》(Profits ofDoom)作者
這本讓人振聾發聵的作品由前《衛報》記者馬特·肯納德所著,他揭示了企業與媒體真實的掠奪歷程,為讀者開啟了美帝在全球的瘋狂之旅。 從巴勒斯坦到玻利維亞,從美國到南非,馬特·肯納德描繪了一幅由畸形經濟、國家暴力和奮起抵抗組成的畫面。 讀一讀這本書吧,你會受到驚嚇,然後採取行動。
高文麥克費登 英國調查新聞中心主任
《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透過揭露驚天的腐敗、暴政、貧窮、掠奪、大屠殺,帶領我們進行了一次嘆為觀止的政治之旅,結果以對美國和英國的藝術審查收尾。 馬特·肯納德讓帝國主義糧倉中的蛀蟲原形畢露。
約翰‧珀金斯 著名經濟顧問,《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作者
馬特·肯納德揭露了美國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失敗,在美國的外交政策陷入無底深淵之際,闡述了中國作為一顆新星冉冉升起的原因。
《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
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海拔9000 英尺,地勢高峻,橫跨安第斯山脈。早在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這個城市就已經存在。這裏的居民,儘管生活在離赤道不過幾英里遠的地方,卻對覆蓋在山頂上的皚皚白雪早已習以爲常。
貝殼城(The City of Shell )是厄瓜多爾從亞馬孫森林租借給“殼牌”石油公司(Shell )的一個邊界前哨和軍事基地,並因此而得名。貝殼城海拔比基多低八千多英尺。這是一個熱氣騰騰的城市,住在這裏的人有士兵、石油工人、妓女,還有賣苦力的殊瓦人(Shuar)和契川(Kichwa)土著人。
從一個城市到達另一個城市,必須通過一條曲折而驚險的彎路。當地人會對你說,在這條路上,你一天之內便可見到一年四季更替的景象。
這條路,我已經走了不知多少遍,可對那獨有的風景卻從未厭倦。在這條路的一邊,懸崖峭壁聳入雲霄,奔流的瀑布映入眼簾,菠蘿從山路的一邊伸展出來,而另一邊,泥塊不時落入那萬丈深淵。那下邊就是亞馬孫河的源頭——帕斯塔薩河(Pastaza),正繞着全世界的活火山之一的安第斯山蜿蜒盤旋,帕斯塔薩河的水源來自於印加時代人們奉若神明的科託帕克希(Cotopaxi )活火山上的積雪融水,它沿着亞馬孫河岸蜿蜒注入到3 000 英里以外的大西洋。2003 年,我開着我的斯巴魯“傲虎”(Subaru Outback)從基多出發,到貝殼城去執行一項我以前從未執行過的任務。我滿懷希望,希望可以結束由我們這些經濟殺手一手造成的戰爭——對於其他經濟殺手來說,我覺得他們都應該承擔起這份責任。這是一場除了厄瓜多爾之外,外界完全被矇在鼓裏的戰爭。我將與舒瓦部落、契川部落以及他們的鄰居阿齊瓦(Achwar)、扎帕洛斯(Zaparos )和斯瓦爾(Shiwiar )印第安部落會面。這些部落決心齊心反抗,堅決不讓石油巨頭摧毀他們的家園、土地和傷害他們的親人,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場關係到他們文明的存亡以及他們子孫後代是否能夠幸福地活着的鬥爭;而對公司帝國來說,這是一場對權力、金錢以及自然資源赤裸裸的掠奪。
這是美國爭奪全球霸權和構建全球帝國野心的一部分,也是少數貪婪人的夢想。當然,這也是我們經濟殺手慣用的手段:建立一個全球帝國,利用國際金融組織、政府和銀行爲美國的公司王國的創立開發出大片沃土,從而讓其他國家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的政府、大型企業和各大銀行的公司王國,他們的手段就像意大利的黑手黨一樣——通過經濟殺手們的遊說先給別國一些甜頭——具體的形式就是向他們提供鉅額的貸款,發展該國的基礎設施——發電站、高速公路、港口、機場和工業園。當然,我們給這些國家提供貸款是有條件的,其中之一就是讓美國的工程和建築公司承包所有的工程。所以,實際上這些所謂的貸款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美國一步:這些錢僅僅從華盛頓的各借貸銀行轉移到美國建築或工程公司在紐約、休斯敦或是舊金山的銀行賬戶中。
儘管這些錢馬上就回到隸屬“公司王國”(債權人)的成員企業的口袋裏面,但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卻不知不覺地背上了一筆巨大的債務,而且還要支付利息。如果這個經濟殺手十分成功的話,那麼債額之巨大,就會使得這些國家不得不一再延遲償還。一旦有貸款拖欠發生,我們就如黑手黨一樣立刻出馬,提出我們合法卻無理的要求。這些要求通常包括:控制聯合國的投票表決權、進駐軍事基地、獲取石油等自然資源或是搶佔巴拿馬運河。當然,就算這些國家滿足了我們的要求,他們仍然欠着美國的錢——於是一個又一個國家被美國納入到了全球帝國的網絡之中。
2003 年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從基多開車前往貝殼城,一路上我回想起35 年前次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我從閱讀過的有關資料中得知,儘管厄瓜多爾的國土面積只有內華達州那麼大,可這裏有三十多座活火山,擁有地球上15% 以上的鳥類品種,還有數不清的尚未命名和歸類的罕見植物,也是一個土著文化百花齊放的國度,講土語的人與講西班牙語的人一樣多。這是一個令人心馳神往、充滿異鄉情調的國度;這時候,我腦海裏不斷浮現出來幾個詞——淳樸、無與倫比與無辜。
35 年的時間見證了世事變遷。1968 年,當我次踏上這片熱土的時候,德士古公司(Texaco )剛剛勘測到厄瓜多爾亞馬孫河流域蘊藏着巨大的石油資源。如今,石油出口幾乎佔了這個國家出口總值的一半。當時踏上這片土地不久後,一條橫跨安第斯山脈的輸油管道就建成了。到目前爲止,從這條管道滲漏到熱帶雨林中去的原油已經超過了50 萬桶——這比當年埃克森公司的“埃克森?瓦爾迪茲號”事故泄漏的原油多了一倍多。今天,美國爲了讓厄瓜多爾成爲其十大供油國之一,於是讓經濟殺手們出馬,斥資13 億美元建了一條300 英里長的新輸油管道。大片的熱帶雨林倒下了;稀有的金剛鸚鵡和美洲豹消失了;厄瓜多爾三個土著部落的文明快要瓦解了,昔日清澈的河流變污濁了。
與此同時,亞馬孫河流域的原著部落開始反抗。2003 年5 月7 日,一個美國律師團代表着這裏3 萬多本地人,對美國雪佛龍德士古公司提出訴訟,要求雪佛龍德士古公司對亞馬孫河流域造成的環境破壞賠償10 億美元。訴訟稱,1971— 1992 年,美國石油巨頭德士古公司陸續向裸井和河流排放了400 萬加侖含有石油、重金屬和致癌物質的廢水。德士古公司還遺留了350 個尚未填埋的垃圾場,繼續毒害這裏的居民和動物。
從東窗望去,整個森林上空和帕斯塔薩峽谷濃雲密佈,煙霧繚繞。汗水浸溼了我的襯衣,我的胃開始一陣翻騰,不是因爲這赤道地區的熱浪,也不是因爲這一路的曲折顛簸,而是我深知自己在破壞這個美麗的國度中所扮演的角色,這讓我難受。正是我們這幫經濟殺手將所謂的現代金融和科學技術帶到了厄瓜多爾,才讓這個國家陷入目前這種境地。20 世紀70 年代以來的這段時期被冠以“石油潮”(Oil Boom )的美名,但是在厄瓜多爾,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口卻從50% 上升到70% ,失業率從15% 飆升到70% ,國債從2.4 億美元猛漲到160 億美元。同時,這個國家可分配給貧困人口的自然資源從20% 銳減到6% 。
不幸的是,世界上並非僅厄瓜多爾一個國家是如此。幾乎每個被經濟殺手網羅到美國全球帝國“保護傘”下的國家,都遭受着相同的厄運。第三世界國家的債務已經超過2.5 萬億美元。截止到2004 年年底,這些國家平均每年爲這些債務所支付的利息超過了3 750 億美元。這筆錢比第三世界國家投入到建設醫療系統及教育系統的開支還要多得多,這個數字也是發展中國家每年接受外國援助金額的20 倍。全球有過半數的人,每天依靠不到2 美元的生活費苟且生存,而20 世紀70 年代,他們可以得到的援助金額也和這差不多。然而,在這些國家裏,那些僅佔人口比例約1% 的富人,卻控制着他們國家70% ~ 90% 的財富和土地。當然,這個比例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我的斯巴魯拐進風景如畫的巴諾斯度假村(Banos )的街道,我開始放慢速度。這裏著名的是由唐古拉瓜活火山(Tungurahgua )的地下岩漿河燒熱的熱泥浴。小孩子在我們身旁跑過,向我們兜售口香糖和曲奇餅。很快,我們將巴諾斯度假村拋在身後。斯巴魯駛出了這一片天堂後,所有的美好景色也隨之戛然而止,映入眼簾的景象猶如被賦予了現代色彩的《地獄》(但丁著)再現。
一隻巨大的怪獸從河流中央冒出來——一堵龐大的灰牆。那溼漉漉的混凝土,與周圍的風景格格不入。當然,看到這個怪物,我並不驚訝,它出現在這個地方已經很久了。過去我對這項工程還津津樂道,覺得它象徵了我們這幫經濟殺手在這個地方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可現在它矗立在我眼前,讓我感到毛骨悚然。
那堵醜陋,與周圍景色極不協調的牆,實際上是截住帕斯塔薩河奔流的一座大壩,大壩將河水攔腰截斷,將水流的能量轉化爲電力。這就是發電量爲155 兆瓦的阿戈揚水力發電站(Agoyan hydroelectric project)。這個發電站是厄瓜多爾極少數家族的暴利來源,也是帕斯塔薩河流域的農民和印第安人痛苦的源泉。而林林總總類似的工程項目表明,厄瓜多爾已成爲美國在建立全球帝國進程中的犧牲品。這些項目給當地土著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爲他們向我們石油公司宣戰的原因。
因爲經濟殺手促成了這些計劃的實現,從而導致厄瓜多爾被無盡的債務淹沒,這個國家大部分的預算都不得不用來還債,而這些錢本應用來改善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們的生活。能減輕厄瓜多爾債務的辦法就是將熱帶雨林賣給美國石油公司。事實上,經濟殺手先看中的,就是埋藏在厄瓜多爾亞馬孫河流域地下豐富的石油資源。他們估計這裏的石油儲藏量不亞於中東。厄瓜多爾要用石油來償還全球帝國壓在他們身上“合法卻不合理”的債務。
2001 年“9?11 ”事件後,華盛頓害怕中東將就此停止石油供應,於是對亞馬孫河流域石油的胃口加大,要求更加緊迫。然而,“ 9?11 ”事件後不久,委內瑞拉——美國的石油供應國——也出事了。近,烏戈?查韋斯(Hugo Chavez )當選爲該國總統,他堅決抵抗美帝國主義,並揚言要切斷對美國的石油供應。經濟殺手在伊拉克和委內瑞拉失敗了,卻在厄瓜多爾打了一場勝仗。
經濟殺手將很多發展中國家納入美國的經濟—政治圈之中,而厄瓜多爾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厄瓜多爾熱帶雨林下抽出的原油換來了美元,可是這些錢裏面,每100 美元就有75 美元又回到了美國公司的錢囊中,餘下的25 美元中有75% 用來償還國債,而剩餘部分才被用於國防和其他政府開支——能用在國民醫療、教育和救助貧困人口上的就僅剩2.5 美元。這就是說,從亞馬遜流域產出的每100 美元中,只有不到3 美元用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大壩、鑽探井和輸油管的建造卻讓這些可憐人們的生活發生了不可想象的變化——他們被奪走了維持生命的食物和乾淨的水源並且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
厄瓜多爾的萬千民衆、整個世界的億萬人民都是潛在的“恐怖分子”。並非因爲他們是無政府主義者,也不是他們本身就特別邪惡,而是因爲他們已經完全絕望。看着這座大壩,我不禁想:我常常在這些國家中穿梭,不知何時,他們纔會像18 世紀70 年代北美人反抗英國殖民主義、19 世紀初拉美反抗西班牙侵略者那樣奮力反抗?
美國建設現代帝國的手段,讓羅馬百夫長 、西班牙征服者以及18 、19 世紀的歐洲殖民強國自愧不如。我們這幫經濟殺手個個手段高明,並且都善於從歷史中學習和總結經驗。今天的我們無須披堅執銳,無須穿上厚重的盔甲。在厄瓜多爾、尼日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工作的時候,我們的穿着打扮與學校教師以及一般生意人無異;在華盛頓和巴黎,我們看起來就像政府官員和銀行家,我們外表謙卑而且普通;我們穿過貧窮的山村到工地去檢查工程進度。我們總是宣稱要爲他人利益着想;媒體採訪的時候,我們不斷宣揚我們的人道主義援助。在政府委員會的會議桌上,我們展示的是電子表格和財務報告;在哈佛商學院授課,我們大談宏觀經濟的奇蹟。我們所做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冠冕堂皇。而所有的這一切,包括我們的形象都被公衆接受了。這就是全球帝國體系運作的精髓所在。我們從來不做違法的事情,儘管這個體系的運作確實不那麼道德,但它卻是合法的。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極大的謊言——如果我們失敗了,另外一羣更加心狠手辣的人就會出手。我們這些經濟殺手把他們稱做“豺狼”—— 直接繼承了早期帝國主義特有傳統的那羣人。“豺狼”潛伏在黑暗的角落裏,隨時準備動手。一旦他們出手,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就難逃厄運——不是倒臺就是在“暴力衝突”中喪命。一旦“豺狼”們意外失手,比如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年輕的美國戰士纔會出馬,殺戮疆場,爲國捐軀。
繞過這座灰牆,看着矗立在河流中的這座醜陋的龐然大物,我這才意識到汗水已經溼透了我的衣衫,我的胃仍在痙攣。我繼續驅車駛入叢林深處,我要與當地原住部落的人見面,他們已經準備好爲反抗全球帝國浴血奮戰,直到後一人倒下爲止。
我不禁要問自己,一個出身於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 )鄉下、曾經伶俐乖巧的孩子,究竟爲什麼會捲入到如此骯髒的勾當之中?
第一部分 大幕拉開(1963~1971年)
我只是個出生在新罕布什爾鄉下的孩子,並未想過未來的人生將如狂風暴雨一般,1968 年,一次意外的徵召讓我開始了這趟冒險之旅。我隨即踏進了這塊泥淖滿地的領域,層層黑幕,被掀開了一角……
第1章 一個經濟殺手的誕生
事情的開始其實很簡單。
1945 年,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我的父母都有新英格蘭北方人的血統,他們嚴厲、守舊、堅定,秉承從幾代祖先那裏繼承下來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觀。我的母親後來成爲一名中學拉丁語教師,而我的父親則是一名海軍軍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的父親在大西洋一艘油輪上當海軍上尉,負責帶領武裝炮手班。我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漢諾威市出生的時候,他還在得克薩斯州一所醫院養髖骨的傷。我在1 歲之前從未與他見過面。
後來他在提爾頓學校(Tilton School )教語言。提爾頓學校是新罕布什爾州郊區一所私立的男生寄宿學校。學校坐落在高高的山上,自豪地——有人說是傲慢地——矗立着,俯視着那個與之同名的小鎮。這所在外人看來有點唯我獨尊的學校,招收9 ~ 12 年級的學生,每個年級多招50 人。這裏的學生一般都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加拉加斯(Caracas)、波士頓(Boston )和紐約(New York )的有錢人家。
我家很貧窮,可我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窮人。儘管在學校當老師僅能得到一份微薄的薪水,然而我們生活的必需品:食物、住房、暖氣、供水甚至替我們剪草、剷雪的工人都是由學校免費提供的。從4 歲那年開始,我就在預備學校的食堂吃飯,在父親任教練的足球隊裏追着足球恣意奔跑,或是在衣帽間給球員分發毛巾。
這裏的老師及其家屬在當地人面前有很強的優越感,我曾經聽到我的父母戲稱我們是“莊園主”,管着那些下賤的鎮民。我知道,那不僅僅是個笑話。我小學和中學的同學都屬於農民階層,他們的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伐木工人和磨坊工人,他們都痛恨“山上的預科生”。於是,父母親也不讓我接近那些他們稱之爲“婊子”和“蕩婦”的鎮民家的女孩子。然而從一年級開始,我就與她們混在一起,我將我的蠟筆、筆記本等文具與她們分享。後來我還陸續愛上了其中的3 個女孩子:安(Ann)、普里西拉(Prescilla )和朱蒂(Judy)。我很難理解也不能接受我父母的觀點,可不管怎樣我還是聽他們的。
我的父親每年放3 個月假,這時候我們會到爺爺在1921 年修建的一座湖邊小木屋那兒度假。這裏森林環繞,晚上能聽到貓頭鷹和美洲獅的叫聲。在這裏,我們沒有一個鄰居,而我則是這個地方的孩子。初幾年,我將樹木當做是《圓桌武士》(Round Table )小說中的傲勇騎士或是想象成安、普里西拉、朱蒂這些紅顏知己(在不同的年份,把它們想象成不同的人)。我的熱情就像騎士蘭斯洛特(Lancelot)對格溫娜維爾(Guinevere )那樣濃烈,而且深藏不露。
14 歲的時候,我可以免學費到提爾頓學校上學。由於父母的干涉,我不得不與小鎮完全脫離關係,也不準再和那些老朋友見面。我的新同學們放假回到他們的別墅和豪宅的時候,我就自個兒在山丘上游蕩。我看到他們都有女朋友,而且都是淑女,而我卻沒有。我以前認識的女孩子都是“蕩婦”。我早就把她們拋諸腦後,她們也應該忘掉我了。我備感孤獨,而且極度沮喪。
我的雙親都深諳“控制”之道,他們說總有一天我會因此而感謝他們,能有這樣的機會是我的幸運。我會找到一個完美的妻子,一個能夠完全迎合我高尚道德標準的伴侶。對此,我內心一陣激動。我非常希望有一個女性伴侶,更確切地說,我希望有性經驗,而“蕩婦”這個詞聽來是如此的誘人。
儘管我內心反叛,然而我能剋制住自己激動的情緒。我力爭出類拔萃,這可以讓我從中獲得快感。我是一名優等生,還是大學裏兩支運動代表隊的隊長,同時兼任校報的編輯。我要讓那些有錢的同學羨慕我,讓提爾頓學校永遠以擁有我這樣的學生而備感榮耀。讀高年級的時候,我獲得了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 )的全能運動員獎學金和米德爾布里(Middlebury )學院的學業獎學金。儘管我的父母知道布郎大學是常春藤名牌大學聯合會(Ivy League )的成員之一,母親畢業於該校,父親也正在攻讀該校的碩士學位,我很願意在這裏就讀(因爲我很願意當運動員,也因爲這所大學在城裏),但他們卻希望我讀米德爾布里學院。
“當運動員?要是你摔斷了腿怎麼辦?”父親問我,“我覺得你應該選擇學業獎學金。” 儘管我心有不甘,但後還是選擇了米德爾布里學院的學業獎學金。在我看來,米德爾布里只不過是放大版的提爾頓而已——儘管學校位於佛蒙特州(Vermont )的郊區,而不在新罕布什爾州的鄉下。這所學院同時招收男女學生,絕大多數學生都非常有錢,可我是一個窮孩子,並且我曾經在一個沒有女生的學校裏一呆就是四年。我缺乏自信,缺乏跟女孩子交往的經驗,自覺低人一等。我懇求父親准許我離開這裏或者是讓我休學一年,我想搬到波士頓去體驗人生(當然還有女人)。可他充耳不聞,還反問我:“要是我自己的孩子都不願待在這個學校裏,我還怎麼說服別人家的孩子來這裏讀書?”
於是,我開始覺得人生只不過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組合。我們應對這些偶然事件的方式將決定我們的未來。而我生命中的兩個重要的偶然事件都發生在米德爾布里學院。一個是遇到了伊朗國王的顧問兼將軍的兒子;另外就是邂逅了一位也叫安的美麗女子,與我童年時的女朋友的名字一樣,她後來成了我的妻子。
將軍的兒子叫法哈德(Farhad),他以前是羅馬的職業足球運動員。他有很高的體育天賦,擁有一頭漆黑的捲髮,一雙溫和的胡桃色眼睛,還有着傲人的背景以及女孩子無法抗拒的魅力。他在許多方面都與我截然相反。我努力和他套近乎,並且贏得了他的友誼。從他身上學到的很多東西讓我在往後的日子裏受益匪淺。我遇見了安,儘管當時她正與另外一個學校的男生打得火熱,但是她卻並沒有拒絕和我交往。一開始,我們之間維持着一種柏拉圖式的關係,可她讓我次體驗到什麼是真摯的愛。
法哈德慫恿我喝酒、參加派對,無視父母對我的教誨和嚴格要求。於是,我故意疏於我的學業,因爲我要打斷“學業”的腿,來報復我的父親。我的成績一落千丈,進而丟掉了獎學金。大學二年級的一天,當課上到一半的時候,我決定中途輟學。父親揚言要與我斷絕父子關係,法哈德卻繼續火上澆油。頭腦發熱的我一頭撞進了校長辦公室,於是我退學了。
這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關鍵時刻。
我離開學校的前夜,法哈德和我在當地一個酒吧痛飲慶祝。旁邊一個身材魁梧的醉漢說我勾引他老婆,他將我倒提起朝着牆壁扔過去。法哈德走過來將我們倆分開,掏出一把刀子在那傢伙臉上劃開一道口子,拽着我離開酒吧。他將我從窗口推到酒吧外邊靠近“水獺河”(Otter Creek )上一個突出的窗臺上,然後我們跳下去,沿着小河一路跑回宿舍。
........
《 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
第一部分 勒索全世界 美国控制世界的手段
这是一个勒索者横行霸道的世界,这是一场资本的盛宴。在这里你会明白,被美国长期干预的海地为何变为人间地狱,阿根廷又是如何从一个“模范国家”走向破产悲剧,美国的忠实追随者哥伦比亚为何倒在血泊之中……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词,诸如“经济结构调整”“自由贸易”“外国投资”“对外支援”“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你是否想过他们都是精英阶层勒索全世界的谎言和手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竟然都是美国的帮凶?而中国的崛起,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何种改变?
第1章 奴隶国家 一个国家的沦陷震后余生的太子港
在地震摧毁太子港这座城市18个月之后,我站在总统府的外面呆呆地望着。这时,有一个人走过来,向我出售他的绘画作品。“你对那片废墟怎么看?”他指着我身后坍塌的总统府问道。我告诉他我的真实想法:面对眼前的残垣断壁,我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后来,这个人才微笑着告诉我他的名字叫查尔斯•雷诺丁。“把我们的生活状况告诉世界,”他请求说,“让别人知道这里的情况。”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住在那边。”他指着路对面,在总统府废墟的对面有一大片帐篷,帐篷群中点缀着许多旗帜,有美国的,有比尔•盖茨的,有卡洛斯•斯利姆的,这些旗帜都在不知羞耻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这场地震中,我失去了爸爸、妈妈、女儿,我不得不移居到这个帐篷营中,但是我不喜欢这儿,因为这里到处是腐败,歹徒们无法无天,女孩子靠出卖肉体换取食物。”他对我说。“那些小女孩,”他又特别强调说,“是那些只有八九岁的小女孩,她们天天被强奸,但警察不管,这个国家的法律已经荡然无存。”他告诉我,人们把我们身后的总统府称为“罪恶的宫殿”。“宫殿里充满了腐败,里面的人根本不关心人民疾苦,只想着如何捞钱,他们把赚到的钱全部据为己有。”雷诺丁正在等待政府为他分配一套房子,以便离开帐篷营,但他认为近期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因为“政府没有规划”。女性在帐篷营中的生存境况更为堪忧:“她们没有工作,只能出卖肉体换取食物,能赚钱的工作就是卖淫。男人们只能去偷窃,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像大多数海地人一样,雷诺丁对数千个在这个国家活动的非政府组织抱有极高的期待。“有些非政府组织能够提供帮助,有些只是为了赚钱。他们乐于看到我们生活在当前的状况下,因为这能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这种观点很难让人赞同,但全球的“救援业”确实是一笔大买卖。美国对一些弱小国家的影响越大,这些国家人民的呼救之声就越高,这个关联性确实经常存在。“地震后,他们应该为我们提供水和食物,但如今这一切都停止了。这个帐篷营地不供水,人们要到6英里外的地方去取水。这是犯罪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越说越生气,“一切都变得让人疯狂,我们像畜生一样生活。这里没有正常的生活,所有人都没有工作”。
有证据表明,在过去的100年里,美国对海地的干预是多的,所以遇到眼前这样的状况并非偶然。正如格雷厄姆•格林在《喜剧演员》(The Comedians)这本书中所描写的,麦古特博士对美国人史密斯夫人说道:“在西半球,在海地和其他地方,我们生活在你们这种霸权国家的阴影下,我们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勇气,才能保持冷静。”
第二天,我驱车沿着一条尘土飞扬、颠簸崎岖的道路前往太子港中部的一个地方,在那里我看到了一扇金属大门,里面是一家名为E-power的发电厂,这里与城市中的其他地方截然不同。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年半,但城市中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一片废墟。然而,这里不仅有锃亮的钢板门,还有完好的柏油路。我这次是受《金融时报》的指派而来,世界银行派了一辆越野车护送我。这辆车的司机似乎因为有任务在身的缘故,所以丝毫不关心我们车窗外呼啸而过的巨大帐篷城市。就在这时,他们向我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如果首都每天晚上都断电,那么国际金融机构在海地运作的发电厂就应该推动当地的“改革”,我们不仅要削弱海地国营发电厂的实力,还要靠发电来赚钱。那个给我带路的世界银行的向导顽固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海地摆脱过去和现在的悲剧。
不久之后,我就发现这家发电厂是几个风险投资家在2004年建立的,他们因为看到社会民主党总统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下台而感到异常兴奋。按照他们的说法,建立发电厂的目的是“为海地的供电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果然,到了2006年,美国支持的勒内•普雷瓦尔上台后,为了解决太子港的供电问题,政府向外界进行了公开招标。总共有7家公司投标,后E-power发电厂胜出。
对于许多海地的商业精英来说,这样的经济自由化是海地在2010年遭受毁灭性地震之后的新发展模式。“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地震造成的创伤。”E-power的总监皮埃尔•玛丽•波松对我说,当时我俩站在厂区里位置的一间装有空调的办公室里。
“地震后有一些政治方面的事情需要处理,这占用了我们一些时间。”他接着说道:“地震应该是个机会,因为地震破坏了一切。哪个地方被破坏了,我们就去那里搞建设。只要搞建设,我们就能创造工作机会,能创造许多变化,因此我们能改变一个国家。”但是,波松讥讽当前的工作进展太过缓慢,没能充分地“利用”地震提供的“机会”。但我认为他的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海地遭到破坏性地震后,立即出现了资本介入重建的机会。太子港的地震尘埃尚未落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代理人就瓜分了海地社会,它们都捞到了各自的好处。泛美开发银行获得了教育和自来水产业。世界银行取得了能源产业。美国国际开发署心怀感激地接受了策划新工业区的任务,这个机构后面我们还要谈到。世界银行驻海地特使亚历山大•阿布兰特什告诉了我真实情况:“我们根据各自的竞争优势,把海地划分为几块,但有些领域需要我们共同来应对。”
海地的国有资产被大规模地私有化,海地变成了一个加勒比海地区的血汗工厂,即一个靠廉价劳动力支撑的服装出口基地。美国和国际金融机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推行这项运动,并一直持续到了21世纪初,如今终于有可能实现了。海地人民死伤惨重,政府国库空虚,推行私有化不会遇到什么阻力。海地所有的外国机构,特别是美国的机构,都持有这种看法。“我们达成很多共识,所以我要说,这个项目有一个不寻常的积极特点,那就是合作共赢。”
美国国务院负责海地事务的官员吉恩•路易斯•旺霍兹在我回到纽约后对我说(旺霍兹要求匿名采访,但深受其害的海地人有权知道谁是搞破坏的元凶)。海地将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销展示会上的明星。这种“合作共赢”模式(海地人民一点份儿都没有)坚信,在恢复海地重建家园的能力时,当地政府不需要扮演任何角色。而解决海地人问题的方案是建立繁荣的私营经济。“这次努力与从前不同,就是要发展私营经济,这肯定能带来变化。我认为大家对此有共识。”
泛美开发银行负责海地的经理奥古斯丁•阿盖尔对我说。这家银行在2010年投入了1.77亿美元推行这项运动,这在众多国际机构中投入是多的。“私营经济能带来巨大的变化,它能创造财富,并提供工作机会,而国营经济做不到。”他补充说,这个国家似乎除了发展私营经济之外,别无选择。
2011年,米歇尔•马尔泰利当选总统,发展私营经济的“共识”大行其道:国际金融机构和美国不仅获得“休克事件”(地震),而且还“休克”了海地的总统。当时,阿里斯蒂德总统(他分别在1991年,1993~1994年、1994~1996年、2001~2004年担任过总统)仍然是海地受欢迎的政治家,但被禁止再次担任总统。
在马尔泰利身上,美国政府看到了“货币主义经济学家”的影子,这种人非常愿意推行美国提供的经济方案(芝加哥大学的一群经济学家曾帮助独裁者进行了早期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在海地太子港,我与所有的大型商业团体和国际金融机构的人员交谈,我发现他们都满怀激情地支持这位总统。
E-power的总监皮埃尔•玛丽•波松对我说:“马尔泰利说私人投资很重要,尤其是在选举中,他谈及要让私营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我听到之后很高兴。”当时的美国驻海地大使肯尼斯•默腾也对新总统的私有化计划感到兴奋。“过去数十年里,海地仅仅私有化了几个面粉厂,”他告诉我,“这儿就是缺少这个要素,你需要一个理解投资重要性的政府,我认为马尔泰利那班人马懂得这个道理。”经过漫长的等待,美国终于等来了像马尔泰利这样驯服的人。在此之前,美国虽然付出了数十年的努力,但海地仍然没有按照其主要资助者的期望行事。这让华盛顿感到越来越焦虑。
活在历史的漫长阴影中1990年,有200年历史的海地举行了首次民主选举。在此之后,美国希望能终结“老爸医生”和“娃娃医生”,即杜瓦利埃父子把持的腐败政权,因为他们把国家当作是自己的私人领地进行统治。实际上,他们正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才得以在海地实行了长达40年的独裁统治。民主选举之后,美国认为私人资本可以长驱直入了,符合霸权国家利益的经济模式从此可以在此生根发芽。但事情并未一帆风顺,因为那些要走美国道路的“改革者”,并没有完全按照美国的期望取得胜利。当时爆发了一场被称为“洪水”的大规模运动,社会民主党议员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在运动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在接下来的20年里,在美国的干预下,这位民选的总统两度被赶下台,海地人民的民主希望和梦想多次破灭。阿里斯蒂德成了美国的眼中钉,所以当他在2001年再次上台后,便默许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美国推进他们的计划。海地的民主选举历程已有20年,但经济“改革”却进展缓慢。这个国家必须有所改变:民主虽好,但必须有用才行。
就在这段时间里,阿里斯蒂德的前盟友勒内•普雷瓦尔似乎给美国人带来了希望,普雷瓦尔本人曾经在2006~2011年担任过总统。“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来看,我们称他是新自由主义派合适不过,他特别支持自由市场和外国投资。”一份美国大使馆的外交电报这样写道。这份电报是2007年发出的,后来被维基解密曝光。
但是,在那段时间里,美国真正寻找的海地领袖更倾向于像海地籍美国商人杜马斯•西缪斯这种人,他原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居民,在2005年的一份外交电报中他向美国保证:“他将像管理生意一样管理海地。”这份电报还说:“这位65岁的老人充满魅力和能量,他说他竞争海地的总统,不仅是为海地人民谋取利益,还会建立海地与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西缪斯明确了他将要做的事情:“这位芝加哥大学的毕业生承诺把芝加哥大学的那一套经济理论带给海地,使海地走上变革的道路,并承诺给投资者带来回报。”这正是美国大使馆希望听到的话,西缪斯就是美国正在寻找的代理人。这份电报后总结说,这位得克萨斯州的百万富翁是“潜在可行的候选者”,此人与阿里斯蒂德不同,不仅可以担负起统治的责任,而且他可能会很“高效”,这是暗指在满足“美国的利益方面”。此外,美国认为普雷瓦尔也是一位“负责任”的人。
但是从多个角度看,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美国对海地统治者的恼怒情绪,因为美国觉得海地在廉价出售国有资产以及为外国资本提供便利等方面一直犹疑不决。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野心勃勃的“芝加哥经济学派”来到海地,他们已经成功打开了海地的经济大门,并让外国资本前来劫掠。海地人已经形成了对外国资本的崇拜。例如,根据维基解密披露的一份海地政府电报,在1996年之时,海地政府已经“建立起国有企业现代化立法,允许外国资本参与、管理、控股海地的国有企业”。不仅如此,一部在2002年11月形成的法律公开承认,“外国投资在保证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海地的目标不仅是要协助外国投资,还要使之自由化,并给予支持”。这部法律给予外国投资者与海地公民同样的权利和保护。在2002年初的几个月里,海地议会投票同意设立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区,为“区内”的外国企业提供财政和关税优惠,比如,免除外国企业15年的关税。换句话说,在这个后阿里斯蒂德时期,海地政府已经看见了“光明”,并开始欣然接受美国为海地设计的发展蓝图。
然而,海地政府采取的措施似乎还不够。只有按照“芝加哥经济学派”说的那样做才能达到要求。根据另一份维基解密披露的电报,1996年海地成立了一个名为“现代化委员会”的机构,目的是研判诸如在合同管理、长期租赁、资本化等措施中,究竟哪种形式适用于将要私有化的企業。這個委員會還有權決定海地政府在國有資產處理中所能取得的份額,並規定不得超過49%,這意味著海地人民被剝奪了擁有自己工業的權利。
臺南朱**[0933***626]
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臺中黃**[0978***632]
4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桃園趙**[0933***411]
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桃園吳**[0920***590]
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臺北錢**[0988***715]
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新北鍾**[0978***286]
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臺南黃**[0938***838]
4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臺中柳**[0933***369]
2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高雄鍾**[0988***160]
11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新北符**[0968***415]
2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基隆吳**[0968***290]
半小時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基隆陳**[0998***362]
4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新北楊**[0966***707]
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新竹李**[0933***943]
1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臺中孫**[0933***529]
11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臺北周**[0960***322]
7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臺中王**[0951***745]
1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桃園李**[0951***147]
1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高雄王**[0988***680]
半小時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桃園王**[0968***160]
11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高雄謝**[0998***322]
2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臺北錢**[0986***451]
1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臺南趙**[0920***512]
半小時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新北楊**[0986***660]
4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高雄錢**[0978***350]
20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桃園符**[0960***712]
11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基隆劉**[0960***296]
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臺北楊**[0933***655]
11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桃園趙**[0932***472]
4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臺南鄭**[0951***883]
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臺南鄭**[0988***531]
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新竹鄭**[0998***489]
1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嘉義鍾**[0988***874]
4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新北黃**[0998***874]
7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桃園方**[0920***117]
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高雄王**[0968***689]
1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高雄方**[0978***404]
半小時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臺南吳**[0956***295]
1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新北孫**[0951***749]
1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新北楊**[0966***695]
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桃園李**[0918***954]
20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嘉義朱**[0920***737]
11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臺南柳**[0966***505]
半小時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臺南周**[0918***670]
7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桃園鄭**[0966***952]
11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基隆鍾**[0920***664]
2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基隆劉**[0932***197]
20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臺南楊**[0932***434]
1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桃園周**[0933***457]
2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美元陷阱+國家興衰+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全四冊)
臺中黃**[0968***845]
5分鐘前新貨幣戰爭與世界經濟大變局:美元陷阱+國家興衰(套裝2冊) - 經濟殺手風雲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個經濟殺手絕對冷(套裝2冊)
NT$1900
【金蟬定律+苦難守恆定律+挫折必然定律+散財聚人法則+貴人法則+合夥人法則】全6冊
NT$2300
【 商業哲學書系:認知賦能+極限思維+價值共生+底層邏輯+迴歸常識】全五冊
NT$1380
2024新書推薦:【何處安身:未來三十年國人生存指南】全兩冊
NT$1840
新質生產力+關鍵時刻:中國製造業何去何從+綠色劇變:能源大革命與世界新秩序(全三冊)
NT$1400
解密科氏集團MBM商業模式:做大利潤+做大私企(套裝2冊)
NT$1330
豐田系列:改善+思維+現場(套裝,三冊)
NT$1780
2023新書推薦:中國管理哲學+哈佛管理課+任正非談商錄(全三冊)
NT$2200
哈佛商業評論:管理大師經典 套裝全8冊
NT$1699
西野智彥日本經濟研究:日本的迷失系列(真相+崩潰+前夜 )全三冊
NT$1750
【房地產大趨勢】+【全球房地產】+【構建不動產金融大循環】
NT$1850
中國經濟史大辭典(精裝)
NT$1200
微觀金融史:一個銀行職員的檔案尋踪(全兩冊)
NT$2150
【證券市場技術指標百科大全】(原著第二版)
NT$2800
【貨幣文化史全6卷】
NT$1900
【量價分析】+【量化價值投資】+【量價分析實操指南】+【集中投資】
NT$2800
【股海揚帆】
NT$1550
【全球貿易保護史】
NT$1900
【股市邏輯思維:勢、道、術】+【跨越中產三部曲:房子、股票和基金】
NT$1350
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
NT$200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完整版(4冊):從產品入行到產品內行
NT$2100
【經濟解釋】 (五卷本)
NT$1799
新威科夫操盤法:【揭秘對沖基金不願公開的交易策略】+【擒莊秘笈(精解版)威科夫量價交易科技實戰教程】+【威科夫操盤法】(全新塑封三册)
NT$2400
貨幣文化史系列 共4冊 [美] 比爾·莫勒 (Bill Maurer)
NT$1580
【石油的時代】(套裝全2册)
NT$1600
慾望資本主義1-4
NT$2550
CFA協會投資系列:【量化投資分析】+【固定收益證券分析】+【股權估值:原理、方法與案例】(全新塑封三冊)
NT$1980
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麥肯錫方法+麥肯錫工具+麥肯錫意識【套裝4冊】
NT$1650
商業實戰三部曲:你的顧客需要一個好故事+做個會講故事的人+別賣給我,講給我(套裝共3冊)
NT$1450
海龜交易法則+海龜交易核心法則(套裝2冊)
NT$1899
全球股市啟示錄+追尋價值之路+美股70年(3冊)